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斷大明   明朝的那點事兒 第一才子
    前段時間,有讀者問我,在明朝第一才子的美譽到底是解縉還是唐伯虎?

    對於這個問題,我一直想回答,但因為一直沒有時間整理,所以一直在拖。今日花了點時間,正好可以回到這個問題。

    首先,小景個人認為,二人都很有才,但說到明朝第一才子,我還是認為是解縉。他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幾個三元(會元,解元,狀元)及第的大才子之一,而唐伯虎只是解元及第。解縉主編了著名的《永樂大典》,在成祖晚年,立儲問題上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唐伯虎只是在江南民間又一定的知名度,充其量只是江南第一才子,甚至有學者質疑是否真有唐伯虎其人。雖然二人並非同時代的人,但二人的成就是不可同日而語的。若不是周星馳和鞏俐演的一部《唐伯虎點秋香》,又有幾人知道唐伯虎呢?

    說到這兒,我們來看一看解縉的人物生平。

    解縉,正史多有記載,野史亦有說法。解縉生於 1369年,卒於 1415年。明史有《解縉傳》,說其 「字大紳,吉水人 」。「縉幼穎敏,洪武二十一年舉進士。授中書庶吉士,甚見愛重,常侍帝前 」。這段文字,說明解縉自幼穎敏絕倫。據說解縉 5歲,父教之書,能應口成誦;7歲能著文,賦詩有老成語;10歲,日誦數千言,終身不忘;12歲,盡讀四書五經,貫穿其義理。洪武二十年(1387年)參加江西鄉試,名列榜首(解元);次年,赴京會試列第七,與其兄解綸、妹夫黃金華同登進士,選為庶吉士。解縉初入仕時,常侍朱元璋左右,以致太祖皇帝曾說過一番推心置腹的話:「與爾義則君臣,恩猶父子,當知無不言。」足見解縉出道之早,以及其受器重之程度。

    照理說,解縉侍奉太祖,「義則君臣,恩猶父子 」。這層關係,似乎可以飛黃騰達。然而,實話實說,解縉文才出眾,做官卻是不夠老練的。朱元璋說「知無不言 」,他居然也信了。這說明他年輕氣盛,卻有點幼稚。於是,他給太祖皇帝上了一個萬言書,慷慨陳詞。這篇東西,《明史 ?解縉傳》有 「轉摘 」,通讀之下,言辭顯然是有諸多不敬的。不久,解縉又寫了《太平十策》,再次向朱元璋陳述其治國之策。朱元璋的反應是什麼呢?「帝稱其才 」。

    呵呵,居然是肯定的。但是,這樣的文章,這樣的詞句,以朱元璋之為人,他居然會高興,似不足信。不久之後,朱元璋便借口一件小事,責備解縉 「散自怒 」,將其貶為江西道監察御史,將他從身邊趕走了。或許,解縉應該引起警惕了。然而,解縉又幹了幾件傻事。比如,他居然替郎中王國用捉刀上疏,為韓國公李善長辯冤。這種文章,朱元璋一眼就能看出來。朱元璋濫殺功臣,及致殺李善長,自有其政治心計於胸,豈容你解縉說三道四?於是,朱元璋將解縉之父召進京,說「大器晚成,若以爾子歸,益令進。後十年來,大用未晚也。」一句話,將 22歲的解縉打發回家了。也夠狠的,一批就是 10年的 「長假 」。

    倘若說,解縉回江西吉水老家,專心閉門著述,說不定其人生軌跡將重寫。然而,解縉是一個有政治抱負的文人。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解縉以進京弔喪為名,重返京城,居然就待在那裡不走了。他的目的是明顯的:伺機重出江湖。在他看來,以才報國,一展所長,當是人生理想。但是,建文帝對解縉並不太欣賞,加之有人進讒言,說解縉 「詔旨,且母喪未葬,父年九十,不當捨以行 」。古人重孝,這種事,大致屬於不孝之為。建文帝便將解縉外放到河州去了(今甘肅蘭州附近)。若不是時任禮部侍郎的董倫為解縉說情,解縉估計也就待在大西北了,他的才華,也可能埋沒在漫天黃沙之中了。建文四年,解縉才被召回京師,任翰林待詔。人生所得所失,都是辯證的,沒有好壞之說。

    因此,「靖難 」之初,解縉義無反顧地站在了朱棣一邊。永樂元年(公元 1403年),朱棣登基。解縉即受重用。據說,朱棣知道解縉,也是從當年的萬言書開始的。重其文才,是朱棣的主要用意。朱棣擢解縉為翰林侍讀,並與黃淮、楊士奇等進文淵閣參與機務。朱棣派給解縉的第一件事,就是總裁《太祖實錄》。這個東西,對朱棣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關於他的身世(如其是否馬皇后所生)以及關於太祖皇帝對其的評價,對他這個篡位之人,顯然太重要了。其後,解縉又奉命編撰《永樂大典》,「括宇宙之廣大,統會古今之異同 」,最終使其成為世界文化史上編纂最早、規模最大、內容最廣的一部百科全書。這一時期,實乃解縉人生的輝煌之時。朱棣對解縉的信任,也無以復加。他曾對大臣們說:「天下不可一日無我,我則不可一日少解縉。」明史說 「縉少登朝,才高,任事直前,表裡洞達 」。這是他一貫的風格。

    然而,他也有 「善稱之不容口 」,「無顧忌 」。在為官老成、奉事低調等方面,他比同朝為官的楊士奇等人,似乎要差遠了。有人說,性格決定命運。解縉之敗,一般而言,敗在立儲之事。他持禮數而直言,因而得罪了漢王朱高煦,「遂致敗 」。當年,朱棣在立長子朱高熾和次子朱高煦為太子的問題上,左右為難。其內心,是喜歡朱高煦的。長子朱高熾形象差,腳又不好,而朱高煦則相反,英武強壯,且有政治手腕。然而,解縉看人還是准的。他認為,朱高熾仁厚,而朱高煦毒辣。這一點,當年朱氏兄弟的舅舅徐達之子徐輝祖也是有評價的。在徐輝祖看來,這個朱高煦,將來連老子也是要反的。

    這一點,他算是說對了。解縉對朱棣說了兩句話,最終決定了長子朱高熾的太子地位。他對朱棣說 「皇長子仁孝,天下歸心 」,又說 「好聖孫 」(你的長孫更好)。自古以來,立長立嫡,是為正統。解縉之舉,都是一個臣子的本分。但有人以此推斷,說他在太子身上賭博,似乎是欠公允的。這就是解縉的歷史功績,他促使朱棣作出了一個正確的選擇,也才有了後來明朝的 「仁宣之治 」。不可否認,朱高熾和他的兒子,都是公認的好皇帝。

    史書評價,漢王朱高煦本是一個無賴之徒。他若要損人害人,估計誰也逃不了。「太子遂定 」,「高煦由是深恨縉 」。梁子就此結下。朱高煦對解縉之恨,無以復加。於是,他拿出看家本領,誣陷迫害解縉。有兩件事,被朱高煦拿來說事。一是所謂的 「洩禁中語 」。解縉是內閣之人,自然知道許多事,而皇帝最忌的事情,就是將樞密之事外洩給別人。這種事,就是放在今天,也是犯忌的。但是,朱高煦所說解縉所洩之事,似乎是與他無干的。二是所謂的 「廷試讀卷不公 」。解縉曾主持兩次會試,一次是永樂二年,一次是永樂四年。說其讀卷不公,永樂二年的會試,似乎還有點譜。因為那一年,解縉選拔的狀元榜眼探花,都是江西人。但是,這些人都是人才,這也叫舉賢不避 「近。」但是,說他永樂四年的 「讀卷不公 」,則似乎沒有什麼依據。野史有一種解釋,說那一次會試,曾有 「天火燒貢院 」。由於雷電引起火災,燒燬了考試場所,把考生的試卷給燒掉了。但是,這也與 「讀卷不公 」沒有關係的。然而,壞話說得多了,朱棣也就信了。解縉因此被謫 「廣西布政司參議 」,人都快走了,又有人進讒言,朱棣便將其目的地,乾脆改為交阯(今越南),越送越遠了。

    倘若事情到此為止,解縉似乎還是有出頭之日的。畢竟,太子朱高熾對解縉是賞識的。那個在太子身邊工作的楊溥,不就是在錦衣衛獄裡被關了 10年嗎?後來他居然熬到朱高熾登基,終於雲開日出。可是,解縉卻沒有這種機會。永樂八年(1410年),解縉奉命進京奏事。可是,待他趕到北京,朱棣已親率大軍遠征漠北了。皇帝不在,解縉自然就去朝見正在留守監國的皇太子朱高熾。這種事,於公於私,都是很正常的。皇帝不在,向監國報告,理所當然。再說了,依太子與解縉的交情,僅從文人相交的角度,去他家裡走一走,看看 「老領導 」,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朱高煦卻據此向朱棣告狀,說解縉 「私覲太子 」,「無人臣禮 」。朱棣歸國,正好碰上一件事,滋生對太子不滿,便借題發揮,命錦衣衛將解縉從越南抓回,扔進了大牢。

    解縉在大牢裡待了 5年。但是,他卻沒有楊溥幸運。因為,他面對的是一位叫紀綱的錦衣衛頭子。這個人,解縉也是得罪過的。文章開頭提到的那個對子,就是解縉譏諷紀綱的名句:「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他還曾經譏諷紀綱納妾,有打油詩一首:「一名大喬二小喬,三寸金蓮四寸腰,買得五六七包粉,打扮八九十分妖。」紀綱,山東臨邑宿安人,自幼習武,最善騎馬射箭,武藝超群,他也讀過點書。說他一點墨水都沒有,也是冤枉的。他是當年朱棣造反時自願投軍效命的。從此,紀綱在朱棣帳下任親兵,而且救過主人的命。朱棣登基之後,紀綱就當了錦衣衛的都指揮僉事。紀綱其人,桀驁不訓,詭計多端,權焰熏天,害人無數。因此,正直的解縉,曾經數度彈劾紀綱。現在,解縉落在紀綱手裡,其結局可想而知了。當然,這個紀綱,後來也沒有什麼好下場,其人權勢過重,得意忘形,終遭凌遲處死,也是罪有應得。

    明史說,「十三年,錦衣衛帥紀綱上囚籍,帝見縉姓名曰:『縉猶在耶?』」據說,這年正月十三,紀綱向朱棣呈報錦衣衛獄在押人員名單,朱棣看了之後隨口問了一句:「解縉還活著哪?」紀綱隨之心領神會。看這段歷史,一般都以為,殺解縉實乃朱棣之聖意。但是,有些問題,大家想過沒有。當年錦衣衛大牢,關了很多人。要送上去給皇帝看,估計也是厚厚的一摞子。為什麼朱棣單單說瞭解縉之名呢?這裡,無非是一種情況,紀綱送上去的時候,故意將解縉的名冊放在了皇上面前,其可能則有二,一是紀綱公報私仇,可能性很強;二是漢王朱高煦指使紀綱所為。因為朱高煦爭儲之事,正值猖狂之際,他是容不得太子的任何親近之人的。

    後面的情形,明史有一句話記載:「綱遂醉縉酒,埋積雪中 」。當時的情景,可以想見。紀綱命人請解縉喝酒。他知道,解縉是好酒的。不多時,解縉已經醉了。既已醉了,紀綱便命人用草蓆把他捲起來,扔到了城外山崗之上。是夜,大雪紛飛,當年的天子重臣、《永樂大典》的總撰官解縉先生活活凍死了,時年 47歲。大雪埋忠骨,一片赤誠心。可惜了可惜了。

    解縉死後,初葬於江西吉水縣仁壽鄉(距今縣城北 4公里處)。嘉靖年間,當時的知縣羅黃裳因擔心河岸坍塌危及解縉墓,遂下令將解縉墓遷移至縣城東門外的東山亭。如今,這個地方為江西吉水縣氣象局的大院一隅。但是,這位歷史名人之墓,雖說是省級重點保護文物,但已年久失修,雜草叢生,墓碑之字已斑駁難辨,令人感慨不已。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