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豐、字元皓,袁紹手下首席謀臣,謀略出眾,計策高絕,是三國時代可以位列前十的謀士之一。
今日我何其榮幸,已經見到了河北的兩大謀臣,田豐和沮授。
強壓心中激動,我在袁紹主座旁落座。
袁紹沒有故意與我為難,他在主座旁新加了一個座位,算是和他平起平坐。
「溫侯跋涉千里,歷經風雪,費盡艱難,不會是來看看我這麼簡單吧?」袁紹挑起了話頭。
「實不相瞞,奉先此行是為天下而來。」
「哦?這關天下何事?」
「天下群雄割據,混戰不休,朝廷敗落,國將不國,此時急需有人出面,平定戰亂,恢復天下和平。縱觀天下勢力,當以明公為首,所以這個重任當由明公完成,奉先此來就是想請明公出面,盡快恢復國家安定,還天下和平。我當全力輔佐明公完成大業。」我拋出了橄欖枝,隱含願意認袁紹為主的意思。
「我與溫侯一樣心憂天下,只是塞北有公孫瓚割據,塞外還有鮮卑為禍,我實是自顧不暇,有心無力,不敢輕動,只能辜負溫侯一片美意了。」袁紹沒有受我所誘。
袁紹老於城府,不動聲色的就回絕了我。
「明公說笑了,公孫瓚已經被明公困於死地,再無翻身之力,塞外鮮卑遠在大草原之內,懾於明公的雄威,也不敢隨意入侵,這樣情形,明公只要派出數萬人,和我一起夾攻曹操,必可將曹操徹底消滅,到時候中原各方都奉明公為主,天下平定,指日可待矣。」
「呵呵,溫侯算盤打的不錯啊,我派兵幫你打敗曹操,而我受後方所累,無力圖謀中原,到時候恐怕中原就是溫侯的囊中之物了吧?」袁紹瞇眼笑著,可是話語直指我背後的目的。
我的心咯登一下,對袁紹是刮目相看。
我的確存有私心,我既希望袁紹可以幫助我消滅曹操,又不希望袁紹太早的穩定後方,沒有牽制的袁紹,介入中原戰場,吉凶難料。
「這怎麼可能呢?天下之人敬服的是明公,而我何德何能,可以令天下之人歸心,中原之地,我即使有染指之心,也沒有臣服之力,過往種種,我已吃過大虧,哪還能再遭其罪,明公放心,我這全是為了天下著想。」我仍然不願放棄。
袁紹點點頭,我說的沒錯,我的身份地位遠及不上袁紹那樣德高望重,像劉備、孫策之類的各方勢力,絕不會歸降於我。
當年呂布佔據兗州,最後還不是一敗塗地,我說吃過大虧,不敢再有奢想,袁紹也就不再懷疑我的動機。
即使如此,袁紹還是說道:「溫侯不必說了,沒有消滅公孫瓚以前,我是不會進軍中原的。」
我歎口氣,對憑空說服袁紹失去了信心。
象袁紹這樣站在權利巔峰的人,已經不能用國家大義去說服了。
沒有實際的利益,他才不會隨便承諾什麼。
我能付出的好處實在有限,除非我將整個洛陽都送給袁紹,否則任我天花亂墜,袁紹都不會為我所動。
可我也不能空手而回,心念一轉,我繼續說道:「假如明公沒有公孫瓚的後顧之憂,是否可以考慮一下?」
我的話令袁紹一驚,公孫瓚始終是他的心腹大患,在一定程度上,的確阻礙了他南下的腳步。
能消滅公孫瓚,他當然是求之不得。
「溫侯有什麼好辦法?」袁紹猜測,我會依靠武力刺殺公孫瓚。
「我願意代表明公去和公孫瓚交涉,說服他顧全大局,歸順明公。明公看這樣可以嗎?」
郭圖在一旁插嘴道:「溫侯說的輕巧,我們曾多次和公孫瓚交涉,願意不計前嫌,接納他,封官進爵隨其所選,可是他執迷不悟,只想抵抗到底,難道溫侯去了就能使他歸順了嗎?」
袁紹沒有言語,也是一臉懷疑的神情。
「你們是怎樣與公孫瓚進行的交涉?」我問郭圖。
「派士兵將信箋射入城中。」郭圖答道。
我搖搖頭,說道:「你們沒有親自入城,面見公孫瓚嗎?就那麼投一封信進去,怎能讓他相信你們的誠意?我要進城面見公孫瓚,當面說服他,不如你和我一起去,那樣更能增加我們的誠意。」
郭圖一聽,不由臉色泛白,急忙對袁紹說道:「明公莫聽他胡言亂語,公孫瓚若是有意歸順,早派人來和我們談條件了。」
郭圖怕死,聽我要拉他一起去往易京,趕忙岔開話題。
一旁田豐聽聞,上前說道:「明公明鑒,溫侯不顧生命危險,願意親入敵城,勸服公孫瓚化干戈為玉帛,實在是大仁大義,田豐不才,願意陪同溫侯一起去見公孫瓚,務求使北方早日平定。」
沮授也邁步上前,說道:「沮授也願意陪同溫侯一起去見公孫瓚。」
郭圖在一旁臉色由白轉青,又由青轉黑,十分不善。
袁紹乾咳兩聲,然後對田豐和沮授說道:「溫侯成竹在胸,哪用你們多事?還不快快退下。」
他轉頭問我:「溫侯真的有把握嗎?」c.手機看
「成與不成,我去一趟不就知道了嗎?」
袁紹站立而起,環顧眾人,然後對我說道:「假如溫侯真能辦成此事,我答應和溫侯一起討伐曹操。」
「一言為定!」
「絕無反悔!」
在南皮停留了一日,我就帶領親衛、周倉趕奔易京,去見公孫瓚。
公孫瓚絕不是輕易認輸之人,何況此時他還不算完敗。
他把易京造得十分堅固,城牆之外,有土塹;土塹之外,又有土塹;據說易京之外有幾十重的土塹。
城牆圍城所建,有六七丈高;而公孫瓚與妻妾姊妹所住的樓更高,稱為易京樓,足足十丈,不設樓梯,公文用繩子繫上去,傳令用特別訓練的、能夠大聲喊叫的女人。
易京城內,存糧幾十萬,足夠軍隊所需數年。
易京之外,北方最大的匪軍,黑山軍之首張燕與公孫瓚建立聯盟,危難時刻也會救援易京。
而公孫瓚本人,一生戎馬,又豈是貪生怕死之輩?
要說服他,機會接近於零。
我這麼做也是逼不得已,冒險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