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那天,洪霞請了半天假在家做飯,要大請老公的女徒弟。
因為女徒弟之前和羅教授說:「媽媽說的,老家的習慣:做徒弟的第一年一定要給師傅拜年。」羅教授聽到這個喜訊,很少有笑臉的他,回家笑瞇瞇地說:「徒弟要來拜年,你可要好好準備呀。」洪霞看著他得意的樣子,點點頭,人家可是單位為數不多的可以帶徒弟的人啦。
羅教授用少有的商量口氣說:「要把你這麼多年來的拿手好菜,在客人面前抖一抖,什麼紅燒肉,清蒸魚……」
洪霞說:「你打聽打聽人家愛吃什麼,不愛吃什麼,我也好有個準備。」洪霞絕對是個明事理的,聽說徒弟來,沒有拒絕,反而很高興,畢竟老公年紀大了,有時候工程進度趕不及,還指望徒弟多幫忙,雖說現在老公當個師傅不容易,徒弟不怎麼聽話,但以後,要是徒弟混得好,說不定老公還要仰仗她照顧,雖說不是求人家,但對人家好一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教授是個細心人,他說他在單位沒人的時候,問過徒弟在吃上面有什麼講究的地方,女孩只說不要太辣就行,然後教授列出清單,反正雞鴨魚肉都有……洪霞照單子一一買回來,一個下午都在做,紅燒肉、老母雞湯都要提前做的。
正月十五已經上班好幾天了,因為過小年,大家都有提前下班,徒弟和她的一位在南京的男同學還有教授三人,一塊打的回來了,原來女徒弟的同學和教授認識,是相同專業的,只是在另一個單位,同學之間互相照應,聽說要來師傅家,男孩子積極要求上門認識,羅教授也沒拒絕。
一進門大家就寒暄起來,男同學要喊洪霞師娘,把洪霞急得說:「喊老了,喊老了,就喊馬老師。」
然後羅教授也說:「認識的都喊她馬老師,包括我的同事們,現在連我爸爸媽媽都喊她馬老師,教師待遇提高,地位也越來越高。」
可是他的那位美女徒弟不買賬,一轉臉還是喊:「阿姨好!」馬教師有一種:孺子不可教的感覺。
事後就喊人這個話題,洪霞跟老公說:「為什麼就不叫我馬老師?我們的話都已經說的那樣了,她還喊阿姨?」
羅教授幫著解釋:「可能認為你不適合當她老師吧。」
那位男同學是洪霞老鄉,洪霞很高興的和他拉家常,問問他的家庭情況和現在的工作情況。
女徒弟也時不時插上幾句,說說男同學大學時候的趣事。
洪霞瞭解到只有他們兩個在南京,就開玩笑地說:「就只有你們兩個同學在南京,要相依為命咯。」
女徒弟笑著說:「我是姐姐,比他大兩歲,要多照顧他。」
男同學說:「照顧女生是男生應盡的義務。」
洪霞又說:「你們這麼有緣分,真好!」
女徒弟笑著說:「和他特有緣分的那個女生,在無錫呢。」
洪霞突然有一種想法:男同學過小年不去無錫陪女友,來陪你,是女徒弟怕一個人到師傅家,給師傅圖謀不軌,然後喊個男生作陪?
那也真是和她師傅大半年白白相處了,不過也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嘛。但洪霞有點不快。教授雖然脾氣不好,人品還是不容懷疑的,作為老婆,老公這樣被人看待,還是有點不爽的。
開飯的時候,兒子數了一下,笑著說:「好豐盛,十八個菜。」徒弟和同學輪流敬師傅,羅教授滿是笑意,一會兒敬兩位同學,一會兒三位同仁同干。
洪霞和兒子兩個說說笑笑,好像一切與他們母子不相干,教授怕冷落了徒弟,眼睛一直在她身上,洪霞看出男同學也看出來了。
場面上,洪霞很給老公面子,一會兒敬徒弟,一會兒敬兩位同學,一會兒敬兒子,後來,他們三人也都跟著敬羅貝爾,希望他考上理想大學。
幾位研究生相談甚歡的敘說國內高考的壓力,還說說國外求學的一些行情。
羅教授一心還是希望兒子出國讀書,可是羅貝爾就是不鬆口。教授也沒有辦法說服兒子,他的徒弟和同學也認為國內不錯,沒必要出國,孩子小,要想家,還要自己洗衣做飯什麼的,太可憐,還是在家好,可是教授偏說:「出去鍛煉人,是個好機會。」
兒子被他說得不知怎麼辦,只好說:「你當年也有很多同學、同事出去,你怎麼不出去呢?」
羅教授被兒子的話堵住了,眼睛斜睨著兒子苦笑,其他幾人,打著哈哈,父子兩個的談話,不歡而散。
洪霞最不喜歡老公的這種說話方式,當著外人的面,先顯擺自己的老子資格,現在的年輕人可不吃你這一套。
洪霞老公說這些話時,是想借助外界壓力,使得兒子聽從他的意見,哪知道現在的孩子,也很有自己的想法,他不願意做的事,你強迫他,你就是自討沒趣。
兒子也說過:我出去,還回不回來?要是還回來,出去一趟,花那麼多的錢,學個語言,太不划算,還不如在中國上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呢。
洪霞的好幾個同事的孩子都出過國,但都混得不怎麼樣,家裡花了上百萬,在國外那幾年也不好找工作,國內找呢,又高不成,低不就的,很難。
幾個有想法的人聚在一起,誰也說服不了誰,只有說吃菜、吃菜。
羅教授意識到在徒弟的面前,讓兒子搞得難看,很沒面子,一個勁地讓大家嘗嘗這個,又嘗嘗那個。
最後師徒二人就單位人事方面還做了交流,洪霞在老公之前的授意下,勸徒弟往管理層裡奮鬥,小姑娘不說好,也不說不好,笑笑而已,洪霞看出小姑娘是很固執的人。
幾個人吃完晚飯,就準備出去看煙火,可是因為春節期間,發生過幾起大火災,煙火燃放取締了。
兩位同學想去夫子廟看燈會,羅教授兩口子也就不挽留,把他們送來的東西要退他們帶走,可是男孩子說:「孝敬老師的,應該的。」教授也就沒客氣,但是說了:「我收是收了,讓你們花錢,我怎麼忍心,明天照價給你們優惠卡,你們可別推辭。」
等他們走遠,羅教授打開女徒弟送來的袋子一看:「咦——怎麼兩瓶酒不一樣?」洪霞也奇怪:「是山西晉城人的習慣?」
再看看男孩子的包:「茶葉和紅酒。」洪霞說:「這才對呀。」
羅教授哭笑不得地說:「我長這麼大,還沒見過這麼送酒的。」
洪霞說:「我也是頭一次看見這種樣的。」
兩個大人累了一下午,看著徒弟送來的禮物,羅教授自嘲地笑著說:「真像吃了一隻蒼蠅難受。」
洪霞想既然你已經難受了,我也就不說什麼。
真好小姑子來電話問候節日,洪霞把這事一說,小姑子氣憤地說:「她這是瞧不起人,我走南闖北的也沒見過這麼送禮的。」
洪霞把這話告訴了教授,教授說了:「你知道人家怎麼想的?不要瞎說。」洪霞想還是護著他徒弟。
洪霞最後分析:肯定是她媽媽讓帶的,老同志就會節省呀。
洪霞更加瞧不起那個女孩,就算是媽媽叫做的,她也可以去超市,把兩個不同樣的酒,調成一樣啊,不懂事、不會做事,就是把家裡沒喝完的酒,順帶兩瓶 給師傅,也該換成一樣的吧。
後來聽教授說:「我跟她打過招呼:以後不要把你爸爸不喝的酒帶過來給我。」
洪霞想:一向不願得罪人的師傅說出這句話,小徒弟心裡有數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