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計劃的重要性,劉流也想瞭解遠在京都的朱七對這個計劃的看法,但由於京都現在主要是靠他在主持大局,劉流又擔心萬一他離開京都會有什麼意外發生,思考再三,覺得還是讓朱七留在京都,同時也將自己的想法以及想法形成的原因寫成書信命令快馬送往京都朱七處,要他仔細考慮,並盡快拿出看法,回報於自己。
戰前的軍事會議照例在大帥府的會議室裡召開,參加會議的人員除了軍隊副軍團長以上軍官外,還邀請了高山族人參加。在會議之前,劉流根據需要已經對軍隊人員作了必要調整,同意了劉邦的推薦,任命了原玉陽第二師團第一聯隊聯隊長升任副軍團長,接替原來調走後的空缺;同意了袁承志的推薦,任命原安陽第五師團第一聯隊聯隊長升任副師團長,接替調走後的空缺。
由於劉邦的職務的變遷,劉邦也將自己的親衛隊改為近衛隊,編製也由一個大隊擴編為一個聯隊,由自己的弟弟擔任近衛聯隊聯隊長。
當參加會議的十二人進入會議室時,都為會議室裡的佈置所吸引住了。除了上次會議時劉邦佈置的大地圖依然掛在牆上外,會議室裡的正中擺了一個大木台,台上擺放了一個栩栩如生的地形縮小模型,模型上山川、河流、森林、平地、丘陵、坡地、道路一應俱全,顯然是某個具體地方的縮小模型。這也是劉劉邦受上次準備的詳細地圖的啟發,考慮到如果能按照戰場地點做成一個立體的模型,豈不是更能直觀的將戰場地理環境展現出來?這樣一來也更有利於戰場指揮官針對地形特點作出決定。於是劉邦就讓戰備暑找來幾個手藝人按照劉流綜合情報人員匯報的情況,並結合地圖,將劉流選擇準備與南湘人決戰的地點生動的模擬出來。
其實早在兩個月前劉邦就在考慮與南湘人的一戰了,既然與南湘人的一戰不可避免,那就要及早籌劃,所以一方面我要求情報部門抓緊搜集各方面情報,一方面也在考慮究竟是與南湘人進行野戰對決還是利用安陽府城堅固的城防設施進行防禦作戰。
這兩種作戰方式各有優缺點,利用城防設施進行防禦作戰,可以避開敵人的優勢兵種——鐵甲騎兵,南湘人的鐵甲重騎兵最有利於在地勢平坦的地帶作戰,無論是輕步兵還是重步兵在面對大規模的鐵甲騎兵的衝擊時,都會不可避免的遭受很大損失,甚至被突破防線,引起潰敗。劉流雖然成功組建了由高山族人為主的重裝步兵軍團,但畢竟訓練時間尚短,究竟能否抵禦南湘人的鐵甲騎兵衝擊,還有待於事實的檢驗。而且敵人兵力遠遠超過自己一方,一旦失利,敵人的騎兵優勢也會得到充分發揮,自己一方甚至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如果選擇野戰,可以由自己一方確定決戰地點,就可以將戰爭地點選在國境邊界處,可以避免戰爭對地方經濟的破壞。而如果選擇防禦作戰,府城外的其他地方就不可避免的將會遭受南湘侵略軍的蹂躪,自己費勁千辛萬苦發展起來的經濟就會損失慘重,這也是劉流極不願意看見的。而且敵人這次有備而來,還預先向外國購置了大量攻城武器,白精靈帝國素以弓箭兵立國,該國科技先進,魔法發達,生產出來的攻城武器質優價昂,性能超群,對防守一方是極大威脅。這樣一來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自己一方防禦的難度,付出的代價也會大了很多。
但選擇防禦作戰也有許多有利之處,首先選擇防禦,可以充分利用堅固的城防設施包括各種防禦武器,可以極大的殺傷攻擊一方,現在攻堅戰,一般攻防兵力損失都在3:1以上,如果防禦一方擁有強大的防禦能力,這個比例還會更高。如果攻擊一方擁有優勢的攻城設施,這個比例則會下降。
總之,選擇野戰和城市防禦戰各有好處,也各有缺點,這就有劉流有些難以取捨。選擇防禦作戰,雖然南湘人佔有兵力優勢,雖然他們也購置了大量先進的攻城器械,但安陽的城防建設已非前日,經過一年多的更新、加固和完善,不敢說堅不可摧,但要想攻下,恐怕也非易事,更何況劉流的軍隊的實力也非吳下阿蒙,所以如果選擇防禦作戰,劉邦自己有絕對把握擊退南湘人的進攻,但大安境內的經濟以及軍隊的損失也肯定不是一個小數字。
選擇野戰,劉邦方首先面臨艱巨考驗的就將是新組建的重裝步兵師團,如果我方能夠抵禦住南湘人優勢鐵甲重騎兵的衝擊,我方就佔據了主動。但敵方騎兵優勢太明顯,重裝步兵雖然不多,但可以依靠輕步兵的數量優勢來彌補,而我方的騎兵無論從質量上還是數量上都還與南湘人有一定差距,所以即使抵禦住對方騎兵的衝擊,戰爭的勝負依然是個未知數。
直到情報部門大量情報反饋回來後,劉邦心目中才逐漸形成一個模糊的想法,這個想法雖然有些冒險,但也有一定的依據,可以充分發揮我軍的優勢,出奇制勝,但究竟可不可行,就需要在會上來論證了。
就在大家都在對案台上的模型猜測時,劉流示意大家肅靜,要人將近期搜集的情報詳細的作了介紹,並將即將到來的戰爭作了簡要介紹,最後劉流把目光投向軍隊的軍官們,「鑒於此次戰役的重要性,我希望大家能各抒己見,暢所欲言,不要有任何顧忌,也不要有任何約束。」幾乎每次開會,劉流都希望我的下屬們能夠充分發揮各自主觀能動性,從各自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呈現一種百家爭鳴的局面,只有這樣才能使不同的意見存在,也可以發現自己考慮不足之處。
隨著劉流的話音剛落,室內的眾人都開始思索或者與鄰座討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