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 網友上傳章節 第十七卷:江南半壁之第七章:平壤之戰(一)
    的規矩就是多,普通百姓家尚且如此,皇家就更不用複雜的規矩更多,好在有過這麼一次經驗,這才恍恍惚惚的對付過去。

    不過這後宮倒是接連傳出喜訊,葉漣漪和田淑英接連給朱影龍誕下一男一女,這樣一來,朱影龍就有了三個兒子,三個女兒,一樣是喜悅,只不過沒有那種初為人父特殊感覺而已。

    廢除了『票擬』這種制度之後,朱影龍大幅度給內閣放權,凡是一百萬兩以下的預算,內閣的七位大臣有四個人簽字同意就可以批復,上報自己就可以了,一百萬兩以上的,內閣通過之後須上報皇帝,蓋上玉璽方能生效,軍機閣同樣,現階段,國家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三十直接劃到軍機閣,由軍機閣統一調配,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比例是高了一點,眼下國內的形勢也只能這麼做。

    袁崇煥的密折只比薛琮的情報晚了一天到達朱影龍的手中,相比而言,袁崇煥奏折中所寫的情況要比薛琮的情報更為詳細,皇太極派出自己的長子豪格為先鋒,三天之內連克數道州縣,兵鋒已經到達平壤城下,袁崇煥自己接到這個消息也是相當震驚,他自己也不相信消息是真的,只不過出了這麼大的事情,消息的真假已經在其次了,皇太極突然出兵朝鮮不會再向年前那樣,逼朝鮮簽訂什麼兄弟之盟的協議了,所圖非小,哪敢耽擱半分,連夜書寫密折命人加急送入京中,時間也不過相差一天而已。

    戰爭的勝利是給予有準備的人的,此刻的平壤城內是慌亂成一團。上至貴族官員,下至平民百姓,都想不到戰爭會在某一天突如其來的降臨在他們地頭上。

    他們呼喊著、哭鬧著、咒罵著,這些都對已經兵臨城下的後金鐵騎沒有一絲一毫的用處,他們的目的是佔領這座美麗的城市,讓裡面的人們變成他們隨便使喚的奴隸。

    平壤城內守軍也有兩萬有餘,與豪格手下的兵力相當甚至還略多一些,不過兩軍的戰鬥力卻不在同一條線上,裝備繼位低劣,與裝備精良。百戰赫赫地後金八旗精兵相比,恐怕連一戰的勇氣都沒有。

    平壤城內的守將名叫崔樸元,依靠祖蔭才謀得這個職位,雖不算太草包,但能力卻十分的平庸,後金大軍一到城下,他這個守城的大將第一個想到的不是如何守城,而是如何逃跑,身為主將,此刻他應該在指揮防守作戰的城牆之上。而他此刻卻在用他的軍事才華指揮著家人如何撤出平壤城,而他自己也將跟誰在撤退的人流中消失。

    當然並非所有人面臨戰爭之時想到的是撤退,也有抗爭命運地鐵血硬漢,這個每個民族都不可或缺的。沒有的民族都被滅亡了。

    崔樸元的副將張仲昌,應該說他是個很出色地指揮官,在去年後金出兵朝鮮之時立下不少戰功,可惜的是他當時的力量太小了。無法改變戰敗的結局,雖然在戰後他憑藉著戰功和戰場上收攏殘兵聚集起來地力量,王室為了人才。也為了他手中掌握的力量。不得已才破格升了他官職。成為朝鮮軍中的奇跡。

    崔樸元主張抵抗一陣子,然後棄守平壤。率平壤守軍撤往開城,合開城內地守軍依托開城堅固地抵禦強敵,這樣地對策在張仲昌看來簡直就是愚不可及的,開城雖然是『三京』之一,但其城防堅固程度還遠不如不斷修繕後地平壤,開城守將是個比崔樸元更加草包的將領,崔樸元分明是想逃跑,到時候萬一開城守不住,平壤丟失的責任就被他推的一乾二淨了,雖然他們共事不到大半年,崔樸元的心思他可是一清二楚。

    這一次與上一次不同,後金軍隊雖然推進速度很快,但其根本目的發生改變,不宣而戰,這意味著什麼,朝鮮現在已經跟金人簽訂了盟約,去年的進貢是一分不少,為何他們會突然出兵?這裡面絕不簡單,金人在這個時候不應該再樹敵人,是什麼讓金人有恃無恐的這麼做?雖然這些都不是他一個小小的副將需要考慮的,但是他卻考慮到了,因此他在守城策略問題上與主將崔樸元發生了爭吵。

    爭吵的結果還是沒有用,崔樸元是主將,張仲昌只是他手下兩名副將中一員,另外一員副將是崔樸元的心腹,不可能他,結局自然是按照崔樸元的先抵抗一下子,然後撤出平壤城,考慮到金人兵力也就只有兩萬不到,圍城不那麼容易,朝鮮有是多山,金人的機動騎兵難以展開,這本來是對手的劣勢,現在成了自己撤軍最大的優勢,氣得張仲昌當場就跟崔樸元翻臉,決意率領自己手下那三千人堅守平壤。

    在崔樸元看來,張仲昌這麼做就只有死路一條,對與一個自己尋死之人,他表現的極為大度,沒有怪罪章仲昌以下犯上、冒犯主將權威的罪過,反而多留了些箭矢和物資給了他,畢竟有人願意拖住金人的大軍,讓自己輕鬆的撤出,這樣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也省了自己下令哪個將領殿後的為難。

    張仲昌自然清楚主將崔樸元那點鬼心思,多一份裝備就多能堅持一段時間,崔樸元可以不顧平壤死活,但王上不可能丟棄自己的子民,只要能堅持到漢城派出的援軍到來的時刻,這就是平壤的勝利,也是朝鮮的勝利,畢竟平壤城內還有二十幾萬朝鮮百姓是來不及撤逃出去的,金人的殘暴他是知道的,殺戮、強姦、屠城什麼都幹的出來,城破之日,就是平壤這座城池沉淪之日,他不想再看到朝鮮再戰敗一次,再簽署一次屈辱的條約,從與主將鬧翻之時起,張仲昌就下了與平壤共存亡的決心。

    豪格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低估了朝鮮人抵抗的決心,想不到在主將率大軍棄城逃走的情況下,一個小小的副將僅僅率領三千人馬和數萬民夫居然抵抗了自己十日之久的猛攻,一直等到多爾袞率大軍趕到,合力才攻陷了平壤。

    城破之日,張仲昌被部下打暈後逃逸,豪格一來是惱恨沒有抓到守城的張仲昌,二來是嫉恨攻陷平壤的功勞本來全部都是他的,現在卻被多爾搶去了一半,積聚了十幾天的怒火,下達了三日之內不封刀的命令,一時之間,整個平壤如同血洗的煉獄,短短三天,被屠殺的朝鮮人不下十萬,被強姦的朝鮮女人不計其數,燒燬的房舍更是難以統計,搜刮來的金銀珠寶堆成了小山,多爾袞雖然是豪格的長輩,但大軍的指揮權卻在豪格手裡,就算他上報皇太極,等命令下來,事情已經結束了,尤其是豪格跟自己不對付,要自己勸阻他,還不啻火上澆油,所以乾脆什麼都不問,讓豪格屠城三日。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