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激情燃燒歲月 第一卷 第五十九章 北大荒高考補習班(二)
    在毛主席偉大思想的指引下,在連長和指導員的領導下,在全連知青、職工及「外援」的努力下,眾志成城,團結奮鬥,不怕疲勞連續作戰,五連終於勝利的完成了秋收任務。

    扔掉了鐮刀鋤頭,拍拍身上的泥土,知青們又聚在一起放下心來挑燈夜戰,這次他們不是捧著語錄本,而是捧起了數年甚至十年未捧起的教課書。連裡的會議室成了他們新的戰場。

    自從上次李思明為曾智解決了數十道難題,找李思明指導的人多了起來。後來李思明便順理成章地成了大家的指導老師。於是北大荒高考補習班成立了。

    「可惜不能收費,要不然咱可成了先富起來的那一部分人!」李思明心裡感歎道。

    做老師首先這業務要精,最重要的還要勤懇,桃李滿天下固然挺好,那要有當園丁的覺悟。為了不誤人子弟,李思明花了不少時間閱讀各種版本的教材,找了能找得到的複習材料,認認真真地做起了教學筆記,這要比前世自己考大學考研做實驗要來得辛苦,雖然如此,李思明還樂此不疲。

    「這要是這裡邊出了一個大人物,咱還可以沾沾光!」李思明這樣想的。在別人看來李思明是樂於助人,可以稱得上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沒人想到李思明的「居心叵測」。

    李思明前世大學裡有好幾位老師,都是77至79屆的大學生,他們每次談起這三年的高考,都是興致勃勃,聊得最多的是作文題目。作為他們的「得意門生」,李思明也對這幾年間的高考有所瞭解,考題並不難,甚至在後人看來有些幼稚可笑,可就是這樣還有不少人交了白卷。因此李思明並不講解深奧的問題,從初一課程開始講起,講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問題,這些基本知識點才是這些知青們最需要掌握的。

    考試有四門課,招生考試由各省單獨命題。分文、理兩大類,文科類考政治、語文、數學、史地;理科類考政治、語文、數學、理化。各科滿分100分。報考外語專業的,加考外語一科。數理化,李思明自認自己是權威,當仁不讓成了指導老師。

    語文,李思明坦承自己講不了,如果考拼音,自己絕對不如小學生,N、L分不清,前鼻音後鼻音弄混。五連知青們早就有準備,提前找到了團部中學一位有二十年語文教學經驗的老師,這讓其它連隊又一次感歎自己輸在了起跑線上,別人已經衝刺了,自己剛開始熱身。雖然語文是李思明的弱項,不過他認為還可以押一押作文題什麼的,雖不像後世那些「考研專家」那樣神通廣大,但是作文無非跟當前的時代特點有關,作文命題有其固有的習慣等等,《小學生作文選》或《中學生作文選》咱也看過不少,掌握不少命題規律。李思明為此「湊」了不少作文題,比如「記某某某二三事」、「他像雷鋒同志那樣」、「知識越多越反動嗎」、「駁讀書無用論」、「我在這戰鬥的一年裡」、「喝水不忘挖井人」等等,只當是給大家練練手。連請來的語文老師都認為這些題目很有參考價值。他沒想到的是真讓他押對了不少作文題,有好幾個省的高考作文題與他押的題目相同或類似,以至於有人懷疑洩密了,不過這同時與幾個省的題目相同,而且命題、印刷、保管與運輸都是在軍隊的保駕護航的情況下完成的,沒人相信誰有這個能耐能同時搞到幾個省的作文題,因此不了了之。

    歷史,在「批林批孔」和「批水滸」中大家自學成材,在旁徵博引中大家順便學了歷史,黨史和軍史更是張口就來的。比如機關部隊大院長大的,相互炫耀父母的「光榮歷史」,你得知道父母哪年參加革命,哪年入黨,所在單位有什麼樣的光輝歷史,參加什麼戰役,要能如數家珍一一道來。把董存瑞和黃繼光當成一個部隊戰友,那會遭人集體鄙視。

    地理,在座的許多人,當年都是熱血青年,文革大串聯時用雙腳走到延安、韶山或者井岡山,每經過一處瞻仰一下革命勝地,緬懷一下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交五湖四海的朋友,順便瞭解一下沿途風物特產,抒發一下祖國地大物博山河壯麗的豪情。肚子餓的時候,大家討論一下哪裡的水蜜桃最好吃,哪裡的鴨子最適合做烤鴨。吹牛的時候,大家討論誰的家鄉最盛產將軍,誰的家鄉最有革命傳統,誰的家鄉最適合打游擊。所以說,這地理知識也是有基礎的,完全是自學成材。

    政治,這個恐怕是最好考了。無數次運動、批鬥和學習會,讓大家每次都能緊跟黨中央的號召,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可謂是耳濡目染身臨其境。無論批判別人,還是被別人批判,不論是東風壓倒西風,還是西風壓倒東風,大家都能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旁徵博引,理論政策水平與活學活用兩方面俱佳。更不要說有人能將語錄一字不差的背下來,經典著作更是無數次誦讀。看報讀報聽報告,更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有人能夠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怎麼寫,但是當前的政治大事說起來一套又一套。政治這一科更是可以押題的,規律也是有跡可循。這方面李思明可謂是經驗豐富,前世應試教育經歷過的考試比全連的知青加起來都要多。無論是前熱點,還是新熱點,無論是「批林批孔」,還是「打倒『四人幫』」,無論是「工業學大慶」還是「農業學大寨」,都可用理論去解釋去論證去批判,做到講得透徹證得信服批得見血,無論是理論深度,還是政策水平,雖達不到《人民日報》的高度,也能做到與省級黨報一個水準。

    來補習班聽課的人囊括了五連所有的知青、職工和家屬,66屆至77屆的一個不少。聽慣了拖拉機的轟鳴聲,用慣了鐮刀鋤頭,用長滿了老繭的手捧著書本,如小學生一般聽課,無比虔誠無比熱忱。外面風雪交加,屋裡暖意融融。徐大帥、張華、曾智和猴子早就開始複習了,效果顯著。鄧加與李霞夫妻兩人同來聽課不說,還帶著剛會走路小孩來聽課,小孩很好奇這麼多大人都坐著,這個人怎麼一個人站在上面,也要上台去。於是李思明一邊抱著小孩,一邊拿著粉筆在台上剛做成的黑板上寫寫劃劃。這個情景在許多聽課的知青心中,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

    聽說五連的補習班搞得不錯,有人「慕名而來」,聽了一次課後,再也不走了,直接在五連搭伙。於是,更多的人做著拖拉機,趕著馬車來到五連駐地,寒冬裡有人頂著風雪走了十幾里路,就是為了不拉下一次課。李思明本來是抱著興趣和拉別人一把的心理來講課的,後來是受到知青們的感染,越講越興奮,每次懷著激情走上講台的,為大家總結、歸納找方法,講完還有意猶未盡之感。台下的知青們也是如饑似渴,像一個沙漠裡斷水的旅人見到了綠洲,經常是炊事班的老李來催大家吃飯,方才感到肚子餓了。

    「那時候,我們條件簡陋,只有兩個月複習時間,都如饑似渴一般,能找到一本比較好的複習資料都當成寶貝,大家無比珍惜這次考試機會。哪像你們現在,條件這麼好還不知道珍惜!」一位當年的知青在二十年後教育自己的子女時這樣說。不過子女反駁說你們有院士級的人給你們講課,這樣好的教學條件我們想都別想。

    「李思明的大名現在大家都如雷貫耳,因為他的名氣、財富和成就。但我們大興的知青是真正從內心尊敬他的,當年要不是他的無私奉獻,說不定我們中許多人還在黑龍江修地球,至少不會有現在這樣好。所以他能夠取得現在這樣的成就,我們大興的知青並不感到有什麼吃驚,至少這種奉獻精神和對工作的激情,是許多人所不具備的。」一位曾在大興當過知青的上海市某領導這樣說。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