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色生香 第二卷 第四十六章 亭亭驕蓮
    電影學院2007屆表演學院招生考試的最後一關——三試,終於到來了。

    依依心情激動的站在警戒線後,側耳傾聽裡面傳出來的唱名叫號聲。叫到她了,依依回頭望著易青、孫茹、楊嫻兒他們,興奮的道:「我進去了!」

    易青微笑著壓抑住擁抱她的衝動,感慨的道:「去吧!依依,你行的,有你的地方,就是舞台!」

    依依知道他說的是莎士比亞的一句讚美演員的台詞,忽然眼圈就紅了,只有她和她的易青知道,這條路她走的有多艱難。

    易景目送著她大步走向考試的隊伍中,忽然想起去年的這個時候,也是在這個樓下,他和小雲第一次見到依依。

    那時,在三試的考場外,倍受公命運的折磨,倍受惡勢力的欺凌的女孩,面對強梁發出憤懣的控訴與火吼;如今,在朋友們的簇擁和包圍下,她正昂首挺胸的走向足以改變她一生命運的考場。

    這一天,是她的執著與不懈換來的,是她放棄了成星成名的當紅導演片約換來的。

    想到這些,易青突然非常的驕傲,他在依依身上學到了一種精神。彷彿是是一棵苦難重重的小草,在一點點縫隙的石頭縫裡努力掙扎,拚命奮鬥,最後終於見到了藍天。

    無論風吹雨打,無論霜欺雪壓,始終會冒出一點綠。終會發芽,終要連成片,終要覆蓋大地,終要向著陽光的方向生長。無論這個世界變得如何猙獰。無論這個社會有多麼黑暗,她只平靜地做著自己的努力,柔美純潔,但,卻並軟弱。

    依依,加油!

    ……

    三試的考試內容與二試不同,通過了基礎考核的這批已經可以稱為精英地學生,將要接受的主要是心理、品行、志向和表演潛質方面的考驗。

    首先考的是才藝表演,這一塊比較靈活機動,主要是讓學生們有個表現的機會。一般不計入總分,但是身為一個表演系的考生。沒點絕活兒拿出來,就算計總分,老師對此生的印象也會打大折扣。

    在這個環節,電影學院歷史最出名的莫過於一般觀眾特別熟悉的於容光先生。這位成龍大哥和李連捷的功夫片裡地常客,經常演反派跟他們對打的功夫明星,當年是個學武地楞頭小子。

    80年(或說91年?)從小練武的他在才藝表演的時候給老師來了一段十二路譚腿。那個年代的老古板的老師哪會想到後來功夫片會在影壇火成這樣,老革命尤其剛從文革人斗人過來的對打打殺殺很不屑。看了一半就讓他停了。

    垂頭喪氣的於容光回到考生隊伍,正走著,考生們背靠地那堵牆面上壘著一堆高高的景塊不知怎麼的竟然塌了,一堆景塊咕咚咕咚往下滾,眼看要砸到底下的一個女生。這個女生抱頭蹲地尖叫。

    叫聲未絕,於容光騰身而起,在空中雙腿連環,踢的三個景塊兩邊飛了開去,落地的時候全散了。這下所有人目瞪口呆。才知道小說裡的大俠現實中也是可能有的。

    雖然最後因為各種原因,於大俠終究無緣電影學院,但是這段帶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卻長久地在學生中流傳,為電影學院一代代學生所津津樂道。

    三試第二環節考得是命題表演,集體創作小品。考生臨時組合抽題,抽到題目後有幾分鐘的商量,然後即興上來就要演,難度很大。最難的地方在於題目本身,跟二試地那些無實物同,三試的題目主要考一種創作能力,一種奇思妙想的創造性非常規的思維。

    比如題目叫瞎子點燈,你要是演個瞎子摸索著點盞燈那就完了,這個題目的題眼在於歇後語的後半段,瞎子點燈——白費蠟。要演一個人費很大勁結果所有努力都是白折騰,這個演法就比較切題,基本上,這就是個喜劇題。

    類似這樣的題型千奇百怪,有「盲人摸象」、「雞給黃鼠狼拜年」、「南轅北轍」等等希奇古怪的題目,甚至還有叫「魚香肉絲」、「麻婆豆腐」之類的菜名兒的,要得就是學生臨場不慌亂,然後思路活躍,想像力豐富。一般心理素質不行的考生拿到這種題目就傻了,在那種緊張的氣氛下根本不知道該演點什麼。

    這個環節據說表現的非常有名的是91年的女狀元趙微。她自己演一個,又幫其他組搭戲搭一個,都非常出彩,據說當時很轟動,成了電影學院歷史上唯一一個不是靠相貌漂亮當上狀元的女生——真可惜這樣一個才女,後來成了偶像派,還是瓊瑤嬸嬸那種路線的偶像派。

    最後一個環節就是重頭戲了,就是一般面試都會有的——考官答對。

    一般考官會問一些帶圈套的,甚至是很過分的問題。以此來測試學生的心理、品行、反應能力和應變能力。

    比如最常問的就是:「你為什麼要考電影學院」?這個題目誰也不會防備,但其實大多數考生都不拿分。它就是要考生有引人注意或者感人至深的答案,一般的常規性的回答類似「我熱愛表演藝術」之類的回答是沒分數的。

    還有一種是左右為難,也叫故意刁難的題型,比如「你談過戀愛嗎?」要是你說你談過,考官就說,高中沒畢業就談戀愛,你這種學生我們怎麼敢收?要是答沒談過,考官就說,十八九歲的人居然戀愛經驗都沒有,你的人生這麼蒼白,你還學什麼表演——總之是要別出心裁。把考官刁難你的路子盡量堵死,才有可能過關。

    這個環節地考試名人是90屆的江武。就是王敬松和黃雷的同班同學,影帝江文的弟弟。19年地時候江武已經考過一次電影學院和中戲了,雙雙落榜。那時江文已然是大影帝了。而且正紅的發紫,看到弟弟沒著落,萬一再考不上又要再耗一年,江文也急了。

    大影帝開著車送弟弟到了電影學院,上上下下的打了招呼,求老師們放江武過去。江文其實是來求人的,但是他這人的傲氣是從骨子裡出來的,求人也像給人施加壓力一樣。,當

    電影學院當時那幫老油條誰也不願意得罪江文。正好,那年是也是齊世龍教授三試主考,這幫老社會都知道齊老頭不通世故人情。從來不管你什麼後門。他們就故意放江武進了三試,讓齊世龍老師去做這個壞人。

    齊世龍那個脾氣。哪知道人心裡這些彎彎繞繞。這個正直簡單的老人看了二試錄像後大發雷霆,認為江武的表現平平無奇,這麼平庸的學生放進三試來根本就是受了他哥哥的影響,簡直是電影學院地恥辱,那時大家都傳說江武三試鐵定被刷下來。結果江武三試表現依然平均,其實他的水準也就在可錄取與不能錄取下之間。這時,戲劇性地一幕出現了。在問到「你為什麼要考電影學院」這個問題時,江武表情平靜的來了一段獨白,講述了一個內心孤獨苦澀的男孩在他哥哥的光芒下倍受壓抑,痛苦求存,追求藝術的故事。

    江武一個人佔用了近十分鐘時間,一段獨白結束,感性的齊世龍老師淚流滿面。當年九月,江武與黃雷、王敬松一起入學。

    50屆三劍客名垂電影學院校史,成為桃李滿天下的齊世龍老師帶地最得意的一個班。

    事隔多年。白髮蒼蒼的齊世龍老教授再次坐在主考位置上主持這中國電影演員後備軍選拔的最高級別的倫才大典。當年的窮孩子王敬松和他的同班同學大明星黃雷坐在老教授左側,崔新清老師和她的丈夫霍玄教授坐在右側,每位老師再帶一名助教,這樣的陣勢本身對考生就是一種強大地威壓。

    依依一進考場就注意到了居中而坐的這位老人。他胖乎乎的臉上笑容和藹。目光平靜祥和,卻有一種孩子一般地清澈和純真,完全符合依依對老一輩藝術家的想像。

    這就是孫茹和易青說的那位齊世龍大師,那個對自己有很大偏見的的老師嗎?

    依依心裡沒有忐忑,這一刻,她反而平靜極了。跟她所經歷的一切相比,這一點困難,又算的了什麼?

    考試開始了。

    小地方出身的依依這一年來也算見了些世面,但是今天還是大開眼界。進了三試的人都是百里挑一的人才,這些人的牛B程度,可以這麼說,就算電影學院不收他們,下一輪在北京招生的其他二類重點、三類重點、一類普通本科的大學也一定會搶著把他們撈了去。在北京的考試圈子裡,「我參加過電影學院三試」——那是相當相當牛BO的一句台詞啊!

    正因如此,所以他們的才藝表演也是精彩紛呈。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少年藝術尖子各獻絕技。有個去年的全國青少組武術冠軍表演的居然是最難練的九節鞭;還有一個鋼琴十二級的居然演奏了赫氏第三交響曲,這個曲子考中央音樂學院的演奏系都有富餘。

    儘管如此,齊世龍和王敬松等人的表情還是很平靜,看不出一點激賞。

    也是,他們什麼世面沒見過。

    輪到依依了。王敬松和崔新清同時坐直了身子。霍玄老師最近老聽愛人提起這個今年的考生周依依,也格外注意;王敬松碰了碰好朋友黃雷的手肘,黃雷漫不經心的笑了笑,王敬松不常誇人的,這個漂亮女孩居然在王敬鬆手上點了二試第一,有點兒意思。

    其實興趣最濃厚的還是齊世龍老師。他現在對這個學生已經不抱什麼偏見了,但是過於漂亮的女生在男女關係方面容易出問題。是他們這一代人一貫地想法,所以對徐曉君當初那些話,雖然已經知道大概是誹謗,但是齊世龍心裡還是存了空穴來風未必無因的芥蒂。

    老頭存了跟自己較勁兒的意思。他就要好好看看,這個小姑娘有什麼本事能征服一個主考的心。

    依依走上來,拿著一個手提包,給老師鞠了一個躬,然後自我介紹,報考號,接著說道:「我表演地是分心二用,或者叫一心多用。」

    黃雷和幾個研究生一起笑了,這算什麼才藝,還雙手互搏呢——這是金庸小說裡周伯通、郭靖、小龍女會的本事嗎?

    依依拖過一個景塊。然後從手提袋裡拿出兩張紙和兩支鉛筆,把紙放在景塊鋪平。一手一支鉛筆開始畫。

    畫完舉起來大家一看,考生們都忍不住讚歎——一個圓形一個正方形,非常標準,尤其是那個圓畫的象用圓規畫出來的一樣。

    依依把東西靜靜的收好,又鞠了一躬。從包裡拿出一張稿紙,一隻簽字鋼筆,一塊破了一個洞的布。一個小針線包、一個繡花用的繃子。

    她坐在一個景塊上,用另一個景塊當桌子,然後,左開針線包,挑出一小塊布,把破了的布放在腿上,穿針引線、上繃子,左手拿著針開始給這塊布打補丁;同時開始用右手在稿紙上寫字。

    她的右手只在左手拿住繃子的時候偶爾過來扶一下,沒多大工夫。補丁打好了,紙上也多了一行字。

    依依把那塊布和寫了字地稿紙舉起來展示了一下,然後放在主考老師們的桌子上。齊世龍教授地面前。

    幾個老師忍不住湊過來一看,都有點驚訝。

    那個補丁打的整整齊齊;稿紙上寫的一副對子竟是繁體的隸書,「修合無人問,存心有天知」——字跡工整大方,極見硬筆書法的風骨,彷彿下筆的人心中別有丘壑,令人不敢相信是出自一個嬌滴滴的年輕女子之手。

    齊世龍老師自己是書法愛好者,也有相當地造詣,一看這不帶煙火氣的字跡,就知道沒有良好教養和嫻靜心情的女孩絕對寫不出來——要說這樣一個孩子會是一個喪德敗行的人,實在侮辱老人家的藝術見識。

    最讓齊老師感慨的還是那塊補丁,別說一隻手在分心二用的時候在這麼短的時間補出來了,現在的女孩子,就算是雙手齊上,坐在那裡一上午,能像像樣樣地打川一個補丁來,那就算是出格的賢良淑德了。想到電影學院的考場上竟然會出現這種快絕種地傳統意義上的好女孩兒,齊世龍老師突然萬分感慨。

    黃雷看了兩眼,突然脫口而出,道:「你這是事先練好的,未必就是分心二用。」

    王敬松知道老夥計在故意刁難考生,微微一笑。

    這個笑容給了依依很大的信心,她是何等冰雪聰明的女生,馬上接口道:「那黃老師出個題目吧。」

    黃雷道:「寫首你喜歡的歌的歌詞吧,字數要多一點。」

    依依想了一下,忽然看著黃雷神秘的一笑,道:「馬上好。」

    她拿著那塊布坐回去,從包裡拿出趙保剛給她的那個劇本,道:「這個是趙保剛尋演的新戲的劇本。我再加一點難度,左手繡花,右手寫字,同時再做一個台詞朗讀。」

    說著她把布放在腿上,隨意的翻到劇本裡角色台詞比較多的一頁,然後開始拿針在上面繡東西,右手刷刷刷的在紙上寫草書,口中開始朗誦。

    只見她雙手不停,口中聲音不斷隨著劇情變換而分別演繹幾個同的角色的台詞,紮實的台詞基本功,清亮透徹的三腔共鳴音,一般的考生即使是專心參加台詞考試也沒有這樣的表現。

    不一會兒工夫,依依雙手同時結束,台詞也告一段落。她笑盈盈的站起來,把那塊布和稿紙放到老師桌子上。

    幾位老師一看,布上繡了朵小小的浪花,紙上寫著:「我想我是海,平靜的大海。心情誰能明白;胸膛被打開,一顆小石塊,就能夠讓我澎湃……」

    黃雷微微一笑,心想這個女孩子真是蘭心慧質。這段是黃雷自己出道歌壇地第一張專輯主打歌的歌詞。依依這是頑皮的向黃老師將軍的意思,也有致敬地味道,小小的恭維他一下,叫他拉不臉來再刁難自己。

    最讓齊世龍興奮的還不是這一點。而是依依這一心多用的天賦。

    表演學上非常講究注重第一自我和第二自我之間的矛盾。

    演員自己的自我,叫做第一自我;在戲裡角色的那個「自我」,就是作為角色的角色的思想、精神、靈魂的那個自我,叫第二自我。

    演員追求地是第一自我和第二自我的重合,這個好理解,就是要入戲,把自己變成那個角色;但是。演戲畢竟不是生活地照搬,第一自我要是完全陷入第二自我。表演就會特別歇斯底里,失去控制,俗話叫「戲過了』。

    教學上來說,「戲過了,比「戲不夠」還更難糾正,所以齊派表演理論認為,演員的至高境界是在充分的感性體驗中尋找一種理性的自我監督——說白了,就是分心二用。一顆心感性的體驗入戲,一顆心一邊演一邊理智的監督自己的表演,時時控制調整。

    其實,連齊世龍老師自己都覺得,學術上地境界和實踐必然有距離,這只是種理想狀態而已,世上誰能把心分成感性和理性的兩塊來運用,那不是精神分裂了嗎?

    現在,這種理論居然有了實踐的可能!一個現成的天生就會分心二用的學生就站在面前。

    齊世龍和王敬松對視了一眼。眼睛都放光了。攀登學術的高峰,實踐前人未染指的領域,那是所有學者、知識分子的夢想和追求。這一對宗師級的師生又怎能例外?

    崔新清老師很感興趣地問道:「你這算特異功能嗎?怎麼練的?或者怎麼發現自己有這種能力的?」

    依依平靜地一笑,道:「哪是什麼特異功能。我從小就沒有父親。媽媽常年臥病在床,家裡靠爸爸的撫恤金和親戚的救濟度日。我一個人又要學習又要做家務,還要照顧媽媽,時間和體力都不夠用。所以經常一邊煮飯一邊背書,一邊補衣服一邊給媽媽捶背,慢慢的就練出來了。其實今天場上的同學都比我優秀,我是實在想不出來有什麼特殊才藝可展示的,才被迫取了個巧兒。」

    這樣平靜謙虛的一段話,聽了幾位老師心裡一陣酸澀。

    齊世龍老師更是吃驚極了。原來以為孫茹的朋友,就算不像徐曉君說的那麼堪,起碼也是個刁蠻驕橫的富家小姐吧!沒想到,竟是這樣一個懂事、謙遜、堅強的苦孩子,她說著這些話的時候,語氣平和的像在敘述一個別人身上發生的故事,一雙眸子清澈見底,閃爍著淡定不屈的光芒,深深的震撼了老藝術家的心。

    ……

    第二項考試,學生們還是分成了四組,每組三個人。依依分到兩個女生做搭檔,抽題的時候居然抽了個菜名——「佛跳牆」。依依拉過兩個同伴一陣商量。

    輪到依依這組表演了。

    齊世龍和幾位老師看到她反而很輕鬆,不再分外注意了。反正不管後面表現怎麼樣,這個學生今年是肯定要了,就她目前的表現,足夠錄取資格了。

    依依她們在場地後面用景塊搭了個餐館大門,然後再用景塊搭個桌子,一個放倒做凳子;在場地側面擺出一個公圓長椅的另一個空間。

    一個女生演服務員,一個女生演富家小姐。這個富家小姐進餐廳點了一桌子好菜,嫌這個鹹,怨那個淡,挑剔的半天,拍桌子走人,服務員在後面道歉不迭。

    兩個考生都演的很好,富家小姐的跋扈和奢侈,服務員的勢利慇勤,都十分到位。

    富家小姐吃飯的時候,依依遠遠的站在後方做張望狀,她一走,依依上場。依依走進餐館,對服務員道:「喂,我表姐的手機呢?」

    服務員連忙笑個滿臉花,道:「您是剛才那位小姐的……」

    「少廢話。趕緊給找找,」依依認真地低頭到處找著,然後隨口道:「那個誰,你別找了。那麼貴的手機估計你都沒見過,趕緊,隨包了吧?」

    「您要打包?」

    「怎麼的?我們小姐不愛吃,我們拿回去給嘟嘟吃還不行嗎?」依依起身正色道:嘟嘟是我們家養的一小狗狗…」海

    服務員趕緊打包。

    依依提著一袋打包地菜,手機也不找了,嘴裡還道:「算了算了,幾千塊錢的破東西,丟了就丟了。」

    看到這裡,老師都覺得這三個考生表現的不錯,算是中規中矩的小品。一個窮瘋了餓急了的可憐女孩去餐館裡變法兒打包別人的剩菜。也算有點現實意義吧。

    只有齊世龍老師心有足,他覺得依依的才華不應該只是這麼一個普通的喜劇小品而已。他的期望值要高的多。

    就在他想喊停地時候,才發現這個小品沒演完。

    依依走到公圓圍牆那裡,從景塊搭著的一面牆翻了過去。然後逕自走到長椅上喘著氣,然後打開一個餐盒掰開一次性筷子狼吞虎嚥。

    正在幾位老師心裡讚賞依依為了表演可以放棄自己漂亮女孩地矜持,表演那麼誇張的吃相時。依依從懷裡小心翼翼的拿出一份東西。

    老師們大感奇怪,那是他們最近看得非常熟悉,都看煩了的東西——電影學院的招生簡章和報名表。依依把餐盒收好。拿著簡章和報名表看了幾眼,非常認真的收進貼身的衣袋裡,然後左右看了看。

    確定沒人之後,她對著一片空曠地方向,擺了個雙手撐肋部的標準電影學院晨功姿勢,用標準的三腔共鳴大聲練道——

    「耶耶耶……耶——耶——呀——呀——嘿、嘿、嘿——霍霍霍——霍……」

    這老師們聽了十幾年的,再熟悉不過的每天早上在電影學院都能聽見的學生出晨功練氣聲字的練台詞聲此時聽來竟是如此的苦澀。

    原來竟是這麼一個「佛跳牆」!

    本來這道菜的傳說,是說一種南方地燉肉雜燴湯很香,引得隔壁廟裡的和尚都跳過牆來了。後來福建兩廣的人就把很多種上等材料燉在一起地一種老火靚湯取名叫佛跳牆。

    這個題目只要學生能有這方面的知識儲備,能夠把這個過程基本貼合的表現出來就行了。

    但是這組學生的演出竟是如此的令人動容。

    飯館裡的菜香,吸引著跳過牆來的竟是這樣一個佛!

    王敬松老師的眼睛突然微微發熱。十幾年前。他就是一個必須去煤窯掏煤球才能湊到電影學院的考試報名費的考生。要是沒有齊世龍老師的資助,他又豈能有今天?

    都說電影學院是貴族、有錢人才能念的起的學校。可是誰又知道,有多少貧窮到飯都吃不上的孩子,曾經懷揣著對藝術和電影的美好夢想,在這條路上艱難的掙扎。

    依依的小品令老師們一陣沉默。

    齊世龍老師默默的在心裡道:這是一個有心有情有志氣的孩子。

    ……

    最後的考試開始了。考生們絞盡腦汁,但以他們的閱歷智慧,在齊世龍、王敬松、崔新清這些人的面前,那些自作聰明的回答簡直就是班門弄斧、矯揉造作。

    什麼是面試?就是考官拿考生當猴子玩,猴子們使勁說假話還覺得自己很聰明的一種活動。現在這年頭,無論考學還是求職都是如此。

    齊世龍老師耐著性子聽這些孩子胡說八道。他越來越覺得,現在的年輕人虛華浮躁的東西太多,實在的東西越來越少,即使跟王敬松他們那一代孩子比,也差了太多了。

    輪到依依了。

    她上來的狀態就跟滿臉功利和渴望成功的那些考生不同。她很從容平靜,恬靜的微笑著,坐在一個景塊上,樣子很放鬆。

    王敬松隨口問道:「剛才那個小品你怎麼想到的?」

    依依很老實的道:「是用我自己去年的親身經歷改編的,沒想,直接就套上了。」

    幾位老師大吃一驚。

    齊世龍老師一直沒有問任何問題,一直是王敬松和崔新清他們在問的,此時忍不住道:「難道沒有加工嗎?」

    依依笑著搖頭道:「具體的情況,有一點點不同。那時候,我晚上是在北京火車站的長椅上睡的。這是一件真事兒。我當時打包的,是我後來遇見的我的男朋友吃剩下的菜。」

    幾位老師更驚訝了,竟然有這樣的考生。這個女孩不會是個編故事的能手吧?

    依依知道電影學院禁學生談戀愛,有時還喜歡招有戀愛人生經驗的女學生,所以就坦然的說出易素來:「他是一個電影學院導演系的男生。」

    齊世龍老師一下子就想起徐曉君說的易青、孫茹、依依三人的曖昧關係了——難道竟是真的,莫非自己還是看錯了這個孩子?

    依依平靜的開始講自己從小到達的故事——

    爸爸犧牲、媽媽病重;懂事的小女孩在苦難與貧窮中長大;進劇組,愛上表演;千里迢迢來到北京,在陌生的城市裡漂泊;遇到易素和孫茹,接受他們的幫助;推掉趙保剛導演的片約,內心的掙扎……

    除了郭承安那段事關電影學院聲譽的事略過不提,就像當年江武的獨白一樣,依依足足說了近十分鐘。

    故事講完了,依依微笑著總結道:「其實我特別的幸運,今天還能坐在這裡參加三試。那是因為我總是遇見好人。」

    齊世龍老師靜靜的坐在那裡,老淚縱橫。他是特別容易被感動的人,事實上,聽了這個女孩的故事誰又能不感動?

    彷彿是塵世間固執綻放的一朵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無論多少狂風暴雨,污垢黑暗,她終要向世人彰顯她的美麗,她終要亭亭玉立,開遍荷塘。

    齊世龍老師的內心充滿了歉疚和悔恨,他知道,他冤枉的是一群多麼可愛,多麼了不起的孩子。那天,孫茹離出房門時那句氣憤的抱怨:一對老糊塗!說的是多麼的正確。

    我真是老糊塗了!齊世龍老師默默的推開黃雷遞過來紙巾的手,認真的、誠懇的,語帶雙關的看著依依說道——

    「孩子,你受委屈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