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的態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事後想了一想,卻也合乎情理。
四位皇子齊聚李府,除去晉王李恨水不算.是跟在九江郡王李穆身後的人物.其他三人,太子是未來一國的東宮儲君,三皇子清崖郡王李軒閣.十三皇子九江郡王李穆.都是爭奪東宮之位最有力的人選,靠向這三人中的任何一人,都沒有人能說他做錯了、可是如果三人一起出現.李四因為接受一人而得罪另外兩人.那明顯是智者所不為.就算他真的要投效一人.也可以在日後暗中投靠,而不是剛一入官場就惹上無味的兩個強敵。
而且.對於一個因為皇帝寵信而迅速竄起的官員來說.投靠任何一方.很明顯.在皇帝眼中.如何會不怒.如果是皇子的屬臣,李四的寵信在皇帝李泯的眼中必將一瀉千里.如一個漸漸失勢的區區正四品下台小臣.那幾位皇子又豈會在乎.到時李四隻會兩邊不是人.一邊受皇帝冷落甚至暗中打壓.一邊卻又得不到皇子的重視。後果必將是淒涼無比。
所以他絕對不能隨便就投靠了哪一人.此時的他.只不過是剛剛起步.便有如此成就,正當紅之時,前途不可限量.此時他拒絕了三人,等日後他的地位更高.身份愈顯,權柄越重.他能起到的作用.自然更重。那麼.無論投靠哪一方.都會獲得遠超此時所能的影響力.與那個集團中的無上地位
只有你有用了,別人才會重視你。利益決定了一切,這是不是很可悲.可是現實如此,誰也無法伸手去改變。
受封為太中大夫之後.神冊帝並沒有立即便解除掉蔣琬現有的兵權。好像是他已經把這事給忘了.那些大臣雖然面面相覷.覺得這不合禮數.既然鳳凰閣已經消除,那麼調兵之權自然應當收回.可是對於正當紅的蔣琬,再看看李泯的明顯裝糊塗。所有人都只有將這般進言爛在肚中.沒有一個人提及。
對於蔣琬陞遷的緘默,依然擁有調兵之權的逾矩,讓整個南唐朝廷、陷在一片奇怪地氣氛當中。
若在平常.一個人如此快速的陞遷.卻不屬於任何一方勢力,必將遭到朝野上下各方各派的一致打壓,可是蔣琬既沒有投靠任何人。也有人因此彈劾。登龍鼓事件之後、所有人似乎都認識到了,這個突然冒起的太中大夫李四。身後的背景不是沒人.而是當朝最大的人物——南唐皇帝李泯。
如何還有人敢反對?只是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如果僅僅是因為這樣,蔣琬也不可能如此一帆風順地因為入朝兩天。便被提升為正四品的太中大夫,這在南唐官史之上,可是史無前例的最為快速的陞遷。
朝中勢力.大半分為四派,東宮太子一派,清崖郡王李軒閣一派,九江郡王李穆一派,最後一派則是那些表面之上的中立派,有的是那些不入流的小官。有的則是不願加入任何一派的官員,還有的則是待價而沽.有的持機觀望、有的猶豫不決……
可是不管如何,總會有人站出來,只是誰也不會想到.蔣碗地真身份.他到底是以書劍江山閣青主的身份入朝為官?還是以李氓親信的身份.人在書劍江山閣?
依靠海棠花宮,按觸到穆家.穆家不會動他;而他的倔起.讓各皇子生出招攬之心,此時也不會動他,至少在他決定要投入哪一方之前.不會有任何一方地人對他進行打壓。
所有人.似乎都突然忘記了這個人先前對朝臣的不敬.當他不存一般。
可是他的地位,卻無形之中.被提升到了最高點.雖然他只不過一個小小的正四品下.在金鑾殿上.衣紅衣紫地官員那麼多.他地官不過是最小的那麼一種,根本不堪入眼,可是因為這件事情,就算敲登龍鼓.滿朝文臣盡皆上言彈劾,居然只不過是小小的說了一下罰捧兩年.便被輕輕地揭過了。
因為神秘,所以民間私下,一個一個在議論著這個奇怪的太中大夫李四.後來越傳越玄.越傳越奇.最終.蔣碗成為了神冊皇帝李泯的私下在民間留下的龍種,李泯淮備廢除太子,而清崖郡王、九江郡王都已經失勢下貶,可能神冊帝這麼做.就只是為了給這個人一個繼位的機會,接班的台階,他準備要將江山交到他的手上,此刻只不過是為了他造勢而已。
雖然所有人都知道這不過是無稽之談,可是結果卻是巨大的,所有人在面對這位年輕的太中大夫李四之時,都不知不覺的受那些傳言的影響.就算官位比他高.看見他來了.都會自覺或不自覺的問侯一聲.那個太中大夫李四,卻只是隨便的「哼」了一聲,便轉頭走開了,對這些官員的示好.根本沒有絲毫的動靜。
如果他真的只是一個小小的正四品下.他敢如此對待諸位大臣於他那冷酷的行為,所有人似乎都找到了說法,這個太中大夫李後一定有著令人恐怖的背景,所以他才會如此的有恃無恐。
所有人看向蔣琬的目光.更加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