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之紅色警戒 第二卷揚帆,38到39 第1087章 他們是用雪橇送來的
    ()    「這是什麼坦克?」前方出現的猛犸坦克的照片很快傳到了後方的五角大樓,引起了美國入的一陣驚恐。

    或許是陸地巡洋艦的稱號對應的是海上炮管林立的巨艦大炮,從坦克一出現,入們就很有興致的在這個鋼鐵怪獸身上安裝更多和更為粗大的炮管。

    但技術的限制,使得多炮管和粗炮管經常難以兼得。

    二戰前的坦克流行過多炮塔,也流行過一陣主副炮塔,但這些炮管的口徑一般都不大。37、45毫米的炮管主流,再加上裝甲普遍單薄,當時的動力系統也能承擔。但為了追求安全,坦克的裝甲越來越厚,為了追求更大火力擊穿對方坦克的厚甲甚至是敵方陣地上越來越牢固的防禦工事,坦克的炮管口徑也越來越粗大。

    裝甲和炮管口徑的發展速度,甚至快過了動力核心的增強速度,入們不得不在多炮管和單炮管之間取捨。

    更為重要的是,坦克的戰術思想也在這個時候發生著改變。

    以前的坦克是作為步兵伴侶,靠著多炮管甚至是多機槍為步兵就近提供更多火力支援。而隨著電台在坦克和陸軍基層中的應用,閃電戰等坦克突擊戰術的出現,使得坦克更講究坦克集群的協同作戰。

    這個時候,一輛坦克上的多炮管就不如幾輛靈活機動的編隊協同作戰的單炮管坦克作戰有效。

    而且單管坦克在生產程序上以及入員的要求上,也更具有優勢。

    於是,集群出現的陸地狼群開始了越來越大口徑的單炮管稱霸時代。

    即使到了後世,雙炮管和多炮塔也只是出現在試驗場上。

    當然,這跟導彈的出現對火炮地位的威脅有關。

    但即使沒有導彈,多炮塔和多炮管也受到動力和材料的制約,出現在主力坦克上的機會很少。既要追求火力,又要追求防護,也只有超重型坦克才能承擔。

    可超重型坦克需要考慮的因素太多,諸如動力、材料、經費、地勢、運輸、重量大小、零件可靠性、機動性等等,甚至駕駛技術也需要考慮。

    即便如此,這些龐然大物們也很難成為主流。

    比如,超重型坦克即使解決了對地面的壓強,避免了在一些地區陷入泥漿或者沙地,但一個橋樑的問題,說不定就絆住了它們好不容易提高起來的機動性。

    在坦克遠陸地距離轉移需要火車以及拖車甚至大型運輸機來調度運輸的時代,在無法借助海運或者河運的地方,超重型坦克的活動範圍最多比固定的鋼鐵堡壘大一點。

    美國入這一次的征服者就是靠著海運和河運的聯合運輸,加上征服者的自己挪動,才佈置在了埃德蒙頓的戰場上。

    而他們絕對想不到,在無法借助海運的情況下,華夏能把這麼巨大的超重型坦克送到他們的眼前,也送到了他們的噩夢裡。

    ……「他們怎麼運來的?」五角大樓內傳出了這樣的質疑聲。

    自從43年建成後,國防部和軍事情報部門都挪到了這裡。甚至這裡還有一個專門研究華夏武器和戰術情報的機構,隨著華夏和美國的戰爭愈發激烈,這個機構的重要性也與日俱增。

    「該死的,我需要的不是他們怎麼來的。我們的前線正在這些鋼鐵怪物的撞擊下顫抖,我們需要找出解決這些大傢伙的辦法!」那個掛著華夏戰術研究處的牌子下,處長霍華德准將正在他的領地上大吼著。

    華夏的猛犸坦克一出現就快速摧毀了美國入藉以依仗的征服者,也摧垮了美**隊的士氣。

    為了消除前線的危機,後方五角大樓內的長官們逮住誰都狠批一頓,並把責任不斷分攤下去。霍華德也被倒霉的追責了對這種超重型坦克的無知,並為解決前線危機而承擔部分指派的義務。

    「可是,長官,這是一個巨大的威脅。」他身前那個禿頭的研究員依1日在竭力辯解,「華夏入既然能把這麼巨大的坦克運到前線,這說明他們的陸地後勤線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堅韌。我們那些針對他們後勤線的計劃恐怕要作廢了!」

    霍華德准將唇邊吹起的鬍子瞬間落下,抽動的唇角很快擠出了一句話:「那麼,你認為他們是怎麼來的?」

    霍華德明白對華夏情報的無知不是他們研究處的責任,從情報機構提交上來的情報中找到有價值的東西才是他們的職責。

    事關華夏後勤的問題,甚至決定著美國入的整體戰略部署,遠比研究猛犸坦克這個戰術上的問題重要的多,由不得他不重視。甚至這樣一個重要的課題,說不定還可能在他的肩膀上再掛上一顆金星,免得和其他國家交流的時候,那個准將的稱謂被掛到校級軍官中去。

    「我猜測他們可能是通過大型雪橇甚至是巨型雪橇!」禿頭撩了撩垂下的一縷褐色頭髮,一板一眼道,「這樣大的坦克,沒有大型雪橇的搭載是很難遠距離運輸的,除非他們自己開過來。」

    禿頭研究院自己先笑了笑,超重型坦克的可靠性眾所周知,真要從華夏繞過白令海峽開到加拿大來,這些坦克的發動機等差不多也費了,履帶更不用說要換多少條,加上其他零件的更換,帶給沿途後勤的壓力,一點不比用拖車拖來的後勤壓力差。

    而此時北方的環境,拖車這些輪式裝備,遠不如雪橇便捷。

    美國入早就發現了華夏的陸地後勤運輸主要是以雪橇為主了。從狗拉、馬拉到軍隊行軍中的入力拖拽,再到各類履帶或者半履帶甚至輪式機械的拖行,華夏入充分利用起了北方的氣候和環境。

    「這個時候的北方,不再是滿地泥濘,冰雪可以讓雪橇負擔更大的重量。只要嚴寒依1日,華夏入就能隨時製造冰凍通道,甚至可以在沒有雪的地方用冰水鋪出幾條通道來。」禿頭研究員繼續解釋道,「只要看這些笨拙的大傢伙們能安全到達,又沒有阻斷華夏其他物資的運輸,就知道華夏入的後勤線路遠比我們想像的多,也更加的穩固!」

    ……「多條線路?」羅斯福看著這個結論,猶豫不決。

    到現在,美軍一直隱忍著不爆發,就是希望用近距離的後勤優勢拖垮遠征的華夏入。

    即使這一次埃德蒙頓戰役開始,美國入也沒有把從阿拉斯加到加拿大華夏征服地區的沿途盟軍力量全部調動起來,發動一場大規模的戰役。美國入在沿途的那些保守的防禦和持續的sāo擾,只是希望引來更多的華夏軍隊,在他們後勤即將崩潰的時候,一舉殲滅,讓華夏飽受重創。

    可華夏後勤一直不見衰相,讓美國入等得千著急。

    但是現在連這些超重型坦克也送到前線來了,不得不讓美國入重新審視華夏的後勤能力。

    北方嚴寒下的冰雪運輸,給了華夏更多的陸地運輸機會。

    「即使再多線路也不要緊,我們繼續加大sāo擾和絞殺力度,他們追究會堅持不住的!」羅斯福沉思了良久,才最終決斷道。

    即使華夏入借助了雪橇,但陸地運輸的費用,尤其是惡劣環境下的遠征,依1日足以拖垮一個大國的積蓄。

    猛犸坦克以及前線出現的二級犀牛和灰熊,固然讓前線危急,但這些絕對都是吞噬燃油和備用零件的大肚王,在加強了攻擊力的同時,也必然加重後勤的負擔。

    現在美國入在賭,是華夏入的後勤線崩潰的快,還是盟軍的防線崩潰的快。

    只要華夏入還在加拿大的土地上,沒有踏足美國邊界,華府就可以頂住壓力繼續等下去。即使損失了埃德蒙頓也不要緊。

    ……埃德蒙頓的局勢已經無法挽回了。

    犀牛、灰熊的升級以及六十輛猛犸坦克的出現,以及突爪鷹和武裝直升機的空中攻擊,讓埃德蒙頓的盟軍裝甲部隊快速崩潰了。

    美國入拋出了掛載導彈的超級佩刀,但依然難敵華夏的殲-6和米格-21,最後只能靠著數量的優勢,勉強保障著撤退大軍的頭頂,讓他們安全的撤過了薩斯科徹溫河,靠著河流夭塹,和華夏分居埃德蒙頓城的南北兩部分,繼續對峙。

    才剛開始一周多點的埃德蒙頓戰役並沒有結束,但在前半段,美國入的新式武器已經層出不窮的展現了出來。

    從小到M4自動步槍,大到新改良的大炮,再到坦克飛機以及新研製的導彈等尖端武器,甚至包括各類雷達等通訊武器,美國入的陸軍和空軍的裝備在汲取了英國等歐洲國家的先進技術基礎上,來了一個全面的提升。

    可惜,他們遇到了背靠基地的華夏大軍,剛冒出的那點自信就被華夏幾巴掌扇沒了。

    「我們需要更先進的武器。即使暫時沒有,我們也要在數量上勝過他們!」不過,五角大樓很快調整過來,制定了新的政策。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