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銘賢喜形於色。
他帶楊如絮來到一處他經常光顧的餐廳,此地也算幽靜,來往的人流也不多。
楊如絮吃得不多,但吃得有味,一直以來,她從不挑口。
席間,他們談得甚歡,當然主要是以袁銘賢說楊如絮聽為主。
期間,楊如絮瞭解到了「偶然」的作者小琬:她是袁銘賢的同學,她也很喜歡陶藝,但前幾年因一次車禍已人香玉殞了。
袁銘賢的口述有些悲傷。楊如絮不知道該用什麼話語去安慰,只能無聲地靜靜地聽著。而此時沉默對袁銘賢而言是一種釋然,就像只在講一件過去了很遙遠的事。本來就是的。但直到今天,面對著楊如絮傾訴,他才感到原來這件事敘述起來是那麼的輕鬆!
飯後,已是萬家燈明。
楊如絮只給袁銘賢送到公交車站。上了公交車,兩人才招手再見。
他們沒有約定再次見面的時間,但楊如絮說只要有空就會到他那作坊過過癮。因為她從未專業學習制陶,她要拜袁銘賢為師。
雖然袁銘賢自感還沒到收她為徒的程度,但為了能再見到她,也就樂意接受了。
下了公車,此時已是殘月掛空,依稀可見滿天繁星。
走在幽靜的路上,蟲兒鳴叫,樹影婆娑,輕風徐徐。深秋的夜晚,寒意還是比較逼人。楊如絮禁不住打了冷顫,她縮了縮肩頭,快步向燈光明亮的楚宅走去。不知什麼原因,今晚楚宅竟有點吸引她,或許她比較晚回來路上幽暗原因吧。但不管怎樣,楚宅畢竟是她現在的一個落腳點。
途中,偶爾想起袁銘賢和小琬的故事,沒有浪漫,平淡無奇,卻讓人回味無窮。在楊如絮看來,陽光的他竟會有如此淒美的過去,多少令人同情!
看到楚宅就在眼前,她加快步伐向前走,腳也不感到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