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色生香 第六卷 第八章 天涯男兒(下)
    易青和依依聞言,紛紛伸長了脖子向下望去,只見在飛機左邊舷窗下面45度方向,地面上出現了一大片翠綠的顏色!

    在淺紅土黃色為主色調的西北高原上,這一抹可愛煞人的綠色,顯得那麼搶眼亮麗。

    更使人驚奇的是,在那一層層的翠綠色中,包圍著星星點點的不知是什麼建築,只能看見頂上或黃或金或紅或綠的一小點,不過滿目絢爛,好看極了。

    依依驚訝的道:「不可能啊?地理書上都沒說,臨近敦煌的地方,怎麼可能出現這麼大一片綠洲!」

    路威爽朗的笑聲生生的把螺旋漿的聲音壓了下去,他自豪的大聲道:「中國的地理書,關於西北甘肅的這一部分,很快就要改寫啦!」

    說著,他微笑著拍了拍機師,示意他下降。

    隨著直升飛機下降時巨大的轟鳴聲,眾人腳下的那片綠洲越來越清晰。

    一千米……五百米……三百米……三百米以下,易素和依依、楊嫻兒已經可以清楚的看到腳下林立的建築,一幢幢樓房、一片片宅院、一條條漂亮的公路……甚至可以依稀看見白底紅槓的公共汽車在來往梭巡,人群像小黑點一樣在路上穿梭??在一望無垠的黃土高坡上,這顯然是只有人類才能創造的奇跡!

    飛機下降到五十米高度地時候,路威突然指著遠處下方的一個巨大的建築興奮的道:「看到了沒有?那片紅地黃的穹頂一樣的東西?那就是我們文化城的中心建築。天路影視教育學院的主教學樓。」

    易青等人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一座宏偉龐大的古典中式建築,鶴立雞群般矗立在一大片生活區之中,入目先是琉璃金的屋頂。穹頂上飛簷高挑,獸頭傲立。在主體建築的旁邊,還有四五座略矮一點的建築,也呈中式古典風格,門前隱隱地,可以看見石獅雄踞,上了朱漆的大門威武堂堂。

    路威指點著介紹道:「中央這個現在是大專部,有影音室、大放電影廳、多功能舞台、琴房等等設施都集中在這裡,旁邊那幾幢小一點的,是小學部、初中部、高中部、中專部;這裡可供五萬名學生同時上課排練。後面地這一大片是學生宿舍和教職工宿舍等生活區;大小食堂、回民食堂都算上,有十二個食堂;洗衣房、商場、小商品集市、中型超市、運動場館。該有的設施全都有了……

    解放之初,敦煌、酒泉這些地方設縣設市的時候,最繁華的城市也不足十萬人口。散居在高原上,而且大多是農村人口,生活很苦,開發建設大西北以來,這些城鄉縣市的生活條件多少有了些改善,但是比起西安、蘭州、烏魯木齊等等堪與內地大城市媲美地人口大埠。不能不說還是有天壤之別。

    現在高原上突然升起這樣一顆明珠,難怪四里八鄉的人要趨之若騖的往這裡聚攏,在這裡定居生活下來。

    聽了路威滔滔不絕地介紹。楊嫻兒在一旁忍不住由衷的讚歎道:「奇跡!真是奇跡!難怪有人說建築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美術!誰能想到,十年春秋寒暑,憑人力竟能在荒原之上開闢這樣一片天地!」

    依依好奇的東張西京,對於她來說,真正感興趣的還是這裡普通百姓人家的生活。這裡幾乎是古絲綢之路的最西端古樓蘭的戰場,數千年來,不適合大量人口定居生活??這是千年來已有定論的事,而這一點常識性地認知,今天竟是生生的被眼前的景象給顛覆推翻了。這豈止是奇跡,簡直是神跡了!

    依依小心翼翼的問路威道:「那……從西面過來的風沙,你們是如何把它擋在居民生活區以外的呢?還有,這麼多的人,生活用水等等的問題,都是怎麼解決的呢?」

    路威看了看底下,笑道:「快到啦,一會兒你們就知道了!我保證今天會有許多驚喜,呵呵!」

    ……

    飛機」穩的降落在一片小型人工機坪上。

    在螺旋漿巨大的轟鳴聲中,坐在機艙裡的易青等人依然聽到了歡慶的鑼鼓和喧鬧的人聲。向舷窗外望去,只見機坪的最西端站滿了衣著樸素、興高采烈的人群。

    推門而下,撲面而來的是一片歡呼和鞭炮鑼鼓聲,到處飄搖著大紅的條幅??「歡迎華星影業集團總裁易青導演蒞臨文化城指導考察」,幾個小學生模樣的孩子總覺得自己的條幅舉的沒有大人們高,努力的踮高了腳,伸直了縛著條幅的竹竿。

    這種歡迎國家領導式的隆重場面,讓易素渾身不自在,他回頭看了看正走下飛機的路威。路威連忙擺手道:「這可不是我安排的。連你要來這裡開發考察的消息,都不知道是誰傳出來的。這裡的人都樸實的很,他們大概覺得除此之外,不知道該用什麼方式來表達對你們的歡迎,尤其是……聽說你的到來可能會給這裡帶來大筆的發展資金,他們更是把你當成了恩人、救星了!」

    說到最後兩句,路威狡黠的笑了笑,一臉的陰謀得逞。

    易青悄悄在底下給了他一腳,然後整整衣冠,帶著軍委首長視察部隊式的微笑,向人群走去……

    一個上午時間,易青等人在路威和學院的領導陪同下參觀了整個學院,以及周邊的一些文化城的生活、教育設施。

    路威介紹這裡地教師和校領尋的時候,卻是著實讓易青、依依、楊嫻兒三人狠狠的嚇了一跳??有好幾個根本就是從電影學院、中戲、上戲

    戲退休後被高薪請到文化城來的老教授,論班輩足夠做易青他們地師公不止了。

    所以當他們稱呼易青為「易導」、「易總」、「易老師」的時候。嚇得易景忙不迭的謙讓告罪。不過好在這種輩分高的角色也並不太多,除了幾個校領導、顧問之類的人物,剩下的那些學院的授課骨幹、文化課教師等教職工倒大多是中青年為主的。

    除了這小小的插曲之外,其他的一切並沒有什麼可大書特書地。不過確實如路威所介紹的那樣。這裡設施齊全、秩序井然,人們的生活內容也很豐富??學院裡地校舍和器材都是嶄新的,生活區裡有醫院、超市、公車站……應有盡有。

    而且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這裡的人們都非常質樸、和氣、熱情,完全沒有的大城市裡小市民那種浮躁自私地感覺。

    中午的時候,易青提出要在學院的食堂吃午飯,路威連忙讓人去準備。

    中午在小學部和初中部相鄰地一個食堂裡用飯,菜品是最常見不過的四菜一湯就米飯。易青吃著土豆燉牛肉、青椒炒肉絲,喝著黃瓜雞蛋湯,感覺親切之極,頗有幾分回到學生時代的感覺。

    周圍進餐的學生都十分的有禮貌。大多數孩子們臉上還帶著可愛的高原紅。根據這個學院的規定,每天為學校裡的孩子可提供一份配飯的菜,一般是葷素搭配;米飯、饅頭、窩頭等主食和稀粥不限量??這些是學院免費提供地。

    另外食堂裡也有小炒窗口和小賣部。除了一長串菜單上的各色小炒之外,也買飲料、罐頭、香腸、熟食等食物,不過在這裡一般只有少數比較富裕的家庭的小孩才敢於問津。

    依依發現這裡的孩子在餐桌上都顯得非常有教養,儘管主食是免費隨便吃,但是孩子們都把自己打回來的飯吃的乾乾淨淨。不像有些大城市裡的大學食堂。整碗米飯倒扣在桌上,咬了一口的饅頭火燒滿桌扔??這令出身貧寒的依依看著覺得倍感親切。

    路威要了點他們食堂自己醃製的吉卜干,一手拿著窩頭一手捧著粥碗。吃起東西來那副香甜的樣子,半點也不像是個家資巨億的豪門小開,倒像個常年在工地上光著脊樑和水泥的建築工人。

    說真的,參觀到這裡,易青已經是打心眼裡非常的滿意了。這裡不但硬件基礎好,而且這裡的人也好,像路威和他天路集團的這些人,一看就是實心幹事、塌實做人的主兒。

    路威三口兩口喝下一碗粥,長長的呼了一口氣。笑道:「這世上最好吃的照西,我看莫過於自家醃的鹹菜,就上煊騰的棒子面窩頭,再來一碗新打的小米熬的粥……好久沒這麼吃東西了,真痛快!」

    依依嘗了一口自己面前的小米粥,竟真是實實在在的今年的新米,一股澱粉的甜香,一點沒有陳米熬粥時的那種淡淡的澀味兒……

    依依忍不住讚歎道:「真是奇了。你們這些東西倒是怎麼弄來的?不但有水有電,而且還有水果吃,還有新鮮蔬菜,連吃的糧食也是當年打的新米……在這高原上,這些東西都是怎麼來的?用直升飛機一趟趟從蘭州往這裡運嗎?」

    路威笑著直搖頭,道:「你今天都問了一路了。再耐心等等吧,等吃完了飯,我帶你們去看點東西。」

    ……

    午飯後,一行人坐上天路集團來接的專車,沿著文化城新修的寬闊公路,一路向著文化城的邊沿郊外開去。

    參觀了一上午,易青等人對週遭的景物不再感到好奇,而是略略有些疲倦了。楊嫻兒攬著依依,嘴裡輕輕的唱著不知什麼歌兒,午後的昏倦令人沉沉欲睡。

    忽然,倚靠在楊嫻兒懷裡的依依一聲驚呼,坐起來指向車外。

    坐在她身邊的易青也已經看見了,路的兩旁竟然出現了果圓和大棚!

    在西北高原的鹽鹼與沙化地土地上,竟然出現了華中平原上才能看見的果圓和蔬菜大棚!

    沒等易青他們從驚愕中回過神來,更加令人吃驚的一幕躍入了眼簾??汽車繼續前行。將將已經到了文化城的邊緣,眼前突然出現了大片地綠色!

    那怡人的翠綠,在看了大半天黃色調的眾人的眼中,此時顯得格外的親切提神。

    對色彩十分敏感的楊嫻兒已經驚呼起來。興奮不已。

    路威讓司機把車停到公路旁,讓易青他們下車來仔細看。

    三人迫不及待的走下車來。只見道路兩側入目儘是綠色,一些十年左右的小樹屹立在一起,像一層層綠色的波浪般一望無垠的推向遠方,極目望去,形成一片寬闊地望不到邊際的防護林帶。

    因為高原、沙漠類樹種大多生長週期長,易種難長的緣故,所以在西北植樹造林一直是個技術大難題。要說這麼大一片防護林帶,居然是天路集團在十年之內做出地成績,確實是有些不可思議。

    楊嫻兒和依依指指點點,說說這棵樹象行為藝術作品。那棵樹有點印象派風骨,時不時呵呵一笑。

    易青走到那些樹跟前,仔細端詳。越看越覺得奇怪,他轉頭驚訝的問路威道:「不可能啊!居然是紅樹!他奶奶的,紅樹!真的是紅樹!你……你小子!你們……你們居然在西北高原上把紅樹種活了?!這不是做夢吧?」

    紅樹,屬於喬木或灌木科,一般高2-4m。有支柱根,果實倒卵形。

    在中國多分佈於海南,生於海邊含鹽灘涂。東南亞,澳大利亞熱帶海岸也有

    分佈。

    這種植物進入海洋邊緣後。經過極其漫長的演化過程,在潮懲潮落之間,受到海水週期性浸淹地木本植物群落因其富含「單寧酸」,被砍伐後氧化變成紅色,故稱「紅樹」。

    紅樹是濕地的特色植物,全球共有61個品種??這種生命力極強的植物樹種,有非常獨特地優點和特長。首先是它的生長週期奇短,有個三五年就能長成茂密高大的不像話的一大片,其次一個好處是它繁殖能力超強,只要用合適的間距種活了。它自己就能在很多的年頭裡不斷擴張生長。

    因為紅樹林植物的一個顯著特徵是胎萌現象。這些植物的種子在果實裡即行萌發,長出長達5cm到15cm的胚胎,到成熟期胚軸與果實分離自行脫落,插入淤泥中再生長出根及葉。

    據此看來,這種植物簡直是最適合進行水土保護、風沙防護地經濟樹種??只要種活了,往那裡一放,不出五年八年,一眼沒看到它就能自己長成一大片,防風沙保水土,還能穩定地下水和促進鹽鹼沙化土地的還肥。

    但是,這種樹種一個致命的與生俱來的缺點,所以從來沒有科學家和環境學家去打它的主意??那就是,從來沒有聽說過紅樹可以離開濕地的環境還能生長,更不要說在乾旱的鹽鹼地、沙化地上成活了。

    也虧是易素這種花十分鐘翻翻就能背下一本字典的變態記憶力和博學全才,才能辨認出這種從來只生長在海邊灘涂之類地方的樹種。

    可是即使博學如易青,也忍不住以為是自己判斷錯誤,或者是看花了眼??西北高原上怎麼可能種的出喜濕不喜旱的紅樹呢?這不是簡直就和大海裡的魚兒能在沙漠裡游泳一樣荒謬的事嗎?

    易青滿腹狐疑的看了又看,終於被他看出點名堂。原來百科全書上的紅樹,都是矮而茂密的;而這裡的這些貌似紅樹的樹木,幾乎全都有參天之勢,雖然枝葉上非常像是紅樹,但是主幹部分的形態依然脫不了楊樹一類的常見沙化地樹種的模樣。

    「不對不對,」易素仔細一看,很快又推翻了自己之前的判斷,轉頭對路威說道:「你這也不是紅樹啊!倒像是某些嫁接的品種,怪胎!」

    路威大笑道:「誰說我這不是紅樹?我這些花大價錢種下的樹,既是紅樹,也不是紅樹!」

    說著,路威故弄玄虛的晃了晃腦袋。看著易青和依依、楊嫻兒滿臉的問號,得意地道:「老易,你這麼有學問有見識的人,難道沒有聽說過當年的『雙轉化耐鹽揚樹』計劃?」

    易青聽了。眼睛一亮,驚訝的道:「中科院地這個課題已經研究成功了?」

    路威哈哈大笑道:「我們這裡的每一棵樹種,都用了轉基因技術,將紅樹中的耐鹽基因MGX4導入。把胡楊、沙漠柳這些適合在沙地成長的樹種,改造成了混血兒。改造後的樹種,完全具有耐旱植物的本性,但是生長速度和一些外部形態,卻完全是紅樹的翻版。這樣的一棵大樹,只要五年時間,就可以長到一人合抱不過來的高度!」

    易青深吸了一口氣。抬頭看了看眼前這些大樹,喃喃的感歎道:「偷天之功,真是偷天之功啊!」

    「豈止如此而已!」路威自豪地道:「我們還利用這種技術在這裡種果種菜。比如說。我們培育出的轉基因耐鹽西紅柿在鹽水灌澆下與非轉基因西紅柿在正常土壤中結果率相同,結出的果實雖比普通西紅柿小,但含有更多氨基酸、植物蛋白和糖分,口味更好,營養更高呢!嘿嘿。今天晚上回去,讓食堂給你們做個糖拌西紅柿嘗嘗。」

    易素點了點頭,思索著道:「我現在知道你們那些糧食果菜都是怎麼來地了!有了這麼大片的防護林帶。多年以來,西北修路難、通路難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有了這些林帶防風沙,憑天路集團的效率,幾乎兩三年就能通一條路,從公路上把生活,生產所需要的一切東西運來運去,成本低廉地很嘛!」

    「不光是這樣,」路威補充道:「培育出的轉基因耐鹽植株在生長過程中將土壤中的鹽分吸收後儲藏在葉片裡,使鹽化土壤逐漸脫鹽,起到改造鹽鹼地作用。這種利用新品種的吸鹽性的方法,可以使鹽土壤逐漸脫鹽,達到治理鹽鹼地、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這幾年下來,我們這一片的脫鹽還肥的土地越來越多,你們剛才也看見果圓和大棚了吧?再過幾年,這裡的人不但能吃上我們自己地裡種的水果蔬菜,連糧食都能自產自足了!」

    「嘿嘿,路總,您老這話還沒說全吧!」楊嫻兒笑著道:「我們保守一點估計,種植轉基因耐鹽抗旱農作物和植物新品種以每畝增加收入RMB1000元計,僅一年農業增收也有幾百萬,加上帶動地相關產業,這麼可觀的利潤,你們天路集團可發財了吧?」

    路威苦笑道:「你只算毛利,不算成本,哪有你這麼做生意的?天路開發文化城,到今年正好是第九個年頭了了,預計要到明年財務總結的時候,才能大致實現收支平衡,前面八九年我們等於一直是賠著做。誰都知道教育是個窮產業,能夠保本經營,可持續性發展的維持下去,就已經要燒高香了!」

    楊嫻兒驚奇的道:「不是說你們有大筆國家貸款麼?而且這麼大的項目,政府都會有補貼的吧?怎麼還哭窮?」

    路威歎氣道:「如果真是這樣,我們就不用千方百計的爭取你們華

    星和李氏國際來投資了。中央和當地政府的關注終究是有限,再怎樣總不能十年如一日的關照你吧?政府的補貼只是杯水車薪而已。不說別的,就說文化城的用水,我們用的是三管齊下的辦法:南水北調解決一部分;古代天然綠洲的地下水資源和居民自挖的儲留井解決一部分,然後還要大量從外埠運進純淨水??每年光是用水就要補貼上千萬,這錢花的流水一樣,簡直是當糟踐了。」

    說著,路威望了望已經越走越遠,正在四下貪看風景的易青。他感慨的歎了歎氣,對楊嫻兒道:「我們文化城未來的前途和希望,能不能得到持續發展的新血,就全著落在你們家易大導演身上啦!」

    說著,路威沖依依和楊嫻兒微笑著點了點頭,拔腿向易青走去。

    易青站在一塊坡地上,極目四望,心曠神怡。

    他轉頭看著向他走來的路威,由衷欽佩的歎道:「改天一定要專誠去拜望一下令尊路豪亮先生,能建下這樣一片事業,真乃奇人神人也!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而你們父子兩個,卻在高原上建成了羅馬!」

    路威趁機道:「我們也正是希望能把這份利在當代,功在子孫的事業更好更持久的做下去,所以才迫切的想跟老易你合作!眼下的文化城只靠一些入不敷出的利潤點苦苦支撐著,明天會怎樣,誰也看不見未來的希望。但是,你想想看,如果你和李氏國際的新影城計劃也能在文化城落戶,有了龐大的資金和政府的,再加上天路集團的實力,我們雙方聯手合作,不用幾年,我們就能在文化城這片人工綠洲上,做出震驚世界的成績來!我們可以……」

    「不用再說了,」易青爽快的擺了擺手,胸中豪氣頓起,指著四野蒼翠的樹林大聲道:「我們今日便指樹林為誓,共約來日攜手做一番大事業來!我們要在這裡修機場,建全國最大的拍攝基地,創辦全國乃至全東南亞最廣泛最盛大的電影產品交易集市,還要充分利用敦煌和莫高窟這些旅遊資源,開闢常影城-古樓蘭-敦煌遺址』三點一線、古今結合的旅遊新線路、新景區;還要把這裡做成中國最大的電影電視相關產品的創意生產基地、音像製品出產發行基地……在不久的未來,這片西北的土地上,將要冉冉升起的不再是一顆明珠,而是一顆耀眼的星辰??是一個集合文化教育、影視拍攝、旅遊觀光、電影全球發行、多種文化產品生產銷售為產業特色的??綜合性新興城市!每年中國電影五龍金像獎頒獎的日子,全泛亞聯盟的電影商都將雲集在這裡,買賣發行各國的產品……」

    「不錯,到時候,這裡將和西方的好萊塢東西呼應,遙相對峙!」路威興奮的登上坡地,和易素並肩而立,這大半日以來的擔心和憂慮一掃而空,他指著天空大聲道:「大西北的天空和黃土地為證,我們要在這裡建立千秋功業!」

    再沒有什麼多餘的廢話,兩個闊別了多年的朋友心意相通的仰天大笑。

    天涯知音,相照肝膽。這世上有些人白頭如新,在一起生活了一輩子,卻難有絲毫真摯的情誼;可有些人卻傾蓋如故,即使天各一方、神交萬里,但是只要被共同的理想指引到一起,便能生死相許,做出驚天動地的事業來!

    或許,映亮了天空的,並非是那漫天的星辰,正是無數象易青和路威這樣的??中華兒郎!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