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奇情錄 正文 第九十四章 衡山遇險(一)
    第十二回衡山之行引禍端西域魔功驚江湖

    兩人離開濟南騎馬南下,馬不停蹄走了十多天,就平安的到達了武漢,兩人棄馬登舟從水路向衡山出發。船行了一日,便入了洞庭湖,這洞庭湖號稱「八百里洞庭」,是天下第二大湖,南接湘水、資水、沅水和澧水四大水系,北吞長江,水連天,天連水,碧波浩淼,氣象萬千,山川秀美,范仲淹在《岳陽樓記》裡描述它「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陽,氣象萬千」。這洞庭湖旁有著名的岳陽樓,是東漢末年吳國的名將魯肅所建檢閱水軍之樓,宋朝時期岳州的知州籐子京在民間籌集資金重修,使岳陽樓名揚天下,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秀」之譽。船進入洞庭湖之時正是早晨,只見一輪紅日破雲霧而出,整個湖面金光閃閃,遠處漁帆點點,沙鷗翔疾,湖邊平疇綠野,遠處的君山形如螺髻,亭亭玉立,若隱若現於水霧之中。

    船行了一日,便到了長沙城裡,第二日又朔江而上,行了一日便到了衡山腳下。那陰陽秀才見楊聰已經安全到達了衡山,便乘船返回繳令了。這衡山是我國五嶽名山之一,古稱「南嶽」,又稱「壽岳」,我們常說的「壽比南山」即由此來。衡山山勢雄奇秀美,景色優美,盤旋數百里,大小山峰共72座,還有0洞、38泉、9潭、5巖,素有「五嶽獨秀」之美稱,古人曾描繪五嶽的風姿為「恆山如行,泰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衡山如飛」,古人歎其「欲見不見輕煙裡」、「山矗天止,雲起峰流」,這衡山以祝融峰、天柱峰、芙蓉峰、紫蓋峰和石稟峰五座峰最著名。

    祝融峰也是民間傳說中的火神爺爺,也稱南方大帝,這火神爺爺是黃帝身邊有才幹的大臣,主管南方事務,相傳他死後葬在此峰上,因此取名祝融峰。衡山有四絕名揚天下,即祝融峰之高,方廣寺之深,藏經殿之秀,水簾洞之奇,還有福嚴寺、南台寺等著名寺廟。衡山派乃是佛教禪宗南宗的祖源,武學也來自嵩山少林寺,以「般若掌」最著名,這般若掌拍出之時無聲無息,飄然詭異,看似毫無力道,實際厲害無比,中掌之人五臟六腑皆碎,骨骼斷裂,經脈俱斷,屬於陰柔一派的武功,最適合女子修煉。

    衡山原是道教的勝地,傳說南北朝時期有一個叫彗思的和尚,他來到衡山參拜岳神,為佛教謀求立足之地,岳神沒有答應他的要求,兩人就以下棋為賭,岳神說如果他輸了,就給彗思一塊地建寺院。下棋的結果是那彗思和尚贏了,岳神祇好把天柱峰下的一塊土地給彗思,建了福嚴寺。彗思和尚又向岳神要修路的地方,開始時岳神也不答應,後來彗思和尚說,我把自己的袈裟扔出去,只要袈裟蔭蔽的地方,就做為出入的一線之地。岳神心想:你這袈裟有多大?於是便答應了他的要求,沒想到彗思和尚精通法術,他念動咒語把袈裟拋上了天空,頓時那袈裟變成了一片浮雲,烏天黑地的,把整個南嶽的前山和後山都遮蔽了。岳神一看頓時慌了神,說:「你把山奪了去,那我住哪裡呢?」彗思和尚指著岳神下棋坐的石鼓說:「石鼓所落之處,即尊神喬遷新居的寶地。」說著手指一點,那石鼓便滾下了山,停落在山下的空地上,從此岳神便搬到了今天的岳神大廟的地方,接受民間的朝拜。

    衡山派創立之初,均是男僧,沒有女子,後來因戰亂不斷,便逐漸有女子出家為尼,後來女尼漸漸佔了大半。南宋時期,有一個叫靈緣的女尼,與一個叫靈空的僧人暗中有了私情,兩人的私情被發現後,大大影響了衡山派的聲譽,當時的主持靜惠師太嚴厲地處治了兩人,為了防止此類的醜事以後再發生,於是決定把所有的男僧人遷到了嵩山少林寺,衡山派只留下女尼,從此,衡山派便成了青一色的女尼靜修之地了。

    這岳神大廟坐落在衡山腳下,是上衡山的門戶,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共有九進,有正殿、寢宮、御書樓、盤龍亭等建築群,正殿有七八丈高,莊嚴肅穆,殿內有七十二根石柱,象徵著衡山七十二峰。楊聰來到岳神大廟之時,只見大殿內金碧輝煌,供奉著一座岳神神像,神態莊嚴雄偉,寬容仁慈,殿內香煙裊裊,朝拜的人絡繹不絕,幾個身著灰白僧袍的女尼正在做法事。楊聰上了香,便對旁邊的一個女尼合什為禮道:「師太早安,再下有一百兩紋銀要捐給貴剎做香資,同時有一事要求見貴剎的主持,煩勞師太通報一聲。」

    那女尼聽了道:「阿彌陀佛!施主請稍候。」說著轉身入了大殿後,過了一會兒,那女尼出來了,朝楊聰合什為禮道:「這位施主,主持有請。」那女尼便引楊聰入了大殿後的一個靜室裡,只見一個中年女尼正坐在蒲團上打坐,只見那女尼大約四十歲年紀,臉如紅棗,眉宇英姿,神態安詳,雖然雙目緊閉,卻透露出一股威嚴。那女尼左手拿著佛珠,右手正敲著木魚,那女尼俯身低聲道:「主持,那位施主來了。」那女尼仍閉著雙目,敲打著木魚道:「這位施主,你要見貧尼,不知有何事情啊?」

    楊聰恭敬地道:「晚輩對寶剎慕名已久,特來上香,這區區一百兩紋銀,是再下的一點心意,望師太在佛前多替再下燒一點香。」說著奉上了一張西蜀錢莊的銀票,那女尼這才睜開了眼,那雙眼睛猶如兩道閃電,她接過那張銀票對楊聰道:「施主一片向佛之心,岳神會保佑施主歲歲平安、多福多壽的。」楊聰又道:「敢問師太法號?」那女尼單掌合什道:「貧尼慧圓。」楊聰道:「晚輩還有一事要求見貴派的掌門慧清師太,還請慧圓師太代晚輩通報一聲,這是信物。」說著他拿出吳長老給的那支綠笛子遞了過去,這綠笛子是丐幫總舵的綠竹令。那慧圓師太見了那根綠笛子,道:「你既是丐幫弟子,明天我就派人帶你上山去見掌門吧!你先下去休息。」說著她朝那剛才帶楊聰進來的女尼道:「惠悟,帶這位施主去香房休息。」楊聰便辭了慧圓師太退了出來。

    當晚,楊聰便在南嶽大殿住了下來,大約過了戍時,楊聰正打算躺下休息,他突然聽見有夜行人經過的聲音,雖然那人踏在屋頂上的聲音很小,像夜鳥飛過一樣,但楊聰此時內力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他還是聽得清清楚楚,楊聰從那聲音中知道此人輕功了得。他悄悄地打開窗戶躍上屋頂,只見一個瘦小的灰影在對面的禪房頂上一閃便不見了。楊聰頓時生了好奇之心,他尾追那灰影到對面的禪房,卻沒看見那人的蹤影,楊聰正感到納悶,突然聽見大殿裡傳來刀劍相碰的聲音,楊聰暗叫道:不好!那人與衡山派的人打起來了。

    他便連忙向大殿奔去,心想:自己身在衡山派做客,可不能袖手旁觀。他提氣奔到大殿之上,只見大殿內燈火通明,幾個女尼正在練劍,帶頭的人正是今天帶他去見慧圓師太的那個女尼,楊聰鬆了一口氣。楊聰看了一會兒,只見那幾個女尼的劍法飄飄,劍氣森森,閃著白光,楊聰見沒發生什麼事,便悄悄地離開回房間了,要知道偷看別派武功是武林中的大忌,雖然自己不是有意偷看的,但如果被發現卻是很難解釋清楚的。楊聰回到房間,心想:剛才那夜行人怕是衡山派的人巡夜吧,便安心地睡下了。

    他剛睡得朦朦朧朧的,突然聽見有人敲門,楊聰連忙起來打開門,見是那個剛才帶人練劍的叫惠悟的女尼。那女尼提著燈籠,見楊聰開了門,單掌行禮道:「阿彌陀佛!深夜打擾施主,多有得罪,請施主見諒。」楊聰被她嘈醒了,心中有些氣惱,心想:這女禿驢三更半夜的不知道有什麼事?便問道:「師太有何事?」那惠悟道:「主持請施主去一趟,有要事相商。」楊聰聽了連忙隨那女尼向慧圓師太的禪房走去,心想:這慧圓師太三更半夜找我,不知道有什麼事?難道是剛才自己去了一趟大殿被她發現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