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靈帝傳說 第四卷:縱橫天界(完結篇) 第五三九章  瀛洲台中的韓信
    高峰將身一縱,踩著虛空,連走八步,已出現在寧北妃的跟前。

    ——雷閃!疾風步!截血指!

    高峰突然加快速度,右手在寧北妃的心口一戳,封住她的血液之源。

    寧北妃微笑道:「好吧,我認輸。」

    高峰呵呵笑道:「得罪了。」便在她的心口連戳幾下,讓她恢復自由。

    然後,他摟著她的纖腰,化為一道青光,全速向瀛洲台飛過去。

    只是一眨眼的工夫,高峰和寧北妃就已來到瀛洲台,挑戰歷代名將。

    這次刷新出來的名將,是西漢的韓信。

    韓信字重言,淮陰人,年少曾蒙胯下之辱。韓信始投項梁,繼隨項羽,僅授職為持戟郎,後投奔劉邦。後來,蕭何月下追韓信,劉邦登台拜將,予以重用。

    韓信協助劉邦,制定了定三秦以奪天下的方略。

    楚漢爭霸期間,韓信率兵數萬,開闢北方戰場。破魏之戰,針對魏軍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勢,暗從側後偷渡,攻其不備,俘獲了魏王豹。

    井陘之戰,背水為陣,使將士死地求生,人自為戰,大破趙軍。淮水之戰,借助河水,分割楚軍,將齊、楚聯軍各個擊滅。四年二月,被封為齊王。

    後來,他參與指揮垓下{今安徽靈璧南}決戰,擊滅楚軍。

    韓信熟諳兵法,戰功卓著,為漢王朝的創建,做出了重要貢獻。

    韓信是華夏國軍事思想『謀戰』派的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戰神」。

    其用兵之道,為後世兵家所推崇。

    因為韓信為漢朝立下汗馬功勞,歷任大將軍、左丞相、相國,封假齊王{『假』即代理}、楚王、淮陰侯等,所謂說:王侯將相,韓信一人全任。

    而「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楚漢之時人們對韓信的評價。

    或許是功高震主,在漢高祖劉邦戰勝主要對手項羽後,韓信的勢力被一再削弱。之前,項羽的謀士武涉和韓信的謀士蒯通,都勸韓信自立為王,與劉邦、項羽三足鼎立,韓信沒有答應。

    呂後知劉邦疑忌韓信,便與蕭何定計,於漢高祖十一年正月,誘韓信至長樂宮,以謀反罪名殺之。韓信著有兵書三篇,早已失傳。

    在這裡,特別提一下韓信創造像棋和風箏的故事。

    象棋是華夏國的傳統棋種,跟它的來歷有關的傳說,實在太多;而流傳最廣的說法,是始創於西漢統帥百萬大軍的韓信。

    相傳,劉邦統一西漢王朝後,屢建戰功的大將韓信被呂後誘捕入獄。

    韓信自知壽命快到頭了,就打算在獄中寫一本兵書傳給後人。不料這事被呂後知道,就下了一道懿旨,說他身為犯官,不能擅著兵書。

    韓信悲憤難忍,仰天長歎:「這個婆娘太狠毒了!不但要本王的命,連本王的名也要除掉啊!」

    當時有個獄卒,聽到他這句話後,便跪在他的面前說:「王爺!你就把用兵之法傳給小人吧!」

    韓信苦笑道:「本王若不知用兵之道,也不會落到今天這個下場。如今悔之晚矣,怎麼能再連累你遭受殺身之禍呢?」

    獄卒再三懇求,韓信只是不允。

    某天,這個獄卒給韓信送飯時,眼裡的淚花直打轉轉,好像有啥要事對韓信說,卻又忍住了。

    韓信一看獄卒的神色,便感到不妙,輕聲道:「這位大哥,那個婆娘是不是要對我下毒手了?」

    獄卒點點頭,忍不住哭出聲來。

    韓信大笑道:「打完兔子殺獵犬,射盡飛鳥折良弓嘛!從古至今,都是這樣,也沒啥可怕的。」

    說罷,叫獄卒坐下。他取來一根筷子,在地上畫了個方框,又在框中畫了一條『界河』,河中寫著『楚河』、『漢界』四個字。

    接著又在河界兩邊,各畫了三十六個小格,解釋道:「本王今年剛好三十六歲,一生助漢滅楚,屢立大功,到頭來卻死在一個女人的手裡。你平時對我百般照料,今生今世我再也沒機會報答你了,就把生平所學的奇術傳給你吧。」

    然後,他叫獄卒取來紙筆,把紙裁成三十二個小塊,布在方框內界河兩方。

    一面的十六塊紙片各寫著『帥、仕、相、車、馬、炮、兵』等字,另一面的十六塊紙片上寫著『將、士、象、車、馬、炮、卒』等字。

    擺好後,韓信邊移動紙片,邊告訴獄卒:「這個方框就是千軍萬馬的大戰場,兩面各代表一方的軍力。用兵之道,貴在主帥多謀善變,通盤籌劃,奇正配合,以不變應萬變……」

    並具體地教獄卒如何跳馬、出兵等。

    獄卒邊點頭邊稱讚:「奇!王爺真是個奇人啊!」

    從那天起,韓信每天都和這個獄卒守著方框{棋盤}研究兵法。

    不久,韓信被呂後殺死,那個獄卒也逃走了。他躲藏在一個深山裡,搭了間草棚,開荒種地,全家人自耕自食,一有空閒,就專心研究韓信傳給他的奇術。

    因紙片易爛,就換成了扁圓形的小木頭坨兒;為好區別,又染成紅黑兩色。

    又據「奇」的諧音,把「奇」叫做「棋」,還寫了一本《棋譜》傳給了他的兒子。

    後人認為,棋雖可佈陣,但不是真的兩軍作戰,只是一種象徵,所以稱它為「象棋」。

    而風箏的起源,據說也跟韓信有關。

    華夏國是風箏的故鄉,南方稱「鷂」,北方稱「鳶」。

    相傳,風箏的發明者,是大軍事家韓信。垓下之戰中,韓信以『十面埋伏』之計,將項羽的軍隊團團包圍。{首發於雲台書屋}

    為著瓦解楚軍的軍心,韓信派人用牛皮製成風箏,上敷竹笛,夜晚放到高空中。風吹著笛子發出淒涼的聲音,漢軍和著笛聲唱起楚國的民歌來。

    楚軍聽到了鄉音,都想念起故鄉來,鬥志便渙散了。

    結果,楚霸王一敗塗地,在烏江邊上自殺了,這就是成語『四面楚歌』的故事。

    唐朝趙昕也在《熄燈鷂文》中說:垓下之戰時,韓信製成風箏,讓張良坐風箏上天,高唱楚歌。楚歌傳到楚營,動搖了項羽的軍心。

    而宋朝的《事物紀原》中,還記載韓信曾利用風箏測量距離之事。

    當然,出現在這裡的韓信,只是主腦創造出來的高智能NPC而已。

    韓信拿著一把寶劍,騎著一隻麋鹿,右手用力向前一揮。

    於是,一千個像兵,一千隻唾沫精,憑空出現,站在韓信的四周。

    「殺!!」韓信冷然一笑,右手輕輕一揮。

    那些像兵和唾沫精,立即向高峰和寧北妃猛攻過來。

    ——神砂葫蘆……召喚!

    寧北妃輕輕一揮手,將一個淡黃色的葫蘆祭在半空,滴溜溜的旋轉著。

    不計其數的土黃色神砂,從葫蘆中噴湧出來,迎風而漲,紛紛幻化為寧北妃的分身。

    這些分身,都是栩栩如生,都拿著寶劍。

    寧北妃的本尊混雜在眾多分身中,讓人難以找出來。

    在寧北妃的操縱下,那些分身大顯神通,紛紛殺向那些像兵和唾沫精。

    ——六甲金光幛……召喚!

    韓信飛快地變換著手勢,將一件綢布狀的法寶祭在半空,照得四周金燦燦,亮堂堂。

    「幛」者,是指上面題有詞句的整幅綢布,用作慶賀或弔唁的禮物;而「六甲」者,是指天干地支相配中的『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

    這件六甲金光幛的表面,題有『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這十二個碧綠大字。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