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漢龍騰 第十部 南征北戰 第二百一十六章 戰火又起
    這一年的冬季特別嚴寒,一場罕見的大雪席捲了整個神州大地。

    入夜時分,風雪如期而來,凜冽的寒風吹的營寨搖搖欲墜,若不是郭嘉機警,早在幾日前便命令士兵加固,現在肯定是營帳拔地而起的局面了。

    聽著帳外呼呼刮著的風聲,蕭言也只有歎道:「這或許就是拿下益州的代價吧。似乎老天也認為神州大地上的戰爭太頻繁了,以災禍來警示世人!」

    風雪一直下個不停,益州的西北部受災相當的嚴重。

    大雪從入夜時分開始下,足足下了五天五夜,地上的積雪足足達到三尺多深,人踏上去半個身軀全部淹沒大雪之中。氣溫也降到極度,冷的讓人不敢出門。

    蕭軍所有的行動都被禁止了,靜靜地躲在營寨中,等待著嚴冬的離去。復,種子開始播出,這個春天給蕭言和各地諸侯都暫時有了一個較長的喘息時間。

    當然,蕭言在平定了益州後,本就不願意腳步跑得太快。現在天災的降臨,更讓他決定了需要好好修養生息一段日子,起碼經過了這些年的戰爭,已幾乎完全控制了神州大地的北方和西南方,今後的重點要放在穩步發展上。

    蕭言雖然看起來勢力是最強大的,但內部的問題還是不少。由於長年地戰爭。各地的富戶,平民舉家遷移的不計其數,人口大量削減。

    蕭言得知了這個情況後,立刻與一眾謀士進行了嚴密的商討,而後擬訂出了一份未來十年的計劃,其中包括提高人口增長速度,加強對農民及商人的鼓勵措施。

    獎勵每戶有新生嬰兒出生家庭良田一畝,耕牛一頭,減免賦稅一年。獎勵提高糧食產量的農夫,減免當年賦稅一年。獎勵向發展經商的商人,減免賦稅三成等等一系列的措施。

    而剩下的諸侯中,也只有曹操、孫策、呂布還能擺得上檯面。

    徐州呂布自是不用說,幾乎等於是歸順了蕭言;曹操在控制了二州之地後,提出了以農為本,打擊豪強地口號,以此來獲得地方上的民心;孫策在得到了整個江東後,動向一直不明,既沒有招兵買馬。也沒有放鬆防禦,一副安於現狀的樣子。

    就這樣,整個天下的局勢出現了一個緩和期,幾方勢力都在偃旗息鼓,等待著輝煌的到來。

    等待是漫長的,很快的,三年過去了。

    公元204年3月。

    經過了三年多的蟄伏後。曹操首先耐不住了寂寞,屯兵二十萬於淮南,號稱六十萬,準備渡江攻擊江東孫策。

    作為長江中下游的地區,往年地春季都是百姓們捕魚的好地帶。然今時百姓卻只能白白錯過這個好時機了,因長江北岸一線,曹操的二十萬大軍正準備伺機渡江,同孫策決戰。

    曹操舉兵南下的消息傳到孫策耳中,他雖然在短時間內慌了一下,但隨後周瑜便向他解釋了此戰必勝的原因。

    當時孫策手下不少部將還是為曹操那六十萬大軍的聲勢所嚇倒。認為曹軍強不可敵。

    但周瑜在詳細瞭解了情況後,立刻前往孫策府上與其單獨會面。

    「此番曹軍前來犯我江東,表面上氣勢洶洶,號稱六十萬大軍,但我估其至多二三十萬。只要我等眾志成城,勝算還是相當大的。」周瑜話語中充滿了自信,又道:「大哥,其實就算我不說這些,你也不會投降地。」

    「沒錯,二弟。還是你瞭解我。」孫策鬥志昂揚,興奮道:「征戰沙場不正是我一生的志願。就讓這一戰來決定我是否還有爭霸天下的資格吧。」

    孫策停頓了一下,臉上殺機頓現,道:「二弟,如果還有人膽敢在私下妄言降曹者。第一次杖擊八十。屢教不改者,就地正法。」

    「是!」周瑜立刻領命。眼神中閃爍著絲絲寒光。孫策的決定雖然有些無情,但既然已經決定了與曹操決戰了,如果這個時候還有人在私下準備投降曹操,那不等於就是後院起火,與通敵叛變根本就沒區別,沒有株連家人已是孫策手下留情了。

    果然,在周瑜將孫策的意思傳達下去了,一眾提倡投降之人的聲音頓時消失了。操的徼文,向天下表達了決一死戰的信心。

    三月下旬,孫策命大將凌操令二萬士兵率先開進柴桑,準備與即將渡江而來的曹操主力決一死戰。

    曹操大軍渡過不算寬闊的江面後,立即向柴桑發動了猛烈攻勢。

    兩軍激戰一晝夜,凌操所部傷亡慘重,不得不放棄柴桑,退回了豫章城堅守。

    曹操初戰告捷,顯得非常高興,信心十足率大軍緊隨其後,把豫章城團團圍住。凌操無奈之下,立即向孫策發起求救信。

    此時孫策與周瑜正率領著八萬兵馬,由建業一路往柴桑趕去。在半路接到柴桑失守,凌操被困豫章地危急信號時,立刻覺以眼下這點兵馬前去,未必能夠起到解圍豫章的作用。

    二人在經過了短暫的思考和商量後,毅然決定放棄與敵硬拚的戰略。

    隨後,孫策領五萬士兵繼續南行,前往豫州救援;而周瑜則悄悄率領三萬兵馬,改道北上,準備趁曹操後方空虛之際,奪取淮南壽春。

    隨著曹孫二家的戰事開啟,平靜了三年多的中原大地再一次陷入戰火紛飛之中。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