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 第六百八十八章 行途11
    西州足足了八天後,帶著重新補滿的食水和特產,PS以及更加龐大的尾隨商隊,我的隊伍才重新出發。[WWW..com無彈窗小說閱讀!]

    然後沿著穿過西州匯入羅布泊的赤河(塔里木河)沿岸的灌渠綠洲,向上游繼續行進,越過天山支脈一開都山的邊緣山口後,就進入真正意義上安西都護府境內,安西四鎮之一,最東端的焉耆鎮和焉耆都督府的所在地區,焉耆鎮大致位於後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部,天山中段的焉耆盆地內,蜿蜒穿過沙漠戈壁的赤河,在這裡再次衝擊出一片肥沃的農墾灌溉區來,由於該盆地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略為傾斜,四周環山,形成了特殊的山間盆地。

    山上的融雪彙集的眾多季節性溪流,再加上貫穿過境日益壯大的赤河(塔里木河),形成了焉耆海(即博斯騰湖,也是後世【中】國大陸最大的內陸淡水湖),因此焉耆鎮可以說是安西都護府境內,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

    當地廣種稻麥菽栗,並富產棗梨葡萄等果木,焉耆海畔水草連雲,蘆葦從dang,野物極多,其中蕃息著眾多野馬,經由配種馴化所出焉耆大馬,乃是安西名產之一。此外大澤還出產作為胭脂的染料植物,依靠綿延的水系,富有魚鹽蒲葦之利。

    如星網般貫穿在沼澤和水泊中的各種灌渠和河道,讓往來的車船舟楫不斷,在這一片四野多風塵大地理環境中構成一道獨特的風暴,因此甫見之下,很有些依稀來到江南水鄉的錯覺。也讓那些長期見慣了大漠孤煙殘煙落日的旅人們,很有些驚喜和感動。

    焉耆鎮的前身,乃是新疆塔里木盆地古國,又稱阿耆尼國,也就是沃教中的火神之意。最早見諸《漢書西域傳》:「漢武帝元朔六年(前122年),漢票騎將軍霍去病將萬騎出隴西,過焉耆山千餘里,得胡首虜八千餘級,得休屠王祭天金人」……

    直至本朝開國,末代焉耆國王姓龍,名突騎支,常役於西突厥。

    貞觀十八年(644年),為安西都護郭孝恪為西州道行軍總管討平之,由是成為【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

    焉耆鎮治所為昔日王都員渠城,週六七里,四面據山,道險易守,泉流交帶,引水為田。雖然與西州一般,屬於農業和商貿同樣繁華異常的樞紐重鎮,但到了這裡,相比西州遍地可見的漢人面孔,已經是西風胡韻逐漸佔據主流了。

    道路上行走的,田野間耕作的,山林間放牧的,幾乎都是各種膚色髮式瞳樣的胡族人,夾雜在他們之中其中的那些穿戴最光鮮最整齊的,肯定都是一色黃膚黑髮的唐人。

    但我一詢問當地戍官,才知道。

    據說這種狀況也是這幾年的事情,和我還有點關係,早些年地方上見到唐人也不會少的,但由於這幾年的大開拓和進軍,大量當地唐人土戶和熟藩,歸化人被土地財物等厚利,募集吸引去更西邊的土地上進行開拓經營,他們閒置下來的田畝和產業也不能撂荒,於是以佃租形式被委託給軍鎮和官府重新規劃,並開始大量用戰爭和貿易所獲的奴隸,進行集體耕作和經營,結果造成了這種地方上胡漢比例有些不對等的局面。

    要知道,焉耆鎮相當於國內一個上等大州,戶近兩萬,番漢人口十一萬,常駐邊兵八千,外加前焉耆國人組建的府兵四所,但在行政規格上卻屬於排名前十的都督府之一,光是駐軍將士家眷及屯戶子弟,就佔了三成,再加上外轄八個羈縻州的歸化百姓,不至於零落如此的。

    這裡也曾經是大唐開國以來,經過幾戰幾復,流滿鮮血和眼淚的土地,而如果沒能解決雄踮高原的吐蕃,安西四鎮經營的再好,也免不了被遮斷後方的危機,對於這一點,我是相當具有自豪感的。

    焉耆鎮鎮守使楊日估,算是北庭副都護楊希古的同宗,也是土生三代的老防人出身,一早就親自率一眾文武官員親自來焉耆海西的驛站迎接,對於我這個長期身在國內,卻心懷遙遠故鄉,連帶對安西四鎮都關照援助有加的朝廷重臣,那是慇勤周至熱切拳拳不需贅言。

    我們依例沒有如邀入城滋擾,而是在焉耆海之濱,選景秀饒澤之地聯車立帳,作為臨時駐所,然後向四方採買補充所需,並搜羅地方風物特產。

    夕陽餘暉下,晚風習習,準備晚餐的案子上已經擺著酸筍醃肉,蟹塊炒米果,生蒸火tuǐ,熏臘炒飯,海米盹瓜條,等自備的食材。

    交涉採買新撈獲的魚鮮,也正在加工中,什麼扁頭穌,什麼裂腹魚,什麼淡水鮑,奇形怪狀的當地特有水產,或切斷爆炒,或剖絲涼拌,或黃油片煎,淡淡的河腥味和翻炒出來的魚油肉脂香氣,漂浮在空氣中。

    咕嚕嚕的湯鍋裡滾著的是,河蚌螺絲蝦蟹小魚的亂盹雜湯。籍著等候晚飯的時光,我身邊的女性們,也難得出去活動一下,坐車坐的僵直的身體。

    小丫頭正在折騰她的新坐騎,一匹長毛如炭的兩歲小駒,焉耆馬以輕靈平穩著稱,據說馬駒一生下來,就能平穩的側步走。只是一群人拿著套網繩索如臨大敵圍在一旁,準備隨時套拉住可憐的小馬兒,不讓它有任何使脾氣的機會,看起來有些煞風景,雨兒和哥舒小姐妹則蹲在水邊淺沙裡玩昏釣,1小慕容帶著柳芳菲又不知道躲到哪裡角落去,尉遲瑤跑去聽取當地下屬的工作匯報,轉眼我身邊只剩下個林素昔。

    新出爐的計劃…書也擺到了我的面前,我前幾天才敲定了在西州興辦鹽廠和鐵坊的一攬子項目,當然是以軍從商的身份出名投資經營的。

    朝廷對涉及鹽鐵之類普通國計民生的管控還好,但是對於鋼鐵鍛冶,爆炸物、燃燒彈、熱氣球等技術,就出於一種小農經濟的保守心態,恨不能將所有相關事務都盡可能封鎖在都城附近,以便對技術擴散把守的越嚴密越好。

    雖然這裡已經有些天高皇帝遠的味道,但是明面上的功夫還是要做好做足的。

    粗略看完計劃…書,我又讓林素昔給我念,這兩天積壓下來的國內奏報節選。

    「彈劾小白狼、早慢熊禍亂宮闈疏,這些朝官還有沒有下限了……

    我翻了個白眼,掃了掃這份延遲了至少半個多月的邸文及其附議,不禁嘿然道,這算不算是兩隻寵物躺著中槍啊。

    這也是鷂書加馬遞組成的情報系統,所能最大的極限了,過了瓜州之後,往來內地信息的延遲,是以天數為單位遞增的。

    「說我們家養的小白狼,早慢熊以一長毛畜生,出入宮闈而嬉戲於宮人妃主之手而日久,雖行舉如禽獸,內外命fu皆不以為幸,實有損皇家體面和天子聖名,還請傚法古制……予以淨身之刑……」

    「然後呢……」

    「然後崔光遠派出老攪局的人,答的更妙……」

    「他們怎麼說……」

    「請傚法古制,先淨翰林、麗正諸殿院學士、shi御、供奉伴駕內臣之身,以正宮闈之風……何苦專難畜生呼」

    噗,我一口剛喝的西瓜汁頓時噴的滿嘴滿臉,崔光遠什麼時候有這個政治幽默感了。

    「難道我走了之後,朝中政爭,已經到了這麼無所不其極的程度了麼……」

    再看下去,卻是我自作多情了,門下省shi中,領班宰相張鏑以年高力再,乃請退,天子再三慰留,又使太醫常駐府上居體問安,乃加上開府儀同三司,太子少傅。

    這樣加上老而不死謂之賊,偶爾還會受到宮內象徵性備詢而發光發熱的太子少師、幽國公韋見素三前兩年才告病請至仕的太子少保、魯郡公顏真卿,一套師保傅組成退居二線,隨時備諾傳喚的元老宿臣班子,算是基本湊齊了。

    再聯繫上不久前跑去修行的中書秉筆宰相、安平侯李泌,空出來的宰相班子首席,足夠朝中一大堆人自下而上的活動和忙碌上好一陣熱鬧了。

    張鍋的去位,也代表著肅宗時代沿襲下來的老人和最後一點影響的徹底終結。如果在聯繫上我離京探親的請求,很容易就和皇帝立儲並為新朝班底鋪路的猜測聯繫在一起。這無疑會讓很多人的心思再次活泛起來。

    相比我加東宮詹事府的追封,當年貶斥廣州的王邸故人木野狐,也在市舶使任滿後回京栓選,乘著冊立太子的風潮,出任司農左丞,領商椎、錯金、鑄印、匯通諸局司事。

    不過這些都離我太遠了,煩惱的應該是薛景仙、崔光遠他們才是。

    然後尉遲瑤也回來了,帶來了西域女營的消息尉遲瑤負責的西域項目之一,也包括就地籌建女營,主要架構和職能,基本按照國內既成的模式組建的,只是來源有些不同,西域之地,戈壁沙漠,綠洲沃野,貧瘠與富饒兼具,民風彪悍而經商成風,是以重男輕女的傳統,尤勝國中。

    是以女營主要由當地貧寒人家養不活,而捨給軍隊的年輕女孩兒居多,代價低廉的難以置信,而對這些當地人來說,將家裡浪費糧食的賠錢貨,送到軍中白吃白喝幾年,還能換成幾袋豆麥或是十幾枚銀錢,也算是不錯的選擇。

    因此消息一出,幾乎是踴躍而來的是,坐著大車的女子給家人送到軍營門口,光是西鍵城一地就收了近千人。

    只要經過短暫的培訓之後,就可以投入到漿洗縫補織繡之類的後勤勞務中去,然後再在其中選出一些悟性和學習基礎較好的,進行更進一步的救治護理的培訓,以滿足戰地後方的需要。

    當然不出意外的話,她們也是將來軍隊配偶問題的首選。當然我所沒法預料的是,由於這種模式造就了大批軍旅家庭,因此日久下來,甚至因此改變了當地流行甚久的溺嬰傳統。

    焉耆鎮,南河大城,火光熊熊的大襖祠,也迎來了一名剛剛換下官袍的特殊訪客,高高鑲嵌著代表七柱神之首,至高神阿胡拉馬茲達的鷹身人首金色造像的門廊之下,空氣中瀰漫著焚燒香料和名貴木材的味道,這是西域碩果僅存的幾處供奉聖火的大祭壇所在,按照傳統,聖火被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是信徒在家供奉的「虔誠之火」以燈罩或是火籠的形式進行維持和供奉。

    第二等被稱為「火中之火」供奉在中心城市神廟的聖火壇上,由不同階層的信徒貢獻的聖火的餘燼(沒有完全熄滅燃燒過的木塊)點燃而成,有專職教士每天至少五次添加木材和香料,日夜維持火不熄滅。

    屬於地區級的聖火,是該神廟所在地區信徒團結的象徵。

    最高一級聖火稱「通明之火「通往神明之路的聖火。點燃一座通明之火的儀式往往長達一年,要組合古代bō斯全國各地各個階層,如祭師、貴族、武士、牧人、農民、獵手等等貢獻的一千零一座聖火的餘燼。其中,最必不可少的一種餘燼是來自天火一閃電擊發的火焰。

    通明之火供奉在帝國的幾座主要神廟裡,由通過繁瑣儀式淨身的教士保持燃燒不滅。然後又分為王室專用的御火勝利之火,和分別代表武士、僧侶、農夫三大祠之火御火代表皇室的光輝榮耀,是bō斯帝國之火。作戰時,勝利之火的餘燼由武士護送到戰場上,以鼓舞戰士的鬥志,保估戰鬥的勝利。

    阿拉伯人征服bō斯後,大部分聖火神廟被改建成清真寺,聖火也被熄滅。但只有少數聖火為信徒秘密維護下來直至今天。

    這處聖火廟供奉的是,當年bō斯末代王子率領數萬部眾東遷時拚死帶出來的,來自首都至高神廟的御火之種,據說在泰西封的總壇,已經燃燒了兩千多年。

    後來又因為一些因緣際會,讓這裡稱為了西域拜火眾,最高規格的聖地和最後的精神寄托。

    「你見到聖尊麼……」

    白袍束帶火焰紋,鬚髮潔白的大穆貝德(總祭司長)開口道,在bō斯薩珊的鼎盛時代時代,總祭司長可以決定神學和教義問題,組織異端審判會議,參加王家御前會議,在重大國事問題上備顧問,為諸王之王的精神導師。

    「果然是容貌如昔……」

    來人是一名薩寶(禮部管理拜火教事務的祭祀官),用一種虔誠而恭敬的聲音回答道。

    「你可知,當年阿黑門尼德大火者,傳下五枝八葉的源流,為什麼現在只剩下五葉源流……」

    大穆貝德突然說起另一樁公案。

    自從亞歷山大東征,焚燬了聖典《阿維斯塔》,屠殺了無數的教士,拜火教也因為教典的殘損,而分裂成眾多支派,雖然歷經塞琉古、

    帕提亞等多個王朝,相互紛爭不休,。

    直到拜火教高級祭司家族出身的大貴族,阿爾達西爾一世推翻帕提亞王朝,建立了bō斯撤珊王朝,在皇室和貴族的支持下,國王宣佈拜火教為國教,設置主教總管教務,授權教士主持訴話和徵收賦稅,拜火教會才得以統一進入了鼎盛時期。,並全力扼殺異端信仰,在公元277年,處死了拜火教和基督教混合衍生的新宗教摩尼教的教主摩尼,公元529年,又謀殺了拜火教的異端馬茲達克教的教主馬茲達克。

    公元392年,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之後,以拜火教為國教的bō斯帝國成為基督教東傳的一面防火牆。作為與羅馬爭霸的手段,薩珊王朝迫害基督教徒,但保護被羅馬教庭宣佈為異端的基督教聶斯脫裡派。

    正是在這一時期,所謂「三夷教」的拜火教、摩尼教和景教(即基督教聶斯脫裡派),正是在這種相互鬥爭、迫害與反迫害的恩怨糾纏下,通過陸地和海上的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內地的。

    阿拉伯人征服bō斯後,初期尚能容忍拜火教的存在,但從八世紀起,宗教衝突愈來愈尖銳,大批拜火教信徒被迫改宗伊斯蘭教。因此風俗與傳統與bō斯故地相近的西域,反而變成這些拜火眾聚集最多的庇護所和避風港。

    「因為列位穆貝德爭權,不相忍,不敬愛。信眾難適其變,而是為外教所乘而式微……」

    中年的薩普恭聲道「當年中原兵亂,聖火降世,喻我教大興,不但各脈子弟聞訊大局前往中原興法,連長安的葉若羌和薩魯更,也貌似派出使者前往聖火降臨之地。」

    「但兵戰凶危,最後只有寥寥數人帶著取回的天火和聖遺物回到火壇……」

    「但直到近年,總壇才得以確信,阿爾迪貝赫什特(火神,宇宙和人類秩序的保護神)的化身已經降世」

    「並教導農人使用無根淨火,令大地更為豐饒沃產,又教導軍士善用天火之威能,是以各部將士征戰攻伐…無所不利……」

    「聖尊自有大氣運,諸害皆難以加身,親近者反而可以得到大氣運的扶持,……」

    「泥師捏王孫的後人,已經在泰伯裡之地,重新復國了……」

    「景教大僧塞拉弗拜在門下,已經自立教團,坐擁信眾數萬而護衛數以千計。」

    「因此,聖尊承認與否並不重要,只要火者眾人,盡心shi奉,事事順其道而行……自然可以大興教業……」

    「要知道,地方上的那些摩柯延納(僧侶),已經在暗中對信眾宣稱,聖尊乃是護法大明王,大鵬金翅鳥迦樓羅王,應天火而降……」

    「我們不能落於人後了……聚集我們的兄弟,選出本教最純潔出色的女子,我們需要有人追隨著聖尊身邊,聆聽福祉……」

    數日後,各地被召集而來的教長和經師們,被引入內壇舉行大淨禮。當他們集體服用過罌粟、大麻和麻黃的新鮮植株搾出的汁液「呼瑪」調和牛rǔ和薄荷製成可以怯除百病並與神靈溝通的聖水之後,。

    大穆貝德親自請出聖遺物,置於聖火之中,眾人不由再次驚歎道,不愧為上天賜予威德與權能的聖物,置於至高聖潔之火中,依舊毫髮無損彌久如新,上面大聖尊的容貌,在閃爍的火光中,栩栩如生呼之yu出一般,不由自主的淚流滿面。

    當羅蘭一行人帶著眾多贊助者和借貸人的期望,終於離開意大利半島,前往索拉納群島建立營地和落腳點時,處於內戰風潮中的法蘭克王國,新即位的查理曼大王派出的秘密使者,也抵達了羅馬,由於確切的消息說,中洛曼僱傭了維京人作為征服南方沿海的外援,所以查理曼將主意打到這些昔日擊敗王國海軍的東方人身上。

    自從這些塞利斯人逐漸驅逐了,肆虐在地中海的穆斯林海盜及其附庸勢力後,也僅剩下所謂阿非裡加的地中海南岸,北非地區所屬的眾多混亂而龐雜的部族出身的海盜,能夠依照地利優勢,在近岸與之周旋一一一。

    但是隨著拉赫曼遠征和大規模僱傭借助塞利斯人的海上力量,他們的影響力也從傳統的埃及地區向更西端的馬格裡不地區滲透,許多柏柏爾人酋長和貝賈部落首領,折服於他們的金錢貨物和威勢,宣佈堅決維護他們在內陸行走的權益和安全。

    雖然他們同樣也搶劫和燒掠屬於法蘭克王國及其附庸勢力的沿海港口和城鎮,並且有計劃…和週期性的luǒlu俄人口和勒索財富,但另一方面通過眾多岸上的走sī代理人,停滯了幾乎大半個世紀的環地中海貿易並沒有因此消亡,反而呈現有所復興的跡象。

    作為法蘭克王國內最顯著的變化就是,嚴重萎縮的書寫紙草和西歐社會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用香料供應,隨著猖獗的海岸走sī,而大為緩解,一些教會領主甚至為此解除了沿襲了半個多世紀以來的某些禁令。

    如果這些賽裡斯人願意提供足夠協助的話,法蘭克人甚至可以提供王室特許的貿易權做交易,從某些方面說,查理曼更具有變通和妥協的xiōng懷。

    另一方面,還有宗教上的因素。

    根據已故丕平大王的遺囑,除了土地和封臣服用人口之外,他名下的所有動產和不動產被分為兩大份,一份給予次子作為補償,一份分給全國21個大教區主教,作為對教會的獻納和扶持。

    畢竟法蘭克人接受基督教僅有很短的歷史,影響力主要集中在統治上層以及較大的城市中,地方貴族也僅有大半根據效忠的義務而受洗入教,其中真正談的上虔誠的屈指可數。教會組織和傳教歷史比較成熟的,主要位於歷史人文較為發達的前西羅馬帝國境內,比如哥特王國時代沿襲下來的高盧教會,而在邊遠地區或新征服地區的領主,根據自己的傳統,信奉原始森林薩滿,或是日耳曼神系而自行其事的也比比皆是。

    【真】實的歷史上,教會是在查理曼大帝祖孫三代,不遺餘力的捐獻贊助教會組織,大肆興辦教會學校,強令所有貴族子弟必須接受教會學校的教育,才有資格繼承爵位和采邑的情況下,基督教才真正得以傳遍了整個法蘭克王國的每一個角落。

    因此國內的教會雖然更傾向正統繼承人,但面對打著基督世界光復者大旗的卡羅曼,明面上卻不得不嚴令各地教會領地和城市,盡量中立,所以無論如何,他需要從羅馬獲得一個宗教上的名義,以加強自己的大勢。(未完待續。!。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