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蕭毅問起,徐華接口道:「國公之前在西北,可能對這汪氏兄弟沒有聽說過。這汪氏兄弟說起來在江淮地面上還是有著不小的名氣的。他們名氣大,不僅僅在於他們善於經商,更重要的是他們是屬於民間十大商幫中最負盛名的徽州商幫。」
蕭毅聞言好奇的道:「徽州商幫?之前我只聽說過山西商人最會生意,難道這徽州商幫比山西商人還會做生意?」
徐華笑道:「國公爺有所不知。其實這徽州商幫和山西商幫在民間的名氣可以說是不相上下,但是卻有很大的不同。」.br/>蕭毅問道:「什麼不同?」
徐華道:「這山西商人在十大商幫中是崛起最早的一個。早在唐朝的時候就有許多山西人走南闖北開始經商。在我朝時逐漸興盛起來。他們以山西富有的鹽、鐵、麥、棉、皮、毛、木材、等特產,進行長途販運,設號銷售,套換江南的絲、綢、茶、米,又轉銷西北、蒙古、遼東等地,其販運銷售活動遍及全國範圍。他們的實力在是北方商幫中唯一能與徽州商幫抗衡的一個。之前我朝九邊的邊軍中軍需物資都是和這些山西商人進行交易的。
山西商幫據說能夠擁有這麼強的實力與他們多年保持的一個傳統密不可分。」
蕭毅雖是歷史系的學生,但是卻對這些民間商幫並不怎麼瞭解。他對山西商幫的印象只是來源於原來的一部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那裡面的山西著名的喬家大院中那些古樸的古樸的院落、古樸的磚牆、古樸的陳設,氣勢恢宏的晉商發展史的畫面若隱若現地浮現出來……,其他的就不清楚了。現在徐華這麼一說倒是引起了他的興趣,急忙問道:「什麼傳統?」
陳子龍平日裡大都是舞文弄墨,哪裡有徐華瞭解的這麼清楚。而且商賈被人視作賤業,這些士子文人更是不屑於瞭解這些的。但是陳子龍並不迂腐,他知道這些商人會在將來對蕭毅的大業有很大的幫助。既然徐華說起來了,他也認真的聽了起來。
王效彥本就是泥腿子出身,對這些更是不太清楚,也是豎著耳朵認真聽。
徐華看著大家都被他吊起了胃口,有些小得意的微微一笑道:「古人云:學而優則仕,一般百姓家中培養子弟讀書都是為了讓他們能夠進入仕途,報效朝廷,光耀門楣。但是這山西商人不一樣,他們講究的是學而優則賈。據說晉商家族中一二流的讀書子弟去經商,三四流的子弟才去參加科舉考試,甚至出現過獲得功名後不做官而從商的進士。這樣一來,最優秀的人才都成為商賈,山西商幫想不崛起都難啊!」
徐華說完後看了一眼蕭毅,卻發現蕭毅面帶不悅之色,心中一愣,急忙道:「國公爺,可是下官哪裡出錯了?」
蕭毅擺擺手道:「不是你的問題。聽你這麼一說,這山西商幫就是一群唯利是圖之輩了。而且你剛才提到這些人經常販運鹽鐵等物至遼東,蒙古,而這些地方居住的就是建奴和蒙古韃子。如今看來,這蒙古韃子多年不斷騷擾我大明邊界,還有建奴從弱到強,逐漸壯大,以至於到現在佔了我大明半壁江山,這些定然與這些見利忘義的山西商人有著莫大的關係。若不是他們不斷的給這些滿蒙韃子提供糧食鐵器等。這些韃子如何能夠猖狂至此。如今這山西更是被韃子所佔,這些晉商為韃子做起事來更是明目張膽了。朝廷一直嚴令禁止民間向遼東蒙古私運鹽鐵等韃子急需品,但是這些山西商人卻是置若罔聞,眼中只有錢財二字。依本公看來,這些人通通該殺。」
三人都是被蕭毅這殺氣凜然的話嚇了一跳,怎麼說著說著國公爺就要喊打喊殺的,而且還是素未蒙面的山西商人。但是他們仔細一想,蕭毅說的確實不無道理,這些山西商人的行徑的確是通敵叛國,就算殺了他們也是一點不與冤……
蕭毅看著三人的臉色,知道自己有些激動了。他剛才聽徐華講話的時候忽然想起之前曾經在一本網絡小說上看到過清朝奪取大明天下的過程中,山西的商人出力不少,後來有其中最著名的八家被封為八大皇商。小說裡還提到這些晉商在兩國交戰的時候還在偷偷摸摸的從大明走私鐵器,皮毛等運到韃子那裡去的,而且還出賣情報,為韃子入侵中原提供了許多的便利。當時蕭毅看的時候也是氣的牙癢癢的。
蕭毅深吸了一口氣讓自己的心情平靜下然後道:「商業是沒有國界的,但是商人卻是有國籍的。本公相信,韃子在江淮肯定利用了不少的商賈作為眼線來獲取情報。效彥,你的民法司和軍統司下去要多將注意力放在這些來來往往的商賈身上。只要有確鑿的證據證明他們暗通韃子,一律以叛國罪抓起來嚴懲不怠。」
這個晉商的事情讓蕭毅覺得自己的注意力不能只盯著那些韃子明面上的兵力,也要注意到那些暗流。兩國間的戰爭不是光靠單純的軍事手段就可以解決的,是需要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方面面的手段來共同作用的。他現在有了一個想法,所以想迫不及待的見見那汪氏兄弟了。但是他在接見他們之前還得瞭解一下這個所謂的徽州商幫。
「徐大人,那你再說說這徽州商幫的情況吧。」蕭毅沖表情有些凝重的的徐華輕輕一笑道。心中暗忖自己是不是剛才將老丈人給嚇到了。
徐華看蕭毅很快的收斂了情緒,並且很快就聯想到了韃子有可能有商賈做細作的事情,心中暗暗佩服。聽到蕭毅發問連忙凝聲將他所知的情況介紹起來。
徽商大都出自於徽州一帶。徽人經商,源遠流長,究其原因有二:其一。徽州山地居多,可供耕作的土地很少。但是人口益增,無奈之下只得出外經商行賈。
其二。徽州之地物產豐富,且水路便捷,也為出外行賈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徽商曾活躍於大江南北、黃河兩岸,以至日本、暹羅、東南亞各國甚至佛郎機,無徽不成商叫遍天下。其商業資本之巨、從賈人數之眾、活動區域之廣、經營行業之多、經營能力之強,都是其他商幫所無法匹敵的。
徽商最基本的特性是誠實守信和儒雅風範,在經營理念上,堅持「生財有道」的義利觀,見利首先思義,認為義重於財,信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堅持誠信經營,講究商業道德,做到貨真價實、童叟無欺,奉行秤准尺足斗滿。並且,做到薄利多銷,讓利於客。反對強取豪奪,鄙視對顧客欺詐行騙。同時,還熱心社會公益,樂善好施。在用人之道上,堅持任用那些熟讀四書五經的儒雅之士,並且,注意培養他們學習思考的習慣、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意志。
徽商身兼商、儒、仕,很多商人本身就是理學鴻儒、詩人、畫家、金石篆刻家、書法家、戲曲家和收藏家。經商致富以後,在家鄉修造精美住宅,建祠,立坊,修橋,辦學,刻書,藏書,建戲班,辦文會,在民間頗有仁善之名。
可以說徽商相比晉商最大的不同就是晉商重利而徽商重義。
徐華將自己所知盡可能的全部說了出來,說完後看著蕭毅的表情。
蕭毅聽的是不斷點頭,這徽商行事風格跟那些山西商人比起來簡直就是一個在天,一個在地了。他對這徽商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決定要見見汪氏兄弟,跟他們好好談談。要是談的好的話,自己的那個計劃就要借重他們了。
「這些徽商如此仁義,那著實是很值得敬佩的。徐大人,你安排一下,明日本公見見那汪氏兄弟。就安排在我府中吧。」蕭毅向徐華道。
徐華應諾。徽州商幫一向無論是在民間還是朝廷都是名聲甚好,自己對那汪氏兄弟也是早有耳聞,更重要的是他知道這些大商人若是能投靠蕭毅,那麼蕭毅自然是如虎添翼了。
蕭毅看三人事情都說完了便又問了問這幾日城中的情況,吩咐他們在城中多搭建一些粥棚,讓那些前來應徵的青壯不會餓著肚子。
說完這些,陳子龍先行告退了,他還要寫那些蕭毅吩咐的奏貼以及傳達給謝虎子的命令。
徐華王效彥二人留了下來,他們從懷中掏出幾個長短不一的錦盒交給蕭毅道:「國公爺,這是那汪氏兄弟所贈的禮物,下官不敢私自收留,請國公爺過目。」
蕭毅若有深意的看了兩人一眼,接過那幾個錦盒,打開一看,這第一個裡面鋪著柔軟的金色綢緞,上面端放著兩枚晶瑩透徹、圓潤巨大的白色珠子。第二個錦盒中則是兩粒個頭稍小,但是也是圓潤透亮的白色珍珠。第三個錦盒中則是一條已經頗似人形的山參,個頭差不多有一個剛出生的瑩兒差不多大小,看起來卻是異常的珍貴。
女人和鳥類的十六個共同點之一就是對閃閃發光或者亮晶晶的東西都會非常的感興趣。蕭毅看著那幾枚珍珠忽然想到了這句話。他將那幾個裝有珍珠的錦盒放到自己身邊,然後將那裝有山參的錦盒推到徐華跟前笑道:「這些珍珠本公有用就替你們收下了。這人參可是好東西,兩位大人最近也是非常的操勞,就收下吧,正好好好的補補身子。」
徐華兩人一愣,琢磨著蕭毅的話,看著他的笑容,忽然感覺到其中有一絲惡趣味的味道,兩人急忙推辭道:「國公爺,下官身子好的很,不用補的,真的不用補的。」
蕭毅一愣,看著他們的樣子,忽然明白了些什麼,一下子「哈哈」大笑起來了。
兩人被蕭毅的笑聲給弄得有些窘迫,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蕭毅知道兩人一定是誤會自己的意思了。他說讓他們補身子那只是一句隨口的客氣話,並沒有多想什麼,但是被兩人這麼一推脫便悟出了一些其他的意思。
他的思維有時候很奇怪的,他剛才在笑的時候忽然想到是不是該給自己這個未來的老丈人找個暖被窩的。還有王效彥跟孫家那女兒的事情也差不多該辦了。咱國公爺可不是後世那社工黨,要想結婚還必須得夠二五八團的條件才可以。干革命麼,只要你有合適的對象,什麼時候結婚都行。娶了媳婦可以繼續干革命,打天下啊!
蕭毅又好言勸了幾句,兩人這才將那人參收下退了出去。
蕭毅剛想起身回後院的時候,管家謝宏走了進來恭敬地道:「老爺,有一個自稱是工匠營管事的漢子要見你,就在大門外。」
蕭毅一聽知道是那位曾經擔任過軍器局副使的馬文濤。他來找自己應該是自己叮囑他的事情有眉目了,心中一喜,連忙道:「快請他進來。」
管家應了一聲正準備退出去的時候,蕭毅忽然瞥見桌上那幾個錦盒,又叫住他道:
「謝管家,你知道這城中哪家的首飾鋪子手藝最好的?」
謝宏一聽國公爺問他這個,當即來了精神道:「老爺您可算是問對人了。小老兒自小在這滁州城中長大,就沒有我不知道的事情。要說這手藝最好的首飾鋪子,那就屬城東大街的鳳鳴軒了。很多達官貴人的女眷的首飾都是在那裡定做的。」
鳳鳴軒?怎麼聽著這麼耳熟呢?蕭毅終於想起來就是自己上次在那裡給徐琳和琦玉買首飾的店舖。於是點點頭道:「好,就那裡了。這幾個珠子你拿到那裡,讓店家給加工一下。要做成兩對珍珠耳墜,兩條珍珠項鏈。價錢多少,你決定吧。你先去找蕭勇支些銀子,然後抽空過去吧。」
那謝宏第一次給國公爺辦差,自然是精神抖擻,將幾個錦盒小心的收了起來就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