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金針度與人 正文 宗教類
    孟軻(約前三七三∼約前二八九),字子輿,在戰國中期,生在鄒國(山東鄒縣)。

    孟軻自命是孔丘的傳人一"乃所願則學孔子也",他說:

    "由孔子而來,至於今百有餘歲。去聖人之世,若此其未遠也:

    近聖人之居,若此其甚也。"這是十足以聖人自命了。所以他的結論是:"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哉?"這又十足以道統自承了。雖然這樣,在身份關係上,孟軻卻只不過是孔丘的孫子子思的學生的學生而已。

    孟軻的地位是累積起來的。到了唐朝,韓愈推崇孟軻是直承道統的人物。到了宋朝,他配享到孔廟。到了元朝,他被封為亞聖。到了明朝,因為明太祖不喜歡他;吃了一點蹩,後來就一直風光,直到今天了。

    《孟子》一書共三萬四千六百八十五個字,在內容上,理直氣壯固多,理不直氣壯也不少。中國人推理不合邏輯,受孟軻的影響應該不少。

    《孟子》在北宋以前只是子書,宋仁宗後,才升段為經書,真是愈來愈走運了。

    《孟子》中最精華的思想,乃是它的政治哲學。孟軻主張義利之辨,此利乃指自私自利,不是民生樂利,孟軻從不反對民生樂利,把兩種利混為一談的,不足以知《孟子》。

    董仲舒:《春秋繁露》

    董仲舒(前一七六∼前一○四),號桂巖子,河北冀縣人,是漢武帝時代的博士。他上課時候,要"下帷講誦",他的學生,甚至要"傳以見次相授業"(間接教來教去),"或莫見其面"。早年時候,他的專心,可以"三年不窺園";晚年時候,他"去位歸居,終不問家產業,以修學著述為事",很受人尊敬。

    在這種師生關係中,一個學生害了他。有一次漢朝祖廟著了火,董仲舒寫了稿子,發了議論,主父偃偷了這篇稿子,上奏漢武帝。漢武帝拿給大家看,董仲舒的學生呂步舒,不知道這是他老師的作品,大發議論;說這篇東西"大愚"。漢武帝一聽,火了,於是把董仲舒關起來,論以死刑。後來雖給特赦了,但他再也不敢談災異了。

    董仲舒打著儒家的招牌,耍著陰陽家的把戲,用陰陽四時五行種種迷信怪說,逢迎主上,以期得君行道,結果卻變成了統治者為虎作倀的幫兇,成了助長專制政治的第一罪人,也成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統一思想的第一罪人,這種跟統治者與虎謀皮的知識分子的迷夢,在夢醒時分,除了落得虎口餘生外,什麼都與春秋代謝了。

    韓愈:《韓昌黎集》

    韓愈(七六八∼八二四),字退之,河北昌黎(唐朝的昌黎是今天的通縣)人。他是唐朝進士,官癮很足,可是時升時降,官運卻不怎麼樣。唐憲宗聽說鳳翔法門寺的護國真身塔裡有釋逸文佛的指骨,特派宮人三十六名去奉迎,滿朝大事鋪張的時候,韓愈大表反對,並說東漢皇帝信了佛以後都短命。皇帝大怒,把他貶到廣東潮州。到潮州後,他上表謝不殺之恩,並歌功頌德一番,所以只待六個月,就放回來了。

    韓愈是儒家思想的擁護者,他寫《原道》,說道統"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字裡行間,嚴然以道統自任。他是公然主張"抵排異端,攘斥佛老"的,他在思想上的心態,是非常明顯的)

    韓愈雖然在思想上不過如此,但在文章上,卻卓然成家。中國文章自魏晉以後,一作文就是"四六體"——四句六句對偶而成的駢體文,滿篇堆砌,矯揉造作,非常討厭。韓愈出來,主張秦漢古文,"師其意而不師其詞"、"唯陳言之務去",造成"文起八代(魏晉六朝)之衰"的局面。雖然他的文章,討厭之處也不少,但比起八代的來,總算是進步了。

    朱熹:《朱子大全》

    朱熹(一一三○∼一二○○),字元晦,人稱朱子或朱文公,安徽婺源人。

    朱熹是宋朝理學的集大成者,他一方面在理學理論上建立大功夫,一方面在經典整理上施展細功夫,這樣鉅細不遺的全盤功夫,使他創造了"道統"的佈局,而成為繼往開來型的大人物。

    糟糕的是,他這些經典整理上的細功夫,實際上,並不是科學的、客觀的研究,而是玄學的、主觀的武斷。他的許多著作,目的只是用來武斷的以供創造"道統"之需。例如他不加辨別,就硬說《大學》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說《中庸》是子思所作,等等等等,全是沒有證據的胡說。但這種胡說,居然以《四書》的形式,挾"道統"以俱下,大大的影響了後代的中國人。對於、孟而言、對後代中國人而言,都給弄錯了導向。嚴格說來,這真是一種罪過;難怪清朝大儒顏元要高呼"必破一分程朱,始入一分孔盂"了!

    朱熹又反對司馬光的《資治通鑒》,他把"道統"延伸到史學方面,又強調正統說。他寫了《資治通鑒綱目》六十卷來支援這種說法。總之,此公的頭腦,實在有大多的歧途,但他又給後代中國人的頭腦輸入太多的錯路,這真是不幸。

    僧祐:《弘明集》

    僧祐(四四四∼五一八),本姓俞,原是江蘇彭城人,後世居建業(江蘇江寧),他從小就喜歡到廟上去,不肯回家,後來終於做了和尚。他跟"一時名匠"法穎做徒弟,研究佛學,"竭思鑽求,無懈昏曉",成了名和尚。他收"白黑門徒一萬一千餘人",其中包括王公大人公主貴嬪,風光無比。

    在南北朝時候,佛教和反佛教之爭,變成了熱門,佛教遭到儒教和道教的夾擊。僧祐站在佛門弟子的立場,編了一部《弘明集》來衛道、來"為法禦侮"。在他編這部書的時候,為了對照,也收了反面的論文,於是這種反面的思想,也跟著借光,保存到今天。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范縝的《神滅論)。

    范縝(四五○一五一五?)字子真,他不信鬼神,寫《神滅論》,勇於反對佛教迷信。梁武帝蕭衍以帝王之尊,親自寫文章罵他,並發動朝野七十多人寫文章圍剿他,但是范縝不買賬,他的論敵也承認"無以折其鋒銳"。在這場大辯論中,可以看到許多中國人的思想水平和思想方法,所以這部論集,自然有它歷史的地位。

    慧能:《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慧能六三八∼七一三),本姓盧,廣東新興人。他本是一個目不識丁的樵夫,因為聽人念《金剛經》,有所領悟,就去找禪宗第五祖弘忍,弘忍先叫他打雜八個月,然後發現他有慧根,就把衣缽傳給他。就這樣的,他以二十出頭的少年,就當了撣宗第六代的祖師爺。

    慧能是反對繁瑣佛經的,他說"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又說:"佛言隨其新淨即佛土淨,東方人但心淨即無罪,西方人心不淨亦有罪(人夫夫心,不會打)。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

    他甚至認為習禪打坐、出家修行,都沒必要,他說:"道須通流,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縛法,名為自縛。若言坐不動,是只如舍利伸宴坐林中,卻被維摩詰訶。""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這些言論,在佛教中,都是革命性的言論。這些言論的基礎都在反對形式,重視精神上的明心見性、精神上的開啟與頓悟。

    佛經本來就是大量抽像名詞的排列組合,本來就缺乏明確的含義。慧能以後的禪宗,在衝破這種汗牛充棟上,很革命,但衝到後來,仍是用抽像代抽像,只是簡化一點而已。所以,不論是口頭禪或野狐禪,其禪則一也。

    佚名:《太平經》

    道教是純粹中國的宗教,它托身在老子,把老子"太上老君"起來,但老子的思想,實在和它扯不上,真正跟它扯上的,是陰陽家和迷信家。這些大家們,從為秦皇漢武求仙長生起,就沒老實過。到了後漢,張陵(道陵)先在江西龍虎山隱居,後在四川雞鳴山修練,自稱得"太上老君"秘傳,行符水禁咒之法,得長生不老之術,著道書二十篇,是為道教定形之始。

    張陵的孫子是張魯,"造作道書,以惑百姓。"張魯以外,張修、張角也都是道教的元勳及人物。他們傳教的道書:才能詳知,但是一部叫《太平經》的,終於慢慢定形了。

    這部《太平經》,來源說是於吉得到的神書,原來只有兩卷,後來你也加我也加,變成了一部一百七十卷的大書,成為道教最早的經典。雖然這部經典,並不為後來道教信徒所重視,但它的歷史意義,極有價值。從這部黃巾之亂的聖經裡,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民間的許多思路,看到中國土生土長的民眾怎樣追尋、怎樣迷信、怎樣提出他們的呼聲和要求。所以讀讀《太平經》,我們倒真可得"道"呢!

    葛洪:《抱朴子》

    葛洪(二八四∼三六四),字稚川,丹陽句容(江蘇江寧)

    人。他生於迷信世家,他的祖宗就仙裡仙氣的,他自己,又認到了一位仙裡仙氣的老泰山,又從老婆那邊傳到了不少"玄業"。葛洪為人,又醜又不善言辭,穿得破破爛爛,但是對信仰很執著、很樸實,大家稱他做抱樸之士,他就著書,自號"抱朴子"。

    葛洪在石冰之亂時,曾有過一段武功。亂後,他"不論功賞,逕至洛陽,欲搜求異書以廣其學"。後來看到天下太亂,"欲避地南土";又聽說交趾產丹,可供他提煉,就要求去做地方小官。皇帝認為太委屈他了,他說:"非欲為榮,以有丹耳。"就出發了。

    葛洪為人"博聞深洽,江左絕倫。著述篇章富於班、馬,又精辯玄噴,析理入微"。他自述寫《抱朴子》的原因是:"道士弘博洽聞者寡,而意斷妄說者眾。……今為此書,粗舉長生之理。……世儒徒知服膺周、孔,葛信神仙之書,不但大而笑之,又將謗毀真正。故予所著子言黃白之事,名曰內篇,其餘駁難通釋,名曰外篇。"他在八十一歲時死去,所謂長生,也不過如此。死時雖然"顏色如生",但畢竟還是死了。葛洪的死,是中國長生理論家的最大幻滅。

    佚名:《山海經》

    《山海經》是中國的書裡最怪的一部,自古就被看做一部荒誕不經的書,共十八篇,三萬多字,傳說是夏禹、伯益作的,其實不是一人一時的作品,而是戰國後期定形出來的一部中國各地傳說。

    《山海經》分山經和海經兩大類,以河南洛陽為中心,向四方擴展成海內、海外、大荒等經。它的內容包括山川、動物、植物、礦物、藥物、巫醫、神祇、祭把、遠方異國等等。敘述的方法很細膩,例如說天下名山,夏禹所經歷的有五千三百七十座,走的路有六萬四千五十六里,這樣煞有介事的細膩方法,是一般古書望塵莫及的。

    《山海經)在《漢書》藝文志中放在刑法家之首,自漢朝到明朝,都被當做地理類的書,一直到了清朝,才被列入小說類,但是從民俗和神話觀點上看,它倒有著極大的價值,顯然不是什麼小說。明朝胡應麟早就說它是"古今語怪之祖",它顯然不是地理書也不是小說書。《山海經》中一大特色是它的巫術意味,例如佩戴一種鹿蜀怪獸的皮毛,可以多生貴子;佩戴一種柬施(反犬旁)怪羊的皮角,可以以惡治惡;吃下一種狌狌怪物的肉,可以健步如飛,都是有趣的例子。這都是民俗和神話的史料。

    佚名:《易經》

    不論是龜卜或筮卜,卜出來的結果,累積起來,每在新卜之事與所現之兆相同的時候,就可以就累積的結果來援用,不必再重複了。這種卜的方法,比以前方便,所以叫"易";因為流行在"周"朝,所以叫《周易》。

    因為《周易)只不過是卜筮手冊,所以除了這個意義以外,原來沒有別的。可是,在《周易》本文以外,後來冒出了《易傳》,《周易》的本文叫"經",解釋"經"的叫"傳"。"傳"該是幫忙解釋明白的,但是《周易》的"傳"卻愈幫愈忙,於是問題就多了。

    《易傳》有十篇,又叫《十翼》,就是十篇輔翼文章的意思。從漢朝到唐朝,大家對《十翼》都沒有異議,認為是孔子作的。到了宋朝,歐陽修首先懷疑,現在證明非孔子所作,已是定說了。《十翼》包括:一、錄上傳(《周易》六十四卦,每卦有"象辭",就是斷定這卦意思的話,《彖傳》就是解釋"彖辭"的話),二、彖下傳,三、象上傳(又叫"大象",是總論一卦之象;這種總論叫做"爻辭"),四、象下傳(又叫"小象",是分論六支之象,支是八卦表示的形象),五、系辭上傳(系辭是總論《周易》的話),六、系辭下傳,七、文言傳(文言是解釋二卦經文的言語,是專說乾坤二卦的),八、序卦傳(解釋六十四卦為什麼要排成這種次序),九、說卦傳(解釋八卦的方位、意義〔如乾、健也〕和取象〔如乾為馬〕,十、雜卦傳(解釋卦名)。

    呂才:《陰陽書》

    呂才(約六○○∼六六五),博州清平(山東聊城)人。他從小好學,"善陰陽方伎之書"。唐太宗時候,發生了音樂上的疑難,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扯不清楚。唐太宗要大家推薦專家來解決,呂才就被推薦上來。呂才又為唐大宗解決(三局象經)中的疑難,最後升到"太常博士"。

    唐大宗認為《陰陽書》流傳得"謬偽淺惡"、"穿鑿既甚,拘忌亦多",就叫呂才與學者十餘人"共加刊正,削其淺俗,存其可用者"。最後新編成五十三篇,加上舊的四十六篇,一共一百篇,"詔頒天下"。這部一百篇的《陰陽書》,全文失傳了,只在《舊唐書)中保存了"敘宅經"、"敘祿命"、"敘葬書"三篇(《新唐書》中也保存了,內容有出入)。僅從這三篇裡,我們就可看到無神論者呂才,在反對迷信上面的努力。他大膽否定了卜宅吉凶的迷信、否定了命定的迷信、否定了陰陽葬法選日選時選地的迷信。這種前進與開明,求之古人,真是少見!

    呂才的多才,還不止此,他又作過"方域圖"、"教飛騎戰陣圖"、"文思博要"、"姓氏錄"、"隋記";參與"白雪歌詞"、"本草"。他真是多方面的專家,在中國古人中,他有點像阿基米德。

    趙吉士:《寄園寄所寄》

    趙吉士(一六二八∼一七○六),字天羽,一字恆夫,晚號"寄園主人",安徽休寧人。他生於明朝崇幀元年,清朝順治時曾經中過舉人。

    這是一本筆記,書名五個字中,有三個"寄"字,第一個"寄"字是他住處的名字,第二、三個"寄"字同義,第二個是動詞,第三個是動名詞做目的語用。他認為宇宙萬物都有所"寄",譬如日月星辰寄於天、人的五官寄於面,所以他的家叫"寄園",他的筆記叫《寄園寄所寄》。這部筆記,是他人生如寄的一點成果。

    筆記是一種雞零狗碎的札記式文體,在中國文學的地位很特殊,有記史的、有記掌故的、有記神怪的,內容十分複雜,涉及範圍也很廣泛。這本書也不例外。全書分為"囊底"、"鏡中"、"倚杖"、"撚鬚"、"滅燭"、"焚塵"、"獺祭"、"豕渡"、"裂眥"、"驅睡"、"泛葉"、"插菊"等十二"寄",所記有正經的忠、孝、悌、義、正氣、廉介,有孔丘所不語的鬼、怪、人妖,有指正"習語"、"稱謂"錯誤的文字,以及官場洋相中使人"樂然復笑,笑之中有箴規焉"的幽默故事。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