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在第四季度時拿到了三季度的數字,她整合前兩季度的數字做成報告給裴如健。她到華東區時正是一季度剛開始,她跟蹤供貨四個月,而後直接負責永通照明。整年前三季度,第一季度的銷售額是三十九萬,第二季度也就是竹子在永通光源蹲點的這四個月,銷售額漲到九十二萬,除此外,雖然七八月是淡季,三季度仍然做了一百一十萬。
裴如健拿著竹子打印出的報告看了會,時不時笑一下時不時皺下眉,他突然問竹子:「你不是說過,飛利浦一年做一億嗎?為什麼你的三個季度加起來,三百萬不到。」
竹子笑著說:「裴總你又在CHALLENGE我啊…」
她隨即給裴如健列出,之所以沒法像飛利浦和歐斯朗這兩個跨國公司做得那樣好,主要是三方面的問題:
首先是產品系列。比如飛利浦和歐斯朗在永通光源最賺錢的兩個產品系列,分別是車燈和舞檯燈,飛利浦把這兩個應用從普通照明燈具劃分開來,歸類為特種光源,有獨立的Manager管理,而C.B.照明沒這方面的特殊照顧,在研發力度和推廣力度上都遠遠不及。
其次是品牌知名度。雖然C.B.集團也是跨國公司團FOCUS(專注)在別的行業上而不是照明,C.B.照明是整個C.B.集團中業務量最小、利潤最低的一塊,專業程度遠遠不及飛利浦和歐斯朗,在整個照明產品系列的開發推廣力度上,C.B.照明也遠不及另兩者。
再次就是供貨時間,這始終是C.B.照明所有銷售的痛。在C.B.照明流傳的一句話是:供貨快的產品不賺錢,賺錢的產品供貨氣慢。客戶大多不能忍受奇慢的供貨和同樣奇慢的售後服務,
「所以,假設永通光源能給飛利浦做一億,給歐斯朗做五千萬,能給我們C.B.照明也做五千萬嗎?」竹子捫心自問。
回答當然是否定的。雖然經過努力,她能讓永通光源在一季度內做一百多萬、甚至經過努力後一年做一千萬,但也許永遠沒法做五千萬,因為本身的產品有區別、公司品牌有差別、經銷商的專注方向有差別。
「我過去的想法很幼稚,現在成熟了。」竹子有點感慨地自言自語,「別人的A類客戶,不一定是我們的A類客戶啊。」
裴如健點點頭,指表格又指竹子,說她的表現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