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戰爭3:金融高邊疆 第八章 人民幣的誕生 人民幣的橫空出世
    1947年7月,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反攻,晉綏、晉察冀、晉冀魯豫解放區逐漸連成一片。原來在各解放區使用的不同貨幣,現在都湧入了統一的解放區市場中。於是,就產生了許多「貨幣的煩惱」。在統一的解放區內,走出幾百里甚至幾十里地之外,就要換用另一種貨幣。

    當時負責華北地區財經工作的董必武,就親身經歷了這樣的麻煩。他從延安出發,來到了晉察冀根據地考察。一路上走得又饑又渴,他便與夫人、孩子停靠在路邊大槐樹下歇息。隨身帶的乾糧都吃光了,警衛員跑到村中小雜貨鋪子裡想買幾個燒餅和烤紅薯。誰知到了付款時,居然出了問題。

    賣燒餅的接過錢來一看,不認識是哪裡的錢,警衛員不得不解釋這是陝甘寧解放區的邊幣。賣燒餅的人拿著錢·來覆去地看了幾遍,最後還是退回來說:「不行,這錢我們這裡不花!」原來當地只用晉察冀解放區的貨幣,別的錢一概不用!

    警衛員無奈,拿著錢到附近的一家公營機關商店裡去換,機關商店的售貨員也不給換,態度堅決地回答:「晉察冀地區只認晉察冀邊幣,其他的錢票都不認,我收了你的錢也是白作廢,誰能幹那傻事?」

    這時,董必武的夫人對警衛員說:「你不用著急!我隨身帶著一塊給孩子們用的布料,你就拿它去和人家以貨換貨吧!我想,用這塊布料換幾個燒餅是足夠的!」【13】堂堂的革命元老董必武,被貨幣問題逼得只能用布料換燒餅充飢。

    當時,解放區的金融系統各自為政,不僅貨幣不統一,還互相徵稅,搞貿易保護。有的解放區為了降低貿易逆差,甚至提高本地特產的價格,拒絕其他解放區的商品入境。

    山東根據地擁有最「強勢」的海鹽,發行的北海幣最堅挺;晉冀魯豫的冀鈔次之;西北地區因為物資最為缺乏,需要大量進口,發行的西北農幣最弱。結果出現了晉冀豫抵制山東的海鹽,冀南扣押冀中訂購的煤炭等混亂現象。

    董必武在1947年底向中央匯報時,嚴肅批評了各地「互相建築關稅壁壘,各區票幣互相壓抑抵制,商業上互相競爭,互相摩擦,忘記了對敵」。

    統一解放區的財經工作,成立全解放區的銀行,發行全國統一使用的貨幣,這已成為刻不容緩的大事。再不統一貨幣,等到北京解放,各路大軍拿著各自的鈔票,湧入北京使用,市場必然亂作一團。

    要發行統一貨幣,有兩種選擇,一是借鑒蘇聯1947年的貨幣改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以新幣換舊幣,實行差別兌換,新舊幣以1:10兌換,此時持有舊幣越多貶值越大,乘機剝奪一部分人的貨幣財富,壓縮貨幣流通量,達到實現貨幣穩定的目的。

    其實,蔣介石抗戰後接收淪陷區時,搞的法幣以1:200收兌偽幣,蘇聯用新幣以1:10兌換舊幣,都是在掠奪舊幣持有人的財富。同樣的道理,美國逼迫人民幣升值,相對於美元資產國際購買力不變的情況下,假如1:7的美元兌換人民幣的比值突然變成了1:6,這就相當於人民幣「以舊換新」,在升值的那一時刻,人民幣的「新幣」以6:7的比價「取代」了「舊幣」,其結果必然是「舊幣」持有人的財富流失!這就是人民幣升值是對外「名義升值」,對內購買力實際貶值的道理。

    南漢宸從保護人民利益的角度出發,認為中國不適合模仿蘇聯的貨幣改革政策。

    另一種選擇是先合併簡化各個解放區發行的貨幣,等物價和貨幣穩定後,再發行新幣。同時,考慮到國民黨幣制改革的負面影響,要讓老百姓瞭解,共產黨實行的是統一貨幣,不是貨幣改革,與國民黨搞的完全不一樣。國民黨的幣制改革是以更嚴重的通貨膨脹為手段,來掠奪人民財富,其結果是物價飛漲,民怨鼎沸,經濟走向崩潰。而貨幣統一,是為了簡化和鞏固解放區的貨幣制度,為了促進經濟發展和商品交流,完全是從人民的利益出發的。

    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在河北省石家莊市宣告成立,南漢宸任總經理,並從即日起發行中國人民銀行鈔票「人民幣」。

    為了在貨幣統一的過程中不損害人民群眾的利益,政府採取了「固定比價,混合流通,逐步收回,負責到底」的方針,逐步收回了各解放區發行的貨幣。

    政府根據各解放區的物價水平,規定了人民幣與各解放區貨幣的合理比價,並停止了各地區貨幣的發行,要求各地銀行按照規定比價逐步收回。這樣,原來各自為政的地區之間的經濟關係得到迅速調整。人民幣的出現大大方便了市場流通。

    為了消除老百姓擔心手中持有的解放區的貨幣來不及兌換而作廢的疑慮,政府保證不但對人民銀行的新幣負責,而且對所有解放區銀行過去發行的舊幣負責。以後,政府不但對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發行的貨幣負責收回,而且對土地革命時期發行的貨幣、期票、公債也按合理的比價收回。充分保障了人民的利益不受損失,從而建立起人民幣在社會中的信用。

    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政府通過銀行業務、財政徵收、貿易回籠等方式,陸續收回了關內各解放區發行的貨幣,為中國的貨幣統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成功地避免了各解放區貨幣鬧京城的亂象。

    1950年,國內經濟形勢穩定後,開始回收東北貨幣。主持東北工作的高崗想搞獨立,曾授意東北銀行行長提出保留東北幣,南漢宸當面質問高崗是何企圖,高崗只得作罷。

    至此,自1911年以來,中國第一次實現了全國貨幣的真正統一。過去近40年間,中國「貨幣割據」問題被徹底清除。

    除了在解放區內部逐漸統一外,為了保證人民幣的流通,政府吸取在根據地驅逐法幣的「排毒」經驗,對人民幣流通域內的金圓券、外幣和金銀採取不同的「排毒」措施:首先是堅決肅清法幣和金圓券,這是惡性通貨膨脹的罪魁禍首,必須堅決肅清,為人民幣佔領市場鋪平道路。

    其次是實行外匯管理。取消外國銀行的貨幣發行權,禁止外幣流通,實施外匯統一管理。外匯、外幣均須存入中國銀行,禁止買賣或轉讓,由國家銀行統一經營。

    再次是嚴禁金銀流通。惡性通貨膨脹造成金銀在市場上計價流通,並成為金融投機的主要對象,也是人民幣佔領市場的主要障°。政府嚴禁金銀流通,規定金銀買賣與兌換,統一由國家銀行辦理,私下買賣和計價行使屬於違法行為。對於人民手中的金銀,以適當的價格進行收兌,逐步將金銀集中到國家銀行,用作國際儲備。

    然而,人民幣剛發行時,只能解決統一全國貨幣的問題,還來不及解決貨幣的穩定問題。1949年是解放戰爭取得全面勝利的一年,財政支出猛增,不得不大量發行人民幣來彌補赤字,通貨膨脹難以避免。這一年中,曾多次出現程度不等的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與投機勢力好比火與風的關係,無風之火不足為患,而火借風勢,風助火威,則通貨膨脹將立刻升級!對抗通貨膨脹的核心工作,就是打擊投機勢力。

    在中國的經濟中心上海,政府與投機勢力上演了一場大規模的物價爭奪戰。政府在通貨膨脹的陣痛中,最終搞定了投機玩家,實現了人民幣和物價的穩定。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