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淳吐一口氣,勉強讓自己面色如常,不被之前的事情影響。
款步走到桌邊,本著禮儀,她也不好坐下,只能貓著腰看向桌子上攤開紙張,卻不知道因為剛才和唐翰一番鬥鬧,衣服的領口已經起開,如今一貓腰,裡頭大片春光,盡顯無餘。
唐翰只看了一眼,就覺得身子熱了,卻想到她是個石女,用力的克制住了自己的慾望,把全部注意力放在桌上攤開的紙張上:「如何,有解?」
「這什麼東西?」他以為以她的聰慧,必定有解,不想她看了半天,居然冒出來一個「什麼東西」,失望之餘,不由有些來氣。
「不是頂聰明的嗎?一桶姜山都能想得到,怎麼連著都不知道?」
易淳嘴角微抽,誰告訴他的?
面上,她只能做惶恐狀:「奴婢才疏學淺,是在不知道這是什麼?」忽然腦中一轉,謙虛道,「不如皇上來教奴婢,此題何解。」
「如今你已經是昭儀了,還自稱奴婢,成何體統。」他卻顧左右,不言題。
她就明白了,他也不懂啊不懂,心裡不由暗笑,嘴上並不放過他,糾正好自稱後,繼續問:「臣妾請皇上賜教。」
他冷著臉,一言不發,良久,只吐了一句話:「朕果然不能指望你?」
易淳都要笑了,他這是在用一個比較體面的法子承認,朕不行,無解所以來指望你,沒想到指望錯人了。
看著他這麼其中她,她就勉為其難再研究一番吧,從現代來的她,可謂也算得上是通古博今了。
這紙上,是一首很尋常又很優美的詩:
潮隨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
橋對寺門松徑小,檻當泉眼石波清。
迢迢綠樹江天晚,靄靄紅霞曉日晴。
遙望四邊雲接水,雪峰千點數鷗輕。(這是蘇軾的《題金山寺回文本》,我借用,請大家不要多加指責。)
該是寫景的,不知道出題之人有何意:「皇上,這題,出題之人是讓你怎麼個解法?」
「沒說,就說詩中有詩,讓朕就詩寫詩,可是朕從中取了好幾個詞句拼湊成了好幾首詩,那人都說不對。」
唐翰說著,表情有些急不可見的落寞!
不知道是因為這首詩,還是為了這出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