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情緣 第1卷 第07回  無門之門
    這天下午,馬天行送完貨回到倉庫時,見到門口附近有個道士擺了個攤占卦測字。只見道士灰袍黃冠,一縷白須,頗有道骨之貌,仙風之采,坐在一張小桌子後面閉目養神,並沒有像一般算命先生那樣招攬生意。桌子前面掛了幅太極八卦圖案,兩邊是一副對聯,上聯是“乾坤八卦,豈但趨吉避凶”,下聯是“梅花易數,能知過去未來”,橫批是“靈驗未為仙”,腳注是“不准不收錢”,看來有點來頭。反正不准不收錢,馬天行決定一試,來到攤位前。道士張開眼,問道:“小兄弟要占卦問卜抑或測字算命?要是不靈驗,貧道分文不收。”

    “大師,占卦要怎麼占,測字又如何測?”

    “貧道才疏行淺,大師之稱,實在不敢當!占卦的話,這裡有三枚銅錢,小兄弟拾起來連拋六次,貧道按銅錢的正反面來定陽爻、陰爻和卦名,再依卦解說;而測字的話,小兄弟寫一個字就可以了,貧道依字解說。”

    “寫字簡單一點,隨便寫一個字都可以嗎?”

    “可以。”道士遞過來紙和筆。

    馬天行拿起筆,心想,驟變是因棋局而起,就寫個“棋”字吧,於是就寫了個“棋”字。

    道士拿起來看了一下,問道:“小兄弟是否要問家人下落?”

    “是的,請大師指點迷津!”馬天行見道士一看字就知道自己想要問什麼,確有道行,不過他也不說破是要找誰,看看道士是否也能知道。

    道士又說:“棋也者,木其也。木也者,森失其林則剩木。‘森’字上面的這個‘木’字表示一家之主,下面的這個‘林’字表示妻兒,也就是說,小兄弟與妻兒失散。其也者,期失其月則為其,即失散已有月余。小兄弟,未知貧道所言是虛是實?”道士一邊說一邊寫,怕馬天行聽不懂。

    “對對對,大師,請問他們現在在哪裡?”馬天焦急地問。

    “咫尺天涯,天涯咫尺!”

    “大師,我聽不懂,可以解釋一下嗎?”

    “雖咫尺之近,但若遇不上,那也無異於天涯之遠;縱天涯之遠,但若能遇上,那又是咫尺之近了。”

    “大師,能說明白一點他們究竟在哪裡嗎?”

    “小兄弟,貧道不是說了嗎?他們是近在咫尺,也遠在天涯。”

    “大師,那我要怎樣才能遇上他們?或者是到哪裡去找他們?”道士不肯明言,馬天行只得換個問法。

    “要找到他們可不容易啊!”

    “大師,不管有多難,你就告訴我吧!”

    “小兄弟,你想要找到他們的話,須經過無門之門。”

    “大師,什麼是‘無門之門’?可以說明白一點嗎?”

    “天機不可盡洩,還請小兄弟原諒!”

    “大師,既然如此,那你能不能告訴我他們現在的情況,過得還好嗎?”聽道士之言,妻兒尚在人世,只是道士不肯說他們在哪裡,那也沒辦法!

    “小兄弟,你看‘棋’字右邊的這個‘其’字,上面這‘一橫兩豎’是‘林’字相連,表示你的妻兒並未分離,時常相聚,但兩個‘木’的左撇左捺——即其枝葉,均已失去,則又表示他們都是孑然一身。另外,這‘兩豎’是先寫左邊,再寫右邊,那麼,左邊為母,右邊為子;我們再看‘其’字,下面這左撇右捺的兩點,那是‘林’字失去的枝葉,而小兄弟寫的這個‘其’字,下面這兩點靠於右側,表示母親的枝葉遠離,有子等同無子,而兒子雖有枝葉,亦是分離。”道士看了看馬天行,又說道:“小兄弟,貧道依字解說,若有謬誤,還請見諒!天色已晚,無人光顧,貧道要收攤了。”

    “大師,可以解釋得清楚一點嗎?我不是很明白你的意思。” 馬天行知道妻兒雖能時常相聚,但都是孤身一人,特別是妻子,有子等同無子,那是何等淒涼孤單!

    “言盡於此,再見!”

    “大師,求求您了!能多說幾句嗎?”

    道士不再答話,開始收拾桌子。馬天行無可奈何,只好說道:“大師,謝謝你!請問多少錢?”

    “隨意解說,不收錢了。”道士說完,拿上東西就走了。

    馬天行去跟宋青玉談論此事,但兩人怎麼也弄不明白道士所說的那個“無門之門”是什麼意思。雖然知道妻兒尚在人世,但卻不知道到哪裡去找,馬天行既開心時,又是傷心!宋青玉就安慰他說,只要人還在,不怕找不到。

    傍晚時分,馬天行從宋家回到倉庫,此時剛好有個老和尚路過。只見老和尚灰袍闊袖,步履輕捷,手持錫杖,白眉垂耳,一望便知是方外之人。馬天行趕緊上前,合十下拜,說道:“拜見師父!”

    老和尚也是合十還禮,口念“阿彌陀佛”。

    “師父,可不可以向你請教個問題?”

    “請教不敢當,不知道小兄弟要問什麼問題?”

    “師父,什麼是無門之門?”

    “小兄弟,這個問題並非三言兩語所能解答,還望見諒!” 老和尚說完就要離開。

    馬天行聽得出他是知道“無門之門”是什麼意思的,連忙又是一拜,說道:“師父,我是誠心求教,請到裡面喝口水,然後給我解釋一下,可以嗎?”

    “小兄弟,老衲正好口喝,先在此謝過,阿彌陀佛!”

    馬天行領著老和尚走進劉老板的辦公室,招呼他坐下,然後洗個杯子,給他倒了杯水,說道:“師父,沒有茶,只有水,請不要介意!”

    “小兄弟不必客氣,老衲不慣喝茶,水就行,再次謝過,阿彌陀佛!”

    “師父,再次請問,什麼是無門之門?”

    “小兄弟有讀過莊子的《西江月》嗎?”

    “師父,我沒有讀過。”

    “老衲給你念念。富貴五更春夢,功名一月浮雲,眼前骨肉已非真,恩愛反成仇恨。莫把金枷套頸,休將玉鎖纏身,清心寡欲脫紅塵,快樂風光本分。小兄弟,能懂得意思嗎?”

    “不是很懂,請師父解釋一下!”馬天行聽到“恩愛”、“骨肉”雲雲,與自己在“棋局”時聽兩個老人家唱的內容有些相似,應該大有玄機,所以更加誠心請教。

    “小兄弟,意思是說,人世間的功名富貴盡皆過眼雲煙,今朝擁有,明日失去,無法把捉。人身的一百幾十斤骨肉,亦非為我所有,只是暫時借用而已,正如佛家所言,四大皆空。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風大,是指堅、濕、暖、動四種性能,地性堅,水性濕,火性暖,風性動。這四種屬性具有生成地、水、火、風四種元素的功能,稱之為‘能造四大’,其本身無形無質,由此而生成之地、水、火、風四種元素,稱之為‘所造四大’,有形有質。一般所言‘四大’是指‘所造四大’。世間一切物質,包括人身,均是四大和合而成。以人身而言,皮肉筋骨屬於地大;身內液體屬於水大;體溫熱能屬於火大;呼吸氣息屬於風大。四大和合而身生,分散而身滅,成壞無常,虛幻不實。身死之時,此身潰爛無存,骨肉歸地,濕性歸水,體溫歸火,呼吸歸風,無一物歸我所有,所以說‘四大皆空’。同時,所謂‘空’亦非身死之後,四大分散才空,而是未死之時亦空。以醫學而言,新陳代謝不斷,每時每刻有無數細胞死亡,及新細胞補充,若深推究,無一細胞為我所有,均是暫時使用而已。依此類推,宇宙萬物盡皆四大和合而成,變遷不定,沒有永恆不變的實體,佛家稱之為‘無常’,道家稱之為‘易’。易也者,不斷變化之義。非但物質是無常,抽象理念的事物亦是無常。所以,今朝的恩愛,或將轉變成明日的仇恨。此外,金玉財富猶如枷鎖般將世人捆綁,不得自在,奈何世人朝思暮想,欲望熾盛,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世人為利而你爭我奪,甚至謀財害命,那是何等痛苦、何等可憐!若能摒棄追名逐利,清心寡欲,則能快樂無限!如此解說,能懂嗎?”

    “師父,好像能懂,但這個與‘無門之門’有關嗎?”和尚解說了一大串,馬天行似懂非懂,但還未聽到正題,所以又問道。

    “小兄弟,不著急,不然無法說清楚。老衲再問你,人生有八苦,你可知道?”

    “不知道,請師父解說。”

    “人生八苦者,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恚、求不得、五陰盛苦。生之苦也有五種,第一種,受胎之時,因男女愛欲淫念而生精子卵包,再結合而成胚胎,但既然是因愛欲淫念而有人身,所以他日此身亦要受愛欲淫念之累。此番道理,並非三言兩語所能閱明,暫不作解釋。第二種,受胎之後,胎兒漸漸成長,但母腹窄隘,甚於牢獄,諸般侷促難受,只是出胎之後忘記了。第三種,出胎之時,產道狹逼,就似要從山石逢中擠過去,痛苦萬分。第四種,出胎之後,冷熱侵膚,衣物襲體,如被針刺一般般。第五種,啼哭落地,命有富貴貧賤,貌有殘缺妍丑。老之苦也,即是‘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數十年,一轉眼就盛去衰來,年邁老朽。病之苦也,有二種:第一種是身病,即四大不調,疾病交攻;第二種是心病,即心懷苦惱,憂切悲哀。死之苦也,有二種:第一種是病死,即因疾病而壽終;第二種是外緣致死,比如遭受災難禍害而死。愛別離苦也,即親愛之人,如父母妻兒,時常分離而不得共處。怨憎恚苦也,即怨仇憎惡之人,本想避開,但卻總是‘不是冤家不聚頭’。求不得苦也,即心中欲求的事物,比如物質錢財,總是求之而不能得。五陰盛苦也,簡單來說就是因為不能明心見性而無法解脫身心的痛苦。小兄弟,如此解說,能懂嗎?”

    “師父,大致能懂。我現在心裡很苦,懇求師父慈悲救拔!”

    “好,小兄弟,我再問你,你是否知道三世因果?”

    “聽說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不知道是不是這個意思,請師父解說。”

    “三世因果者,人有前世、今生、來世,前世無始,來世無盡,並非只此一生。無始以來,自己所造作的善惡之業,積集而成業識種子。善因成善種得善果,惡因成惡種得惡果。如田地播種,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人心如田,種惡得惡,種善得善。受報時間有三種:當世受報,來世受報,後世受報。當世受報者,當世造因,當世受果;來世受報者,當世造因,來世受果;後世受報者,當世造因,後世受果。受報遲速視乎種子強弱及萌發機緣,但無論強弱,終須受報。或許有人會問,為何有人一生作惡,卻能得善果?那是因為過去生的善業種子在此一生發芽成熟,而惡業種子未萌,或者善業種子發芽成熟多,惡業種子發芽成熟少,留待來世再報;相反,有人一生行善,卻要受惡果,那是因為過去生的惡業種子在此一生發芽成熟,而善業種子未萌,或者惡業種子發芽成熟多,善業種子發芽成熟少,留待來世再報。所以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如此生生世世,善惡交集,千差萬別,然後感召貧富貴賤、賢愚妍丑、康病壽夭等種種不同。昔日蜀主劉備白帝城托孤,其遺詔有雲:‘勿以惡小為之,勿以善小不為’,足見自古賢良,皆深明因果。小兄弟,如此解說,能懂嗎?”

    “師父,大致能懂,三世因果之說,實在公平。”

    “好,請容老衲再解說‘六道輪回’。我們所處的這個地球,佛家稱之為南閻浮提,即《西游記》所說的南瞻部洲,位於須彌山之南,而須彌山大致相當於今日科學所說的太陽系。此外,須彌山東面為東勝神洲,西面為西牛賀洲,北面為北俱盧洲,均有眾生,周圍還有八中洲、數百小洲。洲者,相當於星球之義。四大部洲及中洲、小洲位於須彌山腳,山腰為四王天,山頂為忉利天,然後再自下而上,自內而外,共有二十八層天,層層倍高倍廣。由四大部洲至第二十八層天的范圍,合稱一個大千世界,其空間大小相當於十億個太陽系。這一個大千世界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教化之范圍。一位佛教化的范圍稱為一佛土,宇宙間有無窮無盡的佛土,亦有無窮無盡的眾生。我們這個佛土的眾生,共分為六大種類: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合稱‘六道’,視其善惡業力,展轉輪回。天道者,自四王天而上,直至第二十八層天,乃天人所居之處。天人福報壽量,遠勝人道,且層層更勝。我們所說的玉皇大帝,即第二層天忉利天的帝釋天主。前生造作上品十善因緣,方能投生到天上享受天福。但縱是天人,身壞命終,又入輪回。人道者,即我們人類,分布於四大部洲之上,身形壽享,皆不相同。如東勝神洲,人壽二百五十歲;南閻浮提,即此地球,人壽一百歲;西牛賀洲,人壽五百歲;北俱盧洲,人壽一千歲。就以地球而言,各地所居人種,發膚顏色、風俗習慣,乃至土地資源,亦多有差異。人道福報遠不及天人,苦難卻遠多於天人。如前面所說,人生有八苦。前生造作中品十善因緣,方能投生為人。阿修羅道者,此道眾生多嗔多嫉,雖有天福,而無天德,依福報不同,分別攝屬天、人、畜、鬼四道。以天趣修羅而言,除一般苦厄之外,又因常好與帝釋天主斗,常有死傷。其他三趣修羅,其苦更多。前生造作下品十善因緣,方能投生為阿修羅。畜生道者,此道眾生,包含甚廣,但凡飛禽走獸,羽毛鱗介,水陸空行,皆屬此范圍。畜生道眾生的苦厄,或苦役、或充食、或人殺、或互啖,其苦無窮。因前生愚癡貪欲,造作下品五逆十惡,則投生到畜生道。餓鬼道者,此道眾生,多受饑餓怖畏,所以稱之為餓鬼。餓鬼道眾生的苦厄,以其業力因緣,不聞漿水之名,即使能見到清水,但清水亦會即刻化為膿血。因為得不到飲食,所以饑渴難當;而且常為刀杖驅逼,所以恐怖非常。這都是因為前世諂誑心意,造作中品十惡,所以投生到餓鬼道。地獄道者,梵語泥黎,翻譯過來就是苦具的意思,是指造惡眾生,受苦器具;又因居處地下,所以稱之為地獄。地獄道的苦厄,火坑堅冰、刀山劍樹、沸屎鑊湯,諸多苦具,說之不完,數之不盡,其中又以阿鼻地獄為最,烊銅灌口,熱鐵澆身,無有間斷,苦何以堪!這是因為前生造作上品五逆十惡,所以墮落到地獄道中。小兄弟,如此解說,能懂嗎?”

    “師父所言,實在令人難以置信。要是六道之說是真的話,那太苦了,能有什麼辦法脫離輪回嗎?”

    “《地藏菩薩本願經》有雲:‘一切眾生未解脫者,性識無定。惡習結業,善習結果,為善為惡,逐境而生。’那是說,世人的性情是不確定的,有時為善,有時為惡,主要是受環境等外界因素的影響,而做了善事會得善果,做了惡事則會得惡果。正因為世人無法淨除惡念,惡念不淨則不能悟道,不能悟道則無法得脫輪回。又如《宗鏡錄》所說,‘塵網千重,密密而常籠意地;愛繩萬結,條條而盡系情田。’這些愛欲情感就如同繩和網,將人生捆綁,想要脫離生死輪回,則必須要揮慧劍斬斷愛欲情絲。試問小兄弟心中,可有慧劍?”

    “那依師父你這麼說,要脫離輪回就很難很難了。”

    “要脫離輪回,可以說很難,亦可以說不難。不難者,十方世界的諸佛菩薩,最初亦是從凡夫起修,正好是我們的榜樣。現在有諸佛菩薩庇佑,有佛法傳世,有高僧大德引路,我們依法修行就可以了。難者,由凡夫起修以至成佛,須經過多生多世的精勤修行。第一步,奉行五戒十善,這樣才能保住人天之果,不至於墮入餓鬼、畜生等其它四道。第二步,體悟無常苦空無我的佛學初階以及苦集滅道四聖諦,奉行三十七菩提道品,證得四果羅漢。關於這些理論,他日有機會再作解釋。第三步,參悟十二因緣,證得獨覺乘之果。第四步,廣修六度萬行,證得初地菩薩,乃到十地。第五步,由十地菩薩至等覺菩薩,仍屬有法可依,有門可入,欲證佛果,須再向上一路,突破最後一品無明,最終大徹大悟,證得妙覺菩薩之果,直至成佛。而此一路,最高深而又最平凡,以無門為法門。小兄弟,無門之門即佛門也。老衲長篇大論,方能將此道理闡明,還請見諒!”

    “要師父大費唇舌,弟子不勝感激!請再受弟子一拜。”馬天行又再合十行禮,然後又問道:“師父,我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怎樣可以穿越時空,比如說回到從前?”

    “十世古今始終不離當念,無邊剎境自他不隔毫端。時空感是我們的思維習慣,而實際上,時間無過去未來,空間無方位遠近,大菩薩一念之間示現過去未來,穿越十方國土。小兄弟,老衲送你一本《佛學入門》,望加以研讀。老衲告辭了,阿彌陀佛!”

    “謝謝師父,要是我看不明白,可以到哪兒去找你?”

    “有緣自能相見。”

    馬天行感激萬分,送老和尚到門口,再跪下來拜了三拜,目送其走遠,隱入夜幕之中……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