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帝國 進入中原:半島爭奪 和平協定
    秦開和闌智一打就是半年,然而在這半年之中最忙的不是他們,而是燕王喜和李翔。最清閒和最高興的是齊王建。

    齊王建以孟嘗君為帥、匡章為將出兵二十萬攻擊燕國,被燕國蘇秦阻擋在了陽城、承德一線無法前進一步。同時,蘇秦遊說中山國,中山王出兵五萬襲擊齊國的運糧兵。

    但是隨著秦開和闌智各自屯兵在遼河展開攻防,中山國就不再襲擊齊國的運糧隊。同時,燕國派來使者願意與齊國修好,只要齊國退兵,一切好說。

    齊王建也明白,天宇王國這回是鐵了心要割燕國的一塊肉下來,如果割不好燕國會就此亡國。此時燕國多面作戰,兵力明顯不足,所以才會向齊王示弱。燕國勸齊王放棄攻燕有三點:

    一、齊國和燕國世代友好,自從齊桓公時雙方就一直關係和睦,如果戰爭一直這麼下去只能使兩國百姓交惡。

    二、齊國出兵燕國是因燕國逆子太子丹之遙,名不正、言不順,況且太子丹已死。齊國繼續出兵無法向天下交代,徒增傷亡。

    三、天宇王國狼子野心,齊王好意收留,可他獨佔東萊和膠東兩郡割據,若任其發展,將來必成大患。

    至於前兩點齊王不放在心上,可是這最後一點說到了齊王的心裡,天宇王國是齊王的隱痛。

    可是,天宇王國的外交大臣陸韜三言兩語就糾正了齊王的想法。

    如今天宇王國雖然已經不屬於齊王管理,但是名義上還是在齊王的管轄之下,年年納貢、歲歲稱臣,大王的收入年年增加不增減少。如果大王從燕國撤退,燕王必移兵於遼河。可大王不知天宇王國任有二十萬大軍未動,到時還是雙方對持。

    但是,大王如此對燕王示好,卻在我王心中留下了間隙,將來燕國局勢一旦穩固,便會回兵攻打大王。天宇王國水兵天下無敵,若直接從清河進入淄博,大王就無法留住,到時整個齊國都是我王的。燕國不乘火打劫便是最好的結果。

    齊王建臉色沉重。

    陸韜繼續道:「我王深念大王的好處。從無覬覦之心,只要大王繼續派兵與燕國,等我王打下遼河以東所有的土地,到時也會繼續納貢,大王的稅收會增加,對外大王的土地也增加了。我來之時,我王表示只要大王在世,天宇王國永遠是大王的屬臣。」

    齊王建深刻明白中間的厲害關係,齊國已經沒有多少和天宇王國叫板的籌碼。如果齊國不同意繼續駐兵燕國,那下一個就是自己。即使天宇王國在遼河失敗也不會動搖它的根基,因為天宇王國在山東還有二十萬人馬沒動就是等著自己的表現。

    齊王建立即同意繼續向燕國增兵,同時派使者出使燕國表達自己願意做燕國和天宇王國的和事老,使齊燕兩國的百姓免遭戰亂之苦。

    燕王喜也明白此刻自己的被動地位,是自己請狼入室造成了目前的苦果。齊國建一旦繼續增兵那麼燕國離亡國也就不遠了。

    於是,在齊王建的安排下燕國的使者蘇秦和天宇王國的使者陸韜在齊燕兩國的邊界上經過一個月的談判達成了和平協定。

    齊燕兩國在遼東地區以遼河為界,遼河以西歸屬燕國,遼河以東歸屬齊國,實際上是天宇王國直接控制。

    燕國賠償齊國五十萬白銀,這些全部落入齊王建的手中。李翔也沒有要繼續向齊王納貢稱臣。

    齊王建退兵之後。李翔也開始命闌智的守護軍團逐步的退出了遼東。原燕國遼河以東與朝鮮半島直接接壤的土地被李翔化為四郡,設為襄平府,州府設在襄平,由樂毅直接管理,同時由藺相如從旁協助。

    襄平府和遼東府各建立陸軍十萬。襄平府因為樂毅的舊部較多沒有什麼問題,只是簡單的吸收人員。遼東府因為根基不足,缺乏將領就比較困難。於是,樂毅被授命幫助遼東府組建十萬大軍。

    最後的結果,等於遼東半島的政事全部歸藺相如處理,軍事上樂毅主抓二十萬陸軍的建設,海軍則由裴雲負責組建起大小船隻超過兩千的遼東海軍。三人對於這樣的結果也都沒有什麼不願意,這對遼東的穩定起了巨大的作用。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