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相之身體密碼 都市中的相面人 二十六章 怨念
    「爸爸?你怎麼來了?」覃青青震驚了。她是個無神論者,可是她卻看到父親真的來到了自己的面前。

    「爸爸是想來告訴你,千萬不要忘記我說的話,就在這裡說的話。」父親微笑著摸摸她的頭,整個人漸漸的虛幻起來,慢慢的消失再也看不見了。

    「爸爸,爸爸別走。」覃青青哭泣了起來。但是父親依舊是越來越淡,直到消失。

    一個溫暖的手扶在她的肩上,她扭頭一看,原來是胡言。

    「我剛才看到我父親了。你看到了嗎?」覃青青臉上掛著淚珠,讓胡言有吻下去吮掉淚珠的衝動。

    「沒有,只有你才能看得到。」胡言伸出手擦去覃青青臉上的淚珠,輕輕的說。

    「為什麼?難道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鬼魂?」

    「沒有。那是怨念。」胡言拍拍她的肩膀,扶她坐到椅子上說:「你父親一定是有什麼很重要的事情沒來得及告訴你,所以他死去的時候在這個你最熟悉的地方留下了怨念。只要你觸動了大致相同的環境,就很有可能引發這個怨念。」

    「這也是很多的人能聽到或者見到死去的親人的原因。你剛才就是觸發了你父親的怨念,才讓你感覺見到了父親。至於我這個外人,是什麼都看不到的。」胡言解釋道。

    「那我以後還能不能見到他呢?」覃青青焦急的問道,「我感覺他好真實。」

    「在你沒有得到他要給你的信息之前,他都在這裡,你觸動了這個怨念就還能見到。他之所以真實,其實都是你的記憶在起作用。」胡言也陪著覃青青坐了下來,「你現在最重要的不是見到他,而是仔細想想他都說了些什麼?」

    「他說要我不要忘記他在這裡說過的話。」覃青青平靜下來。

    胡言頓時頭都大了。本來還以為能直接獲得有用的線索,沒想到居然還是一個謎題,而且是一個只有覃青青才能破解的謎題。

    「那你想想,你父親在這裡說了些什麼?」胡言不甘心的問道。

    覃青青皺起了眉頭。她父親在這裡生活了那麼多年,說過的話可以堆成山,她又怎麼能知道需要記住的是哪一句話呢?

    「不知道,太多了,我記不起來。我那時還很小。」覃青青抱歉的說。

    胡言摳摳腦門,他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這件事只有依靠覃青青,覃青青要是想不起來她父親的話,胡言也就什麼忙都幫不上。

    「小胡啊,來,吃飯,飯菜都已經做好了。」姨媽招呼著,拉著胡言就像拉著外甥女婿一樣。

    胡言在小木桌邊坐下,桌上擺著碗筷,中間是幾道看起來就讓人流口水的菜餚。

    姨媽先給胡言盛了一碗黃澄澄的稀粥樣的東西。

    「這是什麼?」胡言觀察著碗裡的東西,很感興趣的問道。碗裡上面是黃澄澄的湯水,下面是焦黃的米粒。說是粥吧,卻又不粘,說是飯吧,明顯水要多於米粒。

    「這是我們鍾祥的獨有的夏季主食——米茶。」姨媽很熱情的介紹說。

    胡言喝了一口,頓時覺得清涼爽口,還帶有米的脆香味。

    「香,沒想到米居然可以這樣吃。」胡言感慨的說,「這是怎麼做的?」

    「其實很簡單,只需要將米在干鍋上炒的焦黃,然後用水淘洗以後煮開就行了。放涼了就可以吃了,這是鍾祥人最愛吃的夏季食物。」姨媽熱情的介紹著。在她眼裡,胡言儼然就是自己的外甥女婿。

    「爽,這裡還有什麼特產一起端上來吧。」雖然是炎炎夏日,但是胡言卻胃口大開。

    「嘻嘻嘻,算你有口福。喏,這是蟠龍菜,也是特產,在其他地方可是吃不到的。」覃青青指著桌子中間一盤切成片的似肉非肉的菜說道。

    吃下一塊,胡言怎麼也猜不透是什麼,只知道有肉的鮮香卻沒有吃到肉的感覺。

    「是肉嗎?」胡言問道。

    「吃肉不見肉,滿口有肉香。這就是蟠龍菜的特點。」覃青青得意的說。

    (本文是個集相術、測字術和美食與一體的書,下面是關於上述幾個特產的介紹,各位書友有興趣的可以看一看。)

    鍾祥米茶是湖北省鍾祥市特有的地方風味小吃。相傳明朝憲宗朱見深第四子朱佑元(即嘉靖皇帝生父)冊封為興王,食邑湖廣安陸州(今鍾祥)。其妃嘉靖皇帝之母蔣氏身懷六甲時害喜,茶米不思,見山珍海味噁心。興王召來多名廚師,調出各種口味的飯食菜餚,均不合蔣氏口味。興王大怒,一廚師情急智生,從家裡端來百姓食用的米茶,蔣氏果然食慾大振。王顏大悅,米茶從此從民間進入宮廷。後蔣氏隨嘉靖入紫禁城,逢夏季便令御廚製作米茶,但採用宮中精細貢米炒制的米茶遠不如糙米製作的清香、爽口,鍾祥糙米一度成為貢品。

    米茶得名於「食之裹腹,飲之解渴」,製作也很簡單。先將大米放在鍋裡置中火干炒,至大米發黃帶焦時起鍋,用清水淘洗後濾去水份,再放入鍋裡加清水旺火煮沸至大米開花,起鍋自然冷卻即成。米茶水色淡黃,香氣濃郁,滋味微甜不淡,略澀不苦,既可代替米飯,又具飲茶解渴的作用,為夏季防暑降溫之佳品,氣候愈熱,食之愈爽。在鍾祥農村,人們一般在頭天晚上炒制後,盛入陶罐中,第二天食用。隔夜米茶,味略酸甜,更能增進食慾,生津止渴,別有一番風味。限於夏天食用,俗稱「區米茶」、炒米茶。其做法是先將大米放在鍋裡文火干炒,炒到大米發黃帶焦時起鍋,用水洗淨,再用水煮而成,涼後即可食用。其湯色淡黃,香氣濃郁,滋味微甜而不淡,略澀而不苦口,既可代替米飯,又具飲茶解渴的作用,為夏季防暑降溫之佳品,天氣越熱越爽口。若吃隔夜米茶,如飲酸梅湯,帶酸不酸,帶甜不甜,別有一番風味。

    鍾祥盤龍菜又稱卷切、蟠龍菜。它紅黃相間,肥而不膩,柔滑油潤,味香綿長。系明朝宮廷御膳佳餚,

    首創於湖廣安陸州(今鍾祥)興獻王宮邸。為宴席上的美食上品。是鍾祥地區名優土特產品之一。說到盤龍菜,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相傳明正德16年(公元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駕崩,無子繼位,是遵奉「兄終弟及」之祖訓,立湖廣安陸州已故興獻王朱佑杬之子朱厚熜呢?還是立壽定王朱佑搘、汝安王朱佑梈呢?最後,由孝皇張太后主傳懿旨,在將武宗的遺詔發往安陸州的同時,也給居住在德安的壽定王朱佑搘、衛輝的汝安王朱佑梈發了遺詔。三詔齊發,太后命三人「先到為君,後到為臣」。朱厚熜接到遺詔一悲一喜一驚。悲的是皇兄晏駕新崩,啼泣號慟;喜的是奉遺詔即將恭膺大統,君臨天下;驚的是安陸州距京城3000多里,德安和衛輝距京城僅數百里,以三千之遙對數百之近,何以先到?正當他急得手足無措之時,卜師嚴嵩獻計說:「唯世子(朱厚熜的尊稱)假扮欽犯,穩坐囚車,方能日夜兼程,既無人敢阻,亦無人應接,不過20日便可到京都。想那壽定王、汝安王,自以為路近無憂,必大張旗鼓,各地官員必爭相迎送,20里一小宴、30里一大宴,如此定會延宕。」直說得世子手舞足蹈,為了當皇帝,也不在乎臉面好看不好看了。忽然,他想到了坐囚車必吃那囚飯,囚糧粗食何以下嚥?若不吃囚食,萬一被人看出破綻,或故意作奸,或中途加害,不僅帝位付諸東流,即或身家性命難保。此語一出,舉坐皆驚,大家認識到此一步舉足輕重,不能不慎。經過磋商,於是給全城廚子下了一道諭令,命即刻進府連夜做出一種「吃肉不見肉」的菜餚,做得出來,重重有獎;若做不出來,滿門抄斬!全城20多位廚子便於二更之內全部聚齊,盡數集於側宮廚廳之內,因關係全家人的身家性命,人人不敢馬虎,個個絞盡腦汁,怎奈題目太難,只有長歎短吁,眼看月過中天,時近四鼓,仍然沒有個頭緒。

    廚子中有個叫詹多的紅案師傅新婚燕爾,忽遭這等冤禍,正傷心不已。他的妻子見他久出不歸,怕他餓了,遂拿了幾個蒸紅薯讓他充飢。詹多正為做不出「吃肉不見肉」的菜餚而煩腦,那有心思吃紅薯,倆人在推讓中把紅薯皮弄破了露出了白薯肉,詹多頓時眼睛一亮,大叫「我有辦法了」。眾廚子圍了上來,詹多如此這般地細說了一遍,廚子們聽了拍手叫好。於是他們取白膘豬肉、精瘦肉與魚肉等分剁成肉泥,用食鹽、香蔥、生薑為佐料,用澱粉雞蛋調和均勻,在用紅薯皮包裹蒸熟,其形同紅薯,而實為肉餚,於是朱厚熜就靠吃「紅薯」就食於囚車,登上了金鑾寶座。嘉靖二年,詹多廚師又奉旨進京,再對「紅薯」進行改進,做成了一尺半長,一寸半寬,七分半厚的圓筒,包裹的薯皮也換成了用雞蛋黃和食用紅色素調出的雞蛋皮,蒸熟後切成薄片,盤於碗中,復蒸餾一遍,倒扣入盤,紅黃相間,宛如龍形。如此一改,色、香、味俱佳,嘉靖更是鍾情,正式定名為「蟠龍」御菜。此菜又因為先卷後切,又俗稱「卷切」,後來,人們在盤子裡將其擺放成龍形,又叫「盤龍菜」。

    (那個……收藏,點擊一下吧,那是老蟲寫書的動力。)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