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空臉上神色一動,月色下竟然又幾分慈祥,但瞬間又恢復了殭屍一般的表情,他微微皺了皺眉頭,似乎在思索著什麼重大的疑問一般,好一會兒他才微微抬起了頭,目光變得柔和,微微點頭道:「施主所言不錯,不過施主是否想過,當今皇帝執意削藩,先後削掉周、齊、代、岷四位王爺,何以遲遲未對燕王下手,是何原因?」
那少女一愣,低下頭想了想道:「燕王手握重權,兵多將廣,更何況燕王身經百戰,朝中早已沒人是他的敵手,新皇帝這才先從其他四位王爺動手!」
慧空面色嚴肅,半響才歎了聲,道:「施主所言差異,想當年太祖皇帝以」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朕非私其親,乃遵古先哲王之制,為久安長治之計。聖諭便將年僅十一歲的燕王分封北平,其時大明開國未久,故元朝廷北遁塞外,仍具有相當實力,且一直覬覦中原。北平是元朝都城,位置險要,燕王自打進入北平府的那一天起,便與秦、晉等其他就藩邊塞要地的「塞王」一起,擔當起了戌守邊疆之責。」說道這兒,慧空頓了頓,理了理思索,繼續道:「當今聖上先後削掉了四位王爺的藩位,遲遲不敢向燕王動手實乃是害怕燕王身後的北元勢力!「
蕭琴一驚,心道:「這死禿驢果然不簡單,一眼便看出了建文帝的擔憂! 」
洪武年間,元朝汗廷雖然退據漠北,但與明朝保持對峙狀態,並時時有恢復對全中國統治的意圖。對此,朱元璋訴諸武力,欲一舉殲滅北元政權,先後北征六次,削弱了蒙古軍事實力,但始終沒有能使蒙古臣服。在通過戰爭征服不了蒙古的情況下,明朝改變了策略,從洪武年間就開始進行全面防禦佈置,直到永樂年間,修築起了東起鴨綠江、西到嘉峪關,綿延萬里的防線,史稱明代萬里長城。明朝沿萬里長城,先後設置遼東、大同、宣府、榆林、薊州、太原、寧夏、甘肅、固原九個重鎮,合稱九邊。並在長城以北建立了大寧衛(凌源縣境)、開平衛(多倫縣境)、東勝衛三個軍事重點,合稱三衛。各邊鎮衛所駐紮重兵,朱元璋的九個兒子坐鎮九邊,號稱九大塞王。
諸塞王沿長城線立國,具體分為內外二線。外線東渡榆關,跨遼東,南接朝鮮,北連開原,控扼東北諸族。以廣寧為中心,建遼國。經漁陽、盧龍,出喜峰口,切斷蒙古南進道路。以大寧為中心,包括今朝陽、赤峰一帶,建寧國。北平地勢險要,建燕國。出居庸,蔽雁門,以谷王駐宣府,代王駐大同。逾河而西,北保寧夏,倚賀蘭山,以慶王守寧夏。又西向控扼河西走廊,拘嘉峪,護西域諸國,建肅國。東起開原,西到瓜、沙連成一氣。內線是太原的晉國和西安的秦國。朱元璋將軍權托付諸子,命令皇子出鎮九邊,這樣就形成了洪武時期塞王守邊的情形。
建文帝先後削掉了周、代、齊、湘、寧王,遲遲不敢對北平的燕王動手,正是基於殘留的蒙古,仍具有相當實力,而且北平作為元朝古都,邊防根本之地,地位至關重要。一旦削藩後,北部邊防頓時顯得空虛,如此一來,蒙古騎兵長驅直入,進可攻,退可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