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斷大明  第16卷 689章:文武之道
    那台上的書生說的意氣風發,繼續道:「府外張信在就知道這一切,聽到燕王府外的喊殺聲,便知燕王已經得手,當即一抽寶劍對著府外兩萬茫然無措的官軍厲聲叫道:「張昺、謝貴聽信朝廷奸臣謠言,設計謀殺燕王,被燕王識破詭計,如今被燕王誅殺在府內,大夥兒都是燕王舊部,深受燕王恩惠,今日自當追隨王爺,殲滅朝廷奸賊,還王爺於王位!誰敢不從,我張信第一個誅殺此人!」

    「這張信還挺會閃動人心的,這番話說來,只怕那兩萬將士不降也得降了!「人群裡那俊俏農家郎摸著鼻子嘀咕道。

    書生繼續道:「眾軍聽聞張信如此一說,頓時大嘩!要知道,自燕王就藩的十餘年來,北平軍伍一直由燕王統率,這些軍士本就是其舊部。燕王一能寬待武將,二來,善治兵,三來,用兵如神,頗有當年中山王徐達、開平王常遇春的風範,在北平一帶的軍隊中甚有威望。本來張昺謝貴調他們圍燕府,眾軍已有不願;如今領頭的張信率先反草,其他一大半將校也相繼表態順燕,何況燕軍沖已至陣前,再不投降,立馬便遭殺身自禍。眾軍不再猶豫,馬上紛紛嚷道:「我們願意跟隨大王!  ……我等願意誓死追隨燕王……「

    頃刻間,大部分官軍改弦更張,一下子變成了燕軍!許多兵將便紛紛投到了燕王麾下。

    「這燕王果然有些手段,以區區八百餘人竟能片刻之餘收服兩萬軍隊,看來這些軍隊對朝廷料來也多有不滿之處啊!「人群之中,不知誰冒出了這樣的一句話。

    「可不是麼,建文帝的朝廷,重用方孝孺、黃子澄等一干文學儒宿,平日裡誇誇其談尚且還可以,論到打仗還是得靠武將,朱元璋如此雄才偉略尚且讓武將和文人平起平坐,為了讓文人不形成勢力,洪武三十年鬧出了一出科場案。

    明洪武三十年二月,劉三吾與紀善、白信蹈主持會試,所取六十一名進士均為「南士」,北方落榜諸生告 「三吾等南人私其鄉」。 明太祖朱元璋知道此事後大怒,但經過思考後在奏折上批道:「南人盡佔黃榜,舉子群情激動,著禮部官員將試卷再閱來報。」這批示所暗示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也得錄取一些北方考生。以平息北方舉子的不滿,爭取他們的擁護,以利於明王朝的鞏固。

    朱元璋朱元璋為平息北方舉子的不滿,籠絡人心,召見劉三吾,諭示他更改黃榜。當天就把主考官劉三吾召進宮中問話。這位年已八十五歲翰林學士是個正直但脾氣倔強的人。他回答朱元璋說:「會試榜發,北方舉子大嘩,臣已盡知。然臣在閱卷之時只以文章優劣定名次,並不知所錄取到底是准,哪裡人氏……」他把閱卷的認真和公正過程說了一遍,並告知朱元璋說,受元朝統治之影響,北方舉子文學根基遠不如南方。朱元璋說:「先生既如此情,為什麼不特拔幾名北方士子,以鼓勵北人之心呢?」劉三吾答曰:「臣為國取才,只能以試卷文字優劣為標準,不以南人、北人為依據。」朱元璋說:「依朕之見,不妨在北人中擇優選上幾名,以安定人心,平息眾怒、」劉三吾抱住 「死理」不放,說道:「會試榜次已定,當選人名副其實,不能更換了。」朱元璋十分惱火,說道:「先生執意不換,朕以為其中必有私弊。」劉三吾不服,賭氣請另委大員重新審閱試卷。朱元璋大怒,立即撤了劉三吾的職,另委翰林院張信主持複閱全部試卷。

    張信領旨復卷之後,朱元璋親臨奉天殿,召集文武百官及被罷黜的劉三吾等一起來聽取復卷的結果。朱元璋先宣佈說:「本科會試盡取南人……但應試舉子只能以文章定優劣,這又是朕取士的標準……務要求得公道,以服天下」張信先把幾份經過評點的北方舉子的試卷呈給朱元璋時奏道:「遵照萬歲旨意,已仔細複審,特別留意北方舉子的試卷,這幾份試卷文章通順,韜略可行,實為北方舉子中之佼佼者,不能不算是國家的人才了,若論才華臣等以為均可入選。」說畢,又呈上一疊南方入選舉子的試卷呈上,補充說道:「臣將方纔幾份試卷與前榜中試試卷相對照,才發現南北考生成績相差實很懸殊。前榜最末一名其才學文章也遠遠高出北方學子中的佼佼者,萬歲方才言道,開科取士當以文章定優劣,臣等深體萬歲之意,中選人員實應皆依前榜,北方舉子不得不落榜了。」

    文武百官誰也沒有想到經張信複閱後的結果也是這樣,朱元璋也沒有估計到張信竟敢不理會自己的意圖,還敢在文武百官面前替被罷黜的大臣說話,氣得半天沒有說出話來。緩了一會他冷笑著說:「張愛卿真會演戲!就在你複閱試卷時,朕已得到密報,劉三吾跟你串通一氣蒙哄孤家。」張信辯解說:「自奉旨審卷以來,臣及所有閱卷官均未與外有任何接觸,且貢院內外防護森嚴,家丁密議當找隱蔽地方,何以光天化日之下在臣的家門前密議呢?」滿朝文武及眾閱卷官對張信處事的周密和辯解有力均甚佩服。

    朱元璋惱羞成怒,拍案怒吼道:「翰林院官官相護,不以公正為懷,反而互相包庇。著刑部將張信、劉三吾等緝拿下獄嚴加追問。張信複閱結果無效,待朕親自批閱以定取捨,退朝!」

    刑部嚴審劉三吾、張信等人未得可資定罪口供,於是抓了一大批有過來往的人和家丁嚴刑逼供,一些人受不了酷刑,屈打成招。最終張信等閱卷官被扣上「欲為逆臣胡惟庸鳴冤叫屈、反叛朝庭」的罪名被凌遲處死。其實當時胡惟庸被殺已過十七年,這罪名誰也不會信。劉三吾發往邊塞充軍,原榜作廢,原中榜舉人以行賄罪全部問斬,全案共殺有關人員達兩百餘人,85歲的劉三吾發配戌邊,連第一名進士宋琮亦遭譴戌。

    這年秋季,朱元璋親自主考重新會試,另行擢選的六十一名進士都是「北士」。後人稱之為「南北榜」,又謂「春秋榜」,稱此案為「南北榜糊塗案」。後人之道朱元璋在這件事情有失公平,實乃不然,因明朝初立,北方自金、元統治差不多三百餘年,多是武人,而南方自北宋後,文學之風盛行,多是文人,一旦錄取了南方的士子,正是擔心朝廷被一干文成把持,朱元璋治國講究文武之道一張一弛,這才大動干戈殺了張信等人。

    朱元璋尚且如此,比之朱元璋差不是一心半點的建文帝,重用一干方孝孺等一干之乎者也的文臣,武將得不到重視,猶如回到了宋朝一般,軍中將士多半投降燕王莫不跟建文帝重文輕武些關聯!「人群裡那俊俏的農家郎自言自語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位今晚的訂閱太不給力了,小景期待各位的給力的訂閱啊,小景依舊在碼字,今日還是萬字大更新,已經連續快兩個月了,各位給力啊,連五一都不曾停過,小景這般努力,各位還等什麼呢,手動快訂閱吧!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