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色生香 第五卷 第三十章 從來就沒有救世主(下)
    李恩華低頭看了看孤零零的自己,又看了看站在對面的兩位年青的容光煥發的「師弟」,不禁歎著氣,點了點頭。

    他站到窗口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在心裡默默的盤算了一下。回頭道:「我不得不說,你說的很有幾分道理。但是……也希望你理解,我們在這個計劃上堅持了這麼多年,現在距離目標這麼近了,卻突然要退出……哪怕明知道可能退出才是理智的選擇,但是,我還是……」

    李恩華說著,臉上露出了一絲痛苦的神色,這使這位富豪看起來一下子蒼老了許多。

    易青理解的點了點頭,在心裡默歎了一聲。人,都有僥倖心理,奧斯卡的誘惑力,身在局中的人真是很難抗拒的;更何況李恩華從素年時代開始,心裡就默默的帶著這個使命,在異國蟄伏了二十多年,要他在一席話中把整個觀念轉變過來,談何容易。

    「所以我希望……」李恩華又接著說道:「我們分頭進行,兩邊都不要放棄。你們兩位,繼續去忙你們的電影,希望今年在美國拿下一個好的票房成績;而我們李氏國際,則代表《花木蘭》的方和出資發行股東,帶著《花木蘭》去參加今年的奧斯卡運作,其中的所有費用,全部由李氏國際來負擔。不用華星出一分財力人力,你們只需要給我授權就行了。」

    易青想了想,還是忍不住反對道:「這不是錢的問題。華星地錢和你們的錢,還不都是中國電影的有生力量嗎?難道我們之間還要分什麼彼此?我知道感情上很難釋懷和甘心。但是明知道是白白浪費錢,為什麼還……」

    易青還要繼續說下去,孔儒在身後按住了他的肩膀,制止了他。這個一直沉默著地男人簡短的說道:「讓師兄試一下吧。這是必須的代價!」

    李恩華點頭道:「不錯。這也是一種論證嘛!只不過如果失敗了,代價可能稍微大一些,我們就當花上一億多美金,親身體驗一下,中國人究竟距離奧斯卡有多遠?」

    既然李恩華和孔儒都這麼說了,易青也不好再有什麼異議。他無奈的點了點頭,心理默默的叨咕了一句:一億?笑話!十年前2005年時的價碼還差不多。

    想當年《指環王2》參加一屆奧斯卡,個月花了42億美金。這還是將十年多以前的價碼——奧斯卡小金人,是那麼好拿的嗎?同體積的鑽石恐怕都換不回來那麼一尊小人兒吧?

    相比之下,張一謀。馮小剛這些國內的「大腕兒」們,把一年賺得錢全掏出來,在奧斯卡上也不過是高級一點兒地窮光蛋罷了,怎麼跟派拉蒙、福克斯這些國際大豪爭啊?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有時候人生的事情就是這麼奇怪,明知道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當利益大到了一定地程度之後。即使如李恩華這樣成熟睿智的人都會感情用事——當然,這裡的利益不僅僅是指金錢,更有信仰理想和一份對師尊的崇拜在其中。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一種「利令智昏』吧?

    其實在奧斯卡的問題上,想不開地又豈止李恩華老師兄一人而已?張一謀、陳凱歌、馮小剛……這些人在國內來說,哪個不是人中龍鳳,才華能力都遠在普通人之上的成功人士,但是他們一年年也做著同樣的事——巨大地利益前景驅動之下,人的理智真是不堪一擊。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頭腦發熱,也是可以原諒的吧?

    在利益面前,很聰明的人也會做出愚蠢的事情來。這些口口聲聲「平常心」看待奧斯卡的國內大腕兒們,他們所謂的「平常心」說白了根本就是「僥倖心」作祟。總想著兩頭不耽誤,期盼著人家能夠良心發現,順便給自己發一尊小金人,結果當然是兩頭都耽誤了……

    這世上哪有什麼救世主?把成功的砝碼押在別人手裡,希圖僥倖,不如奮起努力,自強不息!

    只有強者,才能贏得尊重!自強自尊者,人恆重之!

    ……

    當易素等人完成了《地獄方舟》地後期

    製作時,已經是2015年的五月中旬了。剛剛出關的易青立刻從孔儒那裡獲悉,李恩華已經在金球獎委員會那裡花下了七千萬美圓的巨資。

    儘管花的不是華星的錢,儘管知道李氏國際家底厚實,花上十個七千萬也動不到筋骨,但是易青聽了之後還是心疼的不行。

    奧斯卡的味兒還沒聞到呢,這就砸進去幾億港幣了,這錢拿來投資的話可以好好的拍一部大製作了。

    孔儒在結束了《星際黑幫》在美國的放映之後,代表公司和劇組跟賽拉揚簽了一個海外DVD的發行合約,剩下的時間,他就代表華星集團以《花木蘭的製片人身份,陪伴李恩華一起出入各種紙醉金迷的奢糜交際應酬場合,像個政客一樣進行這場燒錢玩的「奧斯卡大選」。

    易青詳細詢問了這其中的情況,一邊聽孔儒的敘述一邊感歎不已。奧斯卡花錢就花在「攀比」上。

    今年好萊塢十大聯盟有四家公司參加「奧斯卡的角逐」最為上心;而李氏國際有史以來第一次從幕後技術走到台前,算上是第五家。

    這下五國交兵大混戰。今天你請評委們出海,明天我邀評委們酒會,後天他就請評委們去賭城;今天你搞全美覆蓋性廣告,明天我把宣傳做到歐洲亞洲,後天他就來個全球性造勢……

    更不用提買通媒體影評單位大肆吹捧自己的作品,使勁貶低攻擊對方的參選電影,連同人身攻擊、挖掘對方創作者的隱私等等手段,恨不得把所有可能的陰招都來一遍……說白了,跟美國政壇大選搞得那一套沒什麼區別。

    孔儒最後道:「最近五家公司和一些非主力選手都在盯著馬上要出爐的奧斯卡評委名單,估計今年光是評委就要有六七千名,等正式進入奧斯卡大戰了,花費可能還要更大。」

    這能不燒錢嗎?一番話直聽的易青連連咋舌,照這樣攀比下去,到年底奧斯卡正式提名的時候,別說一億多了,翻兩番都未必剎得住。

    易青不禁對孔儒笑道:「你這次可算是見了世面了。」

    孔儒搖頭歎道:「老人說,富過了三代,方知道穿衣吃飯;依我看,見識過了奧斯卡,才知道什麼叫『視金錢如糞土』!」

    沒想到孔儒也能有如此幽默詼諧的時候,易青忍不住哈哈大笑。

    閒談過後,孔儒連忙遞上了《星際黑幫》的成績單。《星際黑幫》作為孔儒的國際大片處女作,雖然票房不見得高得嚇人,但是國際國內好評如潮。上映四周,加映五天,總計票房一億八千多萬美圓,DVD全美發售良好,近期已經陸續在香港和中國內地上映了,成績相當好,口碑也相當不錯,總體來講,是筆賺錢又賺名的生意。

    其中,發哥和布萊特彼得的精彩表演,加上小馬修的人小鬼大的形象,幾乎風靡全球,叫好聲一片。

    易青之前已經看了孫茹從香港發過來的報表了,現在再聽了孔儒一些有關的「匯報」,更是為他感到高興,笑道:「改組後的第一次香港金像獎馬上要在香港開幕了,我看青星際黑幫一定能拿下幾個獎項來。」

    孔儒感慨的低下頭,隨即突然抬頭望著易青,誠懇的道:「雖然這麼說很俗氣,但是……還是謝謝你!」

    孔儒說著,自己也有些赧然,回想當初事業失敗,窮困潦倒的時候,何曾望有今天?若不是華雲豐的當頭棒喝和易青的妙語點化,他哪能有光環罩體、名滿全球的一天?

    ……

    在這期間,香港的李想和單少玉已經在采風和收集素材,準備下一部作品了,孫茹回到香港華星坐鎮,在她和寧倩華的打理下,華星一切運作正常,投資部那邊今年炒了幾支外匯,基本盈虧持平。

    華星這個商業年度下來,總計已經有兩三億美圓的盈利,而重軸戲《地獄方舟》還沒有上映,可謂前景一片大好。

    易青和孔儒商量了一下,由孔儒繼續留在美國協助李恩華玩那個金錢遊戲,易青則把楊嫻兒等後期人員送上飛機,然後迎來了依依、小意等演員部的藝員。

    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聯繫程龍大哥和詹姆斯等美商,開始為期一個多月的全美宣傳,把《地獄方舟》順利的送進全美的各地電影院。

    然而,易青真正憂慮的並不是有關《地獄方舟》的事情,而是……

    紙是包不住火的。當詹姆斯和其他美商知道了華星集團決定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退出每年的奧斯卡角逐,不將作品選送參加奧斯卡評獎的消息後,將會如何反應呢?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