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十四式手槍。日本南部14式手槍是原南部式手槍的改進型,由名古屋兵工廠製造,1925年列為日本陸軍制式武器,二戰期間裝備於將校級軍官,該槍俗稱「王八盒子」。在美軍中該槍有一個「東方盧格」的稱號,但並不是因為該手槍性能有多優越,而是因為該槍外形酷似德制盧格手槍。
這種手槍使用南部式8mm子彈,瞄準基線較長,精度較高,子彈傷害力極大基本與達姆彈相同,無防護人員被擊中,通常非死即殘。但這種子彈穿透力很弱,用5層棉被就能擋住,此外該槍採用的設計結構,必需嚴格保養才能保證可靠性,否則擊發後容易出現第2發子彈上膛不到位的現象,導致射擊停頓,需要手動上膛,變成了一把「手動手槍」。
此槍設計者為南部大佐,外形似乎模仿德國盧格P08手槍。但設計得比較失敗,比如撞針硬度不夠且較脆,擊發無力,容易折斷,甚至連自殺也無法保證(美國大兵語)。卡殼頻繁,由於彈匣卡筍設計上的失誤導致射擊時彈夾易脫落(好可怕),容易走火。距離一遠子彈就亂飛,穿透力極差,連厚一點的木板門都無法擊穿(八路軍戰士語)。即使八路軍沒有槍沒有炮,也不願使用這槍。這實在一款設計得糟糕的手槍。
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華的軍、警、憲、特以及其他的侵華機構使 用的手槍,除了日本本國製造的以外,許多都來自歐美和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品種多,型號雜。然而,日軍中配備和使用最多的手槍,是南部十四年式8mm半自動手槍。但是,在當時的中國百姓以至現在的中國百姓中,說起南部「十四年式8mm半自動手槍」這個名詞來,似乎知道的人很少,不過倘若提及日軍使用的「王八盒子」來,幾乎是無人不知!真的可以說是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也不論其是否真的知道「王八盒子」何許模樣,但對這一名稱都印入心中。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在中國人民心中留下的歷史烙印之深,由此可見一斑。 「王八盒子」是中國人民給日本南部「十四年式8mm半自動手槍」起的一個既形象又貼切的俗名。這個約定俗成的「俗名」,究竟首出何源,至今已無可考證。根據當時歷史以及中國民俗特點來推理,「王八盒子」之名最早出自中國東北地區的可能性極大。
「王八盒子」何以冠名?首先當然要從中國人民對日本侵略者的仇恨與憎惡說起。眾所周知,在中國民間語言裡,「王八」這個詞帶有絕對的貶義。中國抗日軍民用「王八」這個貶義詞來表達對日本侵略者的憎恨之情在常理之中。那麼為什麼單單地給南部十四年式8mm半自動手槍冠以「王八盒子」之名呢?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其一,在舊中國,老百姓通常把體重較小、用皮質槍套直接別在腰間的手槍,叫做「擼子」,而把體重較大、使用木質或皮質槍套並用肩背帶斜挎在肩上攜帶的手槍,叫做「盒子槍」,例如把駁殼槍稱之為「盒子槍」、「盒子炮」等等。抗日戰爭中,日軍普遍裝備的南部十四年式8mm半自動手槍,絕大多數是用皮質槍套並用肩背帶斜挎在肩上攜帶的,因此中國百姓也就自然稱其為「日本盒子槍」;其二,由於南部十四年式8mm半自動手槍的皮質槍套在設計上,為了能夠攜帶備份槍彈和彈匣,槍套的蓋子採用了圓形凸鼓面硬殼造型樣式,遠遠看去,那圓鼓鼓的槍套蓋子還真的挺像「王八蓋子」。如此形象思維,人們稱其為「王八盒子」,喚來上口,貼切之至,與情與形,恰到好處,「專有名詞」約定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