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國志·高宗傳》載:聖元三年五月初七,西北駐兵十二萬叛變。鎮北將軍杜奎踞豐州而反,以「虎賁三千,直抵中原之地;龍飛九五,必清君側之天」為號,三日內破南行進一百里,北方無可抗之力,涼州、夏州、并州岌岌可危。
聖元三年五月十日,叛軍攻下夏州,夏州守帥王煥之出降。是日,以夏州為都,建立政權,國號天命,改元長平,杜奎稱帝。五月中,叛軍首帥杜奎命長子督諸軍,分兩路大舉南進。杜奎分兵留夏州經赤水河,自領水陸大軍順流而東,以王煥之為前鋒。沿河諸帥多為王氏舊部,皆不戰而降。同時,命華桂自幽州南逼北方,以為呼應。
安國守軍潰敗如山,朝中畏懼杜奎聲名,無人膽敢迎戰。
帝日夜憂思難安,五月十六日,上書房議事,問曰:「滿朝文武皆食君之祿,何以不能為君分憂?」
參知政事林竹熙諍諫曰:「不若以端惠公主駙馬孫少英為將領,其弟孫少群當做先鋒。」
帝斥曰:「孫駙馬是為提督統領,掌內宮安定,何以出征?其弟沉溺酒色,難以當此大任。」
中書令曹函奏曰:「靖王胥慕德舊部江福初遺有一子,雖為早年政變所累,然其熟讀兵書,頗具其父風範。」
帝曰:「其子數年為奴,尚能領兵否?」
曹函稟曰:「粗賤之事能苦心智,勞體膚,磨礪之下必有寶劍寒光,帝不妨一試。」
帝曰:「尚可。便以其為副將,承其父舊職。然滿朝忠臣,竟無一人可任靖王之職也?」
言既落,上書房門豁然洞開,博陵郡主束髮戎裝,傲然而入,曰:「吾願領兵征西!」
參知政事責曰:「女子何以帶兵?且君臣議事之地,豈容女眷出入?」
博陵郡主笑而回曰:「古有冼夫人足智多謀、所至皆服,今有楊妙真能武善戰,梨花槍無敵手。大人為何輕視於女將耶?吾乃靖王之女,承繼吾父沙場風範,出身將門,自然研讀孫吳兵法,驍勇善戰有智謀,治軍嚴明,善待士卒。吾享君之俸祿,自然為君之臣。吾乃臣子,為何不能出入議事之所?」
眾人笑曰:「征戰豈是女子所為?郡主言行無狀,出征難以服眾。」
帝曰:「郡主有心,已勝過滿朝臣子博學多識。然出征絕非易事,郡主體弱尊貴,不當如此勞累。保家衛國本是男子之責,若命郡主迎戰,豈非是我泱泱大國,朝中無人?」
眾臣子默。博陵郡主查其神態,笑而問曰:「勞陛下提點,今日一觀,臣方知,我泱泱大國,朝中確無人也!」
參知政事怒而斥曰:「郡主魯莽,豈容你在朝放肆!」
郡主不畏,笑而答曰:「老臣迂腐,若我不放肆,你便領兵出征,你意下如何?」
郡主肆意妄為,眾臣子憤而指責,一時書房喧鬧,帝伏案而起,怒曰:「便有忠臣如斯,我安國難以為繼!今日之事不必再議,朕意已決,便以博陵郡主為將,不日領兵出征!」
博陵郡主領命。
五月十六,郡主帶兵十萬,迂迴出上京,不日至關北。
五月十九日,佯退設伏,大敗叛軍援軍萬餘,克永州。
五月二十一日,進至赤水河,船隻未具,郡主率部搶渡,大軍隨之而過,擊敗夏州城下兩萬叛軍。
五月三十日,率前鋒軍江冕襲桐關,斷叛軍退路,大敗數倍於己之敵,活捉趙暉、章在稟兩員大將。
六月初三,叛軍又派數千騎進攻,郡主設伏兵於高城西之楊山,遣將誘叛軍至山腳下,伏兵突起,大敗叛軍,俘獲一萬餘人。
六月初六,郡主佯示與叛軍決戰,暗派偏將姚入雲軍出叛軍側翼,揚言郡主援軍至,乘叛軍猶疑之際,命部將秋澗率部出其後,羅未震率精騎急擊之,大敗叛軍。
六月初八,入陝叛軍東歸,暗遣主力自商於長驅東進,企圖乘虛由饒風關入中原。郡主聞訊,率精騎一晝夜疾馳三百里,出其不意,先敵而至,據險與叛軍激戰六晝夜,後因叛軍自關後偷襲而失守。郡主料其孤軍深入難以久留,率軍扼其退路,三日後,果然糧絕退兵,郡主趁機襲其後軍,殲數千人,俘杜奎。
六月十七日,秋澗收復豐州,是以叛軍完敗。
博陵郡主胥琬,一月擊殺叛軍十餘萬人,戰功卓著,世人讚曰:上京第一郡主。
便有清歌一曲,曰:
四海皇風被德清,戎衣不著告功成。
主聖開昌歷忠奉,君看偃革太平秋。
鳳輦宸遊盈盈女,龍舟彩舫柳搖風。
忽聞西北狼煙起,文武大臣皆憂懼。
流寇強吞勢如虎,沙場鼓寒聲不起。
帝王得意數誰行,第一郡主立朝綱;
穠歌艷舞不成歡,列陣挽戈為自得。
眼前不見塵沙起,將軍俏影紅燈裡;
叱吒時聞口舌香,霜矛雪劍輕巧舉。
丁香結子芙蓉絛,不系明珠系寶刀;
戰罷夜闌興更高,不顧粉漬污鮫綃。
王率天兵思剿減,艷李穠桃臨戰場。
遍烽煙於挽狂瀾,笑看千古獨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