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奇情錄 正文 第二百九十七章 西湖結義(三)
    楊聰沉默了好一會兒,才問道:「趙大哥,你們是什麼時候碰見他們的?」趙小豐道:「兩天前。」魯長老等人聽了嚇了一跳,均望了楊聰一眼,這時間正好是幾人在南京城裡大鬧監獄的時間,想來那彌勒教的人趁丐幫眾人大鬧監獄之機,從挖好的地道裡鑽入天牢裡,把南京西蜀錢莊的那些人救出了城,卻正好碰見了華山派眾人。卓一華道:「我們本來是要到杭州去辦事情的,卻沒想到半路上會遭他們的襲擊,姚師叔是被一個穿著僧衣、腆著大肚子、滿腦肥腸、獅鼻海口、倒掛八字眉、手持一根禪杖、相貌兇惡的大和尚殺害的,而宋師叔是被那個姓宋的書生所傷的,掌門與一個穿著白袍、面皮白淨、目若朗星、粉面朱唇、手持一面大旗的中年漢子和一個蒙面的老婦人打了平手,他見姚師叔被他們殺害了,便和宋師叔掩護著我們撤走,不幸被他們刺中了一劍左臂,我也被他們刺中了手腕,因此我們來到這裡養傷,我們華山派這次連姚師叔在內,共被他們殺害了十三個人。」說完卓一華挽起手袖給眾人看,只見他的右手腕上也包紮著厚厚的白紗布,還見滲出血來,想來也傷得不輕。

    楊聰等人雖然聽卓一華說得輕描淡寫的,但見連趙小豐也受傷了,而且姚建生也死於他們之手,這華山派的四個高手一死三傷,想來這一仗殺得異常殘酷。趙小豐道:「也是我們當時一時義憤,跟著崑崙派的天虹道長想把這彌勒教的幾大護法和那白蓮公主殺了,以免日後雙方動起手來,對方勢力太大,沒想到那麼巧楊賢弟認識那彌勒教的白蓮公主,我們不便傷了你的面子,因此放了她,卻沒想到真是縱虎歸山了,前不久我便接到崑崙派天虹掌門、崆峒派的燕掌門、青城派的玉虛真人三人的信,說他們三派現在都受到了彌勒教的襲擊,提醒我注意,因此我便帶了姚師叔和宋師叔在身邊,卻沒想到還是不敵他們。」楊聰聽了趙小豐的話,知道是夏敏見這幾派的人襲擊她,派人向他們幾派報復了,特別是崑崙派,更是夏敏眼裡的死敵,便不知道說什麼是好。

    楊聰道:「趙大哥,你放心,如果這彌勒教的人再敢傷害你們華山派的人,我們丐幫絕不會袖手旁觀的。」趙小豐朝楊聰苦笑道:「楊賢弟,你和少林派的智空大師如果肯站出來,那麼天下武林群雄雲集響應,剷除這彌勒教倒不是一件難事,如今各派都人心惶惶,對這彌勒教如老鼠見貓一般,任何一派都不是它的對手,連當今朝廷也懼怕它三分。」楊聰知道他所說的是實話,這彌勒教創立已經近兩百年了,加上以前仗著西蜀錢莊龐大的財力,勢力迅速擴大,手下高手如雲,就是十大門派聯合起來,也未必是它的對手,單是苗家寨就令人頭疼。

    趙小豐叉開話題問道:「賢弟此去杭州,不知有何事?」楊聰見幾人都不是外人,便道:「實不相瞞,我們雖說去杭州遊玩,其實目的是到蘇州查探恩師的死因。」趙小豐聽了感到奇怪,道:「貴幫老幫主好像是在我們華山腳下遇害的啊!」楊聰見場中的人都是信得過的人,便道:「彭長老在北京城裡打探得一個重要的消息,說那懷恩生前有一個貼身小太監,經常跟隨他的左右,恩師就是因為和黃山派的劉鶴仙老前輩抓了那懷恩,才被忠聖門的人殺害的,我想那小太監定然知道這忠聖門的一些秘密。」趙小豐聽了點點頭道:「這忠聖門也是一個極其厲害的組織,說不定也與彌勒教有關。」

    彭長老見楊聰如此信任趙小豐,便道:「趙掌門,再下在北京城裡探得一個消息,不知道是真是假,聽說這懷恩生前養了幾個義子,後來都送到江湖中去了,聽說有一個就在你們華山派裡。」趙小豐和卓一華聽了均吃了一驚,道:「這消息可靠嗎?」彭長老道:「我也是聽說而已,所以要找到這個小太監,但你們這次與彌勒教的人相遇見,恐怕也不是巧合吧?而且各派的行蹤那彌勒教均瞭如指掌,我看他們定在我們各門派都安插有耳目,這懷恩我就懷疑是彌勒教安插在朝廷裡的耳目。」魯長老道:「這懷恩是當今皇帝的紅人,這忠聖門會不會與朝廷有關?」趙小豐搖搖頭道:「朝廷裡有錦衣衛、東廠和西廠,他們的爪牙遍佈天下,哪裡用得上一個小小的忠聖門?」眾人聽了想想也是。

    彭長老道:「聽說這懷恩生前養的幾個義子均很聽他的話,如果這懷恩是忠聖門的人,那麼他的這幾個義子也是忠聖門的人,我們只要查到這幾個人的下落,就能順籐摸瓜揭開這忠聖門的秘密。」趙小豐道:「此事關係到我華山派的事情,我能不能與你們一同前往,找到那小太監問一個明白。」楊聰笑道:「吃人嘴軟,拿人手短,趙大哥,你今天請我們吃了這麼一頓豐盛的酒菜,我們想不要你去也不行啊!」魯長老也笑道:「趙掌門能肯與我們同行,那大家就不怕碰見彌勒教的人啦!咱們是求之不得呢!」眾人開懷暢飲,直喝到有些醉意,楊聰等人才離開酒樓回到江邊的船上休息。

    第二天,趙小豐帶著卓一華等人早早來到江邊,趙小豐等人上了船,楊聰便令人啟錨揚帆,船順著大運河往蘇州而行。這蘇州也是大運河上一個繁華的城市,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稱。蘇州還是春秋時期吳國的國都,古稱姑蘇,船行了一日,便到了蘇州城,這蘇州有雲巖寺、虎丘和寒山寺等名勝。寒山寺位於蘇州城外,建於六朝時期梁代天監年間,原叫「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貞觀年間,詩僧寒山在此做過主持,後人為他塑像,後稱寒山寺,後來詩人張繼的一首《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使寒山寺名聲鵲起,眾人游了寒山寺,便往雲巖寺而去。

    彭長老早已派錢雲飛調查了這小太監的住所,知道他隱居在雲巖寺的周圍,幾人到了蘇州城裡,便有丐幫弟子引著眾人向雲巖寺走去。這雲巖寺建於五代時期,歷經千年,是一座傾斜的古塔,高一百三十多尺,七級八面,向西北方向傾斜,但斜而不倒,經歷了千餘年,因此很有名氣。眾人往那雲巖寺而去,也無人懷疑,只道是遊山玩水的遊客。眾人經過虎丘時,趙小豐便提議順便到虎丘遊玩,眾人見時間還早,又是順路,都贊成他的建議,於是眾人便上了虎丘。這虎丘原來叫海湧山,相傳春秋時期,吳王闔閭死後,千萬人為他修築墓穴,築三日而有一白虎居上,故稱虎丘。這虎丘山上岩石奇特,山林秀麗,風景優美。

    虎丘最出名的景色還是「劍池塔影」,塔影即指雲巖寺,因為它千年傾斜不倒而出名,而劍池的出名卻是與闔閭的墓穴有關。傳說闔閭臨死前,因為他特別喜歡寶劍,便遺命把他生前喜歡的三千多把寶劍殉葬,並挖了一個深深的大湖,為了使墓穴的秘密不洩露,還把修建墓穴的三千多名工匠砍死在墓室外的一塊大岩石上,後來人們把這塊岩石稱為「千人石」,傳說這大岩石的下面就是吳王的墳墓。這大岩石每到大雨滂沱之後,便流出「血水」,人們都說那是工匠當年的血滲透岩石之故,後人同時還把埋葬有寶劍的大湖稱為劍湖,劍湖也成了後人探索吳王闔閭墓室的線索。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