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第57章 走出坑人的教育誤區 (8)
    童年不會重復,吃過的藥會在體內留下痕跡;被貼上“多動症”標簽,也會在心靈留下痕跡。我見過一些兒童,他們吃過一階段藥後,自己就不願停藥,擔心停了藥自己變得更加不如意。藥物不僅損害了孩子的身體健康,也摧殘了他的自信——這個副作用難道不是最可怕的嗎?

    七、家長和教師成為推波助瀾者

    “兒童多動症”的信息越來越多,它使很多人相信,確實有這樣一種病在威脅著兒童的健康,而且有蔓延上升趨勢,連幼兒園的孩子“不守紀律不睡午覺”也被說成是多動症的前兆。我見過不少家長,談到他的孩子不聽話,就會憂心忡忡地認為自己的孩子可能有多動症。因為多動症的“症狀”是很容易讓家長把孩子和疾病進行對號入座的。

    絕大多數對“多動症”確信無疑的家長,他們對這一病症其實了解得並不多,甚至沒有查過資料,他們的信息主要來源於醫生、媒體或道聽途說。許多家長是在教師的暗示或建議下帶孩子去看多動症的。因為孩子在學校或幼兒園的行為不符合要求,給老師帶來了麻煩。老師不願被一些孩子過多地打擾,不願或沒有能力到教育上尋找問題的症結,於是尋找最簡單的解決辦法,讓家長帶孩子去看醫生。只要帶著孩子去醫生那裡檢查,很多兒童就成為了“病人”,他們需要天天吃藥。這樣老師就從被某些兒童打擾中輕松地解脫出來了。

    不少家長也願意把孩子的一些“問題”歸結到客觀原因上,這樣思考就不需要家長自責,做起來也最省力氣。我甚至見過一位高中生的家長,她的孩子不肯用功學習,總是不想坐到書桌前,只想出去打球或看電視,她就認為孩子有多動症,居然帶著孩子去看精神科醫生,每天要求孩子吃藥。而她自己作為家長,根本懶得去反思自己多年來在教育上的失誤,更不願意去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

    遇到“多動症”兒童的家長和教師,如果能多去關心和理解孩子,用心去傾聽孩子的“行為語言”,孩子的一切都會變得正常。他上課不注意聽講,是因為不喜歡老師的講課方式或對內容沒有興趣;考試成績低,是因為他壓根就沒去學習考試內容;攻擊同學,是因為他想保護自己或感到這裡面的樂趣;做危險動作,是因為他們想表現自己或不知道危險是什麼——千差萬別的兒童有著千差萬別的自我意識,他們的行為表現各不相同。他們還不具有成人的道德觀、價值觀、忍耐力,以及對後果的預見,所以他們很難用這些東西來約束自己。

    成人在多大程度上接納一個孩子,取決於他在多大程度上聽懂了孩子的“傾訴”。

    家長和教師都是愛孩子的,但僅有愛還不夠。愛的質量因為教育理念的不同,細節處理的不同而有巨大差異。只有懂孩子,才能很好地教育孩子,才能有質量地愛孩子。

    八、“多動症”孩子到底得了什麼病?

    如果說兒童確實表現出一些行為或品格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基本上都可以用教育學來解釋。

    一部分原因是,家長或教師把孩子正常的活潑好動看成是問題,無風三尺浪,沒事找事。大多數原因是,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他們在反抗壓力中,發生和發展了許多畸形行為。這些畸形行為當然讓人不舒服,追究它的成因,必須要回歸到家庭成長環境中。

    “多動症患兒”越來越多,只說明我們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越來越多。

    現代社會對標准化的追求,使社會生活方方面面都產生著趨同心理。家長總是希望孩子向著“楷模”發展,而不是向孩子自己願意的那個樣子發展。成人為孩子設立了太多的標准,認為在標准模式下培養的孩子將來才能成功。比如“愛學習”、“有禮貌”、“守紀律”、“多才多藝”等。兒童在這些方面“聽話”,按家長要求去做,就是好的,如果他們不聽話,在哪一方面達不到成人的要求,就要遭到訓斥,嚴重的會遭到打罵。還有的家長自身境遇不理想,或有人格缺陷,常常會把自己的不如意遷怒到孩子身上,把自己的“理想”交給孩子完成。

    這些成人對兒童的態度,反映的是成人自身的焦慮和不安全感。它勢必會引發成人和兒童間或明或暗、連續不斷的沖突。“多動症患兒”的家長往往有偏執人格,他們一方面以自己的思維模式對兒童自然特性進行長期而不良的干擾,憑借強權以“愛”的名義不停地打亂兒童固有的成長節奏,使他們陷入愁苦和恐懼中;另一方面自我保護意識很強,成人意願一受到挑戰,就要做出應激反應,經常態度嚴厲地對待孩子。這種家庭教養方式有利於成人渲瀉情緒,但不利於兒童生長,給兒童帶來的是持續不斷的心理傷害。

    分析診斷量表中所有“症狀”,反映的都是兒童對自身與世界關系的調整。他們用各不相同的“症狀”傾訴他們不斷地遭受心理創傷後的自卑、不安、厭惡、失望、淡漠、憎恨、懷疑等種種情緒體驗。連續不斷的心理創傷,會讓孩子精神上產生很大的壓力,行為發生變態,要麼成為桀驁不馴的小混混;要麼成為完全喪失自我的小傀儡;要麼成為無法和他人相處的孤僻者或偏執狂——這一切背後都是兒童安全感、自信心的缺失。

    人是何等細膩的生物,兒童從很小就對愛與尊重有了強烈的感知。生活中任何一種境遇都可能引起他體內各項生化指標的改變,即使所謂“多動症兒童”大腦中真的缺少讓他安靜的“多巴胺”,誰能說清楚這是因還是果?所以“多動症”的真正“致病原因”是成人犯了兩個錯誤:錯誤的兒童觀,錯誤的教育方法。

    這樣說令很多家長和教師感到不快,甚至反感。他們習慣把問題歸結到一個客觀原因,並去尋找客觀的解決方案。醫生的診斷,減輕了家長和教師對自己教育失敗的負罪感,給了他們面子。同時,較之耐心細致的體察,痛下決心的自我改變和嘔心瀝血的體力與精神雙重付出,吃藥是最簡單的,是最不需要家長和教師花費心思的方法——它恰好契合了那些缺少對兒童體諒的、自以為是的家長的一貫行為,所以它也最容易被這些家長接受。自以為是的家長和教師寧可相信藥片,不相信教育。大人自己犯了錯誤,卻全部推給孩子來扛著。被診斷為“有病”,開脫了父母和老師們,但它永遠地傷害了孩子。

    當下兒童流行病還有所謂的“抽動症”和“感覺統合失調症”,其症狀和多動症大同小異。有人把這兩個病算到多動症裡,有的把它們和多動症並列。使用藥物也都屬中樞神經控制類藥物。

    其實,患“多動症”、“抽動症”或“感覺統合失調”兒童的真正不幸,都是他們出生後,正常天性被屢屢剝奪。有一位家長在孩子學爬學走路時,怕孩子弄髒衣服,怕他碰傷,就整天抱著,不許他下地。其它類似的限制也很多,不許孩子干這個,不許干那個。她的孩子和同齡孩子相比動作十分不協調,十多歲時不得不進入“感覺統合訓練班”。同樣,許多資料及經驗可以證明,經常遭到打罵訓斥的孩子,由於壓力太大,會出現肢體或五官抽動現象,即所謂“抽動症”。

    這些孩子是“病”了,但吃藥能解決嗎?“訓練班”能訓練好嗎?我見過幾個參加“感覺統合訓練班”的孩子,他們的家長花了很多錢,但孩子的情況並未得到好轉。

    九、代表科學和權威的醫生們。從醫生方面看。醫療界一直對這一病症存在爭議,有很多醫生認為這是發明出來的病,是假病。但更多的精神科醫生並不反對給孩子開藥。

    一方面醫生不會從教育學方面去思考,另一方面醫生一般不願意告訴前來就診的人說你沒病,不開藥就打發走。病人有病,沒有被診斷出來,醫生是要承擔責任的;但病人沒病,被懷疑有病而進行治療,即使最後明確診斷為沒病,醫生也不會惹上麻煩。能捕捉蛛絲馬跡的症狀對病症做出診斷的醫生,才更受大家的尊重。這是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從醫學研究上,醫生需要不斷形成自己的學術研究成果,但並非所有的成果都自研究而來。《疾病發明者》中有一段話非常精彩,摘錄如下:

    “一種病症的誕生,常起源於某個醫生宣布觀察到異常狀況。起初只有少數醫生相信新病征,接著這些少數認同者出席某場會議,會中任命一組委員會負責出版文集,借由文集擴大新病征的知名度並引起各方興趣。至此,其他醫生也注意到新現象,然後刻意尋找症狀相符的病人。在這樣選擇性看病之下,已可能出現一場小流行病。接著許多文章和研究報告開始讓大眾產生一種印象:醫生真的發現新病了。這群醫生自創專業期刊發表自己的研究結果——其中保證沒有批評性報告。”

    第三個重要原因是醫生與藥品廠家向來關系微妙。包括美、英、德在內的許多國家,制藥廠商贊助有關青少年醫學期刊、贊助醫療學術研討會,已成為普遍現象。藥廠贊助醫學研討會,會後邀請醫生們享受盛宴和豪華旅游。德國的法定醫生進修,現在大部分公開由制藥業安排。醫學教授和私人醫生拿藥品廠商一大筆錢後,在記者會上發言。廠商最厲害最有效的手段是贊助醫學期刊,在醫學期刊上發表研究報告,這些報告有理有據,無懈可擊,不但經常對新藥核准與否發揮關鍵作用,還影響以後醫生們是否使用該藥以及使用范圍。近年來,不少國際著名制藥廠大舉進軍中國市場,國內制藥業也發展迅速。國際流行的醫藥營銷模式隨之在我國不僅落地生根,而且發揚光大。新興的龐大的醫藥代表隊伍,像密密的紐帶,把制藥企業和醫生緊緊地聯在一起。一些有實力的藥品生產廠家請醫生通過開處方或做宣傳來推銷它的產品,這是件並不困難的事。

    一直以來,誰的話都可以懷疑,但是我們不懷疑醫生的話。因為他們一直代表科學,是關照生命的權威。但利益的驅使如同洪流,可以改變和摧毀很多東西。

    澳大利亞醫學界總結出五種在臨床上販賣病症的方式:

    把生命正常過程當作醫療問題;

    把個人問題和社交問題當作醫療問題;

    把致病風險當作病症;

    把罕見症狀當作四處蔓延的流行病;

    把輕微症狀當作重病前兆。

    十、把藥片扔進垃圾桶是治愈疾病的開始

    意大利著名兒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是一名醫學博士,她曾是兒童神經病科醫生。在和不同的患兒打交道的過程中,她越來越感到藥物解決不了問題,問題在教育上,教育才是解決兒童精神及行為問題的最有效辦法。

    她經過多年實踐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兒童心理缺陷和精神病患主要是教育問題,而不是醫學問題,教育訓練比醫療更為有效”。這個結論改變了無數兒童的命運。

    她創辦了治療兒童心理創傷的“兒童之家”,主要收治那些精神和智力方面有問題的兒童以及流浪兒。她發明了許多用於改善兒童智力及情緒的教具和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訓練。她把這些孩子當正常孩子一樣相處,給他們以符合人類自然天性的教育與關愛。蒙台梭利成功地使進入到“兒童之家”的孩子們走出陰影和困境,在語言發展、動作協調、人際交往、學習方面都和正常兒童一樣,在政府監督下通過了與公立學校同齡兒童同等水平的讀、寫、算等考試。她的教育成果在全球教育界引起巨大轟動。

    蒙台梭利教育理論和方法的基本原則是“盡量減少干預兒童主動性”,給孩子最大的自由,給他們以尊重,發展孩子潛能,讓他們學會獨立做事,獨立判斷。哈佛大學教授、教育學家霍姆斯說:“蒙台梭利理論體系的精華是她對下面這個真理的有力論斷:除非在自由的氣氛中,兒童既不可能發展自己,也不可能受到有益的研究!”

    “減少干預”,給兒童“自由的氣氛”才能培養出身心健康和諧的兒童,這和前面提到的絕大多數“多動症”兒童來自管教嚴格的家庭,恰形成邏輯上的吻合。如果說真有一種藥能治孩子的毛病,那麼“減少干預”和“自由的氣氛”應該是最好的兩片藥。

    蒙台梭利在《吸收性心靈》一書中說:人是一種有智慧的動物,因而對心理食糧的需求幾乎大於對物質食糧的需求。無需恐嚇或哄騙,只需使兒童的生活條件“正常化”,他的疾病將消失,他的噩夢將絕跡,他的消化功能將趨於正常,他的貪婪也將減弱。他的身體健康會得到恢復,因為他的心理趨於正常了。

    社會生活變得如此細膩,會生孩子不等於會當父母,當代家長需要虔誠地學習如何做父母。如果你家裡有個“多動症”孩子,要改變孩子,首先和最重要的是改變家長自己。第一步是果斷地把藥片扔進垃圾桶,勇敢地向孩子承認,是我錯了。這一天是家長的新生,也是孩子的新生!

    童年不會重復,吃過的藥會在體內留下痕跡;被貼上“多動症”標簽,也會在心靈留下痕跡。

    兒童心理缺陷和精神病患主要是教育問題,而不是醫學問題,教育訓練比醫療更為有效。

    連續不斷的心理創傷,會讓孩子精神上產生很大的壓力,行為發生變態,要麼成為桀驁不馴的小混混;要麼成為完全喪失自我的小傀儡;要麼成為無法和他人相處的孤僻者或偏執狂——這一切的背後都是兒童安全感、自信心的缺失。

    如果說真有一種藥能治孩子的毛病,那麼“減少干預”和“自由的氣氛”應該是最好的兩片藥。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