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軌道飛行器
前面已經提到,二零五六年七月十五日,發生了一件改變人類文明的重大事件。
隨後,陸雯用一個匪夷所思的論點,申請了一筆專項科研經費,用來開發探測光速飛行物體的設備。
八月底,基礎研究工作完成。
採用的探測原理,就是重力場波動理論,即以反重力場技術推進的物體在以光速飛行的時候,會對附近的重力場產生影響,從而導致重力場波動,也就能夠在較遠的距離上探測到這種反常現象。
在理論上,該技術能夠大致確定光速物體的飛行軌跡。
到了九月份,中國科學家製造出了第一台重力場波動探測儀。
問題是,沒有人知道這種探測理論是否行得通,也沒有人知道這台耗費巨大的儀器能否正常工作。
唯一的辦法就是進行一次實驗。
可惜的是,製造第二艘「深空」飛船需要大半年,而且當時中國的倉庫裡也沒有足夠的反重力場屏蔽材料了。
到最後,還是海軍決定讓「飛龍」號退役,才提供了足夠的反重力場屏蔽材料。
二零五六年底,「深空2」號宇宙飛船建成,陸雯準備進行第二次光速飛行實驗,並且借此機會測試重力場波動探測儀。
與「深空」號相比,「深空2」號才是真正的宇宙飛船。
說得簡單一些,「深空2」號比「深空」號大得多,質量大約是「深空」號的十倍,而且有更多的子系統。
當時,為國際空間站研製的「軌道飛行器」已經製造出了第一台樣機。
嚴格說來,「軌道飛行器」是第一種以反重力場推進系統為基礎,具備往返飛行能力的宇航平台。
後來,「軌道飛行器」取代了所有化學能火箭。
雖然在二零五六年底問世的只是一架樣機,但是借助「深空」號宇宙飛船的成功,具備了實際應用價值。
這架被命名為「宇宙彩虹」的軌道飛行器,其實是一個龐然大物。
最初的時候,負責該項目的工程師任務,應該首先造一個小一點的,在掌握了必要的技術參數之後,再造一個更大的,以逐步提高的方式來進行系統化的建造,從而解決建造過程中遇到的麻煩。
必須承認,這是很正確的做法。
只是,在大戰結束後,局勢的變化與一些意外收穫,幫助中國工程師堅決了建造過程中的很多問題。
首先,軍隊的作戰壓力降低,可以做一些與戰爭沒有太多關係的事情。
比如,幫助科學家改造一架具備軌道飛行能力的戰鬥機,收集進行軌道往返飛行所必須的數據。
當時,空軍打算把j-40的原形機改造成軌道戰鬥機。
這個想法很現實,因為j-40本來就是一種亞軌道戰鬥機,而且在研製的過程中,技術指標沒有縮水,不然也不會拖到大戰結束之前才製造出原形機(大戰的最後半年,j-40的低配版本就已量產,而且裝備了部隊,成為了中國空軍最主要的護航戰鬥機,只是裝備量遠不如j-33系列戰鬥機,所以在戰爭中發揮的作用不是很大。因為美國空軍在大戰後期基本上喪失了作戰能力,所以j-40沒能與f-51a在空中遭遇。直到大戰結束之後,中國空軍才用繳獲的f-51a與j-40進行了對比測試,並且認為f-51a的某些性能在j-40之上,而且很多設計方式值得借鑒。也正是這一判斷,使得戰後很多人認為,如果f-51a能夠提前一年加入美國空軍,戰爭進程就會改變,中國就不可能在二零五六年八月取勝,甚至有人認為這種戰鬥機能夠幫助美國取勝)。也就是說,j-40只要稍加改進,就能成為一架只能搭載兩名飛行員的航天飛機。
只是,中國空軍沒有這麼做。
當時,完整板的j-40原形機就只有四架,都承擔了大量試飛工作,哪怕拿一架去搞科學研究,也會對j-40的研製工作產生很大的影響。別忘了,大戰結束後,軍費開支肯定會大幅度減少,很多裝備項目都得下馬,而且首先會終止還沒有完成的裝備項目。空軍正指望著j-40的研製工作能夠早點完成,趕在二零五七到二零五八財年到來之前量產,不然該項目很有可能被砍掉,或者延遲。結果就是,在這個節骨眼上,空軍不願意拿出寶貴的原形機供科學家做實驗。
後來,空軍提出提供幾架j-33m。
只是,這種戰鬥機並不適合改造成航天飛機,而且就算能夠改造,難度也太大,趕不上科研進度。
最後,科學家選擇了從美國繳獲的f-51a。
只是,改造之後的f-51a,已經完全沒有戰鬥機的樣子了。比如,拆除了發動機,把機翼砍掉了一大半,剩下的只勉強夠在大氣層內滑翔飛行,還把機身擴大了一倍,以便安裝反重力場推進系統。
改到最後,被保留下來的,也就只有飛行員生命維持系統了。
利用這架改裝得到了小型航天飛機,中國科學家與工程師在一個月內,收集到了大量的飛行數據。
也就是說,沒有必要製造一架小型實驗飛行器了。
隨後,情報機構在美國的一個重大發現,幫了中國工程師的大忙。
前面已經提到,美國也在搞反重力場技術,而且進度僅次於中國。更重要的是,到了戰爭後期,美國有很多極為瘋狂的裝備計劃,其中就包括一種以反重力場推進技術為基礎的太空轟炸機。到美國宣佈投降的是,美國的工程師已經完成了太空轟炸機的基本設計,就等著反重力場推進系統了。
必須承認,這種太空轟炸機的設計很不成熟。
可是同樣得承認,美國在設計大型航空與航天設備上,擁有非常雄厚的實力。
要知道,在大戰爆發前,只有美國製造過運載能力高達一百噸的運載火箭,也只有美國開發出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航天飛機,而且美國還建造了大型空間站,美國在大型航空平台上的技術積累更是遠遠超過中國。
有趣的是,當時中國根本沒有太空轟炸機的計劃。
說得更直接一些,就算已經有很多中國工程師意識到,反重力場推進技術將首先應用在航天領域,可是中國官方沒有資助與之有關的項目,而幾個致力於大型軌道飛行器開發工作的工程師,也只存在較為明確的設計構想,做了一些基礎工作,卻沒有在大戰期間進行任何與設計有關的工作。
結果就是,情報機構從美國帶回來的資料,成了中國工程師手裡的瑰寶。
這些,就是「深空2」號的基礎。
事實上,當時還有一些美國工程師,而且都是美國最優秀的航天與航空平台設計工程師參與了「深空2」號的設計工作。這其中,就包括洛馬公司宇航分部的首席工程師,諾亞教授。
在人類的宇航史上,諾亞教授非常有名,甚至超過了同時代的中國宇航工程師。
後來,很多人都認為,諾亞教授才是「深空2」號的設計者,因為他在好幾年前就設計了類似的軌道飛行器,而且完成了圖上作業。更重要的是,在戰後,諾亞是第一批被中國軍方控制的美國科研人員,並且在美國正式投降之前就已被中國情報機構帶走,隨後一直在中國的科研機構工作。
諾亞不是狂熱的戰爭份子,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科學狂人。
在他這種人眼裡,根本沒有國家的概念,他需要的,只是一個能夠實現其科學理想的平台。
中國為他提供了這個平台,所以他把自己的聰明才智全都發揮了出來。
當然,在中國的官方記錄中,「深空2」的總工程師不是諾亞,而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甘曉文教授,而該項目的總負責人就是陸雯。
關於諾亞在該項目中做出的貢獻,主要來自陸雯的回憶錄。
顯然,就算諾亞不是主要貢獻者,他發揮的作用也非常巨大,比如讓當時的中國工程師知道該如何設計一艘重達數百噸的軌道飛行器。
有了這些基礎條件,陸雯就沒有繞彎子,決定直接建造具有實用價值的軌道飛行器。
既然得有實用價值,設計指標就不會低到哪裡去,也就有很大的風險。
當時,陸雯肯定知道會有多大的風險,而讓她這麼做的主要原因,也與空軍不願意提供j-40原形機的原因一樣,即戰爭已經結束,在下一財年度軍費開支至少得縮水五成,很多軍事項目都要下馬,那些軍方資助的科研項目也凶多吉少,所以只有在此之前拿出成績,才能讓科研項目保留下來。
在陸雯看來,風險不一定是壞事。
拿出成績了,可以申請更多的撥款。如果失敗了,也有類似的理由,讓政fu在制訂預算的時候手下留情。
總而言之,關鍵是項目進展速度,而不是最終結果。
所幸的是,在大批美國科學家的幫助下,陸雯解決了所有的攔路虎,讓「深空2」號在二零五七年初達到了實用狀態。
到此,第二次光速飛行測試終於準備就緒了。
*
第二百七十五章軌道飛行器
第二百七十五章軌道飛行器,到網址