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色生香 第三卷 第十一章 漫漫黃沙男兒路
    十一月。

    電影學院與香港影藝人協會聯合舉辦的香港電影喜劇交流會在北京隆重舉行。

    周星池和他的周家班帶來的《功夫2〉做為交流會的開幕影片,受到空前好評。

    被學術界遺忘冷淡多時的後現代解構主義之風又一次吹遍京城。

    中國作家協會著名作家,號稱優秀影評人陳某,陸某,分別在北京著名報紙發表《周某人——中國文化的輓歌及《隕落中的華夏文明兩篇宏文,聲淚俱下的痛斥兼且哭訴後現代解構主義對中國傳統文化精粹的傷害,並指出,歷史文化傳統不能被歪曲和褻瀆,更不允許結構——權威就是權威,不允許非議。

    月內,北大電影社社長,國際行政管理系大四學生幹部路威在〈南方週末發表妙趣橫生的雜文《輓歌為誰奏響,生動闡述了破而後立的中華文明軌跡,斷言在一系列的顛覆之後必將有新的文化英雄崛起,中國文化必將拋棄腐朽糟粕,煥發生機;隨後,電影學院導演系06級狀元生易素,在《中國電影發表雜文,《誰在墮落,振聾發聵的提出了打破純藝術路線枷鎖,以電影這種西方人普遍認可的文化形式,為後人鋪平華夏文明征服世界的坦途這一系列豪言壯語。

    雙方以《南方週末這一自由度極高、專業性極強的刊物發起針鋒相對地論戰。一群資深裝家、精蠅、大屍的聲音很快被各高校年輕學子靈活多變的犀利文章淹沒。

    月底,第一屆香港五大陸喜劇交流會在北京勝利避幕。周星池對媒體宣佈。將在電影學院導演系進行為期四十五天的高強度進修培訓,以補充自己在電影理論方面地不足。這樣,他就成為續杜其峰、梁朝偉、梁家輝之後第三位在電影學院進修聽課的香港電影人。

    ……

    十二月。

    月初,楊錕來電影學院找依依。

    原來馮曉剛導演在反覆看了那天的那段《再殺我一次的開場戲裡依依的表演之後。忽然覺得對著依依有種靈感勃發的感覺,因此臨時提出,要加兩場依依的戲。

    一場是依依扮演的女配角逃避追殺的戲,依依逃過殘酷的追殺之後,剛剛甩掉敵人,卻意外地停在了一家嬰兒用品店門口,於是她進店為將來的孩子挑選東西,一場是葛尤扮演地男主角擔心自己於女配角的私情洩露,想殺依依滅口,卻得知她懷了自己的孩子,在矛盾掙扎中被依依逃脫。

    這兩場戲基本是心理戲與動作戲並重。可看性強,而且對演員表演能力的要求很高。對人性的扭曲、復甦的挖掘很深刻,令全戲增色少,也大大增加了依依的戲份。

    依依在看了改過地臨時腳本之後非常興奮,她一眼就看出改後的這兩段戲給她自己的表演帶來相當的發揮餘地,而且不用到現場她就能想像出將來實拍時會出現的效果。

    所以沒來得及跟易青和孫茹商量,就毫不猶豫的答應下這兩場加戲。而這次,楊錕也非常厚道的根據馮曉剛的指示。跟依依再簽了一份合約,將她的片酬提高到二十五萬元。

    儘管馮曉剛自己可能還認為給地酬勞少了點,反覆交代楊錕向依依致意,請她體諒劇組的難處,但這個數字依然把貧家出身的依依嚇了一大跳。

    馮曉剛並沒有虛言。《再殺我一次》地預算原本就非常的緊,這時臨時再加兩場戲,各方面資源都要重新組織,製片方壓力陡然增大了。

    不過,也只有馮曉剛這種級別的導演有這麼奢侈一把的權利。身為華裔兄弟集團的一哥。自然是得到王宗君、王宗雷兩位老總的鼎力。

    創作型導演經常如此,經常會對著一個演員的表演突然靈光一現,想起很多很精彩的東西而不能自己。

    於是依依:剛結束了《大話東遊的北京高校巡演。又投入到〈再殺我一次的拍攝中去,這次她請了一周的假,進組跟拍,住在馮曉剛安排的酒店裡。

    根據電影學院的規矩,經過孫茹的斡旋和討價還價,依依向學校上交了十萬元片酬,所得稅由雙方共同負擔。

    ……

    十二月底。

    依依剛剛結束《再殺我一次的拍攝回到學青,就得知一個好消息,分別了近半年的的小雲終於回來了!

    剛剛結束了《絕愛傾城全國宣傳工作的小雲跟隨趙保剛劇組回到北京。她回來第一件事就是自己在二環上租了一個兩居室的房子,繁華路段裝修考究,傢俱齊全,看樣子這次跟組拍攝表現不錯,收入頗豐。

    從十一月開始,《絕愛傾城,就在北京衛視全國首播,一個多月之後,這部愛情劇漸漸露出大紅的勢頭,京師轟動。

    《絕愛傾城》再現了當年《渴望與《還珠格格熱播時萬人空巷的盛況。兩個清純可人的女主角淚水盈盈的形象打動了無數觀眾的心。

    無論是情竇初開的學生群體,還是電視文化的主力軍——家庭主婦,各階層莫對劇情和演員的表演大加讚美,認為極其感人。

    尤其是本劇力捧的新人,年僅十九歲的江南美女盧雲,柔情似水的眼波,吹彈可破的俏面,令人心疼的楚楚風致,無不使她成為萬千觀眾心頭切切關心的人物;更成為風糜全國無數未成年少男的夢中情人。

    ……

    2008年的元旦,易青他們這夥人可真是喜事連連。最近兩個月,先是易素帶領高校的大學生們取得論戰的勝利,易青也儼然被封為北京高校群體中的新領袖人物,聲名大嘈;其次是依依參演的第一部膠片電影殺青,拿回了十幾萬片酬,依依準備在電影學院附近租一套房子,再把家鄉臥病的母親接來北京,住進人民醫院,接受最好的保養治療;最牛的還是小雲,現在已經是全北京記者盯梢的對象,風頭一點不遜色當年的「冬燕子」,報紙上到處都是關於她的報尋,網絡上還在議論她今年會不會上春節聯歡晚會露一面。

    剛過完聖誕,易青和依依就和小雲約好了,找齊所有的人,到小雲新租的房子裡去,大家熱熱鬧鬧的聚一聚,自己動手包頓餃子,過一個陽曆年。

    元旦那天,易青和依依、孫茹一起向張匯君院長、謝老院長、鄭國恩教授、齊世龍教授、王敬松老師挨個問了新年好,又去拜見了自己的級任、課任老師。然後三人去超市大包小包的買了餃子餡、飲料、薯片等零食,坐著孫茹的寶馬車,向小雲家而去。

    才剛到樓下放好車,三人隔著車窗就看見有人影影綽綽的探頭探腦,幾個記者模樣的人遠遠的吊著他們,好像在猜測這幾個年輕人到底是是來找大明星盧雲的。

    孫茹哈哈一笑,她用力推著易青,道:「你下車,你先下車!」

    易青莫名其妙的下了車,手裡拎著幾包食物。

    孫茹過了一會兒才依依下來,兩人不知道嘀咕什麼,哈哈大笑。

    三人一起上了樓,坐電梯到七樓小雲租的新房子門口,按門鈴。

    小雲出來開門,孫茹和依依一進屋,等易景關好門。依依就迫不及待的拉著小雲笑道:「剛雲,你被孫茹算計了,快打她!」

    小雲沒聽懂,一臉愕然。易青也糊里糊塗的。

    孫茹忽然大笑的倒在沙發上,笑得直拍手。

    依依笑道:「她剛才沒讓我們跟易青一起下車,讓易青先拿著東西下車,讓記者拍了好幾張。明天一定有雜誌報紙會登出來,說有一個開寶馬車的富家子,在超市買了許多居家飯菜,來到大明星盧雲新租的秘密溫馨小家,和美女私會……寶馬車、青年男子、還有他手上提著超市的大購物袋子,這麼好的噱頭,記者們可能不寫,網絡上也不可能不議論的。」

    小雲張大了嘴,看著孫茹,咬牙切齒的道:「孫——茹!我掐死你這沒天良的!」說著就撲了上去,把孫茹按在沙發上,好一通收拾。

    孫茹被她弄得尖叫連連,易青在旁邊整理東西,一邊看著孫茹,恨恨的道:「該!小雲,整死她,表給我面子。這種事也能開玩笑的。」

    「喂!」孫茹拚命抓住小雲的手,喘氣道:「你大度一點好不好。做這行的這種事情根本免不了的。你再潔身自好,他們還是要寫,你不看看小雲紅了沒一兩個月,鋪天蓋地的都是關於她的各種誹聞,與其讓他們寫別人把小雲包起來了,不如寫你和小雲談戀愛。」

    小雲紅著臉嗔道:「你還說!」

    依依笑道:「要我說,最好向媒體爆料,就說小雲是同性戀,她的同志伴侶正是影壇大亨孫老爺子的獨生孫女,哇,這才是一級噱頭呢,這樣小雲就更紅了。」

    小雲大喜,色咪咪的看著孫茹道:「這主意好啊,美女!」

    這時,門鈴響了。

    第三卷第十一章漫漫黃沙男兒路(中)

    孫茹聽到門鈴響,趕緊趁機脫身,跳起來開門。

    大門一開,一個人影跳進來抱著孫茹大笑:「哇!抱抱大明星,沾沾喜氣。咦,孫茹,怎麼是你?」

    小雲在後面哈哈大笑,道:「原來嫻兒和孫茹才是同性戀。」

    來人正是楊嫻兒和羅綱,從家裡開車過來。

    孫茹把他們兩個讓進來,剛要關門,楊嫻兒連忙道:「別急,何風和佩佩在下面。」

    沒過一會兒,門外電梯響,何風挽著李佩佩抱著一束花走了進來。

    「哇,好漂亮的紫羅蘭!」小雲欣喜的叫道,跑上來接過鮮花,喜孜孜的跑到裡屋去找花瓶來插了。

    孫茹羨慕的拉著李佩佩道:「還是你們家何風師兄有情趣。像易某人,就會買吃啊喝啊的。」

    「當然啦,何師兄是大音樂家嘛!」小雲端著個插好的花瓶出來,把一大捧紫羅蘭擺在客廳,滿室皆春。

    易青呵呵一笑,拍了拍手,道:「人都到齊了吧。」說著,他拿過一個裝啤酒的紙皮箱,撕了一條下來,摸出簽字筆寫上:「私人派對,謝絕採訪。勿按門鈴,小心走電,十六個字,弄兩條雙面膠往外面大門上一貼。一屋子人哈哈大笑。

    小雲點頭道:「太好了,這個辦法好。那些記者煩死了。跟他們說正經的一點不感興趣,拚命想套隱私。老想搞點負面地東西炒作,缺德帶冒煙的。」

    孫茹故作惆悵的歎了口氣,道:「唉,沒辦法呀。誰讓我紅呢?人紅煩惱自然多,紅啊,紅也是一種罪啊……」急得小雲抓了一把麵粉就往孫茹臉上抹,大家嘻嘻哈哈鬧成一團。

    這夥人裡依依和小雲都很會做家務,何風、李佩佩這種北方長大的孩子包水餃更是家常活計,樂得易青袖手等吃,百無聊賴。

    眼看餃子下鍋了,易青又躲到裡面不知跟誰打電話去了,嘀嘀咕咕半天不出來。

    大家一起忙活了半天,熱騰騰地餃子都上桌了。飲料都倒好了,所有人等易青。

    依依起來到裡面把他拖了出來。孫茹氣得掐他。罵道:「你現在玩大發了是不是?易導,您的架子好大呀,啥活兒不幹,等著吃現成的,記著,一會兒罰你洗碗!」

    楊嫻兒道:「把他手機拿過來看看,是跟那個mm卿卿我我呢?」

    「男的。男的,」易青舉杯笑道:「大家辛苦了,我先乾為敬。」

    依依白了他一眼道:「切,兩個男人聊這麼久,誰信啊!」

    易青一邊吃了個餃子,一邊含糊清的道:「三……三個男人才對。哇,好燙。」

    好在今天心情好,美女們也不再深究,忙了半天大家都餓了。連忙開動起來。

    等大家都差不多墊了墊肚子了,小雲放下筷子,喜眉樂眼的道:「我有事跟大家說一聲。」

    大家紛紛停下筷子。看著小雲。

    小雲道:「下週六我要進組,這一次恐怕要去更久了。希望大家來參加開機儀式的酒會,送送我,嘻嘻!」

    大家一聽,都很高興,易青歎道:「哎呀,人紅起來擋都擋不住。盧小姐現在已經是優質偶像了,還再馬不停蹄的接戲,將來見面我們就不敢認了。」

    孫茹好奇的道:「什麼好戲啊?接地這麼急。」

    小雲得意的道:「央視版地新拍《紅樓夢!」

    「哇!」眾人一片驚呼,誰都知道這個戲的份量。在中國,這種戲是要家喻戶曉,而且注定要影響長時期不衰的。李佩佩一聽是《紅樓夢,笑而語的看了何風一眼,沒有說話。

    小雲笑道:「你們猜我演的是哪個?」

    易青立刻接道:「陰險毒辣好吃醋的王熙鳳唄!」

    小雲踢了他一腳,剛要說話,孫茹立刻笑著接道:「不用說,一定是勾引賈璉的那個『鮑二家地』……哈哈!」

    小雲氣的笑了出來,指著孫茹道:「你才是鮑二家的呢!跟易青一個德行,該爛舌頭的缺德鬼,你們還真是天生一對啊你們!」

    依依聽小雲這麼說,看了看易青,又看看孫茹,噘了噘嘴沒說話。

    李佩佩忍不住道:「冬雲演的是薛寶釵。」

    「啊?」楊嫻兒問道:「你怎麼知道?」

    李佩佩笑道:「這個戲的音樂是何風的研究生尋師寫的,何風也在這個劇組搞音樂指導。」

    何風一直在喝著啤酒沒有出聲,這時才笑著點了點頭。易青暗笑小雲畢竟是小孩心性,像何風這種見過大場面的成熟地人,就是不一樣。同樣是拍《紅樓夢,小雲就迫不及待的象獻寶一樣,何風就不支聲。

    其實要說沉靜從容,這裡能成大器的女孩還應該算依依吧!,當

    想到這裡,易素突然省起一事,連忙對小雲道:「對了,你要是週六進組,我們可能還去不了。」

    小雲失望地道:「啊?為什麼呀?」

    易青道:「北大電影社邀請我們去。他們的老社長路威和老主編阿鼠,下學期就要實習分配了,大四畢業。所以他們要搞個迎新送舊的活動,把畢業出去的社員和幹部送走,然後歡迎新的社員,選出新的社長。要請我和孫茹、依依過去,給新社員弄個講座,然後參加一下他們的新社長上任儀式。」

    孫茹訝然道:「你剛才接的那個電話就是路威他們打來地吧?」

    易青點頭道:「是啊!不去不行啊,已經答應人家了。」

    依依笑著跟小雲解釋道:「我們易大導演現在已經是北京高校生的學術領袖之一了。他不到場,地球是不肯轉的!沒辦法了。」

    楊嫻兒安慰小雲道:「沒事,是有佩佩和何風師兄陪你嗎?到那天我跟羅綱大哥去送你去。」

    小雲笑著夾了一塊豬舌頭給易青,道:「來。吃哪兒補哪兒,給你補補豬口條,好讓你到時候唾沫星子亂飛,去騙北大的師姐師妹們!」

    其實在小雲看來,易青不去,依依和孫茹不去,其他人去不去,根本也是無所謂地事。

    ……

    一周時間飛快的過去。

    週六這天,易青和孫茹、依依早早的駕著車,往北大而去。

    三人都精心的打扮、修飾過。能給路威,阿鼠這些好朋友丟臉嘛。

    其實自從上次中日電影節後。這一兩年裡易青和路威他們一直都有來往。週末節假,易青和依依、孫茹經常去北大電影社參加活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北大學生未必專業,可是以他們的素質和見識,也往往有很多真知灼見,令易青他們獲益非淺,路威和阿鼠在得知孫老爺子的關於改革中國電影的宏願之後,更是欽佩不已。為易青的論文做了很多工作,提供不少有用的資料。

    易青忽然發現轉眼間自己的大學生涯快要過去一半了,當初認識路威和阿鼠時他們才剛上大三,現在都畢業實習了,日子過地真快。

    路威念的是國際行政管理,阿鼠念得是中文,不知道他們打算畢業以後做什麼,是自己創業還是混個高級白領呢?生活就是這麼現實,無論你在學生時代多麼意氣風發。畢業後還要腳踏實地,柴米油鹽。

    到了北大電影社,路威他們迎了上來。隆重歡迎。彼此寒暄之後,活動就開始了。

    路威代表電影社致辭,然後勉勵新社員。接著就是活動地主要內容,請電影學院的科班同學給大家做專業的表演和演講。

    依依簡單的講了一下影視表演和舞台表演的區別,還由北大學生出題做了兩個即興啞劇。

    接著是易素的演講,他今今天選的題目是青電影視聽手段地基礎——蒙太奇。

    「蒙太奇……什麼是蒙太奇呢?蒙太奇其實是法文montage的音譯,原為建築學術語,意為構成、裝配。也就是把很多建築材料用建築師、設計師認為合理的方式結構在一起的方法,後來引申為電影製作的主要敘述手段和表現手段之一。電影將一系列在不同地點,從不同距離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攝的鏡頭排列組合起來,當不同的鏡頭組接在一起時,往往又會產生各個鏡頭單獨存在時所不具有的含義。

    蒙太奇之父愛森斯坦認為,將對列鏡頭組接在一起時,其效果『不是兩數之和,而是兩數之積』。憑借蒙太奇的作用,電影享有時空地極大自由,甚至可以構成與實際生活中的時間空間並不一致的電影時間和電影空間。蒙太奇可以產生演員動作和攝影機動作之外地第三種動作,從而影響影片的節奏。

    蒙太奇原指影像與影像之間的關係而言,[風月網]有聲影片和彩色影片出現之後,在影像與聲音(人聲、音響、音樂),聲音與聲音,彩色與彩色,光影與光影之間,蒙太奇的運用又有了更加廣闊的天地。通俗的說,任何兩種視聽手段相碰撞或結合,都可以叫蒙太奇。蒙太奇的名目眾多,迄今尚無明確的文法規範和分類,但電影界一般傾向分為敘事的、抒情的和理性的(包括象徵的、對比的和隱喻的)三類。」

    ……

    易景簡潔通俗的演講引起了北大同學濃厚的興趣,大家紛紛提問,在北大電影社的學生小辦公室裡,氣氛熱烈。

    易青做完了簡單的見解,從台上下來。換孫茹開始介紹一些電影史的內容,然後教大家寫劇本和影評。

    電影社男生多女生少,同樣的內容,由美女來講解立刻大大不同,孫茹顯然更受歡迎。

    易青從台上下來,看見依依正在和路威、阿鼠說些什麼。依依支著下巴怔怔的聽阿鼠說的入神。

    易青走下來做在依依旁邊,笑著問道:「說什麼呢,聽得我們女狀元,眼睛都不眨一下,。」

    依依回頭嫣然一笑,輕聲道:「再說他們兩個的畢業去向。鼠哥剛才說了好多非常有見地的東西。」依依的眼睛亮亮的,她看了看易青,又看看路威和阿鼠,突然感歎道:「你們幾個男生真是有本事,那麼有思想。相比之下我覺得自己就像個醜小鴨一樣,只會排小品,什麼都不會。」

    「得了吧,大狀元,過分的謙虛就是驕傲。」易青笑著問路威和阿鼠道:「怎麼樣?你們畢業後去哪兒?我猜你們不是自己創業就是從政,你們學行政的嘛。將來進國家機關當了大官兒,哥們兒犯事的時候記得放一馬啊!」

    依依笑著指易青的鼻子道:「你們不知道,易青在電影學院人稱『三迷真人,。哪三迷呢?官迷,財迷,色迷迷!」

    「我有那麼差嗎?什麼時候給我起的外號,」易青笑著去打她手心。道:「-丫頭片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路威羨慕地看著他們打情罵俏,對阿鼠感歎道:「唉。早知道我們上學的時候也找一個,將來要想解決個人問題可就更難了。」

    阿鼠淡淡一笑,道:「我就是想拖累人家女孩子,所以故意找。我這種志願,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

    易青聽著覺得有故事,停下來道:「什麼志願?你到底要去哪兒?」

    阿鼠道:「我和威子,我們兩個要去大西北!」

    「去西北?」易青愕然,他當然知道國家這幾年的重點是建設大西北,但是現在西北還是相對貧窮落後地地區,北大清華的畢業生何等搶手。大家都是奔國外,奔深圳。奔上海廣東,哪有聽說奔西北的。

    路威點點頭,道:「其實西北現在的一些大中型城市,像烏魯木齊、拉薩、西安之類的已經建設的非常好了,跟南方一些繁華城市都有一比;但是真正落後貧困的地方非常多,特別需要好的人才。何況,我們去做的都是跟電影有關的事。是我們自己喜歡地。」

    易青興趣一下子來了,問道:「跟電影有關的事?」

    阿鼠笑道:「你知道路威家裡是做什麼地?」

    易青搖頭。

    阿鼠道:「你聽說過西北建築大王路豪亮?他就是路威的爸爸。」

    易青嚇了一跳,後仰著看了看路威。只見他一身名牌,穿著高雅但非常得體,一點沒有暴發戶式的豪奢和耀眼之感,確實像是真正有錢人家的子弟。

    西北建築大王路豪亮,是最近老上電視的一個人物。現在是西北最大的承建商和發展商當年靠一匹騾子一袋鐵釘包工頭起家,後來是第一撥投標國家西北建設工程的商人。

    國家大力發展西北,這位農出身地精明商人眼光奇準。經他發展過的土地一轉手就是二三十倍的利潤,大家都傳說他中央有人放消息給他。

    真沒想到路威的來頭這麼大。過易素天天跟孫茹和楊嫻兒在一起,來頭再大也驚不到他了。

    易青不禁歎道:「交往這麼久。今天才知道對著真佛知拜啊!以前沒好好敲你幾頓,就這麼放過你真是太虧了。」

    阿鼠笑道:「路叔.叔答應出錢,讓路威在西北選址搞影視城,還要搞幼兒圓、小學、中學大學電影基礎教育一條龍。」

    「電影基礎教育一條龍?」易素驚喜的道:「我早希望我們國家有這種舉措了,沒想到路兄與我不謀而合。」

    路威高興的握著手,笑道:「這就叫英雄所見略同。」

    「英雄與色鬼所見略同……」依依立刻接道,吐了吐舌頭。

    易青瞪了她一眼,道:「難得路豪亮先生如此開明。這可是澤被子孫萬代的事業。」

    路威笑道:「他當生意做的。要不是我的計劃書做地好,他也不批。」

    依依好奇的問道:「難道這裡還有利潤?」

    「當然。你可別以為我們是搞個學青就算了。我們路氏是西北最大的發展商,但是隨著西北建設速度,土地使用逐漸飽和,未來二十年,到我這一代,我兒子這一代……不可能建築地產地發展永遠勢頭強勁,所以要開發第二利潤點。這個利潤點就是文化軟產業,我們是要搞教育商品化一條龍,自己培養的人才自己出成果,然後把產品推向世界。」路威道:我們先和電影學院、中戲、上戲這些藝術類大學簽個委培協議。由我們集因出資資助一批貧困學生到電影學院等學青進行定向學習,取得學歷後,回西北影視城擔任教師。從一開始就簽好合約,規定合約年限滿了以後,他們才能自由擇業,畢業後的十年或八年之內都必須留在影視城擔任教師。」

    ……自然後是和西安電影製片廠簽協議,將來影視城的所有產品都從他們的名下發行,除了電影電視作品之外,模特、經濟、唱片公司……將來中國西北會出現一個娛樂帝國!更重要的是,大量拍攝資金地湧入流通。一定會給西北其他產業帶來強大的拉動作用,吸引各種人才。」

    阿鼠興奮的接道:「我們這個創意已經考慮了兩三年了。要搞電影產業和文化產業,內地無論南方北方其實已經快飽和了,有的區域簡直都過氣了。而且由於各種錯綜複雜地原因。外國的文化侵略,後現代主義風潮在國內的感染和影響,中國電影在內地的阻力非常大。就拿張一謀這幫人來說吧,拍的電影不好挨罵,拍的好也挨罵,很多文化勢力和觀眾個體,完全是為了罵而罵,為了顛覆而顛覆,沒有建設性,盡幹些親者痛仇著快的事。一點也不在乎對中國電影和中國文化會造成什麼傷害。但西北就不同,那裡風淳樸。而且西北人民很多一輩子都還沒進過電影院,邊遠的地方,只要帶幾部第五代的早期電影去,他們就會欣喜若狂了。所以在西北做電影產業建設,阻力最小,等於在一張白紙上做畫,一定事半功倍!」

    易素點頭道:「我能理解。現在這邊的觀眾。受各種國外文化衝擊很厲害,本身又沒有什麼族文化產業地自我保護意識,經常是抱著對國產大片的嘲弄心態和後現代情懷進電影院地。這股風氣一時很難改變過來。要搞電影改革,從內地出發是一定要失敗的。」

    阿鼠道:「對!所以這就是我要幹的事情了。路威去幹大事業,我去做苦行僧。」

    易青笑道:「怎麼說?」

    阿鼠笑道:「國家建了一個西北臨時文化局,處理開發大西北建設中的文化產業建設。我報考公務員了,然後加入西北文化大軍。路威和他爸爸要資助我們,背起膠片和放映機,走遍西北黃土地。給那些山溝溝凹凹裡一輩子沒見過電影的老百姓去送電影。順便發現一些可以造就的人才,把這些苦孩子送回影視城來。」

    易青和依依驚訝的看著阿鼠,肅然起敬。依依忍住問道:「靠你們一個地方一個地方地去送電影嗎?」

    阿鼠道:「就是這樣!聽起來好像很傻。但是只要能讓這些地方的人民知道。世界上有電影這種東西,它可以傳播文化,傳播中國人的精神,這就足夠了!想當初,二戰後法國人和其他歐洲人他們的環境比我們西北更苦,可他們再窮的時候都沒有放棄藝術文化建設。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在這方面,我們的政府太短視了,所以給今天的社會留下這麼多難以解決的問題。我們這支將要行進在漫漫黃沙地西涼古道上的電影隊伍,就是要用我們的血肉之軀,為中國電影,為我們族地文化鋪出一條路來!我們要在廣大的西北土地上尋找民族文化的點,連成線,形成面,覆蓋了天……總有一天,從黃河畔西北高原傳出來的龍的吼聲,要震響大地,撼動世界!」

    依依聽得呆了。她幽幽的道:「我就說了,你們這些男生真了不起,我的腦子裡就永遠不會這樣想事情。」

    說著,她忽然看了易青一眼,甜甜的一笑。她現在的世界裡,除了藝術、表演佔了一點點,整個都是易青的,這就是她喜歡和她選擇的人生。

    易素顯然沒注意到她的這個眼神,還在那裡熱血沸騰的回味,他慨然望著阿鼠道:「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都說北大青年熱血忠腸,果然古今如一,了不起,真是名不虛傳!」

    阿鼠笑道:「別這麼說,把我說的好像理道者。我們這些志願者有輪換的,隔兩年就到路威的影視城歇歇,搞兩年教學和學術研究。」

    路威笑道:「我知道易導和孫茹、依依都是天之驕子,我們小廟一定請不到你們這些大佛,不過我們影視城待遇薪金都非常高的,反正一定會比內地同行業水平高個兩三成,所以你們有什麼朋友拍戲拍累了,記得介紹到我們這裡來。」

    易青笑道:「好啊,將來我沒準也去路大城主手下混碗飯吃。」

    正說著,台上孫茹的講演已經結束了。

    接下來,輪到阿鼠給大一的新社員致辭。阿鼠跟易青和依依打了招呼。沖走下來地孫茹點了點頭,起身走向講台。

    易素看著阿鼠略顯單薄瘦弱的背影,一身素衫倍顯高潔,忍住心裡一陣感慨。想像如此大好男兒。足跡行將踏遍黃土高坡。長河落日,風吹衣動,英風颯颯,流芳後世,這等情懷真是令人欽佩。,當

    阿鼠站在講台上,還沒等說話,底下一片熱烈的掌聲。這就是北大的文化氣氛,一般地學生名人,都會特別受歡迎。像阿鼠這樣的人,自然是人氣極高。

    「這將是我在北大電影社的最後一次演講。」阿鼠微笑的開始說道:「很遺憾。但是也很欣慰,因為我將不在是個靠說。而是靠『做』來服務於我們國家民族的文化事業的人了。這裡有很多新社員,你們都是懷著對電影的特殊喜愛和個人興趣,來參加這個社團的。在三年之前,我和你們大多數人一樣,是一個普通的電影發燒友,那時在我的心中,電影只是一個興趣;是電影社地學長教會了我。如何真正的瞭解,電影事業,電影產業,對於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地意義。」

    ………我要告訴你們的,也是當年學長們告訴我的。很多無知的人粗鄙的認為,電影只是一個服務性的行業,甚至有人,有很多人認為電影只是提供娛樂的一個東西,看了高興。消遣時間而已。他們地觀點,是世界上所有仇恨中國的人最願意聽到的。中國,是一個號稱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偉大古國。中華民族是一個有悠久文化的民族。但是今天的中華民族,在世界很多國家,甚至是大多數國家的人心目中,是一個文化沙漠;他們甚至說,現在的中國不是古代的中國,就像古希臘人跟現在地希臘人是一回事一樣,古代中華文明的傳承,在今天日本和韓國,不在今天的中國!」

    ……自怎麼,你們中好像有人信?那是因為我們地媒體,只報喜報憂。那些西方人對著我們的電視鏡頭,永遠在假惺惺的說著一些場面話,所以我們才會以為,他們都很尊重我們。請聽一聽那些倍受歧視的同胞在國外的遭遇吧,請聽一聽那些妖魔化中國人對我們的評價吧!現在是網絡時代了,難道各位接觸的這些事還少了嗎?」

    「……為什麼會這樣?東亞病夫的時代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了,為什麼中國還要被人看不起?是因為我們沒有話語權!文化的話語權,精神形象的話語權!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大國,在世界上沒有一個發言的渠道,全世界沒有一個途徑,真正瞭解中國人的想法。我們的話語權在哪裡?在美國人的手上!在日本人的手上!在《拯救大兵瑞恩、在《泰坦尼克、在《星球大戰》……在日本的動漫、在韓國的言情劇,在他們的手上!

    ……自中國人,你們快要沒有自己的文化了!你們不覺得羞恥嗎!」

    阿鼠在講台上鬚髮皆張的吼道。台下是一片沉寂,幾個前排的學生,熱淚滾滾而下。

    ………電影是什麼?電影是全世界,全人類,唯一共同認可的文化傳播和交流的一種工具!世界各國的人,他們彼此之間如何瞭解對方,如何認知和與對方共鳴?靠的不是文學、不是詩歌、不是美術、不是音樂和舞蹈,不是任何其他東西,是電影!這還不好理解嗎?其他一切文化形式都能有這種能力,因為它們對文化的輸出和交流的作用只能是間接的。再優美的文學作品,翻譯成英文也只能換來西方人禮貌性的讚歎;再優美的詩歌,翻譯成外語也是慘不忍睹;再好的美術、音樂作品,所傳達的精神都是非常抽像的,隱藏在音符和色彩筆墨之後的……怎麼能想像,西方人能從這些形式裡瞭解中國的文化?」

    ……自我們的同胞中,有很多人沒有這種覺悟。他們以為電影是和小說、電視劇、詩歌、舞蹈一樣的一件東西,甚至還不如這些東西重要。他們帶著嘲弄的心情走進電影院,使勁嘲諷被公認為大師的那些導演,他們一點都覺得自己嘲諷的那些內容是多麼地膚淺和幼稚。比如《臥虎藏龍,明明是講中西方精神衝突的電影。他們卻關心演員有沒有吊鋼絲,關心人在天上飛符合不符合地心引力定律。王家衛去戛納參加評獎,一個英國佬居然嘲笑他說——王,你永遠贏不了我。你們中國人永遠贏不了我。因為我拍電影給我的人看,你拍電影給辱罵你的人看,你們中國人是下賤地族!為什麼這些仇恨中國的人敢這麼囂張,為什麼他敢看不起中國?是因為我們的同胞中有人,自己在一點一點拆毀中國文化的基石!」

    「…小就在東北的東邊,彈丸之地的韓國。當年中華文化的一個小小分支,當年連向我們進貢都要爭取資格,要求著我們皇帝賜封的小國——現在也敢向中國叫板了。很多國家甚至說,儒家文化和華夏文明的正統傳承在韓國!為什麼會這樣?我們痛心疾首的說一句,該著人家有這個資格。因為人家就是比我們強!強在什麼地方?韓國地人口不到我們十分之一,可是電影年產量是我們的兩倍。每年電影輸出尤其是歐美輸出是我們地八倍!八倍啊!同學們,你們能想像嗎?」

    一個這麼小的國家,每年有這麼多的電影輸出西方世界,用最直觀形象,最容易被人理解的方式宣揚韓國的族精神,族文化,這就難怪西方人中已經有人開始認為。針灸是韓國人發明的,端午節是韓國人的節日」

    ………那麼,是什麼支撐著如此高產地韓國電影?如果韓國觀眾也像我們的一些觀眾那樣,韓國電影還能維持這種盛況嗎?韓國觀眾每年平均每人要看2.8部電影,我們中國人每年0.8部,正好是人家的零頭,這僅僅是經濟上有差距的原因嗎?不是的!那是因為,在韓國,只要打上國產電影的標記。所有的韓國人,只要有時間有條件的,一定會去捧場。每當有電影上映。就有韓國人,自己出錢買電影票,去留學生和外國人聚居的地方免費派送,見外國人就鞠躬,笑容滿面地說——請韓國電影!韓國所有的藝術電影,無論大家看看的懂,幾乎都會在國內院線得到首映滿座地成績。當年拍《太極旗,無數韓國人看了一遍之後沒看懂,不但沒有人罵,而且全國影協號召大家帶全家人再買票去看,有的人為了這部號稱韓國史上耗資最大的象徵韓國精神的藝術片,買了七八次票,就為了自己國家的電影。不止是電影,只要是跟韓國有關的東西,韓國人都瘋狂的。看過2002世界盃的人,一定不會忘記,在看台上韓國紅魔啦啦隊掀起的一波波紅色風潮,無論那次他們進四強是不是靠黑哨,我們得說,韓國人的勝利,其實是韓國球迷的勝利,是韓國愛國精神的勝利!」

    ……自說到足球,我也是個球迷。大家都知道足球不同於其他球類運動,不同於其他所有體育項目,它是世界第一運動。一個國家足球事業的興衰,是這個國家人體育質量,乃至國民精神面貌和國家綜合實力的一種體現,電影也是如此,電影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就是一個國家的臉面,一個族的形象,世界各族人民,通過電影為第一媒介,來認識這個族,來瞭解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人是怎麼想事情的,他們碰到這樣那樣的事會怎麼處理,如何反應——一個國家的電影深入外國觀眾的心,其實就是一種文化的佔領,一種話語權的優勢取得。」

    「以往,我們國家在這個方面太落後了,我們甚至相信什麼文藝為政治服務,狹隘的去搞什麼純藝術路線,喪失了許多向世界推銷自己的機會,浪費了很多時間。現在,中國強大了,開放了,我們也要向世界要求公平的發言權,我們也要向世界闡述我們的價值觀!我們要去征服、去侵略、去覆蓋,讓龍的精神降臨一切陽光可以照耀到的角落!」

    ………我在網絡上,常常聽一些精英人士,要我們理智的愛國。我很困惑,愛國如何理智?有的愛、有的愛?有選擇的愛還是有保留的愛?我認為,愛國本來就是盲目的!一個人愛自己的祖國,愛自己的族,愛自己的種群,愛自己父母之邦祖宗之國的文化和精神,這難道還要討價還價、深思熟慮?我愛中國,所以我盲目的愛中國足球,踢得好,我愛,踢得不好,我也愛!我可以愛某個足協官員,可以不愛某個球隊某個球員,但是我盲目的愛著中國足球!因為這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足球運動!同樣的,我,和你,和你們,和北大電影社的每一份子,我們也同樣盲目的愛著中國電影。拍的好,我愛;拍的好,我更愛!我可以不愛某個影片某個導演,但是我依然他們!我所有我喜歡看的和我不喜歡看的中國電影,我盲目的他們,因為那是中國人自己拍出來的電影!好的不好的,那是我們國家的電影,美國大片再好那是美國人民的,永遠不會變成我們自己的!我是一個中國青年,我愛中國體育、我愛中國文學、我愛中國詩中國畫,所以我當然愛中國電影,我愛中國的一切,如此而已!」

    易青的整個肩膀都被依依的淚水打濕了,沸騰的熱血在他胸膛裡翻滾著。我也盲目的愛著中國的一切,因為我的根我的心我的靈魂在這裡!

    「最後,」阿鼠激動的道:「我要說的是,畢業後,我將參加大西北文化建設志願者大軍,出發的日子就要到了。今天就是我與大家分別的日子,我衷心的希望,新選出來的社長和幹部們,能夠秉承前任學長們的精神,秉承為中華之崛起而犧牲奮鬥的北大精神,時刻準備著,為中國文化事業,為中國電影,為一切堪使我們盲目熱愛的族事業,鞠躬盡瘁,戰鬥終生!我的話完了,謝謝大家!」隨著阿鼠深深的鞠躬,全場爆發起長達三分多鐘的經久息的掌聲,大家紛紛起立,目送這位行將畢業的學長走向講台。

    易青靜靜的站在人群中,腦子裡清晰的閃過阿鼠剛才所說的一字一句。他輕輕的說道:「加油!兄弟們!待到中國龍騰飛的那一天,我們再相遇時,再一起乾一杯緬懷青春的慶功酒吧!」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