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的海洋 正文 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重建
    在第一場宇宙戰爭中,人類的損失極為慘重。

    戰爭結束的時候,人類人口由戰爭爆發前的二十五萬億,減少到了不足五萬億,損失了百分之八十的人口。

    更嚴重的是,在這場戰爭中,人類幾乎損失了半徑一千光年內所有可以開發的恆星系。

    事實上,當時的毀滅半徑已經擴大到了兩千光年,只是在一千光年到兩千光年之間的星系並沒完全毀滅。

    所幸的是,人類堅持到了最後,成為了幸運兒。

    在這樣的戰爭中,已經沒有勝利與失敗的區別了,即便是勝利的一方,也會因為戰爭的巨大損失而大傷元氣。

    可以說,倖存下來的,只稱得上是幸運兒。

    擺在人類面前的,是一條極為漫長的復興之路。

    當然,通過這場戰爭,人類文明也對宇宙戰爭有了一個較為清醒的,或者是較為準確的認識。

    這就是,宇宙戰爭的持續時間,與戰爭雙方的活動範圍有直接關係。

    更重要的是,宇宙戰爭的最終結果,很有可能是活動範圍大的文明倖存下來,而活動小的文明就此滅絕。

    雖然這場戰爭的幸運兒是人類文明,而不是活動半徑更大的「星敵」文明,但是人類能夠取勝,除了戰爭初期的謀略之外,也與「星敵」文明的大意輕敵有關。如果「星敵」文明從一開始就採取「通殺戰術」,那麼最終毀滅的肯定是人類文明,而「星敵」文明在遭受重創之後仍然有復興的機會。

    戰後的三千年,被人類稱為「第一次大重建時代」。

    需要重建的,正是人類文明本身。

    要知道,以人類文明在戰爭爆發前的基礎,特別是科技基礎,絕對不是五億人口就能承擔得起的。說得簡單一些,人類文明的科學技術·需要二十五億人來承擔,僅僅五億人根本就無法支撐起龐大的科技力量。

    在宇宙時代,科技力量幾乎是一切物質力量的基礎。

    結果就是,人類在第一次大重建時代·首先要做的,就是恢復文明的人口規模,讓已經逝去的二十億同胞復活。

    問題是,資源、特別是能源從何而來?

    當時,人類文明的能源單位已經不再是焦耳,而是「秒能」。其基本定義是,太陽在一秒鐘輻射到宇宙空間中的能量。

    這是個什麼概念?

    如果用焦耳做單位·一秒能就等於三點八六乘以十的二十六次方焦耳。

    也就是說,如果這些能量全部來自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即這些能量全部是由物質轉化而來的,相當於太陽每秒鐘損失四百萬噸物質!

    再做個簡單的對比,人類文明在meng昧時期消耗的能量,大概只有一秒能的萬分之一。

    顯然,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能量單位。

    如果用能量來衡量人類的文明活動,那麼建造一艘千萬噸級的探險飛船·大概需要一秒能的能量,而以純技術手段復活一萬個人,就需要一秒能的能量·製造一枚中子星級的太空飛梭,則需要大約十秒能的能量。

    可以說,人類的任何活動,都可以用能量來衡量。

    顯然,太陽系蘊涵的能量,根本不足以使人類文明快速復興。

    所幸的是,人類中的科學家、特別是最頂尖的科學家都生活在太陽系裡,是這場戰爭的中的倖存者。

    當時,科學家提出了解決辦法。

    比如,把木星這樣的氣態巨行星改造成星體級的聚變反應堆。如果木星有十分之一的質量轉化為能量·就相當於五乘十的二十次方的秒能,也就是大約五萬億億秒能,因此一顆木星這樣的巨行星,就能復活二十萬億人,足以使人類文明恢復到戰爭爆發前的狀態,甚至有所超

    當然·還有更加瘋狂的想法。

    比如,一些科學家就提出,應該利用空間能量,因為空間能量是比星體能量更加巨大的能量源。

    只是,最現實的辦法,就是改造一顆氣態巨行星。

    當然,人類沒有選擇木星。

    原因很簡單,木星是太陽系裡的第二大星體,質量大約是第三大星體,即土星的三點五倍,如果木星毀滅、哪怕只是質量減少十分之一,所造成的空間崩潰,也將對不遠處的地球造成災難xing的後果。

    要知道,人類暫時就只有太陽系這一個家園了,而在太陽系裡,適合人類居住的星體都易受到影響。

    所幸的是,人類有更多的選擇。

    在兩千年的宇宙戰爭中,仍然有很多星系沒有被摧毀,而且這些星系都是沒有類地行星的星系。

    換句話說,在這些星系裡,存在很多類似於木星的氣態巨行星,而且很多巨行星都比木星大得多。

    從理論上講,氣態巨行星的質量越大就越容易改造。

    原因很簡單,質量越大的巨行星的內核溫度就越高,因此就越容易發生聚變反應,對人為干預的要求就越低。

    最終,人類在「天鵝,星系裡選擇了一顆質量是木星十倍的氣態巨行星。

    當時,還有更大的氣態巨行星可供選擇,只是行星越大,改造的工程量也就越大,需要的能量與資源也就越多。

    更重要的是,「天鵝的這顆氣態巨行星的有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是氫元素。

    也就是說,這是一顆幾乎完全由氫元素構成的行星。

    要知道,木星的氫元素含量只有百分之八十二,還有百分之十七的氦元素。

    可以說,當時人類是很樂觀的。

    對於剛剛打贏了第一場宇宙戰爭的人類來說,確實應該感到樂觀,因為人類經受住了考驗,還戰勝了一個更加強大的文明。

    此外,至少在半徑為兩千光年的範圍之內,不存在潛在威脅了。

    換句話說,至少在未來的兩千年內,人類遭到滅頂之災的可能xing幾乎沒有,因此倖存者有足夠的時間來恢復人類文明。

    顯然,這是一種非常盲目的樂觀。

    沒過多久,科學家就發現,進行這種星體級的改造工作,人類的科學技術水平顯得太落後了。

    更致命的是,這種星體級的改造工程,需要大量的能源與資源。

    問題是,進行星體級改造工程,人類打算獲取的就是能源。

    可以說,理論上沒有錯,可是要想實踐,幾乎上不可能。

    結果就是,在隨後的一千年裡,人類文明才做好了星體改造工程的準備工作,並且積累了足夠多的能源。

    在這一千年裡,人類文明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首先是,大量沒有遭到破壞的星系得到開發,特別是這些星系裡的小行星、巨行星的衛星、彗星與體積較大的隕石。

    要知道,在過去,人類根本不在乎這些資源貧瘠的星體。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一顆小行星的半徑是一顆類地行星的一半,那麼在理論上,這顆小行星上存在的資源就只有類地行星上的八分之一,如果將其改造成人類的家園,則容納能力只有類地行星的四分之一。事實上,大部分小行星的半徑都不到類地行星的十分之一,因此其潛在資源不到類地行星的千分之一,可供開發的生存空間不到類地行星的百分之一,基本上沒有開發價值。

    只是,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人類不得不利用這些有限的資源。

    要知道,人類還沒有進化到可以在氣態巨行星上生存的地步,因此除了類地行星,小行星與巨行星的衛星就成為了唯一的選擇,而開發這些星體,最欠缺的就是資源,而最重要的資源就是水。這也是人類開始捕捉彗星,並且開發彗星的原因,因為大多數彗星的主體結構就是冰晶。另外,某些大型隕石上,擁有非常重要的稀有金屬。此外,用一些體積適中的隕石撞擊某些小行星、或者是巨行星的衛星,是進行星體改造,使其變得適合人類居住的最為有效的手段。

    總而言之,在這一千年內,人類就像大災難後倖存下來的耗子,開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來改善生存環境。

    所幸的是,宇宙足夠大,有足夠多的可以利用的資源。

    事實上,資源還不是人類面臨的最大問題。

    經過一千年的緩慢恢復,人類的人口增長到了三十萬億,已經超過了戰前,規模效應再次顯現了出來。

    與戰前不同的是,這次人類變得更加分散。

    三十萬億人中,除了大概四萬億居住在太陽系之外,另外二十六萬億分佈在大約十萬個星系裡面,也就是說每個殖民星系的平均人口還不到三億。當時,最多的一個殖民星系裡只有大約五十億人,還不到meng昧時代時期,地球上的人口數量,甚至比當時太陽系裡規模最小的殖民地還要少得多。

    當然,這在某種程度上加強了人類的凝聚力,提高了宇宙人類政府的地位。

    可問題是,導致人口極度分散的主要原因,就是資源太少了,每一個殖民星系裡的資源都不足以養活更多的人。

    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在資源如此有限的情況下,有必要讓那二十億在戰爭中喪生的人復活嗎?

    要知道,當時除了極少數地位顯赫的大人物之外,所有在參與了第一場宇宙戰爭,並且立下誓言要恢復人類文明,讓喪生的同胞復活的人都已去世,而後代需要承擔起前輩的文明義務嗎?pT!。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