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色生香 第四卷 第三十五章 演員的三大能力
    「小意,你坐下。」易青溫言對站在辦公桌對面的小意說道。

    小意扭頭看了站在一旁的依依一眼,依依微笑著點了點頭;小意才走過來側著身子在易青對面的一張沙發椅上坐了。

    易青笑著對小意道:「今天真是謝謝你了,要不是你及時發現那人,把照片搶過來,明天整個公司都要受影響。我們這次可真得好好感謝你。」

    小意紅著臉,低著頭,好像一句都沒聽見易青說的什麼一樣,只是時不時用餘光掃掃依依。

    易青接著道:「還有念青的事,你把念青教的那麼好,那麼聰明,他那麼淘氣,想必給你帶來不少麻煩吧?」

    易青一邊說著,一邊打量她的臉色神情,希望能夠跟她建立一種交流,因為就現在這種情況,連讓小意和他說一句話都難,怎麼能在一起拍戲工作呀?

    可惜不管易青說什麼都是徒勞,小意偶爾看著他的目光,總是帶著警惕,平時看向公司裡其他人的時候,眼睛裡也只有冷漠和麻木,只有望向依依的時候,才有一點神采和依賴的光芒。

    易青在心裡歎了口氣,他想了想,終於試探著問道:「小意。你……你想學演戲嗎?就像依依姐姐一樣,賺很多錢,穿很漂亮的衣服……」

    小意聽到「像依依姐姐一樣」時。突然猛得抬起了頭,隨即扭頭望著依依,滿臉的崇拜和嚮往的微笑。

    依依站在一旁歎氣道:「易青,其實你根本不該用這種好像跟小孩子說話地語氣跟依依交流。她都快十八歲了。而且,她比你想像中的要懂事的多,無論是社會閱歷還是知識面,也都要比你想像的要豐富地多。她其實心裡什麼都懂,只不過嘴上不說出來而已。」

    說著,依依上前愛惜的撫摩著小意的頭髮,微笑著低頭對小意道:「你為什麼這麼怕易導呢?你天天看見我跟他在一起,難道不知道他是好人嗎?」

    小意突然笑了,她看看易素,再看看依依。笑得那叫一個曖昧。

    易青和依依馬上明白過來了,他們兩個自從來到香港之後,雖然不如當初在電影學院的時候那麼自由了。但是也常常躲著媒體來幾次暗渡陳倉暗中銷魂什麼的好事。只不過他們能瞞得過狗仔隊,卻瞞不過依依的崇拜者小意。小意對依依的事每件都特別上心,易素和依依的關係當然瞞不了她。

    易青啞口赧然。這個小意,還真是「心裡什麼都懂」。這樣一來,辦公室裡僵硬的空氣彷彿忽然緩解了好多。小意也坐直了。讓自己坐的舒服了一點。

    易青今天才注意到,原來稚氣未脫地小意,其實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美人胚子。尤其是一頭水靈烏黑的頭髮。配上一雙清澈靈動地大眼睛,總有點讓人忍不住想保護她的感覺,看上去竟和當年依依考電影學院的時候有幾分相似。只不過,依依的漂亮有點驚心動魄,而小意的美卻純是質樸含蓄地小家碧玉、鄰家情懷。

    以前易青剛認識她的時候,不過是混跡在北影廠群眾演員中的一個來歷不明地野丫頭,靠給人擦擦皮鞋為生的苦孩子。易青他們幾個把她從被人毆打的慘境中救出來的時候,她是滿面污跡,蓬頭垢面的。恐怕就是最好女色的男人,也很難發現她的相貌有多漂亮,後來到了香港,易青簡直就沒看見她抬起頭來看人過,每次一見到她,都像一隻受驚的小鹿一樣躲到一旁,垂首低眉,別人只能看見她一個下巴和額前的劉海。

    幸虧這次地戲是個純女人戲!易青心裡暗自嘀咕。這個孩子也不知童年、少年時代有過什麼不開心的往事,這麼抗拒異性,一看到男人就不說話了。

    只不過,照現在這架勢,別說在一起拍戲了,就是提出讓她做女主演的要求也怕會嚇壞了她。

    易青猶豫了半天,歎息道:「沒辦法了,看來只有搞格裡菲斯的那一套了,我想應該沒問題吧!」

    依依一聽,瞪著他噘起嘴道:「胡說!格裡菲斯那是謬論!是對藝術的褻瀆,對表演藝術的無知!」

    易青吐了吐舌頭,連忙賠笑道:「好好好,是謬論,是謬論!但是大藝術家周小姐,您能不能教教我,現在該怎麼辦呢?」

    早在電影誕生的初起,當電影的六個職業門類剛剛開始形成,導演作為一部電影最高指揮者的地位剛剛得以確立的時候,偉大的電影理論大師格裡菲斯,曾經提出過一個唯導演極端論。

    格裡菲斯認為,最真實的電影是不需要專業演員的,因為再專業的演員在演繹角色的時候,也難免會流露出做作和誇張的痕跡,使得觀眾產生失真的感覺。真正的電影,只要有一個好導演就可以了,好的導演可以把一個完全不懂表演的普通人在面對規定情境時做出的各種自然反應時所做的表情和動作拍攝下來,再通過豐富多變的蒙太奇手法加以剪輯,形成完整流暢的電影語彙,從而完成一部電影。

    為此,格裡菲斯還特意總結了一大套以這個理論為基礎和目標的導演方法出來。

    現在,世界各國都有一些搞探索電影的、搞純藝術片的極端藝術分子、藝術狂熱分子、藝術神秘論的信奉者以及一些格裡菲斯的信徒粉絲們,這些人主要集中在歐洲——他們堅定的信奉這一原則,並用這種方法拍攝了許多著名的藝術電影,區別於美國好萊塢式的商業電影體系,在世界上擁有很高的地位。每年世界各大電影節,這些電影都能拿到很多獎項,由於它們以樸實無華、意境深刻、內涵震撼人心為特點,所以也深受歐美各大藝術院線的鍾愛,同時因為不用請專業演員,片酬上就省了一大筆,因此拍這種電影也格外便宜容易。

    電影學院的電影教育體系,還是遵奉以美國、前蘇聯為主的這套商業性、藝術性並重的商業電影創作系統的。畢竟好萊塢模式,是現在世界的主流,香港電影說白了也是這個系統內的產物。

    易青所學的和這幾年實踐的,基本還都是這種世界主流電影模式的內容。但是作為當年電影學院的導演系狀元,格裡菲斯這一派的這麼著名的理論,這種大師級的智慧,電影學院不可能不教,易青也不可能不在某一個特殊的學習時段沉迷於其中。

    象易青這樣的電影狂,一想到可以將自己的當年所學運用到實踐中去,而且還是一砸五億的大手筆,簡直興奮的腸子都熱了。

    不過格裡菲斯的這套理論,卻是恰恰犯了依依最大的忌諱。依依是個從來不會抱怨、指責、攻擊、斥罵別人的女孩,但是惟獨這個格裡菲斯,從學生時代起,依依一提到他就氣不打一處來。當年孫茹和易青在拉片室看格大師以前的片子,都得躲著依依看。

    可想而知的,格裡菲斯居然敢說演員是電影中可有可無的部門,還說好電影根本不需要表演,只要有好導演就行了——對依依這種癡迷於表演藝術的演員來說,簡直是該槍斃該斬千刀的理論。

    易青在心裡反覆謀劃了,還是覺得用格裡菲斯的那一套,大搞雜耍蒙太奇的方法比較靠譜,足以補足小意不懂表演這個缺憾了。

    再說了,雖然這套理論在中國、在亞洲還屬比較生僻,但是華語圈裡的優秀大牌導演們,其實也沒少活學活用。有完全用這種理論去實踐的,也有和傳統商業電影表演模式相結合著用的。

    例如張一謀導演的《一個也不能少》,就非常典型,無表演剪輯產生的那種質樸、真實的震撼力,令人印象深刻,此外,馮曉剛導演《天下無賊》裡的傻根的戲份就是作為無表演剪輯和劉若櫻、劉德樺、葛尤等人結合在一起的;還有路川導演的《可可西裡》、陳果導演的那幾部女性電影……太多了。

    不過依依顯然不會同意易青走這個路線。事實證明,凡是這種電影,少有幾部票房好的,不是商業電影的主流,也可以說,這是當今世界比較邊緣化的一種電影創作觀念。

    別看依依平時只做演員的本分,從不干涉公司的事,但是在藝術的問題上,她可是絕對偏執,半步不讓的。

    易青這麼一問她,她也有點啞然。這樣看來好像沒有完美的方案了,要麼就是找自己或者其他專業演員來演,但是要犧牲電影的整體風格和感覺;要麼就是找個小意來演,但是小意偏偏又這樣——總不能都這時候了,再去國內專業院校找那些素澀的小師妹們或者搞個什麼青女郎選秀吧!

    想到這兒,依依突然自信的拍了拍小意的肩膀,又指了指自己,道:「這件事交給我來做!半個月時間就好,等李杜的劇本一出來,我就來向你交差!我來調教小意,如果到時候不能把她教成一個花木蘭,就隨你去玩什麼格裡菲斯好了。」雙手十指反叉,慢慢下腰後仰,纖細柔美的腰肢幾乎要打個對折一樣向背後彎了下去,繃緊的練功服更襯托出依依的身材柔軟勻稱,凹凸有致。一個下腰動作做到雙手無限接近地面,她突然雙腳蹬地彈了起來,頭向下一個倒立,然後全身著地,在拼木地板上趴躺著抻直了全身,做了一個舒展的動作,優雅苗條的身型顯得那麼修長。

    做完這個瑜珈動作,依依按著地板輕鬆的彈跳起來,向著一旁已經看的目瞪口呆的小意說道:「就是這個,做一遍。」

    小意看著依依呆了一下,但是這個女孩絲毫沒有顯露出一絲作難和畏懼的神色,她用力咬了咬牙,嘗試著慢慢向後折下腰去。

    剛下到九十度所有,小意的臉上就出現了痛苦的神色,她努力了好幾下,還是無法再下去一分一毫。

    依依面無表情的站在一旁,平時她對任何人都是和藹可親的,小意就算是走路崴了一下腳她都會大驚小怪的帶她去看跌打。但是,當她站在練功房裡的時候,當她從事和表演藝術有關的事情的時候,她就會突然變成一個無比嚴格甚至苛刻的老師。

    眼看著小意已經下不去了,依依走上前去,雙手夾著小意的丹田小腹,輕輕向下折。然後慢慢的加力。小意難受地大汗淋漓,但是這個不愛說話的倔強女孩半點求饒的意思也沒有,咬牙苦忍。

    「好了,翻!」依依輕聲喝道。同時雙手一起提勁,幫著小意雙腳發力向上蹬!腰部霍然解脫的小意猛得雙手撐地,還沒等上半身充分完成倒立動作,整個身體就貼著地面砸了下去。

    儘管依依盡量做了個保護動作,小意自己依然聽見了自己和地面親密接觸時地「砰」得一聲,然後全身四肢百骸一陣陣的酸、麻、痛均勻的擴散開來,使得她用了兩遍力,也沒能爬起來。

    傳統表演學理論認為,一個學習表演的人,身體和意識本能的結合是非常重要的。在上表演課之前如果沒有給學生活動開身體的時間,只是照本宣科或者排練小品,只能是流於表面——這也是專業教學和業餘騙錢的表演學校教學差異的一個重要表現。

    易青當初教依依、小雲那個補習班的時候。用地是課前帶學生們蹦迪跳舞的方法熱身和活動手腳,這是針對剛準備考學的學生地標準,還比較業餘.而依依給小意設計的訓練就要嚴苛的多,直接用最變態最困難的方式,因為小意只有十幾天時間!

    依依靜靜的站在小意對面。看著趴在地上地她。

    依依其實很心疼,小意這孩子對她簡直是崇拜維護到了無微不至的地步,有這種助理在身邊是她周依依的福氣。但是她知道這時不該心軟。不能心軟。

    當年電影學院地老師就是這麼訓練她的。不,比這還要慘烈的多!二三十個女生一字排開,一起抻筋壓腿劈叉下腰,只有兩三個老師在現場指點,哪有老師給你做保護動作?哪有老師貼身幫助你?

    一天下來,回到宿舍那不是睡下去,簡直就是暈下去的;撲在床上睡一覺起來,全身疼得像被人暴打了一頓一樣,可是誰同情你?該練的時候下堂課還得練。

    沒流上三船五車的汗。那些在鏡頭前的千嬌百媚、傾倒眾生是怎麼來的?經過形體訓練的女生一坐一站、走路說話都帶著美態,人們只知道或艷羨或嫉恨她們地嫵媚妖嬈,誰能知道她們背後付出的辛勞和經歷的痛苦?

    許卿、徐晶蕾、趙微、劉一菲、黃聖怡……這些鏡頭前光鮮亮麗的明星,個個都有躲在被窩裡痛哭的時候,只不過那些熱衷於議論她們有沒有被有錢人包養的人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也不會關心罷了。

    衣香鬢影,大富大貴,明星們比普通人多佔了那麼多物質資源,確實能令人心裡極不平衡,不過宏觀上來看,人類社會其實還是公平的。

    小意顯然是不知道這些道理,但是她卻知道一條,只要是依依姐讓她做的,就一定對她有好處。她掙扎著站了起來,赧然看著依依,眼圈一紅,低聲道:「對不起,依依姐,我太笨了。」

    依依搖了搖頭,其實她心裡已是非常為小意的表現感到驚訝,第一次做這麼難的動作,還少有做的這麼好的。像這種苦孩子,還真就和那些嬌生慣養的千金小姐們不一樣。

    小意先天的柔韌性和忍受痛苦的耐受力,絕對遠遠超過青常人。依依原本還擔心《花木蘭裡會涉及到大量的馬上戲、武打戲這些,怕小意會應付不了。這樣看來,只要把她扔給動作指尋,最多NG幾次,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做過了熱身,把身體四肢的大筋都抻開了,依依和小意的身子都有點微微發熱的感覺。這就是表演課前的基本準備工夫了。

    依依盤腿坐了下來,示意小意站著。

    小意有點忐忑又有點興奮,小心翼翼的看了看依依。她從來沒見過依依如此嚴肅。

    依依在從事自己的藝術工作的時候,臉上有種令人不敢逼視的莊嚴和聖潔,彷彿是在進行一種宗教儀式一樣,一絲不苟。

    小意從來沒敢想,自己能夠成為自己的偶像依依姐一樣的那種人,一個大明星,一個影后!

    想起自己那不忍回顧的童年,她就充滿了惶恐和疑惑。她。林小意,真地能有出人頭地,受人尊重的一天嗎?

    在她看來,依依姐就像一個從天而降的天使。像她去世多年的媽媽一樣,把她從罪惡痛苦地命運裡拯救出來,把她帶到香港,帶到人間天堂。有乾淨的衣服穿,天天都能吃飽,沒有人打她罵她,也沒有人逼她幹活……

    她真不知道該怎麼報答她。直到依依對她說,小意,你想不想和姐姐一樣,做一個演員?

    小意想。只要依依姐高興,做什麼我也是願意的。

    小意不怕吃苦。

    ……

    明媚的陽光折成七彩的光線,射進這間小小的練功房。

    這裡是華星大廈的第八層。是華星的演員練功練聲練台詞的地方。

    易青組建的這個公司,和傳統地電影公司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不像一個為運營賺錢而規劃的企業,更像是一個研究藝術地大科研單位。這恐怕也是華星集團和前中華人影業屢出精品的重要原因。

    單從這間練功房佈置設計來看,依依自己都會有種回到了電影學院的錯覺。

    現在依依就盤腿坐在以前老師們最經常坐在的那個方位上。在為小意打開表演藝術這片天地的大門。

    傳統地訓練演員的方法,無非是先通過動物模擬和無實物練習來對解放演員的天性;然後通過無數次地小品練習、體驗生活、奇思妙想來訓練演員組織行動的能力;再佐以形體、台詞等方面的練習提高演員的綜合能力。

    說起來簡單,但是其中學問之複雜。知識涉及面之廣,可能不下於任何一個社會科學門類。國家教委早在八十年代初就為這個學科設立了碩士學位,現在表演學的博士課程也就要出爐了。

    一個演員的培養,專業教學起碼要花上三五年時間,還得有一定的實踐經驗才行。可是依依沒有這個時間了,她連是三五個月的時間都沒有。

    她要在十幾天內,把小意培養成一個初具表演能力的女演員,起碼要比國內那些選秀選出來地演偶像劇的小明星們要強一點才說的過去吧!

    所以依依想了很久,覺得不能按照電影學院傳統的那種模式走。今天的依依。已經不是當年那個什麼都要易青來教尋點撥一樣的文藝初學者了。經過四年大學的學習和這幾年的實踐積累,她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表演風格,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自己的具體操作能力上,她對表演學的理解都已經接近宗師級別——畢竟這門學問才在人類社會問世了不到百年,比電影本身的歷史都要短,積累下的那點東西,哪經得起一個戲癡每時每刻瘋狂的吸收學習。

    所以依依決心用一種跟以往不同的教學方式來嘗試訓練一下小意——從專業上評估一個演員的三種基本能力入手,有針對性的設計訓練方案。

    一個演員應該具備的三個基本能力:信念感,層次感,爆發力!首先是信念感的訓練。通俗的說,信念感就是演員入戲是否夠深的能力,也就是演員是否相信自己就是所演的這個人的能力。

    信念感是區別業餘和專業的分水線,是最基本的能力。不懂表演的人認為,自己是要「演」這個角色,而專業的演員則認為,自己根本就是這個角色。

    依依先給小意設計了大量的動物模擬練習和無實物練習,讓她不分晝夜的做。同時,她殺到文學組,拉了一個口才比較好的編劇出來,讓他專職負責給小意講花木蘭的故事,各種民間傳說的版本。

    小意聽完了故事以後,讓她寫開掘規定情境的筆記,小意工工整整的寫了一大本好幾萬字。

    每天,兩個人就在練功房裡廢寢忘食的做練習和搜集有關花木蘭的一切。

    依依知道,易青之所以看中小意,就是看中小意的本色質樸,所以小意只需要本色表演。這恰恰也符合表演學關於信念訓練的基本要求。

    所以依依從不告訴小意,花木蘭是個怎樣的人,她只是告訴小意。你就是花木蘭,花木蘭的性格脾氣,就跟你一模一樣。

    經過一段時間地練習,小意從一開始對依依的這個論斷半信半疑。漸漸變得深信不疑。有時候在走廊上走,受了依依交代的某個同事故意在後面喊她:「喂,木蘭!」

    小意一定會本能的回頭,很自然地一臉詢問的神色,望著這個人,好像在說,你找我有事嗎——她相信自己就是穿著現代人衣服的花木蘭。

    第二項訓練,是層次感的訓練。層次感訓練是演員訓練中最難的。也可以說,專業學表演其實主要就是在練自己的層次感。一個四年本科課程,起碼兩年半是在練習演員的層次感。

    一個沒學過表演的正常人。讓他走進一個茶水間,給自己泡杯咖啡,吹涼了然後喝下去——只要不是生活不能自理或者行為與智力有障礙。誰都能做到。

    但是,現在如果告訴這個人,攝影機已經打開了。現在請你「演」一個某公司職員,走進自己公司茶水間去泡咖啡給自己喝,你演一個來看——同樣的動作。預備開始之後,這人一定手不是手,腳不是腳。

    因為一個人一旦開始「演」一個東西。當他不是自己而是另外一個人,是個角色的時候,平時生活中地本能動作,都變成了需要思考的一個個步驟,就很容易顧此失彼。比如先倒水後放咖啡粉、忘了應該加幾塊糖、喝的時候不知道用什麼姿勢,眼睛應該看哪裡,手腳應該怎麼放鬆等等,一些生活中不可能出現地笑話都會一一出現。

    這就是所謂的本能喪失,層次感混亂。一個簡單的泡咖啡尚且如此。要完成冗長複雜的劇情可能出現多少錯誤可想而知,一片電影拍攝過程中大量的NG就是這麼來地。

    所以層次感分明,先做什麼後做什麼,什麼人物關係和規定情境之下該做什麼,這些問題可以說是一個演員要面對的全部問題。觀眾們俗稱的演戲很「自然」,或者演戲很「假」,其實就是對演員表演層次感地一種評估,能夠做到鏡頭前的層次感和生活中自己的行為層次感一樣自然,可謂是大多數演員畢生追求的境界。

    如果叫依依在十幾天內把小意設計成一個層次感很強的好演員,無論演什麼角色都能層次分明,無疑是奢談;但是只針對花木蘭這一個角色就容易的多了。只要小意相信自己就是花木蘭,然後讓她對著劇本照本宣科就行了。

    最後一關,是爆發力訓練。

    所謂爆發力,是演員層次感的一種附屬能力。沒有爆發力的演員演戲就像一杯白開水一樣,看得人非常氣悶。

    世界電影歷史上幾乎所有的經典片段,都和演員精彩地爆發式表演分不開。

    爆發力還非動態爆發和靜態爆發。動態爆發好理解,靜態爆發就像《英雄裡陳道民老師表演的秦始皇那樣,靜靜的坐在那裡,僅僅用台詞造型就營造出劍拔弩張的氣勢。看過這個電影的人都不會忘記那句,「三年前聯手闖入宮中,三千鐵甲竟不可擋!」還有那句「我要帶領大秦的鐵騎,打下一個大大的疆土」——這個就是靜態爆發的魅力,能看的人心裡非常激動。

    演員的爆發力的掌握過程中,最難的不是爆發本身,反而是控制。要在適合適當的時候爆發,在所有的情緒和行動或台詞積蓄到那個點上,符合觀眾的觀賞慾望的瞬間酣暢的爆發出來,然後及時而意猶未盡的收住,才是出色的爆發表演。

    現在的偶像劇和言情劇裡,有所謂的「吼派小生,,一個大男人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青筋暴露的痛苦嘶喊,跟個精神有問題的病患一樣,就屬於失去控制力的爆發表演。

    這種看似簡單的能力,對訓練小意來說,反而是最最困難的。

    小意的性格,沉默寡言不說,還很孤僻且有點自閉。訓練這種人的爆發力,簡直是神仙也撓頭的一項工程。

    依依不禁想起當年在電影學院,有位同學也像小意一樣靦腆不愛說話。老師就叫她每天早上出晨功的時候對著居民區的暖氣管道狂喊:起床了!上班了!

    這招可真夠損的,透過通風的鐵皮管道,整幢樓的人大清早都被吵醒了,有些脾氣暴躁的人就打開窗戶破口大罵。有幾次,那個女同學都被罵哭了。可就是這麼訓練幾次下來,這個女同學卻成了班裡爆發力特別好的幾個尖子之一。

    依依決定嘗試一下這種糾枉過正的方法。一開始,依依讓小意沒事在房間裡大喊;然後,每當公司有行政人員做錯了事,依依就叫小意以易素的名義去罵他。其實都是依依事先安排好的,故意叫同事做錯點小事。

    一開始,小意罵人的時候自己倒紅了臉;漸漸的,開始數落人家的時候有了點邏輯了。於是依依開始讓她接觸各種爆發力練習,什麼路遇歹徒、半夜洪水、地震之後、遭遇情敵……各種練習做下來,雖說不能脫胎換骨,但是小意的性格在這種反覆刺激之下,居然也慢慢的發生了一點改變。

    十幾天的時間很快過去,易青驗收依依對小意實施特訓成果的日子,眼看就要到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