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之大宋中興 第二卷 第二十八章 大開眼界
    一行人,沿著山間石級緩緩而上。過了吊橋,轉過谷口,繞過竹林,跨過一座木橋,眼前的景色豁然開朗。幾排工房整整齊齊地座落在山腳之下,轟隆隆的聲音迴響著。

    抬頭看時,一道瀑布匹練般在山崖間墜落,推動著溪邊幾輛水車飛速轉動。水車的另一端,是層層疊疊的齒輪,一個工匠忙忙碌碌,不斷向齒輪上加油。齒輪的盡頭,是幾層滑輪,滑輪用鋼索帶起碩大的油錘,隨著水車的轉動,油錘沿著特定軌道上下揮舞。

    幾個臉熏得鍋底般的鐵匠用火鉗夾著鋼塊,放到油錘子下。只見火星四射,煙霧升騰,片刻功夫,一塊完整的弩臂已經成型。

    「許大人,這,這是何物!」藍太君驚訝地問道,對眼前的龐然大物感到無比驚詫。

    「這是水車,那邊是鍛錘,借助於水力運行,這樣力量增加了好幾倍,功效也增加了。用來打造鎧甲和鋼弩這些粗笨活計,速度能增加許多!」許漢青解釋道。這裡的東西有些經過了他的指點,有些他只是提出了想法,這些工匠們的智慧真是厲害,往往造出來的東西連他都感到驚訝和讚賞。在古代中國不是沒有能工巧匠,但社會氛圍制約的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一旦給予他們應有的尊重,給他們適合成長的環境,他們所爆發出來的能量是非常驚人的。

    「夫君,那裡是什麼地方?」許夫人用手指著一排低矮的小房子問道。那排小房子的頂蓋是用一種特殊材料製成的,從外面影影綽綽能看見裡面有人在忙碌著。

    「哦,那裡是暖窖,老三在外洋海船上得到了一些農作物,我讓人在那裡培育種子,順便增長些經驗,等到時候便要大量種植,這種農作物的產量非常高。」許漢青笑著說道。這裡群山環繞,地勢低平,氣候溫暖,水源充足,所以試種了幾畝田,如果種好了,就可以把種子發給農戶,並且傳授他們細作之法!

    看到幾個人不以為然地轉頭他顧,許漢青又正色說道:「華夏自古以耕戰立國,所謂耕,不是說全體百姓都去做農夫,而是讓最少的農夫,養活最多的人。現在光復軍的大部分糧食都是靠海船從安南倭國運來,路途遠消耗大。長此以往,不要說打跑韃子,光餓也把咱們餓垮了。」看到眾人都若有所思地望著自己,繼續說道:「如果這些高產作物能培育成功,咱們光復軍的發展便有了堅實的後盾,咱們和北元之間的戰爭,不僅僅是軍隊之間的較量。如果長時間僵持下去,最終決定勝負的,是雙方的綜合實力。而農田和治下百姓,都是綜合實力的一部分。否則咱們以一隅對全國,怎麼能夠堅持下去,直到勝利。」

    「許大人高瞻遠矚,老身受教了。」藍太君衝著許漢青深施一禮。而許夫人和劉馨兒投來的則是崇拜和欽佩的目光。

    一行人慢慢地向前走著,每走幾步,都能發現很多新東西。這些新鮮產品和設備要麼是中國自古就有,要麼是其他國家古已發明,製造起來都不困難,但應用到實處,卻能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

    漸行漸深,前方已經是山谷裡端,谷地突然變窄,一道急急的山溪拐了個彎,從谷間衝出,山溪之上,斜跨一座黑色鐵索橋,橋的另一端,一段高大的石頭牆,兩扇黑壓壓的鐵門,將裡面的山谷生生隔斷。

    不用問,大伙也知道進了核心重地。眾人都不由自主壓低了聲音,放輕了腳步,跟著許漢青走過索橋。鐵門下,十幾個全幅武裝的官兵迎上來,再次將眾人身份確認過了,才通知裡面的人將門開了一條小縫,讓大夥一個個沿著縫隙擠了進去。

    這是一個山然的山洞,向上再走百十級石階,又是一道小鐵門,過了這道鐵門,再經過一道懸在半空中的吊橋,又進入了一個山洞。

    沿山間羊腸小道轉山向西南,行途經千仞逼雲的峭壁,便到了戴雲山兵工廠。這是一個佔地約2平方公里的廠地,宿舍區、裝配車間、圖書館等設施依次展現在眾人面前。

    在東崖半空中,有一天然石洞。沿掛在洞口的鐵梯小心翼翼攀登而上,只見此洞口小裡大,洞內高25光、寬18米、深72米。這裡便是兵工廠的物資和彈藥倉庫。

    指著山洞左邊成箱成箱的手雷和炮彈,許漢青說道:「這些都是為守衛泉州準備的軍事物資,不久就將起運,有了這些武器,泉州城應該是固若金湯啦。」

    「嗯,」許夫人用力點了點頭,滿臉的喜色。

    「這邊是兩個獨立師和山地旅的裝備,後天先把獨立師裝備起來,由老太君和夫人帶隊回泉州。」

    「那些是什麼東西?」這些天一直老老實實跟在後面,不多說話的劉馨兒指著洞裡面的東西問道。

    「這個是虎蹲炮,重量輕,適合野戰。目前數量太少,還沒有裝備部隊。」許漢青上前仔細解釋道。「你們看,這裡配有鐵爪、鐵絆,發射前可用大鐵釘將炮身固定於地面,形似虎蹲,這種炮克服了發射時後坐力大、跳動厲害的缺點。而且重量也不過五六十斤,一個人便能背動。」

    「厲害,厲害。」藍太君看著洞裡琺琅滿目的各種武器,讚歎連聲。「要是等到這些武器應用到戰場上,恐怕將無人是光復軍的對手了,老身真是慶幸能搭上許大人這架八匹駿馬拉的戰車啊!」

    「呵呵,應該是上了許某的賊船了。」許漢青調笑道。

    「哈哈,話粗理不粗,不過看過了這些東西,許大人就想趕我們下船,我們也要賴著不下了。」

    哈哈哈哈,山洞裡爆發出一陣歡快的笑聲。

    穿過幾個車間,眾人來到一個山洞裡。洞內的空氣燥熱異常,巨大的炭爐冒著熊熊火焰,火焰頂端,一團膠狀的東西翻來滾去,工匠們遠遠地拿著鋼釬,將膠狀物上下轉動。

    琉璃本是春秋時已為貴重之物,諸侯皆視為至寶。經秦、漢兩世,價格慢慢低落。五胡亂華後,製造工藝慢慢失傳,身價越來越高。有宋一朝,小型琉璃飾物,如琉璃珠、蜻蜓眼、耳鐺等,多為大戶人家嫁娶之用。外來藩商,也常常帶來小件琉璃交易,每件價值千文。

    「這是玻璃,也就是常說的琉璃。」許漢青擦了擦頭上的汗,指著那團膠說道:「原料其實非常簡單,製造也比較容易。等到工匠們掌握了這門技術,就可以做出很多精美的物件,賣到海外,給咱們光復軍賺更多的錢,造更多的更好的武器。」

    這時,工匠們也已經把膠狀物用鉗子拿了下來,一個工匠用吹管蘸了一些,在預先準備好的一塊金屬板上滾了滾吹管,做出一個適合於吹的形狀來,然後鼓起嘴巴,往管子裡用足氣力一吹,同時兩手不住旋轉著吹,玻璃就被吹得膨脹起來了。有人在半成品上又塗抹了一層膠狀體,不久就製成一個直徑達一尺多的玻璃球。然後工匠用手裡的不斷地來回擺動,把這個柔順的玻璃球拉長了,使它成為一個兩頭尖的圓柱體。

    經過吹的工序以後,再去掉兩頭的半圓形帽子以後,就形成一個玻璃圓筒。這做起來很容易,只要用鋒利的鐵片先在冷水裡浸濕,就可把兩頭去掉了,工匠們又用同樣的方法把玻璃筒直著割開,經過再一次加熱使玻璃軟化了,就鋪在平板上用木滾子碾平。一塊簡單的平板玻璃就這樣製成了,也許還不大潔白,可是卻足夠透明了。

    至於做瓶子和杯子,那更不算一回事了。當這些東西從吹管的末端形成的時候,工匠們感到非常得意。儘管技術還不純熟,吹出來的東西奇形怪狀,但工匠們卻都愛不釋手。

    「很好,大家都辛苦了,許某在這裡先謝謝大家。」許漢青衝著大家拱了拱手,鼓勵道。

    「不敢,不敢,許大人和弟兄們四處征戰,才辛苦。咱們在這裡,吃得好,住得好,談不上辛苦。」一個工匠頭連忙上前,施禮道。

    「都一樣,各人有各人的崗位,只是分工不同嗎。」許漢青親熱地說道。「大家有什麼要求,儘管向許青山去說,我們一定盡力解決。」

    「挺好的,挺好的。」「比以前的日子好過多了。」「是呀,是呀。」…眾工匠亂哄哄地答道。

    「轟隆」外面傳來的一聲巨響嚇了眾人一跳,許漢青急步而出,四下張望。

    祝大家六一快樂,我領兒子出去玩啦,明天見.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