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 網友上傳章節 第二十卷:變法自強之第十二章:劃時代的變革(一)
    壽節一過,不日就到了崇禎三年歲末,這一年可謂是國以來最值得記住的一年,這一年,無論官場、軍中還是民間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力吏治清明還有一段路要走,但貪污欺詐百姓的髒官少了,敢為百姓申述冤屈為百姓干實事的好官多了起來,年輕有活力的官員多了起來,而垂垂老矣的糊塗昏聵的官員則少了許多。

    為了大力挖掘和尋找民間不拘一格的人才,朱影龍特旨下詔開恩科,恩科考試與來年會試同時舉行,而武舉考試則該為通州軍事學院的軍事學院的招生考試,待畢業後視個人能力再另行委任。

    朱影龍現在需要的銳意進取、肯干實事、又有能力的年輕化的人才,那些寫一手漂亮好字,滿嘴道德文章,一心想要富貴榮華的人是堅決不要,在他的要求下,禮部將會在會試和殿試之間安排至少三個以上官員對新進的進士進行面對面的交談,這也就是面試,談話內容無確定,面試不合格者雖不影響獲得進士的資格,但對獲得進士的名次和仕途將會產生重大影響,也就是說在會試中得第一名的人,本來這樣的人就算不能被點為狀元,起碼也在二甲之列,如果在面試中不合格,也許他的名次就會滾入三甲之中,甚至名次可能會很低,進國子監學習一段時間後,如果沒有什麼突出表現,在授官外放的時候,他也許只能獲得一個八九品的閒職,庸碌一生。

    這一消息放出,天下士子皆震驚無比,他們原以為文章寫的好。胸中錦竹文章甲天下,就能一朝蹬躍龍門,從此仕途如青雲之上,富貴榮華,衣錦還鄉,一心皓首窮經,埋首苦讀的士子們聽到這個消息更加個個是呆如木雞,他們一心苦讀詩書,自然而然的就忽視了與人交際方面地經驗,有些人更是幼稚的可笑。連當官究竟要幹些什麼都不一定知道,面試的考官是隨即的,問題也因人而異,就算想作弊都無從作起,而且也沒有敢作弊了,因為就算考中進士,也需要在國子監學習半年才能正式授官,在這麼長的一段時間內,什麼秘密恐怕都保不住,凡是涉及到科考的官員個個都小心謹慎。不敢想以前那樣跟考生伸手了。

    科舉舞弊要想杜絕恐怕沒有那一個人敢說這樣的大話,就算閱卷的考官也會示心情的好壞給出不同的分數等級,這裡面又沒有絕對標準地答案,誤差還是有的。還有的一些考卷上寫上一些離經叛道的話語,說不定主考官連看都不看,就直接給槍斃了,而近萬科舉考生。就算朱影龍什麼事情不幹,每天也最多看一百份,也要看三個多月。就是自己也未必能做到完全公正。還有那些主考、副考。哪一個不是沾親帶故,門生故舊的。碰到熟悉的字眼,熟悉的風格,筆下鬆一鬆,就上去好幾個名次了,真正公正的考試,也只有給出最標準的答案,計算機隨機抽取試題,這樣的考試只要監考官嚴格公正,舞弊或許可以降到最低,但即使這樣,也不能做到完全杜絕舞弊,只能相對來說對參加考試人相對公正公平一些。

    一下子進京準備參加會試地舉子之間頓時產生了一種相對緊張的氣氛,尤其是年紀相對大的,已經多次參加會試沒有高中的舉子絕對產生無可估量地影響,而且這一次可能也許是他們最後參加會試的機會了,因為這一次禮部加試的面試不對中進士有任何的影響,不過從下一次鄉試、會試都將加入面試,凡筆試合格而面試不合格者,一律沒有舉人或者進士身份,可以重複考試,但有年齡限制,舉人不得超過三十歲,

    得超過四十五歲,超過年齡地就算考中了,也不算取

    朝廷不是養老院,召進來一些白頭翁幹什麼,不能幹事,還霸佔著位置,同時也逼迫一些讀書人選擇放棄科舉這條路,經商也好,種田也好,從軍也行,讓天下的讀書人明白,讀書科舉做官並不是唯一的出路,還有許多比科舉做官更好地前程,也讓這個時空少出幾個腐儒。

    科舉要改革,這是絕對不容許任何人破環地,朱影龍自認自己應該算是一個強勢地君主,史可法事件後,內閣首輔韓爌引咎辭去首輔職務,楊鶴本想當這個首輔,不過朱影龍又豈能讓他出頭,改任禮部尚書徐光啟任首輔,禮部管的就是科舉,楊鶴等人也不好越權行事,就算他還是內閣成員,內閣中也只有他一人獨木難支,韓爌去職後,內閣並未增加一人,故而,雖然楊鶴等人將史可法從順天府府尹地位置拉了下來,但並沒有得到什麼實際的好處,原以為徐光啟升任內閣首輔之後,禮部尚書的位置會空出來的,楊鶴的心思是讓周廷儒頂上,以禮部尚書的身份順利進入內閣,但是朱影龍並沒有去掉徐光啟禮部尚書的職銜,反而讓他兼著,這讓楊鶴等人的一番計劃落空,而現在的內閣比韓爌在的時候更加團結,內閣裡面只有一個聲音,那就是皇帝的聲音,縱然楊鶴有反對意見,也不敢說出來,只能忍氣吞聲,比之韓爌在時更加孤立無援。

    因此在科舉改革,加入面試這一環節之時,楊鶴根本沒有說話的機會,因為大家都贊成的事情,他如果反對就更加孤立自己了,這種蠢事他是不會幹的,儘管他有著一肚子怨氣,也只能以沉默來抗爭了。

    這是在國家選才制度上,朱影龍對科舉動了一小刀外科手術,而在教育上面,朱影龍自己拿出後宮經營各項產業的利潤的三成,其中兩層用於建立學館,試行一種他認為的開放式教育,一種異想天開的教育模式,只要是有大明公民身份的人,無論年齡大小,無論男女,只要願意進入學館學習,一律免費,學館提供書本,筆墨自備,老師(自願)或者聘請(費用由朝廷或者內庫出),這是大眾化的教育,稱之為「掃盲」也可以,還有一種,就是適齡兒童入學,不以盈利為目的,可升學,縣學到府學再到省學最後到大學院,禮部編訂教材,因材施教,根據入學者不同的天賦選擇自己的將來,科舉、經商、從軍還是做研究都不限,建立一個完整的人才教育體系,當然沒有數十年之功是不可能完成的,就算看到成效也要在幾年之後。

    這種方式有點像後世的希望小學,希望中學之類的,他起了個頭,有了個表率後,自然會有人跟著效仿,真心也好,換取一個好名聲也好,受益的終歸是普通老百姓。

    還有一成就是進入田氏姐妹共同管理的「星火基金」,這本來是也是朱影龍相當看重的一塊,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句話可不是到了後世才會體現出它的價值,同樣,在任何一個社會,資本主義也要,社會主義也好,還是封建王朝,只要他掌握了時代最頂尖的科技,並且能把實現出來,這就是財富,也就是權力,所以「星火基金」為一些有奇思妙想的人提供研究的資金,以及將他們的研究發明運用到實際當中來,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財富,推動社會的發展,大明才能有新希望,才能超越自我,才能開創盛唐萬國來朝的盛世雄風。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