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之死 正文 大屠殺之後
    大屠殺之後,反對聲浪消失在血腥之中。《尚書》曰:舜巡狩四岳,「流共工於幽州,放兜於崇山,竄三苗於三危,殛鯀於羽山。四罪而天下鹹服。」當然天下鹹服,再有不服的,「四凶」立刻變成「五凶」矣。然而最妙的還是孔丘先生,他閣下對大屠殺的解釋是:

    「伊放勳發現姚重華賢能,並不可貴。發現了之後,一點都不懷疑,摧毀了所有的挑撥離間,甚至誅殺進諫的人,才是真正的可貴。」

    原文曰:堯之知舜之賢,非其難者也。不以其所疑,敗其所察,夫至乎誅諫者必傳之舜,乃其難也。在政治掛帥的大纛之下,手握權柄的人有福啦,真理正義、公道人心,都是他們的,連聖人都站在他們一邊,努力化腐朽為神奇。效忠政府的成了叛逆,血腥鎮壓的反而備受歌頌。歷史上斑斑史跡,一開始便被野心家利用,扭曲顛倒,黑變成白,白變成黑,成了一犬吠影百犬吠聲的奇觀。

    到了這時候,篡奪帝位的時機,已經成熟。公元前2258年,伊放勳先生終於下台鞠躬。按常理推測,他閣下下台鞠躬,姚重華先生當然上台鞠躬,他覬覦寶座已非一日,布下天羅地網,更非一天。這個熟透了的蘋果,非掉到他早已放在樹底下的大籮筐裡不可。但關於這場被後世儒家學派知識分子百般讚揚的「禪讓」,古書上的記載,過於簡略。《史記》只一句話曰:「卒授舜以天下。」其他古書,更含糊其辭,在那裡和稀泥,東拉西扯,不知所云。《帝王世紀》曰:「堯取(娶)散宜氏女,曰女皇,生丹朱。又有庶子九人,皆不肖,故以天下命舜。」《呂氏春秋》曰:「堯有子十人,不與其子而授舜。」《淮南子》曰:「乃屬以九子,贈以昭華之玉,而傳天下焉。」

    沒有一本書記載政權轉移的具體步驟,只記載伊放勳先生曾表示過要把帝位讓給另外兩個人,其中一位是許由先生,他閣下一聽說要他當頭目,心膽俱裂,怎麼,教我跟姚重華對抗呀捲起鋪蓋就跑,跑到箕山(河北唐縣北郊二十公里),像躲強盜一樣躲了起來。其中另一位是子州支父先生,子州支父先生說他自己害了一種「幽憂」的奇疾,搞不來政治那玩意兒。

    古書上從沒有記載過姚重華先生啥時候曾經拒絕過接班,連裝模作樣的拒絕都沒有。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