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一次,德國人真指望不上了!」范種哀歎道。
老希倒下後,在歐洲的華夏軍隊已經在加快進攻步伐了,希望給德國人以最後的希望,不指望德國人跟著華夏一起戰鬥,只要德國還維持著一個聯盟的牌子,甚至中立,只要不徹底倒向盟軍,讓華夏失去了從德國撈取技術和人才以及其他財富的機會,真的變成華夏單挑全世界的局勢即可。
雖然孟享也不懼單挑,但若是在世界上真成了孤家寡人,對國內民眾的民心也是一種影響,尤其是現在華夏國民的信心還不是很穩定的情況下,更需要有外界的聲音給予鼓舞。後世華夏甚至靠著無償贈送等方式,拉上一群亞非拉小弟在旁邊搖旗吶喊。其實除了合理的利用國際外交規則,多爭取一份利益外,也是對國民信心的一種安慰。
就連華夏此時向外攻擊,都要把吞得只剩下了渣的那些亞洲國家中,拖出幾個僕從軍團,來向國內和國外展現一下得道多助的旗號。就連向外擴張的時候,也不忘打著解放等借口。
如果是實力懸殊過大,什麼借口都不需要直接碾壓,都會有人跳出來粉飾,但如果實力相當的情況下,能取到一份外在的幫助,還是值得多費些心思。這些對華夏來說,有利無害的表面文章,孟享不介意多做幾篇。反正源遠流長的華夏國內有的是這方面的人才。
但德國國內這一次的動盪,卻真的讓熄滅了德國人抱團再戰的希望。
當各方矛盾需要用武力來就解決的時候,德國國內的混亂已經無法阻止了。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平息,讓本來希望刺激德國人再次共抗盟軍的華夏眾人失望之極。
「這至少不算很糟糕!」孟享面色平靜道。
他心中反而比表面更加輕鬆。除了依仗基地的存在,心中更有底外,他本來就是不希望德國完整的存在。
歐洲的財富精華,現在很大一部分都落到了曾席捲歐洲的德國人的手上。除了那些掠奪來的技術和東西外,獲得了外部資源而一直快速發展的德國本身就是一塊大肥肉。
前世無論是美國還是蘇俄很多技術都是在德國二戰技術基礎上發展的。就連那些機器、黃金等實物戰利品,也加快了蘇俄人二戰經濟創傷的療養。
這麼多的財富,已經足夠讓人眼紅到把戰爭進行到底。
德國人寄希望於和英美和談,就跟指望和狼談判的綿羊一樣。
在歐洲遍地廢墟的情況下德國無疑吸引著盟軍最大的貪yu。
盟軍和德國之前的和談只是個幌子,不過是先打垮華夏後,再反過頭來宰割德國。誰料華夏的強韌出乎所有人的預料,甚至在各條戰線上反逼得盟軍十分狼狽。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從老希死亡的恐慌中走出來的德國人也已經覺察出了盟軍和談的虛偽,反對盟軍或者逼盟軍盡快以優惠條件和談的呼聲越來越高,逼得美英不得不趁著意見不統一的矛盾引爆更大的內亂。
在這種情況下,只需要擺出納-粹和德國的利益的不同,做出一個畫餅一樣的許諾,就推動了維茨勒本元帥向納-粹集團發難了。
沒有老希的威壓,只需要一個引子,納-粹集團和傳統勢力的利益矛盾就迸發了。更多的德國傳統勢力向納-粹集團直接下重手,而這麼多年來滋潤強大起來的納-粹集團也毫不客氣的反擊。
美英的yīn謀成功了,雖然無法順利的宰羔羊獲得最大利益,但當武力激化矛盾後,德國內亂甚至是內戰,將會把德國徹底困死了。
面對一個統一強大的德國,華夏只能按部就班的在德國身上賺取正當利潤。甚至向歐洲伸手,都需要面對德國的阻撓。就連之前華夏在歐洲佔領地上的割羊毛,也需要給德國人留下部分,來充當租金或者管理費。
但現在,歐洲的一切,只需要華夏憑著本事來掠奪,就足夠了。甚至包括陷入內亂的德國。
無法統一立場的德國不徹底倒向盟軍,就是對華夏最大的幫助而只要德國混亂的一方邀請了華夏,華夏就能明目張膽的進入德國,撈取最大利益。
現在才是搶時間的時候。華夏軍隊需要趕在德國內亂結束,做出最終選擇之前,橫掃歐洲最後進軍德國。
「現在德國在國內打他們的我們在外邊打我們的!指望不上德國人,就不去指望。我們華夏有志氣,也有能力面對一切困難和挑戰!」孟享斷然的下達了更為猛烈的進攻計劃。大群的C130大力神運輸機編隊首先拉出了一條條亞洲延伸向歐洲的人員運輸通道。
只要人到了,就有大把的裝備等著把他們全副武裝後,投入戰場。
這一次歐洲空投,不是澳大利亞那一次,在盟軍強大空中力量的阻攔下,需要大量的護航戰機,很難投送太多的人手。
在陸地通道被雙方大軍阻塞的情況下,最終的強力的投送人員方式還是海運。
「不惜一切代價,切斷華夏人的海上運輸線!」美國人連續發出了幾道命令,準備絞殺華夏海上後勤線。
華夏大軍進入北美是通過白令海峽的亞美大陸橋,而攻入歐洲是因為歐亞大陸是一體的,即使攻入非洲,也只是因為隔著一條蘇伊士運河。
但無論攻上英國本土也好,攻上美國後花園也罷,都離不開海洋的通道。
即使搞得美英有些被動,但只要卡死了海上運輸線,前線的軍隊只會逐漸癱瘓。
美國邊界的sāo擾部隊因為人數少,又有美洲勢力較大的保護傘公司幫助,對海上運輸線的依賴要少一些,最多能控制人員的進入。
而英國本土的那麼多的華夏軍隊,就是不增加援軍,要解決那麼多的武器彈藥和軍事物資,他們對海上運輸線也是極為依賴。一旦出了問題,就像正在英國本土的那些德軍一樣,有勁也使不上。
強大的德國海軍尚且被一道窄窄的英吉利海峽難住,更不用說那在很多人眼中還是稚嫩的華夏海軍需要跨越三個大洋的運輸了。
即使華夏出現了一艘無敵戰艦,盟軍海軍中無一敵手,行駛到哪裡,哪裡的盟軍海軍就不得不退卻。但它卻控制不了漫長的海上運輸線,從太平洋到印度洋再到大西洋,隨處使勁卡一下,就足以讓華夏整個後勤運輸線崩斷。
「我們巴不得華夏的戰艦來護航,好為我們多增加一份功勞!」很多盟軍海軍人員都摩拳擦掌的等待著華夏艦隊的到來,甚至希望華夏的護航戰艦也一起露面。畢竟擊沉一艘戰艦比擊沉一般的運輸艦功勞大得多。
至於操作戰艦的華夏海軍,很多盟軍海軍人員選擇了無視。只有那些和華夏海軍作戰過的,才瞭解華夏海軍的厲害,不過就連他們也以為他們面對的只是華夏海軍中的個例。「不要小瞧了華夏海軍!」斯普魯恩斯特意提醒道。
相比傲慢的英國人,美國人中還是有不少人對華夏海軍很是謹慎,尤其是在華夏海軍身上吃過不少虧的美國太平洋艦隊。
連尼米茲都被拖累的辭去了總司令職務。斯普魯恩斯的第五艦隊更是在印度洋上和華夏海軍交手的那些時光裡,對華夏海軍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我們知道華夏有不少大型戰艦,真要和他們擺開陣勢打一場,確實有些麻煩。但華夏海軍畢竟年輕,他們懂得如何維護海上運輸線嗎?」金上將不要以為然道。
華夏海軍崛起時間畢竟太短。
百年海軍說的不止是需要資金積累養起海軍這個吞金獸,而且人員的訓練、磨合以及對全世界海洋的熟悉都需要足夠時間。
各處海域海情不一,適應了一處,不一定能適應其它地方。無論英國也好,美國也罷,他們的海上霸主地位,都是上百年的時間在全世界一點點積累起來的。
或許華夏海軍有了不少的強大戰艦,甚至能在一些海戰中,擊敗美國日本這樣的海軍強國,但遠洋護航這樣的技術活,並不是有幾艘大型戰艦就能辦到的,它更需要雄厚的海軍底蘊。甚至可能需要出動上千艘戰艦來維持漫長的海上運輸通道。
「連最為強大的美英海軍面對著這麼漫長的海上運輸線可能遭遇的破襲戰都會頭疼,年輕的華夏海軍能行嗎?」世人都在懷疑,可事實卻給了所有人一個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