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斷大明  第15卷 643章:三人
    謝貴:元末隨朱元璋起義,因軍功授河南衛指揮僉事,加廣威將軍。建文元年(1399),惠帝加封為北京都督指揮使 。

    洪武三十一年(1398)五月太祖病逝,遺詔皇太孫朱允汶接位,時發現燕王朱棣家有謀士、勇士,圖謀篡位。   

    建文元年(1399),惠帝以謝貴為北京都督指揮使,工部侍郎張昺、張信為北平布政使,密令監視燕王動靜。由於張信向燕王告發,朱棣盛夏圍爐,假狂稱病。謝貴與張昺料知有變,以軍士列九門防守,準備一舉捉拿燕王。  

    是年七月初六,朝廷派人抓捕燕王府的官校,燕王假裝縛官校於庭中。當張昺、謝貴入端禮門時,遭伏兵襲擊所拿,與張昺、葛誠、盧振皆不屈而死。長子謝公口只收得首級逃避到現河南省內鄉縣余關鄉將子(因將軍之子而得名)將首級安葬於現河南省內鄉縣余關鄉謝寨村謝寨自然村東北小山坡下而得免。朱棣又以兵勇佔領北平九門,擁兵30萬,奪取皇位。  

    朱棣稱帝后,謝貴當遭滅族厄運,唯謝貴季子謝公權,贅於織裡小湖王氏,避居得免。謝貴所留下的血脈,故姓王氏。王氏乃耕讀之家,不少人讀書做官。  

    至明崇禎時,皇帝朱由檢為謝貴平反,贈爵英山伯,賜謚勇愍。

    張昺(公元1358—1399年),山西澤州(今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高都鎮嶺上村)人,葬於懷慶府(今河南省焦作市),明代初期累任兵部尚書、禮部尚書、工部右侍郎、刑部侍郎、北平布政使等職,「靖難之變」中奉建文帝命監視、牽制藩王即後來的明成祖朱棣(1360-1424),不幸被捕後威武不屈,於建文元年六月被明成祖朱棣殺害,《明史》有傳。明仁宗朱高熾(1378-1425)後為其平反,後又被數次敕封。

    明成祖朱棣特敕封其為都城隍,立廟名之。  

    明建文帝表其赤心奉國,忠貞不貳,贈禮部尚書,謚「貞毅」。   

    明仁宗頒詔為張昺等人平反,「壬申,朔,詔吏部:建文諸臣家屬,在教坊司、錦衣衛、浣衣局及習匠、功臣家為奴者,悉宥為民,還其田土,言事謫戍者,亦如之」。  

    明英宗嘉其剛直強捍,威武不屈,堪為表率,贈兵部尚書,褒其忠義節烈,至大至剛,謚「忠烈」。據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區北朱村清代乾隆三十七年《張氏族譜》記載:「英宗嘉公之忠,發帑建祠,春秋致祭,頒為定典」。  

    明神宗皇帝詔示天下,為建文朝忠臣平反昭雪,對其後裔予以優待。「萬曆元年,詔赦天下,祀建文朝盡節諸臣,於鄉有苗裔者恤錄」。  

    南明皇帝朱由崧為抵抗清軍入侵,激勵國人,振奮民族精神,於弘光元年(1645年),又贈太子太保、工部尚書,謚「節愍」。

    張信: 洪武二十五年(1392)太子朱標病故,繼立為皇太孫的朱允炆對諸王勢大難制深感憂慮。燕王朱棣與周王朱橚及齊、代諸王均擁兵自重,多行不法,朝廷孤危。故1399年朱允炆即位後,即與齊泰、黃子澄等密議削藩。以燕王勢大難圖,故削藩自燕王同母弟周王始,周、代、岷、湘、齊諸王先後削奪,湘王自焚,余皆廢為庶人。朱允炆令張昺為北平布政使,謝貴、張信掌北平都指揮使司,加強防燕措施。建文元年六月,齊泰將燕使鄧庸下獄審訊,具得燕王將舉兵反狀,乃發兵逮燕府官屬,並密敕張信逮捕燕王。張信為燕王舊部,此時遂降燕,朱棣隨即為備。七月,朱棣以計擒殺張昺、謝貴,並命燕府護衛指揮張玉、朱能率兵乘夜攻奪北平九門,遂據北平。後以尊祖訓,誅「奸臣」齊泰、黃子澄,為國「靖難」為名,誓師出征,這就是「靖難之役」。  

    臨淮(安徽鳳陽)人。父興,永寧衛指揮僉事。

    信嗣官,移守普定、平越,積功進都指揮僉事。  

    惠帝初即位,大臣薦信謀勇,調北平都司。

    受密詔,令與張昺、謝貴謀燕王。

    信憂懼不知所為。母怪問之,信以告。   

    母大驚曰:「不可。汝父每言王氣在燕。汝無妄舉,滅家族。」

    成祖稱病,信三造燕邸,辭不見。信固請,入拜床下。

    密以情輸成祖,成祖戄然起立,召諸將定計,起兵,奪九門。   

    成祖入京師,論功比諸戰將,進都督僉事(正二品)。封隆平侯,祿千石,與世伯券。  

    成祖德信甚,呼為「恩張」。   

    欲納信女為妃,信固辭,以此益見重。  

    凡察籓王動靜諸密事,皆命信。信怙寵頗驕。  

    永樂八年冬,都御史陳瑛言信「無汗馬勞,忝冒侯爵,恣肆貪墨,強佔丹陽練湖八十餘里、江陰官田七十餘頃,請下有司驗治。」  

    帝曰:「瑛言是也。昔中山王有沙洲一區,耕農水道所經,家僮阻之以擅利。王聞,即歸其地於官。今信何敢爾!」命法司雜治之。  

    尋以舊勳不問。二十年從北征,督運餉。  

    大閱於隰寧,信辭疾不至,謫充辦事官。已而復職。

    仁宗即位,加少師(從一品),並支二俸,與世侯券。  

    宣德元年,從征樂安。

    三年,帝巡邊,征兀良哈,命居守。  

    明年督軍萬五千人浚河西務河道。   

    正統七年五月卒於南京。

    贈鄖國公,謚恭僖。

    ——————————————————————————————————————————————

    這三個人雖是本書的配角,但也關乎劇情的發展,小景為了讓讀者更好的瞭解這三個人,故而對三人的歷史資料整理了一番,希望各位看得飽滿一些,小景這樣做並非是為了湊字數,因為下面的內容將會有這三人主導,若是能多多少少對三人有所瞭解,相信下面的故事會更加精彩!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