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當海盜 第五章 第五節 巴泰進京
    隨著日本天皇留在北京養病的消息傳出,國內的仇日言論頓時沒有了蹤跡。而報紙上整天階地吼著要國民保持「泱泱大國的國民風範」,同時也對國防軍東方軍司令部及配屬在東方軍的北方艦隊的駐防情況作了詳細的報道。

    媒體,著力給四萬萬六千萬人留下這麼一個印象∼在被國防軍控制下的日本,不再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強鄰,而是大中華帝國的一個臣屬之國。而事實上,也正是如此。

    劉亮少將和政府日本事務專員方維志緊密配合,隨著野津道貫的師團返回日本後,很快就平復了暴亂。大量的糧食和生產資料運進日本,同時又要大量的機器設備和熟練工人從日本來到張家港。在物資和人員的一進一出之間,日本的工業類型發生了變化。軍事工業幾乎不存在了,整個日本的工業變成了為中國重工業總公司和民興公司下屬重點企業的海外配套。

    本著日本的事務由日本政府按照《濟州島條約》自行處理的原則,中國國防軍11師只是駐紮在東京、佐世保等少數幾個城市。野津師團則擔當了軍警的職能。

    在日本人的眼裡,是中國人結束了暴亂,帶了糧食解決了饑荒問題,帶來了原材料解決了工人就業的問題。當然,在少數有相當政治敏感度的人眼裡,事實未必是這樣!很明顯,天皇陛下以及皇室主要成員逗留在中國,名義上是等待參加大中華帝國皇帝的登基大典,也是為天皇調理日益沉重的糖尿病,實際上,日本皇室成了中國人手裡的人質……

    儘管這樣,在生存需求的面前,日本人逐漸接受了國土上有中國軍隊的事實;而在伊籐政府的施政下,日本的國民意識逐漸會從文化教育、經濟聯繫、軍事體制等諸多方面被削弱。被強化的,是大中華屬國意識。

    跟日本發生著地情況略微不同的是,在朝鮮。中國國防軍北方軍的部隊僅僅有一個團駐紮在朝俄邊境地圖們江口。朝鮮國王李熙,取道海路到達北京,與岑春煊、聶文有達成了軍政協議,中國國防軍派出由馬守福上校為首的軍事代表團,協助朝鮮組建三個師的軍隊,作為國防軍的補充力量。

    在清藏高原南麓的廓爾喀,事實上已經有了國防軍一個團的進駐,廓爾喀問題,已經在中英兩國間因為中國的「讓步」取得了諒解。

    外交方面,中英新約的樣本在龍劍銘提交給朱爾典的文件基礎上擬定出來。等著遠道而來的英國外交大臣蘭斯多恩侯爵抵達北京後簽署。這個新約,事實上廢除了治外法權和租界,收回了海關權和威海衛軍港。中國付出地代價則是香港的延期收回和軍事裝備技術的轉讓,更重要的是英國人得到中國政府地一個承諾:不與德國締結軍事盟約。

    中法新約的簽訂則更有戲劇性。法國在英國和俄國的下。於1906年1月在由《馬德里條約》參加國召開的阿爾赫西拉斯會議結束時簽訂了有利於法國的條約。承認摩洛哥獨立,但又承認法國和西班牙對摩洛哥的警察控制權。挫敗了德國意圖染指摩洛哥的企圖,結束了第一次摩洛哥危機。這個會議,象徵著英法俄協約的基礎已經在對德問題上得到了實現。因此,在法國軍事力量孱弱地安南問題上,在中國的特權問題上,法國人也明智地選擇跟著英國的步調走。畢竟,德國直接威脅地是法國而不是英國。更不是中國!法國陸軍也清楚地認識到,和強大的中國國防軍合作,有利於在可以預見的法德戰爭中得到中國的幫助。所以。法國人的態度比英國顯得更加的友善。

    在事實上,中國政府強調了中國在恢復海關控制權的同時,打開大門,讓中國經濟參與到世界經濟體系中。也就是說,中國的市場不僅僅向美國開放,也向世界各國開放。相對應地是:各國市場也在同等條件下向中國開放。

    列強眼中的中國工業、農業生產力是弱小的,其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同樣的弱小!而在四川林立的工廠,大量的新型紡織品、機電產品、汽車、化工產品、藥品、強化塑料日用品……正在緊張地生產著。堆滿了工廠的倉庫、碼頭的倉庫,就等著新條約的正式簽字換文了!這些工業產品從研製出來以後就在保密的條件下大量生產,準備在最有利的條件下出擊國際市場,以期形成在這些行業裡的絕對優勢,用於彌補中國工業在其他方面的劣勢,維持與列強各國在雙邊貿易額上的等差。

    農業生產力,則在化肥和良種的支撐下,在政府鼓勵農村實行農業聯合產業化,在小型農業機械即將投入農村的前提下,因為國家本身對農產品的需求就已經佔有了農業產出(戰爭對糧食、棉花等農產品的需求極大)的幾乎全部,所以,中國農業暫時處於無力出口的劣勢。不過,農村經濟體制的改變,使得中國農業承受外界商品衝擊的能力增強,對列強把持的農產品國際市場的依賴幾乎為零!換句話說,在農業上,列強根據新約也佔不到中國農民的便宜。

    龍劍銘身上軍人的堅毅性格,先天帶來的知識和對世界經濟發展進程的瞭解,在結合了海盜的利益意識和商人的逐利精明因素後,中國的外交在看私有些吃虧的條約下,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至少,各國承認了中國的新政府,也在積極地、友好的表示對中國實行帝制的祝賀。

    其中,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的態度最為突出。這個在摩洛哥危機中受挫的傢伙,已經看到在國際問題上德國正處在被孤立的邊緣。英法俄三國聯盟的態勢已經很明瞭。在這個時候,這位德國皇帝的危機感驟然地加強了!總參謀長施裡芬伯爵已經擬定出完美的對法作戰計劃,可是該計劃只規定了德軍用8個師的兵力防備俄國。顯然,這是一種冒險,在俄國徹底倒向英法的形勢下,是絕對地冒險行為。可是皇帝對伯爵的漢尼拔式旋轉木門作戰計劃的西線部分又極為讚賞!在這個矛盾下,皇帝陛下把目光投到新近戰勝日本地遠東軍事強國——中國身上。中德美三國同盟計劃在英法對中國的拉攏下流產了!可這並不代表著中國這頭醒獅不能被德國所用。有消息傳來,中國准皇帝要登基。要收復被俄軍佔領的國土。那,豈不是削弱在背後的俄國的絕好機會!中國對俄國開戰,最好可以把北極熊打成癱子。那麼,德國實施對法戰爭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在這種想法下,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對中國皇帝的登基大典表示出了極大的關注,他派出了由政府總理比洛和皇子威廉帶領下的龐大使團到中國。其中,包括陸軍少將埃裡希魯登道夫。德國陸軍希望到中國親眼看看擊敗日軍的新式軍隊,能夠和中國國防軍的將領切磋一下彼此都非常感興趣地炮戰藝術那就更理想了。軍事上面的合作,有利於政治上的靠攏……

    俄國人,對在中國發生著的大事有點麻木,更多地是驚懼。新任的外交大臣伊茲沃利斯基匆匆忙忙經過西伯利亞鐵路來到遠東的布特哈(哈爾濱),再以祝賀的名義南下。沿途。外交大臣親眼看到中國國防軍積極備戰的跡象,這些行動,中國人似乎並不想瞞著俄國客人。至少,與表面談判、暗裡偷襲的日本人相比。中國人表現出了騎士的豪俠作風。

    國際局勢紛繁複雜,卻被龍劍銘、岑春煊、唐紹儀和楊度理了個一清二楚。直到1906年4月6日,令龍劍銘惟一擔心的事情也得到了圓滿地解決。

    西藏兩大活佛親自來到北京,隨同的還有廓爾喀新國王班達爾。

    而中國在北方的另外一個大族——蒙古,也推選出了他們英雄地代表,烏稜台小王公巴泰和有著功勳的海山前來北京。

    四月的北京,在經歷了兩會的爭吵後,呈現出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全中國的人民都看到四方來賀的盛況!這與幾年的前八國聯軍形成了鮮明地對比。讓老百姓不得不喟然感慨著。並且歡欣鼓舞著……

    剛剛接待了兩大活佛的龍劍銘在稍事整理一下後,就接見了有軍方身份的蒙古烏稜台王公巴泰少將。烏稜台騎兵旅的功勳,已經傳遍了大草原。熱血的蒙古漢子們更在國防軍要收復貝加爾湖舊轄地的消息感召下紛紛加入國防軍騎兵部隊。短短的兩個月時間,烏稜台騎兵就擴大到了一個師另一個旅。

    巴泰和海山一前一後地走到龍劍銘的辦公室門前。他們拒絕了在政府的接待大廳接受總司令接見的安排,他們要象國防軍的普通軍官一樣,去總司令的辦公室覲見。

    也許,在蒙古族人中,沒有人更能比巴泰和海山能夠感受到總司令給蒙古人帶來的恩惠。給草種、派技術專家、辦畜牧產品加工廠、組建軍隊並且派遣騎兵旅到禦侮的戰場上建立功勳,重塑了烏稜台騎兵的赫赫威名。這些,沒有龍劍銘這位英明的總司令。能夠落到烏稜台部落頭上嗎?既是蒙古王公們公推出來的代表,又是國防軍烏稜台騎兵部隊的將領,巴泰少將把最淳樸的崇敬獻給了他的總司令。

    在門口,巴泰整了整國防軍的軍服,還特意把少將的肩章拉拉平。在審視了海山少校的裝束後,挺了挺胸,作出最標準的軍人姿態輕輕地推了辦公室的門。

    「報告總司令,蒙古騎兵師師長巴泰和騎兵營長海山前來報到!」巴泰用洪亮的聲音和莊重的軍禮站在門口向總司令報告著。

    龍劍銘快步走到門口,也還了一個軍禮,把巴泰和海山迎了進來。對蒙古問題的擔心似乎在巴泰用國防軍軍官的身份來報到後,已經變成昨日煙雲。看來,方維志、李異峰此前在蒙古的作為取得了最好的效果,不僅僅給國防軍增加了一支善戰的騎兵部隊,還為對俄作戰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總司令,諸部盟王公先期推舉卑職擔任代表前來北京,在總司令登基大典後,各部王公還將專程進京恭賀。現在,諸部王公正忙著為國防軍準備糧草、馬匹呢。國防軍為蒙古人奪回舊轄地,是蒙古人的兩百年以來的夙願啊!庫倫會議上,各王公一致中央政府,總司令登基,國防軍的對俄作戰。蒙古,永遠是大中華民族的一員,蒙古族人,永遠是大中華帝國的臣民!」

    「不,蒙古人民也是大中華帝國的主人。所謂的皇帝和中央政府,如果不能給蒙古人民以及全國人民謀取利益,那就不存在所謂的皇帝和中央政府。只有每個國民都有主人翁的意識,中國才能從根本上強大起來。巴泰將軍,海山少校,蒙古族人民有你們這樣的英雄豪傑,一定可以在未來的國家建設中,在對俄作戰中取得勝利!」龍劍銘對兩人的感情是複雜的,說話總想對部下那樣直截了當,又想著對方身份的特殊,必須得字斟句酌,這樣一來,他的話就變成了充滿激情的官樣文章。

    「總司令,無論怎麼樣,烏稜台都忠於總司令,蒙古騎兵師都是國防軍!」巴泰感覺到總司令言語裡的顧忌,那是因為蒙古人對新政府、新帝國還沒有表現出足夠的忠誠度,才有總司令這樣有些見外的客套話的出現。深受民族復興主義思想影響的巴泰,聽到這樣的話覺得既難過又興奮。難過的是在總司令的內心深處,可能還對蒙古人有些顧慮,才不能用對自己下屬的語氣來言事,而巴泰,是真正希望蒙古人和漢人、藏人、滿人、回人以及其他民族的弟兄融為一體的!事實證明著,當中華民族團結起來的時候,在有一位象總司令這樣的領袖的時候,是能夠抵禦任何列強的欺凌、收復失地的!連俄國人都懼怕的日本人都臣服在大中華帝國之下,那收復貝加爾舊地,又有什麼不可能的呢?方先生說過:蒙古族人和漢族、滿族人的矛盾,是因為俄國人侵佔了中華民族的生存空間而造成的!兄弟之間,有什麼話不能說得呢?只有兄弟同心了,才可以齊心協力地把俄國人趕到鄂嫩河西去!漢人不是有句話嗎?打虎得靠親兄弟,上陣不離父子兵!

    巴泰的話,落進龍劍銘耳朵裡,就是對俄戰爭的堅強決心和在心裡醞釀著的蒙古大草原開發計劃的實施……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