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朝廷,男人,女人,後宮,前朝,宮外,只要和人有關的事情,悉數都是大事,梁氏如此大逆不道,居然讓皇后放手把權勢下到太子妃手裡,她簡直是不要命了。
看皇后臉色,自然也不好了。
梁氏其實並不是這個意思,她的意思是外命婦的名單,可以讓太子妃寫一份,然後再呈交給皇后,皇后才是最後的定奪,添加誰,刪除誰,都由皇后說了算,太子妃只是幫皇后草擬一份名單,可是她心慌,嘴笨,說出來便像是要她在為她女兒,公然爭奪皇后的權勢。
她心急如焚,生怕皇后誤會。
她想解釋,可是又怕自己越描越黑。
心下惶恐,她「噗通」一下跪了下來:「娘娘,臣妾胡說,臣妾知錯,望娘娘開恩原諒。」
暮雲桑扶額頭疼。
這就是她的娘,一個說話說話不經過大腦的中年婦女。
暮雲桑聽得出來她是想拍皇后馬屁,好意讓自己的女兒為皇后分擔一些不會威脅到皇后權勢和地位的小事,可是說出來怎麼就這麼沒有語言技巧呢。
恐怕是所有人都以為她是想幫暮雲桑爭權了,還不要命的當面在皇后面前要求皇后下放權勢。
本來暮雲桑正要幫她開脫解釋一下,暮雲桑是聽得明白她意思,她就是想好心為皇后身體著想,讓暮雲桑幫皇后一點忙,做點力所能及的小事。
可她還沒來得及開口呢,這梁氏居然就噗通跪在地上求饒了。
這豈不是自己坐實自己所說的那些大逆不道嗎?
真心頭疼,也心底深處,卻也不忍心就看著梁氏這樣不管。
這份不忍心,並不相識來自她本身,或許,是因為她身上流著一半梁氏血液的關係吧。
暗中無語了一把,她起身,對著皇后跪了下去。
「臣媳母親上午就和臣媳說了,母后身體不好,尤其是那風濕,一旦下雨天氣,總是困擾母后,疼的母后下不來床。母親為此,還特地從宮外尋了一些方子,上午時候還在臣媳耳畔叮嚀,務必下次下雨的時候,讓臣媳給母后一一試試。母親一心都是牽掛著母后身體,總願母后身體安康,才能弗照臣媳和太子殿下。草擬外命婦名單這種事兒,對於要管理偌大一個後宮的母后來說,確實不必親力親為,只等臣媳把名單擬好了呈送母后,母后再刪減幾人,便像是那母后您的衣衫,臣媳替您挑選料子,最後做好了,依舊是往母后的身上穿,臣媳母親嘴笨,絕無僭越之意,只是體恤母后勞碌,一心想要臣媳多少替母后分憂解難一些,臣媳是太子的妻子,母后的兒媳,母后身體康健萬壽無疆,那是臣媳和太子最大的福氣。」
說這一通可真夠拗口,但是看著皇后漸漸舒緩的表情,她就知道,這件事兒,大約也就過了。
皇后的腿疾十分的嚴重,每到下雨颳風的季節幾乎疼的下不來床,兩個膝蓋,就是觸碰一下,也是疼的錐心,這些年,皇后遍尋良方,都想治癒這腿疾,暮雲桑說梁氏帶了一堆良方進宮,皇后自然是高興的。
而且暮雲桑多次提到北辰默風,也便是讓皇后知道,她和太子是一脈的,太子孝順皇后,她也一樣孝順皇后,她和皇后之間,不存在什麼權勢爭奪的關係,只存在同舟共濟的關係。
外命婦名單的事情,她寥寥幾句就解釋的清楚。
又說了梁氏最笨,但是心是好的,皇后即便因為梁氏說話方式不得體而不高興,可大概這會兒想想梁氏的出生,也就不會和梁氏計較了。
化險為夷,皇后讓玉嬤嬤攙了暮雲桑起來,也重新給梁氏賜了座位,梁氏劫後餘生,知道自己嘴巴笨,可就再也不敢多說了。
倒是那許氏,本著幸災樂禍的心看梁氏倒霉,沒想到卻讓暮雲桑那丫頭輕而易舉的解了圍,還給梁氏立了一個功。
她和梁氏日日在府中相處,怎不知道梁氏何時手機過治療風濕的偏方?
狐疑的看了暮雲桑一眼。
這丫頭從尼姑庵裡接回來,也只在府上住了不到三天就進宮了。
她怎記得,這丫頭住在府上的三天,唯唯諾諾小心翼翼的見個小人都膽戰心驚,如今,卻是完全脫胎換骨,變的這般大膽大方了?
梁氏沒有被懲罰,她心裡鬱鬱的很。
從梁氏設計懷了暮雲桑的那天起,她就對梁氏恨之入骨。
尤其是當道士說了梁氏生的醜八怪以後是大富大貴的鳳命,而她的女兒卻是養不過十八歲的時候,她更是氣急敗壞,讓道士給兩個女孩轉了命,以掃把星投胎不幸之人的幌子,將暮雲桑送到了天邊去。
本一切如願,她的女兒暮雲舒順利當選了太子妃,可哪裡想得到,行嘉禮的前幾日,暮雲舒卻得了怪病,沒出幾天就斷了氣。
而那個被她送去天邊的醜八怪被太師接了回來,替代了暮雲舒,成為了太子妃。
她恨,她恨梁氏誘引太師。
她也恨那道士一語成戳,說的居然都成了真。
她更恨當年怎麼沒索性狠下心,把暮雲桑給解決掉。
如今,她雖然貴為太師府的當家主母,卻因為梁氏這賤婢是太子妃的母親,生生的比梁氏矮了一截。
面上虛與委蛇,和梁氏姐妹相稱,暗地裡她是巴不得梁氏逢難,不死也最好傷了。
今日,本可以看到這個賤婢出醜,也順帶可以看到皇后對太子妃心存芥蒂,畢竟母親會說出這樣大逆不道的話,皇后或許會聯想到,是不是暮雲桑有心要掌權,所以故意讓梁氏出面讓皇后讓下部分權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