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奇情錄 正文 第一章 序言
    提起筆寫這篇序言的時候,真是覺得感慨萬分,不知道從何寫起,此時我突然想起了賈島的那首詩來:「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鄉秋」。《江湖奇情錄》是我的第一本武俠故事書,很多讀者看了在我的博客裡開玩笑說是「《倚天屠龍記》第二」,全書一百多萬字,從動筆到完稿,整整歷經了五個春秋,當初是用筆寫在稿子上的,花了三年多的時間,用了十三本信箋,原稿疊起來約有三本字典那麼厚,現在連我自己也不敢相信,當初會有如此堅強的毅力。後來寫到了約八十萬字,才向朋友借了兩千元錢加自己微薄的積蓄買了一台電腦,打字和修改又用了差不多兩年時間,這期間的辛酸苦辣真是難以形容,在寫作的過程中更是艱苦異常,更主要的是還遭到了周圍不少人的冷嘲熱諷……,但我沒有放棄我的執著,這五年默默地耕耘,終於完成了這本書,正所謂「守得雲開見月明」,這本書的成稿真有點像《紅樓夢》裡所說的「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這篇小說最初在「」、「小說閱讀網」和「起點中文站」三家網站刊登,後來又進駐了幾家網站,由於當時把全文都刊登了出來,沒想到竟然被幾十家大小網站、論壇轉載了去,雖然這些網站為這篇作品帶來了200多萬的點擊率,卻使小說的出版困難重重,好幾家出版社因為網上盜版的文章太多而拒絕出版,曾使我一度恢心過,也沒有再更新網上的小說了,可以說網上原來的小說是草稿,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現在應一些讀者的要求,開始修改這篇文章。所以,如果您也是作者,請不要在網上發表完全部的內容,現在大部分出版社要的是沒有在網站上發表的作品,或發表不到三分之一的作品,或者已經簽約的作品,當你的作品在網站上發表過一半了,而且還無法簽約成VI作品,則應該及時停止在網上更新了,而且尋求出版社。

    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本人力求做到嚴肅性和合理性。我看過某些武俠小說,作者連人體的基本穴道也不懂,有的甚至把前面的穴道寫成是背後的,因此在寫本書之前,我讀了一些有關人體穴道方面的書,書中所涉及到的穴道力求做到準確少誤。同時我還看到個別作者寫的文章犯有「關公戰秦瓊」的錯誤,書中連歷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是哪個朝代的也分不清楚,結果鬧出了不少笑話,因此我還閱讀了一些歷史方面的書籍。書中還有涉及到醫學方面的問題,我也力求做到真實少誤,如書中治療各種毒蛇咬傷的方子和蜈蚣等各種毒物咬傷、斷腸草等各種植物中毒的解法、以及草藥和針灸穴位等,均出自《中華醫藥大詞典》、《本草綱目》、《華佗神方》等醫書,當然書中也有些是為了故事情節虛構的,不全合乎醫學原理,如書裡的冰蠶之毒這世上是沒有的,它的解法醫書上也是沒有的。

    小說允許虛構,但我認為應該盡量在情節方面做文章,一些涉及醫學問題和歷史問題的我認為還是以力求真實為好,因為這會對讀者造成一定的影響,如韓劇《大長今》播出後,一些人竟然按電視裡的藥方子抓藥養生,如果作者胡亂寫一通,那豈不是貽害後人?當今的武俠小說,可以說是競秀爭奇,但我不以不雅的塗鴉之筆來吸引讀者,描寫淫穢不堪、傷風敗俗的情節,我覺得金庸先生說得好:「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也」,武俠小說雖然談不上什麼「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世」,但至少我們不能為了追求低級趣味而放棄了人格和尊嚴,甚至貽害後輩,失去武俠小說懲惡揚善之本意。

    本書的主人公楊聰,許多朋友和網友看了都認為他太過於優柔寡斷,辦事沒有主見,不像個男子漢的樣子,曾經建議我改一改,寫成「郭靖」似的人物,特別是書中描寫攻打大雪山的一章,認為我寫由華山派的趙小豐來指揮草原上的那一仗,還有大雪山下大戰彌勒教的五行八卦陣一戰,也是由青城派的掌門玉虛子來指揮的,認為這些都是沖淡了主人公楊聰的形象,曾經建議我改寫由楊聰來指揮這兩場戰鬥,我考慮過之後還是沒有改,因為我考慮到故事情節的合理性和完美性,如果我們仔細閱讀全書下來就不難看出,從楊聰的出身、經歷和性格來看,他是一個流浪在江湖中的小叫花子,胸中不可能有這個指揮千軍萬馬的魄力,他不是「郭靖」,從小生在蒙古的軍營中,身邊有六位師父教導,更得了《武穆遺書》,身邊還有一個機靈鬼怪的「蓉兒」,如果這場戰鬥由他來指揮,倒有些不合乎情理,而趙小豐和玉虛子兩人則不同,以他們各自的身份、經歷和教養完全能勝任,因此我還是覺得這兩場戰鬥由他們指揮比較合乎情理,在此我謝謝大家的關心和。

    楊聰的性格其實我也不是很喜歡,我覺得他有點像金庸筆下的「張無忌」,個性軟弱,缺少英雄氣概,容易受別人的影響,被環境所支配,不像趙小豐那樣,辦事果斷,很有韜略,有政治才能。但小說畢竟是小說,不是現實中的人物,而且小說中的人物我們要盡量考慮到故事情節的合理性,因此人物會是多樣性的,這世界上本來如此,一種白米養出幾百種人,現實中有些人我們不喜歡,但他們畢竟存在,而且我想當今的文壇之中,也只有金庸先生才能塑造出郭靖、胡斐、令狐沖、韋小寶、楊過等這樣多樣性的人物來,我也有一大心願,就是希望能有機會拜訪金庸和梁羽生先生,向他們學習寫作的技巧,但我想這個願望是不大可能實現的了,但今後我會努力塑造出令大家滿意的人物形象來。

    本書中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多多指點,如您有什麼建議,可登錄我的個人博客發表評論——「阿志的天地」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