2061太空漫遊 第一部 魔山 第十章 愚人船
    開始四十八小時的旅途讓弗洛伊德感到說不出的舒適,尤其是那寬敞勁兒。這是「寰宇號」鋪張奢侈的起居安排的一個明證。然而,他的旅伴們卻理所當然地享受起來。這些從未離開地面的傢伙,還當所有飛船都和這裡一樣呢。

    回首宇航事業的歷史,他感慨萬千。

    地球已經遠遠地被拋在後面。在一生當中,他親身經歷了發生在那顆行星的天空中的全部革命。從簡陋的老「萊昂諾夫號」到精緻的「寰宇號」,正好五十年過去了。(感情上他仍然無法接受這一點,徒勞地與簡單算術掙扎。)五十年,也正好是從萊特兄弟到第一架噴氣客機的時間。在那半個世紀的起點,無畏的飛行家們,帶著防護鏡,忍受著開放式座艙的風砂,從一處麥田飛到另一處牧場。後來,連老奶奶們也可以打著盹,以一千公里的時速穿行於大陸之間。

    所以,他或許不必對著自己那裝飾豪華精美的特等艙大驚小怪,也不必為有一個整理打掃房間的服務員而目瞪口呆。

    套間裡最顯眼的是那寬大的窗戶。起初,他一想到有窗戶上承受了成噸的氣壓,而外面卻是貪得無厭的無窮真空,就很有些不自在。且不說為他專設的高級藏書,最大的意外,是這裡的重力。

    「寰宇號」是有史以來第一艘可全程持續加速的飛船,除了中途轉向所必需的幾個鐘頭。她那巨大的推進劑艙裡裝滿五千噸水,故而可一直保持十分之一地球重力的加速度。不太大,但足以讓所有零碎不必亂飄亂飛,就餐時這尤其方便。不過,旅客們還是花了幾天才學會不去狠命地攪自己碗裡的湯。

    離開地球四十八小時,「寰宇號」上的居民們也逐漸習慣了船上界限分明的四個等級。

    貴族階層包括史密斯船長及其下屬。

    接下來是乘客,然後是非航務船員和服務員。

    最後是經濟艙乘客……這是五個青年空間科學家自我解嘲的說法,後來還帶了一點醋勁兒。

    弗洛伊德看過他們那幾個讓各式寶貝塞得擁擠不堪的艙位,相比自己的豪華客房,能理解他們的心情。他把他們的牢騷話傳到船長耳朵裡。

    其實,考慮到實際情況,他們不該這麼怨聲載道。飛船是緊趕慢趕才準備妥當的。究竟是否允許他們和那些設備上船,有關決定也很是倉促。現在,他們主要盤算如何架設他們的設備。

    時間是至關重要的。過了那幾天,彗星將繞過太陽,飛回太陽系的遠郊。考察隊員們會因此行而成名,他們自己很明白。僅在累癱的時候,或者衝著故障不斷的儀器發脾氣的時候,他們才咕噥著罵幾句嘈雜的通風系統,陰森森的船艙,和鬼知道哪裡時不時竄出來的怪味。但是,從來沒有人抱怨過伙食。大夥兒都認為那是非常棒的。

    「肯定要好得多,」史密斯船長向他們保證過,「比起達爾文在『貝格爾號』吃的東西。」

    維克多·威利斯立刻挑刺兒:「他怎麼能知道?順便說一句,『貝格爾號』的大副回到英格蘭就抹了脖子。」

    這就是維克多,全行星最有名的科學通訊員(他的崇拜者這麼看),通俗科學家(同樣,他也有無數誹謗者。雖然大家都尊敬他的才智,也免不了有時罵上幾句。)不少人拙劣地模仿他那軟綿綿的中太平洋口音,上鏡的誇張動作。重又流行的絡腮鬍子風尚也應該歸功(歸咎)於他。

    「長那麼多鬍子的男人,」有人這麼批評道。「一定是想掩蓋很多東西。」

    六個貴客當中,當然數他最搶眼。弗洛伊德早已不拿自己當名人。他有點諷刺地稱其他幾個人是「五魁首」。

    伊娃·莫琳倒是偶爾從小單元出來,在林蔭大街不為人注意地溜躂一圈。讓迪米特裡·米哈伊洛維奇最煩心的,是他正好比平均身高低十公分。這也許有助於理解為什麼他那麼喜愛成千部的交響樂,管它是實況還是合成的。然而他的形象並未得到改善。

    克裡福德·格林伯格與瑪格利特·穆巴拉也可以算作「無名英雄」一類。當他們返回地球以後,情況就該大不一樣了。前一位是第一個水星登陸者,生就一張普普通通的快活面孔,不容易讓人記住,而且,他作為新聞頭面人物是三十年前的事情。

    穆巴拉女士是個作家,但是不常在電視訪談節目露面,也不愛搞簽名售書。她那數以百萬計的讀者們恐怕不會認出她來的。她的文學成就曾是四十年代的大熱門之一。研究古希臘神祇的學術著作本來不太可能成為暢銷書的,但是穆巴拉女士把那些永遠令人著迷的神話與當前的太空時代揉合到一起。一個世紀以前僅為學者所知的許多名字,成為有教養的時髦標誌。每天都有甘尼美第,卡裡斯多,伊娥,泰坦,伊阿佩圖斯傳回的新聞。還有更多的稀罕名字:卡爾梅,帕茜菲,西伯利昂,菲比……如果她沒有集中描寫諸神之父,朱庇特·宙斯的複雜家庭關係,她的書是不會獲得那麼大的成功的。還靠一點運氣:一個天才的編輯把原來的書名《奧林匹斯之景》改成《天神凡心》。一些人後悔自己沒有趕上這機會,所以不無嫉妒地稱該書為《奧林比婭的誘惑》。

    一點都不奇怪,是瑪姬姆(同伴們這樣說以表示親熱)帶頭使用「愚人船」這個說法的。維克多·威利斯急急忙忙地就採納了,很快發現歷史相似得很有趣。一個世紀以前,凱瑟琳·安·波特曾與一群科學家、作家同乘一艘遠洋客輪去觀看「阿波羅十七號」的發射暨第一期月球探險的結束。

    有人把這說給她聽。

    「我得想想,」穆巴拉女士未卜先知似地說。「也許該出個第三版了。可那要等回到地球才知道……」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