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戰爭 前言 繞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中國在非洲的石油外交就是這方面的一個成功範例。

    自20世紀80年代第三次世界債務危機以來,美國就利用其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控制,即聲名狼藉的「華盛頓共識」,掠奪第三世界的原材料,以貶值的本地貨幣生產,出口換取美元。1990年後,這樣的掠奪擴大到了前華沙條約成員國,擴大到了東亞,擴大到了當時聞名遐邇的「亞洲四虎」,就像癌細胞一樣吞噬著健康的機體。

    2001年,這個掠奪過程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唯一剩下的獵場是擁有十多億人口的伊斯蘭世界。由於歷史原因,這一地區恰好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石油儲備。反恐戰爭,實際上是一場針對伊斯蘭國家而展開的戰爭,是把整個伊斯蘭世界納入美國管轄的戰爭。世界各國很快明白了這點。在寫作本序的時候,戰爭已遭慘敗,這也是美帝國最終衰落的反映。

    在深入考察美帝國過度擴張的情況後,中國領導人針對非洲制定的策略非常成功,該策略有效地繞開了美國在非洲曾經使用過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政策,非洲人對這些政策深惡痛絕。中國的策略已經顯現出成效,開始贏得了石油和其他原料開採的長期合同。中國沒有使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那些限制性條件,相反使用的是軟貸款甚至捐款修建學校、醫院、橋樑等基礎設施,換取採礦權。中國邀請了40個非洲國家的元首訪問北京,並派出國家主席、政府總理和不計其數的高官訪問非洲。而近年來,美國總統只訪問過一次非洲。

    中國領導人還瞭解到,華盛頓正拚命拉攏經濟上迅速發展的鄰居印度,讓印度成為美國動搖中國的代理人,這也是華盛頓精心謀劃的另一個典型的「力量均衡」。在寫作本序時,美國的這些招數已經被化解,北京和新德里正在就合作協議進行公開的討論。

    美國企圖用俄羅斯抗衡中國的策略也沒成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儘管有幾十年苦澀的歷史,但莫斯科和北京都意識到,有必要開展新形式的合作,來對抗華盛頓單邊霸權的「震懾與畏懼」。上海合作組織就是這種想法的很好體現。上海合作組織是2001年由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領導人共同倡導成立的多邊安全組織。

    華盛頓和他們的日本朋友試圖控制歐亞大陸的分裂和統治策略,影響越來越小。美國深陷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泥潭,很像當年的越南戰爭,整個世界對美國越來越不信任。華盛頓的政策越來越好戰,正在使自己孤立起來。哈爾福德·麥金德和布熱津斯基的噩夢正變成現實:歐亞大陸的大國俄羅斯、中國、印度已經認識到他們自己的強大力量,甚至不用北約的軍事力量,憑自己就能抗擊華盛頓的威脅。

    2008年年初的幾周裡,不僅美國利用巨大軍事優勢作為外交政策工具遭到失敗(這體現在華盛頓鷹派對伊拉克的打擊並不成功);更為根本的是,美國強大的經濟和金融力量由於房地產「次貸危機」正在蒸發。美國最大的金融機構正轉而向新秩序的新興力量——擁有大量美元餘額的「主權財富基金」國——阿拉伯國家、中國、俄羅斯乞求資金,來支撐問題成堆的美國銀行。這樣做的代價是巨大的。紐約正在失去其世界金融超級中心的地位,已病入膏肓。前華爾街的投資銀行家亨利·鮑爾森(現美國財長)也無力扭轉這一頹勢。在華盛頓以及紐約銀行的董事會上,恐懼氛圍正在蔓延。

    美國世紀是怎樣興起和衰落的,它對我們的未來意味著什麼,是本書的真正主題。我真誠地希望,這本書能夠點亮一個世紀黑暗歷史中的某些角落,儘管看起來,這段歷史過於悲慘歷時百年的石油戰爭。

    威廉·恩道爾德國威斯巴登

    2008年2月4日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