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立志傳 第十二卷 第六章 懶惰起來
    二次大戰亞洲區政治新構局成為了楊洪森最近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如何運用科學的引導將日本這禍水引向美、英?

    中國海軍在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時候內超過日本仍有難度,除非日本海軍完全處於停滯狀態。

    既然主觀條件不足,那麼就只能尋求客觀條件的幫助,利用美、英將日本海軍打造成三流艦隊。

    當然這是一種賭博,因為這樣做很有可能引火燒身,因為日本的野心是在不斷膨脹地。

    關於中國陸權、日本海權的勢力劃分方案,楊洪森通過第三方向日本的某些人士提了出來。

    日本對中國仍有著巨大地企圖心,中國的土地以及土地下面的豐富礦場對他們有著極大的巨引力,從日本國內反饋消息並不是很好。

    他們海權要有,陸權也要有,中國最好是日本的殖民地,其次是保護國。

    這也太過分了,所以楊洪森計劃著怎麼暴扁日本人一頓,讓他們徹底的清醒過來。

    國防建設的中心是先陸後海,但這並不代表楊洪森放棄了海軍發展。《華盛頓條約》雖對各國的主力艦有著明確的規定,但是在輔助艦方面卻訂立的不明確。因為這一漏洞英、美大肆擴充輔助艦隻,不過在亞洲他們對中國卻大加限制,這使得國防委員會不得不放棄了原定的造艦計劃,這是海軍造艦計劃的第二次重大修改,第一次修改讓中國的三艘戰列巡洋艦變成了一艘。

    中國南海地區的海盜給了中國海軍發展的契機,楊洪森以此為借口,通過對商船改造組建了廉價的護艦航母編隊。每艘護艦航母可以裝載8到5架飛機,上海造船廠改造完成了兩艘,這讓中國海軍成為了世界上少數幾個擁有航空母艦的國家,對於中國船舶製造業來說是一個不錯的經歷。在美、英的外交壓力放棄了遠洋艦隊的發展,重點發展內河和近海艦隊

    海軍軍費的削減,繼爾為陸軍、空軍提供了充足的資金。

    中國有各類飛機25架,其中有一半是參加過一戰的二手貨。按照五年軍備方案,中國飛機的數量到929年將增至2架,而國內飛機製造業的年生產量也達到架。

    整個建設都包括在了大西北、大西南計劃中。

    按照德國對中、日戰爭的推演,他們認為兩江很容易遭到攻擊,如果遭到攻擊這將直接導致中國工業乃至經濟的崩潰,他們向楊洪森提出經濟重點西移的計劃,大西北、大西南計劃正在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因為該計劃與楊洪森的構思暗合,所以得到了他大力。這使得川陝、雲貴的基礎設施得以大幅提升。隨著西南幾條主要鐵路的完成,大西南交通運輸能力將得到大力的提升。

    楊洪森還積極尋求與英國殖民政府的合作,希望修建一條中緬公路。

    英國商人靈敏的嗅覺自然知道這條公路未來的經濟價值,而且這條公路對發展殖民地的經濟是非常有好處的,問題是這條公路由誰來經營,如果共同經營,那麼雙方比例又怎麼劃分。

    這條公路的建設也同樣是以未來可能發生的軍事衝突作為基點。

    公路完成後使中國從南方獲得外國援助的線路將又增一條,而多一條就多一份保障。

    各地城市的改造也是軍備的一部分,中國的建築物多為木質,且空間排列極為緊密,如四川省內的重慶、萬縣等經濟發達地區,若遇到空襲或炮擊必將引發大規模火災。

    海軍三艘戰列巡洋艦的預算被撤銷後,陸軍建設這塊資金變的極為充裕,部分軍工廠得到全面升級。

    按照美國政府的計劃,他們將用十年時間將中國陸軍從德國的影響下解放出來。

    中國空軍、海軍都深受美國的影響,但是中國陸軍卻越來越像德國人了,在德國人指導下中國國防部建立了總參謀部,幫助完善了國防軍系統的不足之處,陸軍教官的職位被越來越多的廉價的德國教官取代。

    23年來華的德國人僅有2餘人,主要是德國援華的技術人員。24年上半年這個數字翻了2倍,其中有近3名德國士官來到華為中國陸軍部服務,他們對美國退役士官構成巨大的危險。很多美國退役軍官都會選擇來中國擔任某個顧問職位,因為中國人能支付給他們極為可觀的報酬。對於德國人來說這些報酬對他們的誘惑更大。

    美國顧問總是抱怨在華的德國軍人太多。

    在中國陸軍基層,德國教官能比美國教官能獲得更多的尊敬

    中國軍界日、德士官生都位居高位,其次是南京、保定士官生,最後才輪到留美士官生。

    中國部長吳佩孚是親德派,總參謀長蔣百里留德,並且德國軍隊短暫服役,除此還有張孝准等,這一批留德軍官基本上都擔任師以上職務,其次就是留日士官生,如楊洪森、蔡鍔、李烈鈞、熊克武等在軍政兩界都身居要職,南京、保定士官生是中國軍隊的中堅力量,留美的士官生中擔任師一級指揮員的目前還沒有。在中國軍隊中還有一幫子特殊的群體,他們沒有經過多少正規軍事學習,在戰場從小兵或親兵一步步爬上來,他們中有不少人擔任師或旅一級指揮員,不過這此人通常都帶著強烈民族主義傾向。

    美國對中國陸軍的影響實在有限,美國軍械也曾被中國陸軍大批引進,不過雙方在生產線、技術轉讓未能談攏,導致「美械師」後勁不足,最終被「德械師」完全取代。

    「德械師」成為中國陸軍「精銳」的代名詞,但中國「德械師」完全達到德國顧問要求的只有近衛軍數十個師團,中國國防軍要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德械師」還需要一段時間。

    中國加強軍備讓遠東的空氣驟然緊張,西方國家想知道如此強大的中國陸軍要對付誰?日本,還是他們英、法。美國政府在英、法的要求下,對中國發出建議,要求削減軍費開支,自覺的維護戰後和平。

    雙方談判的結果是,楊洪森通過削減了陸軍的預算,換取了英、美國對華出口的限制。

    楊洪森將重點移至軍事工業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同時加強了新式武器裝備的研發工作。

    925年的軍費預算較924年有大幅下降,僅佔財政收入的35%。

    這使得在華極度活躍的美國軍火商慢慢地沉寂了下來。

    柯立芝競選總統帶領著美國進入了繁榮的柯立芝時代,繁榮景象同樣出現在了中國兩江地區。上海、南京等大城市人口增漲迅速。

    上海租界方面最新公佈的人口數據為55萬人,除了大批進入租界的中國人,上海的外國人也在增長。

    俄國居民最多達到了3.5萬人,日本人約.83萬人,德國、美國分別排在第三、第四。

    雖然中、日關係時好時壞,但對於破產的日本人來說,上海是不錯的選擇,而且離本土較近。

    日租界因為在美、英、法的共同管理下,其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發展,日式的木棚逐漸被歐式公寓所代替。雖然名義是這裡還是日租界,但是日本無法對租界行使任何管理權,這是美、英、法基於上海的穩定磋商的最終結果,這結果容不得日本人半分還價。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