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知情者都認為田中在玩火,他將毀掉中、日不久才建立起來的那點友誼。
「中、日之間不曾有過什麼友誼,只有競爭。現在中國正在努力謀求海上霸權,日本必須挺身而出捍衛自己的地位。」田中咆哮著。
並不是所有的內閣成員都如田中首相那樣激動。大多數人對中國的造艦計劃都不以為然,一支艦隊形成一股強大的戰鬥力,並不是有先進的戰艦和優秀的海軍士兵就了事了,還要進過無數的磨合,而這個磨合期可能需要數年的時間。中國人把船全部造好,繼爾形成戰鬥力至少需要十年的時間。中國海軍沒有遠洋大編隊海上作戰經驗,這種水準的海軍根本不用擔心,日本的首要任務不是軍事,而經濟。但是,在日本何任問題最後都會轉變成軍事問題。
資源貧乏是日本經濟發展的一個重大瓶頸,單靠與歐美的貿易交換無法滿足日本的國內的需求。中國的進口只能滿足日本的部分需要,現在買中國的東西要公平交易,日本商人何時公平交易過,比起過去的暴利,現在的利潤太少,而且那些礦產資源中國首先滿足自己的供給後才輪到日本。
中國資源豐富,鐵、銅、煤、錫、銻、錳、鋁什麼都有,這些礦產資源很多都沒有開發。
日本比中國人還著急,日本商人通過各種渠道希望在中國的獲得開採權。
如果日本陸軍頂事的話,他們這些商人也不會對中國如此低聲下氣的求人家。
楊洪森吸取了蘇俄模式,搞租借經營,將這些未沒有開發或效能差的工礦企業租借給日本商人,日本商人希望能合資或獨資。國府方面考慮到中、日關係雖然好轉,但兩國關係並沒有完全正常化,所以委婉地拒絕了日本商人的請求。中、日的合作首先是建立在長期有效的基礎之上,而中、日間的合作缺乏一個長期的平台,什麼原因?日本的財團比誰的清楚,日本缺乏合作的誠意,他們的試探別有用心。
日本陸軍有著強烈的復仇慾望,日本財團則想收割中國人身上的羊毛,兩者一拍即合。
對於日本的財團而言他們並沒有多少損失,如果軍方成功了,他們的投資將得到百倍、千倍的回報。如果軍方失敗,橫在中、日之間障礙就便清除了,他們回過頭來全力政黨人士,大力促進大東亞共榮。
日本的確是好日子過的太長了。927年日本剛剛從大地震所造成的空間災難中喘過氣,就想著怎麼在周圍鄰居身上剮上一刀。不少人主張與中國開戰,就如同上世紀一樣,狠狠地敲上中國一筆,賺他個四、五十億美元。與中國開戰叫的最凶的還是那些下層軍官,軍部方面卻保持著極度的謹慎。
2年中國駐韓軍隊陸續撤回國內,保家衛國的重任交給了韓國軍隊。
韓國有常備軍35萬人,建立有現代化的航空兵和裝甲部隊,韓國還擁有一支海防艦隊,國防力量雖比不了日本,但是在亞洲也算是屈指可數的了。近年來在中國經濟強勁的帶動下,韓國經濟發展突飛猛進,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作為執政黨韓國國民黨在北方擁有著極高有威望。
韓國國民黨與中國國民黨,乃至與楊洪森本人都有極為親密的關係。
韓國現任總統樸金勇曾在中國國民黨擔任過幹事,而且他是楊洪森的三民主義新思想追隨者。
作為中國副總統的楊洪森在樸金勇在任期間兩度出訪韓國,據說兩人私交甚密。
楊洪森現任國民黨主席,是中國出了名的強硬派。韓國是中、日之間的緩衝帶,日本進入韓國,那就意味著中、日全面開戰。現在日本國內局並不穩定,各派甚至同一派別都有著不同的主張。、
中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增強,讓日本人顯得有些慌亂。
法國的××曾說過中國一頭沉睡雄師,當他甦醒過來的時候,世界必將為之一振。
日本現在就是被震到了。
「明治維新」以來資本主義發生最大的障礙是資本和資源,中國資本主義發展最大的障礙是資本,可是現在中國人手中的資本好像花不光一樣,中國現在的市場繁榮,經濟增長的景象,完全就是用美元砸出來的。日本一直在調查中國手中資本的來源。有傳聞楊洪森與傳說中的羅斯柴爾德家族進行了利益交換,從而獲得了猶太財團的。也有傳聞說美國為中國提供了2億美元的貸款,更有傳聞說楊洪森開啟了明皇寶藏,當然傳聞中千奇百怪什麼都有,唯一不斷重複出現的就是楊洪森的名字。
日本方面始終沒有調查清楚,他們只知道在楊洪森的身後有一股龐大的勢力,那只無形之手無所不能。
在中國金融領域到處都是美、英的身影。
美國摩根銀行長期擔任中國經濟問題的顧問,並且為中國政府提供各類融資服務,而香港匯豐銀行是他們在華最大的競爭對手,至於花旗銀行因為個人喜好的問題不招楊洪森待見,花旗銀行主要為外國企業和外國僑民提供金融服務,其在華的勢力大不如從前。
據江湖傳聞花旗銀行與楊洪森爭奪黃金和毒品生意,結果被後者所記恨。不管江湖傳聞是不是真的,反正花旗銀行在華的業務進入了一個相對低谷期。
「根據我們的情報,楊洪森的資金來自美國。」以前只是懷疑是美國,現在他們完全肯定就是美國。
楊洪森的真正崛起與美國離不開關係,那麼多資金單靠賣署條、炸雞翅膀、飲料、大片湊起那簡直就是開國際玩笑,「美國人,……」
日本對美國的怨念又加深了。
田中奏折中指出未來與英美必然有一戰,他的這種論調並不新鮮。只不過這次是一個執政首相在奏折公開提出。東南亞的石油、橡膠、錫礦等資源都是日本所急需的,但攘外之前必先安內,只有征服亞洲有了根基才能走向世界。對日本來說他的進攻箭頭首先是中國,其次是歐美,大概西方的政治家們也看到了這點,才不顧遠東的政治平衡極其誇張地支援中國吧,田中也是如此推斷的。中國不好打,這一點在朝鮮戰場已經得到了證明。「持久的聖戰」田中認為征服中國將是一場艱難的戰鬥,但不管如何艱難,征服中國的意義重大。中國的人力、物力將成為了日本征服世界的基石。
田中極其小心的將奏折遞交給了天皇,如果讓他的政敵將奏折捅到中國去,那可就麻煩了。
楊洪森腦子裡的構思基本上與田本一樣,不過他的計劃卻更加細緻,因為他有足夠的「情報」來源。
中國的工業雖然發展迅速,但與日本一樣呈畸形發展。
中國的整個工業模式是以戰備為前提的,其在軍事工業上的投入遠遠超過民用設施的投入。
其增漲的軍事力量若不是用於防禦那麼必然用於進攻?那麼他進攻誰呢?日本還是英美?作為中國的宿敵的日本將首當其衝。所以未來的遠東,必然有一場空前大戰,不是由中國挑起,就是由日本挑起。英、美的政治家們不是沒有察覺到,正是在他們的努力下遠東保持著奇特的軍事平衡。不過,中、日兩國都在設法打破這種平衡。
英、美國駐華大使同時會見了楊洪森,要求放棄海軍擴編計劃。作為華盛頓體系中的「重要」一員,中國海軍擴編就等於宣佈了退出華盛頓體系,將勢必掀起全球性的海軍軍備競賽。
楊洪森感覺到事態比他想像的要嚴重的多的多,可是想讓楊洪森放棄這個計劃也並非不可能,前提是他能得到多少補償,顯然這又是一次訛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