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奇情錄 正文 第六章 喋血大漠(四)
    至正十一年(即35年),彭瑩玉在蘄黃舉行起義,義軍的旗上繡著一個火紅的烈日,個個穿著灰白色的衣服,胸前繡著火紅的太陽,背後繡著一個「佛」字,在「佛」字外面有一個圓圓的光環圈,以示有神靈保佑。徐壽輝名義上是起義軍的領袖,實際一切決定均由彭瑩玉發出,起義軍由於事先受過嚴格的操練,一路上所到之處勢如破竹,所向披靡,很快攻下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這年十月,彭瑩玉在武昌建立了政權,定國號為「天完」,意思是壓倒大元朝廷,徐壽輝被尊為皇帝,實際上一切大權均由彭瑩玉掌握,彭瑩玉是個和尚,不擔任任何官職,只以祖師的身份發號命令。天完國的中央政府機構叫「蓮花台」,就是佛教中的淨土蓮花寶台。彭瑩玉規定天完軍不得騷擾、殺害老百姓,不許**擄掠,財物要充公,同時命令軍隊穿上鎧甲,取消了當初起義時穿的服飾,但要經常互相稽首行禮,口念彌勒佛號(即阿彌陀佛)。

    正當天完國的政權日益壯大的時候,彭瑩玉不幸在第二年的戰鬥中被叛徒出賣而中了元軍的埋伏犧牲了,彭瑩玉的弟子倪文俊沒有謀略,軍隊的實權逐漸被倪文俊的弟子陳友諒掌握了,這陳友諒是一個野心勃勃之人,便殺了倪文俊和徐壽輝,自己做了皇帝,改國號為漢,陳友諒下令禁止軍隊再信仰彌勒佛教,漢軍逐漸脫離了宗教的控制,一些信徒也離開了漢軍的隊伍。但彭瑩玉的另一個弟子鄒普勝素有謀略,他早已暗中物色了一個人選以防不測,此人叫明玉珍,也天生有重瞳,身材高大,相貌俊美。鄒普勝仍以彌勒佛為尊,尊稱彭瑩玉為祖師爺,許多人都投奔他的旗下,鄒普勝死後,軍隊便由明玉珍掌管,明玉珍見陳友諒叛變殺主,又把矛頭指向自己,當時他的軍隊實力遠遠不及陳友諒,於是他便學諸葛亮當年的做法,帶兵攻入了四川,在那裡發展等待時機。至正二十三年(32年),明玉珍在重慶稱帝,國號為「大夏」,他尊彭瑩玉為祖師,把彌勒佛教定為國教,同時為徐壽輝建祠廟,春秋奉祀。陳友諒由於殺師叛教,眾叛親離,34年被朱元璋率軍攻入武昌,陳友諒被殺,漢國宣佈滅亡。

    朱元璋乃明教出身,他原是一個小和尚,他的家鄉是沛縣,父母在瘟疫中死亡,他的大哥便把他送到皇覺寺做小和尚,因為淮西連年鬧旱災,寺廟的租米收不上來,和尚們只好外出雲遊,朱元璋雲遊的地方正是彭瑩玉傳播彌勒教的地方,那時明教、彌勒教、白蓮教等宗教已互相打成一片,教徒們向老百姓宣稱明王出世、彌勒佛降生、天下大亂,大亂過後將會是一個太平的極樂世界。朱元璋於是參加了郭子興的紅巾軍。郭子興遵從白蓮教主韓山童的調遣,眾起義軍為了共同對付元軍,推選韓山童為明王,統一行動。朱元璋參加了郭子興的紅巾軍後,深受郭子興的器重,把他當成心腹,並把自己的養女馬秀英許配給他為妻。

    郭子興死後,朱元璋逐漸掌握了軍隊的大權,隊伍逐漸壯大,於是在明玉珍稱帝那年,他也在應天府稱王,號稱吳王。在以後的十幾年裡,他逐漸滅掉了陳友諒的漢國,又殺害了韓山童的兒子小明王韓林兒,掃平了其他的割據勢力,又在38年率兵攻入大都,把蒙古的勢力趕回大漠,元朝的統治被推翻了。於是朱元璋自己便做了皇帝,改國號為「大明」,他做了皇帝後,怕人們再利用彌勒佛教來反自己,於是下令禁止一切宗教活動,把彌勒教、明教、白蓮教等宗教列為邪教,同時進行殘酷的鎮壓。特別是以彌勒教為國教的大夏國,他更是恨之入骨,於是集中全國的兵力,派大將傅友德、廖永忠帶領大軍攻入四川,歷經三年多,終於把大夏國滅了,解除了他的心腹大患。

    大夏國滅亡後,明玉珍的舊部把大夏國的小皇帝轉移到西藏和四川之間的大雪山上,仍以彌勒教為組織秘密活動,尊大夏國的後人為教主,大夏國的一些將領為各地的舵主、護法等,仍奉行彭瑩玉的教規,把他尊為祖師在各地秘密發展教徒,因彌勒教的總壇蓮花台在終年積雪的大雪山之上,近幾十年來又很少在江湖中活動,青藏高原又處於荒無人煙的地帶,因此眾人便逐漸淡忘了它。如今眾人見這彌勒教居然出動了兩千多人來包圍眾人,都暗暗吃驚。楊威知道這彌勒教此次是來者不善,一來是找自己報十多年前殺諸葛俊之仇,二來是這汪直的大量財富引起了他們的興趣。其實楊威哪裡知道,他們一路上之所以如此順利,全是這彌勒教在暗中搗鬼的緣故,他們派出大量的高手一路上把那些企圖劫鏢的劫匪打得落花流水,楊威等人才平安到達了這玉門關,因此這彌勒教便在關外等候楊威等人自投羅網,這關外荒蕪人煙,正是他們劫鏢的好地方。

    只見那戴著人皮面具的中年書生驅馬上前,高聲問道:「哪一位是楊總鏢頭?」楊威知道今日不免是一場惡戰,便也不畏懼,驅馬上前回答:「再下便是楊威,尊駕是何人?」那書生飛快地打量了楊威一眼,便抱拳行禮道:「楊總鏢頭好,再下明復夏,乃敝教少教主,」說著他又回身指了指身後的幾人,說:「這幾位是敝教的幾位護法,我們久仰楊總鏢頭的大名,今日一見,實慰平生之願。」

    楊威冷笑一聲,道:「不敢,楊威乃一介莽夫,承蒙少教主抬愛!」明復夏笑道:「楊總鏢頭過謙了,您的鏢局威震四海,江湖上誰人不知『閻王判官』的綽號,連再下這等山野之人也是如雷貫耳啊!」

    楊威大笑道:「少教主率領這麼多人千里迢迢趕到此地,不會是專門來看我楊某人一面的吧?」明復夏身後的幾人見楊威甚是無禮,一個個怒目相視,楊威佯裝不見,他知道今日是凶多吉少,十多年前,對方只有諸葛俊一人,自己也只是僥倖才險勝他,如今對方出動了六大護法前來,自己萬萬不是他們的對手,因此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明復夏知道楊威是在諷刺自己,也不生氣,仍平靜地道:「楊總鏢頭果然是一個爽快之人,我們這次在此等候,一來是仰慕您的威名,目睹楊總鏢頭的風采,二來想請總鏢頭交出一個人來,以便我們追回敝教兩件丟失多年的聖物,同時家父想請總鏢頭到敝教總壇盤亙幾日。」

    楊威長笑一聲,道:「你們彌勒教殺人劫貨,殘殺官兵和百姓,一個個殺人不眨眼,江湖中誰人不知,你要劫鏢,便痛快地動手吧,不必冠冕堂皇的假做正人君子,楊某不才,卻也不是貪生怕死之輩,動手吧!」

    明復夏身後左邊的老者聽了,再也忍不住了,便大聲吆喝道:「胡說,敝教兄弟一向行俠仗義、替天行道,為百姓鏟奸除惡,殺的都是大奸大惡之徒,你身為武林人士,甘心做官府的走狗,卻恬不知恥,還在此一派胡言!」明復夏轉頭對那老者喝道:「左護法,不得無理!」那老者聽了,慌忙低頭道:「是!少教主。」說著便低下了頭。

    楊威見那老者不敢吭聲了,似乎對明復夏甚為畏懼,他見那老者的太陽穴高高凸起,雙目精光如電,雙手乾枯如柴,根根青筋暴起,一看便知他的武功已是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他卻不知道這老者幾十年前早已是名聞天下的武林高手了。原來這老者名叫左勇剛,是彌勒教的耆宿,他年輕時原是大夏國的一名健將,大夏國滅亡後,他隨著眾人護送主人逃入了川藏邊界的大雪山,他們擁護明玉珍的兒子明大海為教主,各級大小官員任護法、堂主等職,世代效忠彌勒教,繼續開展活動,發展教眾,企圖重整旗鼓奪回江山。

    這左勇剛原在總壇任白虎堂堂主之職,彌勒教的各大護法相繼去世後,他因立功較多,便逐漸升任為彌勒教的護法首座。這左勇剛年輕時出身福建莆田少林寺,師從慧圓長老,武功甚為了得,這慧圓長老在莆田少林寺中輩份極高,乃是莆田少林寺的方丈慧明禪師的師兄,生性淡泊,一直在後山的寺院中參禪悟道,修習上乘武功,看守塔林,內力和武功修為遠在慧明禪師之上,卻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武功底數。左勇剛的父母是福建有名的大財主,也是一個有名的大善人,信奉佛祖,常常到寺院佈施,是莆田少林寺的常客,每年捐的香資均相當可觀,他的父母還常常周濟周圍的貧苦百姓,名聲相當的好。當時,由於朝廷腐敗,官匪勾結,盜賊橫行,兵禍連年,社會相當的混亂。左勇剛的父母便自幼把他送到莆田少林寺,希望他能學一身本領防身自保,在亂世中保全性命,慧圓長老見他的父母一向行善,便收他為俗家弟子。左勇剛十歲開始上少林寺學藝,他天資聰穎,又勤學肯吃苦,深得慧圓長老的喜歡,慧圓長老便把自己一身的本領傾囊相授。左勇剛十八歲的時候,他的父母讓他回家完婚,他才離開慧圓長老下山,這時他已深得了慧圓長老的真傳,特別是少林派的「大力金剛掌」的功夫,更是威猛無比,使出來開碑裂石,剛猛異常。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