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住大家,前兩天事務纏身,讓朋友綁架到沒有絡的地方去休閒,讓大家空了兩天,抱歉很!)
吳乞買和兀朮剛安置好阿骨打,就聽到身後的族人震耳欲聾的歡呼,回頭看見戰場上已經亂作一團,己方將士正分頭追殺四散潰逃的敵軍。吳乞買忙站上馬鞍查看戰況,見整個戰場上只有一處最為險惡:契丹左軍正將盧俊義的兩千多威盛軍逼得步步後退。他坐回鞍橋之上,讓手下趕快約束族人回來列隊,又告訴兀朮抓緊帶人去接應中原人。
正在亢奮中的完顏兀朮定睛一看,發現之所以族人能支撐過最艱苦的階段,轉而殺得契丹人四散奔逃,正是因為盧俊義的三千大宋騎兵死死纏住了早就要衝上來增援的兩萬契丹兵,心中對這些中原人又添一分敬重。尤其是見到宋軍雖然在人數上處於絕對劣勢,但傷亡並不大,陣型也不散亂,迫使敵人只能緩緩前進,比起自己的部下顯然更有軍事素養,兀朮心底對盧俊義治軍有方大為佩服,當年在汴梁對宋人的輕視心理早已蕩然無存。他把身邊的隊伍召集起來,大約有一千來人,揚鞭策馬向東邊的戰場迎了過去。
那廂裡盧俊義正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對面步步緊逼過來的遼兵,心中飛速地盤算著對策,聽到身旁的士卒喊:「盧副帥,後面衝過來一隻敵軍!」他回頭一看,見一千多遼國騎兵盔歪甲斜地正向這邊跑來,再往後還有一支女真人馬在追擊。他心中一動:這些遼軍潰兵已經不堪一擊,不過可以利用一下。既然女真人能過來追擊,說明那邊的戰場上已經分出勝負,自己的人正被人家的絕對優勢壓得喘不過氣來,不如借這些潰兵脫身。
主意拿定,他向周圍的將士們高喊:「大家快跟我衝回去,不要與潰兵糾纏,到他們後面再列陣!」威盛軍眾將士正為人數眾多的遼兵射出的密集箭雨壓得步步後退,心中鬱悶不已,一聽首領的命令,個個抖擻精神,嗷得一聲便撥轉馬頭衝進潰兵之中。
帖木兒領著一千多潰兵本想衝擊一下宋軍的背後,卻見到宋軍轉身向自己的隊伍衝來,不由得心裡一涼——自己遠遠地逃開也就罷了,幹嘛又來惹事?手下這點殘兵敗將如何能吃得住人家的一輪猛衝?可是現在再後悔也是無濟於事了,連忙厲聲招呼手下拚死頂住。哪知宋軍並不戀戰,排成橫隊一個照面便衝了過去,頭也不回地直奔而去。雖然一下子手下的人數又少了不少,但帖木兒還是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總算沒有被人家包了餃子。
契丹左軍副帥塔裡克正為自己準確地採用了弓箭開道的做法而洋洋得意,知道對方人數少,無法抵禦自己拼人數的戰法,早晚有一刻會崩潰,見宋軍突然調轉馬頭加速逃跑,剛要下令追擊,卻見迎面闖過來右軍元帥帖木兒和他手下的千把名軍兵,兩下裡馬頭相對,忙舉手喝令部下止步,免得自相衝突。他心中對於帖木兒十分的不屑:五萬精銳讓人家打得就剩這麼點人,等著回去開刀問斬吧。可對方比自己級別高、官職大,倒也不好當面放肆。
帖木兒見了同僚本也有些羞愧,轉念一想,若是這傢伙早一些上來增援,自己也不會落到如此地步,於是一瞪眼:「塔裡克,你為何見死不救!莫非是懷有私心?」塔裡克一愣:這傢伙打了敗仗還這麼橫,居然要反咬自己,心中火氣也上來了:「帖木兒元帥,你的五萬人馬呢?女真不過才兩萬人,你的右軍難道還沒有剿滅那些烏合之眾嗎?」帖木兒臉上一紅:「那不是你該問的事情,是我在問你為何按兵不動,貽誤戰機!」塔裡克也不再客氣:「自己無能還要怪罪別人,你沒見我這裡也有敵軍攔路嗎?」
「你說的是剛才那兩千南朝蠻子?」帖木兒終於找到出氣的理由:「你兩萬人馬連兩千弱不禁風的南蠻都打不過?」噎得塔裡克說話都結巴了:「他他他,他們有秘密武器!」兩個人在這邊唇槍舌劍,相互指責,那邊盧俊義與兀朮趁機合兵一處,一個在左,一個在右,重新在空地上排列起雁行陣。
盧俊義看了看滿身血污的完顏兀朮:「少狼主可是受了傷?」「不要緊,只是背上挨了一箭。」兀朮把大斧子橫在鞍橋上滿不在乎地回答。盧俊義點點頭:「遼兵人多,硬拚怕不是辦法,別忘了敵人還有幾十萬沒上來呢,咱們不能在這裡就拼光了。少狼主有什麼高見?」
從宋兵的沉著鎮定,陣型嚴謹上,兀朮可以看出盧俊義他們對於用兵深諳其道,忙謙遜道:「願聽盧大人指揮。」盧俊義知道用不了多久眼前這些敵軍就會撲上來,又見遠處山坡上塵土飛揚,大概是契丹左軍剩下的三萬人馬也要上來參戰了,時間緊急,就不再客套:「後面的戰場上怎麼樣了?」兀朮回答:「差不多了,大股的契丹狗已經被殺散,剩下的也堅持不下去了。」盧俊義說:「咱們不能在這兒打了,趕快回去把剩下的遼兵收拾乾淨,讓受傷的弟兄退到城裡去,其餘的人抓緊時間撿盔甲兵刃,尤其是箭支。戰馬如果不行了的也要抓緊換,等一會兒敵人上來咱們就轉到城北面去,那裡有蒙古人和鄂倫春人。只要咱們在那裡再給遼兵一些顏色,他們也就該藉機會起事了!」雖然兀朮心底裡從沒把希望寄托在其他部族的陣前反水上,但聽盧俊義說的有理,便也點點頭,向自己的手下把大斧子高高地在空中掄了兩圈:「女真的勇士們,都跟我去收拾那些契丹殘兵敗將!」
望著一千多女真族戰士呼嘯而去,盧俊義微微點了點頭:塞外蠻夷之所以厲害不完全在於他們的體格強健,更主要的是他們身上這種輕易不服輸的狠勁。百十年來大宋與遼國的交手一直沒佔到大的便宜,主要就是大宋軍民身上缺乏了開國初期的那種進取心,安逸於世事的繁華和穩定。沒有勇往直前的必死精神,在戰場上就難以在氣勢上壓制住對方。儘管契丹的軍隊現在也已經有了這種蛻化的苗頭,但如果自己這次沒有帶著火器,現在就很難說會是個什麼局面了。
()
http://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