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4 第一章 實力角逐天下(資本壟斷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2節 集團蹺蹺板
    結盟是門藝術課

    第二個,兩大集團。首先是同盟國,1882年,德奧意三國形成了三國同盟,核心是德國。這個德國,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它挑起的。它一個人干覺得悶得慌,拉上倆朋友一塊兒干。找的這倆朋友實在不怎麼樣,結盟是一門藝術,你跟意大利結盟就不說了,至少意大利戰無不敗;你跟奧匈帝國結盟,你不是作嘛。哈布斯堡王朝有一句名言,「讓別人打仗去吧,咱們結婚」。哈布斯堡王朝之所以把地盤弄這麼大全靠聯姻,我的公主嫁給你的王子,我的王子娶你的公主,這樣才把地盤逐漸擴起來,根本就不會打仗。所以當「一戰」一爆發,在奧軍總參謀部派駐的德國軍官就給德國皇帝拍電報,親愛的陛下啊,我們是在與殭屍結盟,他們的戰爭水平停留在拿破侖時代,跟這種國家結盟有什麼意思7「一戰一你不吸取教訓嗎,你跟意大利結盟,意大利一打仗就投降;你跟日本結盟,日本不投降,他豁自己肚子,那有什麼勁兒,你牛你豁敵人去啊,老豁自個兒幹嗎?假如說德國軍隊的戰鬥力是1。0,日本頂多算10,意大利負100,你說和這國家結盟除了拖累你,只會幫倒忙,其他什麼也幹不了。

    德國就很不幸,跟這兩個國家一結盟,把強國得罪了。本來俾斯麥首相在位的時候是處心積慮地促成俄、奧、德三皇同盟,咱仨都是歐洲最反動的國家,咱們應該聯合起來。結果德、奧、意一結盟,目標是對著法國的。一對法國,法國就得想招了,建立了協約國。當時有這麼幾步,1892年法俄首先協約,歐洲最民主的國家法國和歐洲最專制的國家俄羅斯,在歐洲意識形態最相對的兩個國家,反而結成了同盟。在俄羅斯,法國的國歌《馬賽曲》是禁歌,不許奏,因為這玩意兒鼓勵奮起抵抗,結果這兩國反而結盟了,當然前提是法國給錢。當時的歐洲除了法國和瑞士,剩下都是君主制國家,法國完全是個另類,你是個共和國,把皇帝都給廢除丁,大逆不道。

    朋友牌敵人

    這兩國結盟了,歐洲兩大軍事集團逐漸形成了三國協約和三國同盟。其中,德奧意是同盟國,協約國裡這時只有法俄,因為有個大國還沒加入進來。1904年,英法協約,1907年英俄協約,三國協約,標誌著協約國正式建立。大家看到協約國的成立比同盟國晚了25年,整整四分之一個世紀,原因就是英國在調整自己的外交政策。英國奉行大陸均勢政策,歐洲大陸的國家最好保持一種勢均力敵,以免對英國構成威脅。英國的前首相帕莫斯頓勳爵,在鴉片戰爭爆發的時候是外相,極力主張對華宣戰的。他有一句名言:「大英帝國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恆不變的利益。」意思是我們的朋友和敵人是可以變的,唯獨利益不變。其實這句話才是外交界的至理名言,你任何一個國家搞外交都應該是追求本國利益的最大化。

    人家英國說得特別對,沒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你的外交政策要是想當歐洲大陸的老大就對我構成威脅。英法可是世仇,光百年戰爭就打了兩回,從1337年到1453年這是第一次百年戰爭。然後從路易十四時代打到拿破侖時代,這第二次百年戰爭更厲害,不但在歐洲打,在印度、在北美都打,你想這不是世仇嘛,拿破侖戰爭終於把法國這個心腹大患給拍下去了,怎料法國下去了俄國又上來了。歐洲憲兵是神聖同盟保護者,封建制度衛道士對英國構成威脅,1853年的克里米亞戰爭,聯合昔日的敵人法國,把昔日的朋友俄國拍下去了。俄國一被拍下去,立馬就認識到了,歐、洲不是我玩兒的地方,於是轉而向東方發展,和中國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璦琿條約》、《北京條約》、《伊犁條約》等。占中國,新疆、西藏跟英國迎頭對撞。兩國的仇更大丁,你想占新疆英國也想,你想占西藏英國更想,尤其你染指西藏英國絕不允許,這跟印度隔了一座山,這是我後院,所以英俄矛盾激化。

    克里米亞戰爭後俄國被拍下去,法國又變成歐洲老大了,因為當時就這幾個大國,這個下去,那個冒上來;那個下去,這個冒上來,所以俄國一下去法國又上來了。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一心想恢復拿破侖的光榮,他又沒他大爺那兩下子,他整天謀求對外擴張,對英國構成威脅,沒等英國動手,德國不爽地跳了出來,把第二帝國給消滅了,德國統一,一下改變了歐洲的格局,法俄普奧大陸上四大國勢力均衡。

    這個對於英國人來講很高興,很樂於看到這一點,德國太可愛了嘛,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外孫,當然尼古拉二世、俄國沙皇也是,維多利亞女王號稱歐洲老祖母,因為她的公主嫁到各國宮廷,全是她外孫子。本來英德是很有可能當好親戚、好朋友、好鄰居的,結果德國很不識相,在這個問題上得罪了英國,一開始他舅舅,後來他表哥。維多利亞女王去世的時候,愛德華七世是威廉二世的舅舅,威廉二世整天在宮裡一提到他舅舅,這個老不死的傢伙,整天這麼提。然後他一死,喬治五世和他表哥,本來可以成為好兄弟的,但是因為在這兩個問題上你挑戰了你舅舅了,所以兩國矛盾激化,英國就調整外交政策了,法國跟俄羅斯只不過想跟我這兒要點錢,德國想要我的命,要他舅舅的命,所以他舅就要調整。

    全家的悲哀

    愛德華七世訪問巴黎,臨出發前首相跟國王講,您要做好受到法國人民不友好對待的心理準備,國王到了巴黎訪問,一登陸,法國人高奏《馬賽曲》,打倒暴君,國王的馬車一過,雞蛋西紅柿就招呼,回旅館能炒一鍋菜。後來國王只要一聽到《馬賽曲》奏響,就從馬車上跳下來立正,穿軍裝的時候敬軍禮,穿便裝的時候手放在胸前,向《馬賽曲》致敬。10天後離開巴黎的時候,老百姓到街上自發歡送,「英法友誼萬歲刀,「國王陛下萬歲」,此後巴黎的報紙驚呼,說這是1848年「七月王朝」被推翻之後,巴黎街頭第一次喊起「國王陛下萬歲」。你看你尼古拉二世也是你外甥,你何必跟你外甥過不去呢,英俄也協約了。這樣三國同盟,三國協約形成,就爆發了一次大戰,1914年7月到1918年的11月,四年帶三個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導火線薩拉熱窩事件,奧匈的皇儲斐迪南大公,及大公妃索菲婭在薩拉熱窩市遇刺。

    看過電影《茜茜公主》嗎?茜茜的老公弗蘭茨皇帝在那個時候是84歲高齡了,茜茜公主就是伊麗莎白皇后,你到今天的奧地利、匈牙利、捷克這些國家,你看滿街都是他們倆的畫像。但是皇帝的畫像都是皇帝老年時代,白鬍子落腮,而伊麗莎白皇后的畫像全是她青年時代的,所以你說這是兩口子,怎麼都不相信,總覺得祖孫倆的感覺。伊麗莎白皇后1870年在瑞士遇刺身亡,遭到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襲擊。那個無政府主義者也不一定非要殺她,就是隨便殺一個皇族就行,他們正好旅遊,輕裝出行,又不帶隨從。他們倆的獨生子也就是王儲魯道夫公爵,後來因為失戀自殺了。你說這外國皇上真有意思,當了皇上你想戀誰不行?非要自殺,結果他這一死,斐迪南大公有了機會。他是弗蘭茨皇帝的侄子,本來不怎麼招老皇帝喜歡,但是沒別人了,哈布斯堡王朝沒有其他男性繼承人了,只好把他立為王儲。這哥們又跟老皇上頂著幹,他非要娶一位宮女,這在歐洲皇室是絕對不允許的,歐洲皇室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跟平民通婚,總說戴安娜是平民王妃,她們家伯爵,怎麼是平民,祖上是伯爵,也是貴族。你純平民,祖上是售票員,那不可能,尤其英國王室是很保守的,他不可能跟平民通婚。這樣一來的話,皇帝不同意,而大公執意要這麼幹,所以最後皇帝沒辦法就妥協了,你可以娶她,但是她在維也納得不到任何故禮遇,比如說她一進來沒有人起立,沒人管她叫殿下,可是人家夫妻倆感情很好。結婚那麼多年,孩子也挺大的了,他就感覺很對不起自己的妻子,既然在維也納宮廷得不到禮遇,我帶著她到外地去顯擺顯擺吧,結果,這一顯擺,倆人全死在那兒了一遭到了塞爾維亞激進民族主義者的暗殺。這個大公一被暗殺,老皇上就急了,一生見過太多親人的非正常死亡,媳婦被暗殺了,兒子自殺了,侄子又被暗殺了,皇上那年84歲了,都已經老糊塗了,所以德國就趁機挑唆他,宣戰宣戰,老皇上一暈頭就向塞爾維亞宣戰!

    一宣戰,俄羅斯就不幹了,我們都是「諾夫」、「斯基」,你對他宣戰就是對我宣戰,你敢打我斯拉夫哥們兒就等於打我,俄國就向奧匈宣戰:結果德國也說了,我們都是同族,你打我日爾曼兄弟就是打我。於是德國就向俄國宣戰;法國說我跟俄國是盟友,你打他就是打我,於是法國向德奧宣戰一這時候已經四大國了,英國本想再觀望一下,沒想到德國竟然進攻中立國比利時,比利時國王是英國國王的舅舅,當時也是德國皇上的舅舅,倆外甥打仗,你沒事你打舅舅幹什麼。所以英國說你真不像話,你敢打咱舅舅,我抽你去,於是,薩拉熱窩街頭三聲槍響,三顆子彈,英、俄、德、奧、法五大強國就幹上了。這還差一個「意」呢,威廉二世皇帝拍電報給意大利國王愛曼努埃爾,你該履行同盟義務了,該宣戰了。國王回一封電報,我們很想履行同盟義務,可我們國家窮,外號叫窮光蛋帝國主義,你們也知道,我們需要點物資,您借給我。皇上一看這電報,給扔地上了。你要300萬支步槍,10000門大炮,5000個火車頭,我要把這東西給你,我們德國人得拿棒子打仗去。拉倒吧,你不來拉倒,不要你了,結果意大利就觀望了兩年。

    協約國招呼意大利,你跟我干,因為意大利想要的領土都是奧匈帝國的,所以你哪能跟同盟國,你得跟我們干,我們給你領土。果然意大利樂呵呵地參戰了,意大利一參戰,協約國後悔了,腸子都悔青了。本來戰線就很吃緊,還得抽調部隊去增援意大利,連俄國和葡萄牙都各派了一個師,去增援意大利。

    你想意大利軍隊的戰鬥力水平是怎麼一個程度,一個連的德奧士兵挺著刺刀一衝鋒,光意軍戰俘就抓9000人。意大利的失敗被稱為雪崩,見過那模樣嗎?幾十萬大軍上前線,一天兩天就完蛋了。可能意大利人的熱情都在足球、歌劇、冰激凌上,戰爭是他們最不適應的一種活動。所以戰後凡爾賽會議劃分戰利品就沒意大利什麼事了,那是按貢獻大小來,你貢獻是負的,你還想分戰利品,你應該被佔領才對。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