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戰爭3:金融高邊疆 第十章 白銀的光榮與夢想 價格發現了什麼
    無論從金銀的歷史比價,還是市場供求關係,或者通貨膨脹,都無法解釋白銀今天每盎司25美元的價格竟遠低於1980年的50美元!是什麼樣的神秘力量能夠將白銀價格嚴重扭曲到現在這種程度呢?

    長期以來,由於黃金與白銀存在著天然的貨幣血脈關係,其歷史比價更是幾千年的超級穩定,這種固化的聯繫早就深深地植入文明的記憶裡了,它跨越了時代、跨越了國家、跨越了宗教、跨越了地理、跨越了意識形態,遠比國際銀行家們人為的「強勢美元」更能持久地存在於人們的腦海裡。人們知道,白銀和黃金一樣是最優質的「錢」,而且白銀的流通比黃金更廣泛。因為日常生活當中的衣食住行,多是小額交易,而黃金一般是非常大額的交易才用得上。因此白銀不僅是真正的錢,而且是比黃金流通性更好的錢。為了保護美元發行的巨大利益,銀行家們就必須掙脫金銀貨幣的約束,就必須廢除金銀貨幣。欲廢除金銀貨幣,首先就要廢除白銀,因為白銀每天都跟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只有想辦法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看不見白銀,買柴米油鹽時,不再用到銀子,才能讓大家徹底忘掉白銀的貨幣職能。因此,國際銀行家們的戰略就是:欲征服貨幣,必先征服黃金;欲征服黃金,必先征服白銀!

    如今,儘管美元已經如願以償地篡奪了黃金白銀的「貨幣王位」,但「偽皇帝」畢竟是假的,國際銀行家們心裡總是不踏實,因為一有任何危機的風吹草動,人們就立刻想起了黃金白銀。國際銀行家們對黃金白銀真是「恨得要死,怕得要命」。其心態非常類似於中國歷史上的王莽篡位,恨不得把天下所有姓劉的都斬盡殺絕。白銀就好像太子劉秀,被「銀行界的王莽」到處追殺,如今已經有幾十年之久。這種「追殺」就是價格的打壓,他們希望大家把白銀當成普通的金屬,一種一般性的工業原料而已。如果大家總是忘不了白銀幾千年以來一直是和黃金一樣的「貨幣之王」,那麼國際銀行家們就先將白銀趕出貨幣王宮——中央銀行。然後故意大幅壓低白銀的價格,將其貶為「庶民」,與銅鐵鉛鋅為伍,浪跡普通商品的街頭。

    白銀市場是遠比黃金市場小得多的盤子,通過大規模「裸做空」的手段來壓低白銀價格,同時用低價的白銀繩索來拖住黃金上漲脫韁的野馬,實在是一種高倍槓桿和高度有效的價格控制策略。只要壓制住白銀的價格,就能使以美元紙幣為核心的全球金融賭場給開賭場的國際銀行家們帶來永遠的暴利!

    1990年至2003年,白銀的價格已從1980年的每盎司近50美元,被一路打壓到每盎司僅有4∼5美元。就在白銀最不景氣的時候,一些有識之士卻看到了白銀價值被嚴重低估所產生的投資機會。著名的「股神」巴菲特管理的投資基金在1997年到1998年期間,分批買進了近1.3億盎司的白銀。占當時世界白銀年產量的1/4,基本上是抄到了白銀幾十年的大底。令人不解的是,巴菲特為何在2006年過早地賣掉了全部的白銀。他的平均買入價是每盎司6美元,賣出價只有7.5美元。巴菲特自己也承認這筆買賣做的不漂亮。「我買得早了,賣得也早了。這是我的失誤。投機到最後才是最瘋狂的。」非常巧合的是,就在巴菲特賣掉全部白銀之後不久,巴克萊銀行創建的第一隻白銀交易基金也在2006年獲准在美國股票交易所開張了。有傳聞說,巴克萊銀行為了給它的白銀交易基金準備白銀現貨擔保,曾向巴菲特「借用」或購買了1.3億盎司的白銀,這正好是巴菲特手上全部白銀的總和。2006年正是白銀市場開始啟動之際,巴菲特卻將所有白銀賣出,他下了這麼大的賭注,卻沒有像亨特兄弟當年那樣把白銀價格炒將起來,耐著性子臥底9年,只是為了賺區區1.5美元的差價嗎?這樁買賣不免令人生疑。至於巴克萊銀行與巴菲特到底有怎樣的暗中交易,外界就不得而知了。

    另一個對白銀市場感覺特別敏銳,並影響深遠的人叫泰德·巴特勒。巴特勒從1971年起就是一名商品期貨交易員,當時為美林證券公司工作。20世紀80年代中期,他的一位客戶問他:「白銀市場供不應求,可是白銀的價格卻幾年都不上升,這是什麼原因呢?」巴特勒為了向客戶解釋其中的原因,開始研究白銀期貨市場。可是他也被難住了,他瞭解到白銀確實是供不應求,可解釋不了銀價為什麼就是不漲。後來他憑著在商品期貨交易市場多年歷練的經驗發現,市場上做空白銀的數量總是遠遠大於白銀現貨的供應量。原來是有機構在人為壓低白銀價格。於是他向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報告了這一市場操縱行為。但是有關部門卻回答說沒問題,對此置之不理。巴特勒是個倔脾氣,認準了的事情非要幹到底,他堅持不懈地向有關部門反映,一直沒有結果。後來有了互聯網,從1996年起,巴特勒開始通過互聯網來揭露白銀價格被人為壓低的真相。他幾乎每週都在網上發表一篇關於白銀市場的詳細分析或評論。由於長年堅持不懈地研究和評論白銀市場,巴特勒逐漸成為該領域最有影響力的權威人士。他認為白銀市場的操縱行為是「有史以來最為惡劣的」資本陰謀。他除了繼續多次上書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之外,還呼籲廣大投資者聯合行動起來,對白銀市場的操縱行為展開鬥爭。經過多年的努力,幾大銀行巨頭非法打壓白銀(也包括黃金)市場的罪行正在遭到越來越多地揭露,引起世人的普遍關注。近兩年來,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終於對此開始了調查。

    對於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的調查,巴特勒在一次專訪中表示,儘管有關方面有意願解決問題,但白銀市場操控的問題太大。以至於很難有不引起巨大動盪的解決方案。

    20年以來,全世界貴金屬市場的參與者對金銀價格被操縱的法律訴訟和公開辯論早已汗牛充棟。《貨幣戰爭》中曾提到:「2004年4月14日,稱霸世界黃金市場200年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出人意料地放棄了黃金市場定價權。無獨有偶,白銀市場的大哥大AIG公司於6月1日主動放棄白銀市場的定價權。莫非羅斯柴爾德家族真的看淡黃金嗎?若是如此,為何不在1999年金價跌到歷史最低點退出,反而要在黃金白銀價格氣勢如虹的2004年金盆洗手呢?另外一種可能就是,黃金和白銀的價格最終將會失控……早早撇清與黃金之間的任何關係,如果10年以後,金銀價格果然出了大問題,誰也怪不到羅斯德柴爾德家族的身上。」如今黃金白銀的價格果然「出事」了,黃金價格不斷刷新歷史最高紀錄,已接近1400美元,而白銀已突破30年來的最高點,超過了25美元,與當時相比,金銀價格都已漲了近3倍!

    沒錯,這裡說的白銀市場的大哥大AIG,就是2008年金融海嘯中那個被美國政府拯救的世界最大的保險公司。在AIG之後,白銀市場的主要操縱者變成了貝爾斯登。就在2008年3月17日貝爾斯登垮台的當天,白銀創下了1980年以來的最高價位——21美元。

    貝爾斯登成立於1923年,是美國華爾街第五大投資銀行,也是美國主要的證券交易公司之一。2008年3月15日,這家有著85年歷史,經歷了美國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和多次經濟起落的大投資銀行,突然宣佈出現嚴重的現金短缺。當天,美聯儲和摩根大通聯手向貝爾斯登提供了緊急資金援助。人們只知道貝爾斯登因為在美國次級按揭風暴中嚴重虧損瀕臨破產而被收購,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原來它也是美國商品期貨市場上最大的白銀做空者,並因做空白銀遭多方逼迫到幾乎被迫平倉的地步。2008年3月14日,白銀價格在接連上漲近一個月後,由每盎司17美元一直衝到近21美元。貝爾斯登沒錢補倉抵擋不住,這恐怕就是它突然宣佈出現嚴重的現金短缺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眼看就要被迫平倉,這不僅會使其做空白銀的所有資金血本無歸,而且也有可能讓白銀價格立刻失控,並引發金價暴漲和美元暴跌。美聯儲見勢不妙,緊急救援。貝爾斯登得到一筆為期28天的借款,這筆款項是美聯儲通過摩根大通來借給貝爾斯登的,但貸款風險由美聯儲來承擔。這也是自從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美聯儲第一次以這種方式貸款。儘管得到短期借款,貝爾斯登仍然無力回天,難逃徹底覆滅的下場。2008年3月16日,在美聯儲緊急出手,同意「包底」300億美元貸款支持摩根大通公司後,摩根大通公司隨即宣佈對貝爾斯登的收購,挽救了一場嚴重的白銀價格危機。

    摩根大通收購貝爾斯登後,立刻按照國際銀行家們打壓白銀價格的既定方針,開始對白銀價格實施起新一輪的殘酷鎮壓。從3月18日開始,也就是摩根大通接替貝爾斯登的第二天,白銀價格開始突然暴跌。到3月20日,僅僅三天,白銀價格就從每盎司21美元暴跌到每盎司17.5美元,白銀價格一個月的漲幅全部丟失。此後,摩根大通和匯豐銀行聯手繼續追殺白銀,到2008年8月,兩家共持有85%的白銀淨空頭倉位,白銀市場在這兩大銀行聯手打擊下一路下跌,8月15日跌破13美元,10月底至12月初,竟然跌到每盎司9美元上下,回到了2006年的價格水平。

    這一切自然逃脫不了白銀市場分析專家巴特勒的眼睛。為何會出現銀行大幅增加做空白銀頭寸的情況?巴特勒就此向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和國會議員們多次提出質詢,最後,他得到的解釋是由於摩根大通接手了貝爾斯登。在此之前,巴特勒和所有的白銀投資者對白銀市場上到底誰是最大的空頭這個問題一直沒搞清楚,因為期貨交易報告上並不披露參加交易者的身份。巴特勒的市場分析報告一直是用一種沒有指名的方式來描述,直到這時,巴特勒才恍然大悟,原來貝爾斯登和摩根大通就是打壓白銀價格的元兇。巴特勒將這一內幕抖落出來,引起市場的強烈反響,激起了廣大白銀投資者的公憤。這才引出了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對摩根大通的調查,隨後又有很多投資者對摩根大通和匯豐銀行非法操控白銀市場發起訴訟。

    在廣大投資者越來越大的壓力下,2010年9月,摩根大通宣佈為了滿足美國新出台的金融監管法案《多德-弗蘭克華爾街改革與消費者保護法》的要求,停止自營業務,裁減大約20名在倫敦的商品期貨交易員,這些人交易的品種中就包括白銀,結果白銀市場聞聲而起,價格立刻突破21美元,打破了2008年3月17日貝爾斯登垮台時創下的高點。1980年以來,白銀價格兩次突破最高紀錄,都和白銀市場的主要操縱者出了大麻煩有關,難道歷史真是充滿了有趣的巧合?

    值得注意的是,對白銀市場的很多大動作都是從倫敦進行操作的,AIG如此,摩根大通也是如此,這主要是為了避開美國監管機構的麻煩。

    對白銀價格的操縱,人們耳熟能詳的就是20世紀70年代美國大富豪亨特兄弟囤積白銀,最後慘遭失敗的案例。通過這個案例,教科書反覆教誨人們,市場監管是有效的,操縱期貨市場的行為已經永遠結束了,誰要再想操縱白銀價格,亨特兄弟就是前車之鑒。

    其實,操縱白銀價格並不僅限於囤積白銀的抬價行為,更應該包括大規模「裸賣空」白銀所產生的價格壓制效應。對於後者,美國期貨交易管理部門從前並未認真調查過。也就是說,州官可以放火,百姓卻不能點燈。做空白銀有理,做多白銀必究!

    與黃金的情況一樣,世界白銀市場的定價權始終掌握在華爾街—倫敦軸心手中。紐約期貨交易市場負責「紙白銀」定價,而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則決定著「實物白銀」的定價,在雙方通力合作之下,白銀價格在通貨膨脹面前,始終顯得灰頭土臉。如此一來,所謂白銀的貨幣屬性看起來簡直就像個笑話,最普通的金屬都能有效對付通貨膨脹,白銀連這點本事都沒有,還能奢談貨幣屬性?白銀被徹底妖魔化為普通工業金屬。請注意,在人們的腦海裡,工業金屬和賤金屬幾乎可以畫等號。

    這就是普通人乍聽到白銀投資覺得莫名其妙的原因!國際銀行家巧妙地製造了白銀價格長期疲軟,並充分利用了這一心理效應來掩蓋白銀的貨幣本質,從而使美元體系的賭局更大更精彩。

    在幾十年中有效打壓白銀價格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供求關係決定價格的經濟學規律好比物理學中的牛頓三大定律,是個無法撼動的鐵律。工業需求是板上釘釘的事,很難有做手腳的餘地,於是打壓白銀價格就只有從人為加大供應量來破題了。壓低白銀價格可以有效遏制白銀的投資需求,而白銀的貨幣屬性在一個面臨日益通貨膨脹的世界經濟生態環境之下,其將被激發出來的潛在投資需求才是未來白銀供求關係的焦點問題。如果實物白銀的供應量不足,那麼只要創造出驚人的「紙白銀」供應量,同樣可以達到白銀「供過於求」的理想效果。而華爾街—倫敦軸心正是沿著這條思路來操縱白銀價格的。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